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故意暴露自己的佯攻動向,利用敵方在此處固守之際,我則偷偷迂回敵彼處襲擊,這就是益卦原理的演用。出奇製勝,產生於正常的用兵方法,隻有誘使敵人按照正常的用兵原則來判斷我方行動企圖,才能達到出奇製手的目的,所以,暗渡陳倉,必須有明修棧道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三國時候,魏將鄧艾駐守在白水北岸,蜀將薑維派遣謬化防守在白水南岸並安營紮寨,鄧艾對諸將說:“薑維突然回軍與我對抗,我們兵少,按一般的作戰要求,薑維本應不等架橋便過河來攻,然而至今不見動靜,估計他是想斷我的歸路,所以讓謬化來牽製我,他自己必然率領主力部隊向東襲擊洮城(今甘肅岷縣西百裡)去了。”於是鄧艾下令當夜從小路潛回洮城,薑維果然在那裡渡河,由於鄧艾先到洮域,固守城池,結果洮城未被攻破。這就是薑維不善於運用暗渡陳倉的策略,而鄧艾卻識破了他聲東擊西之計的戰例。“暗渡陳倉”是個典故,說是是楚漢相爭時,劉邦被迫進駐漢中,為了防止雍王章邯的侵襲和麻痹項羽,他澆毀了從關中到漢中的棧道,公元前206年,大將韓信將要出兵,先派兵佯作修複棧道,暗中卻率軍抄小路迂回到陳倉,發起突然襲擊,打敗了章邯,跟著步步迫進,席卷項羽地盤,最後的九裡山一役,直迫項羽自刎烏江。替劉邦打出了漢家江山。1947年春,國民黨軍隊30餘萬人在參謀總長陳誠的指揮下,向我山東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當時的形勢是,陳誠讓歐震率率8個整編師20多個旅,從隴海路東端新安鎮以北60華裡,分左、中、右三路從南麵向源程序沂殺來;另一路是“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揮的3個軍9個師,由膠濟路的明水,淄博段從北向南麵的萊蕪、蒙陰進攻,陳誠企圖用這30萬人馬,通過南北夾擊,將軍消滅在沂蒙山區。一場惡戰迫在眉睫。臨沂。山東解放區首府。陳毅司令員、粟裕副司令員、譚震林副政委正聚集在司令部的作戰室裡,麵對強敵,一向幽默、詼諧的陳毅司令員站在地圖前鎖起了眉頭,思考著破敵之策,粟裕、譚震林則忙著將各地報來的敵軍進犯的位置標在地圖上。敵人正一步步逼近,怎麼打?苦思良久,陳毅司令員終於下了決心。他對粟裕、譚震林和身邊的參謀們說:“反動派發來30多萬兵馬,裝備比我們好,更碰硬是要不得的,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打他孤立的一路和二、三等部隊,敵人二、三等部隊消滅了,有生力量減少了,一等部隊也就失掉了依靠,成了弱敵,可任我宰割。”隨後,陳毅司令員又與粟裕、譚震林一起研究了具體的作戰方案。一是加強對北線之敵李仙洲集團的偵察,竊注視其動向;二是令地方武裝迅速在西線運河上架橋。這兩道命令,均是迷惑敵人,以造成我準備與敵人在南線進行決戰的假象,架橋似乎是為了防備不測而準備藏書網的一條退路。與此同時,陳毅司令員還果斷地下令主動放棄臨沂,儘管這在當時令許多人想不通,因為臨沂畢竟是華東解放區的首府。但事後證明,陳毅的決定是十分英明的,正確的。敵人在得知我上述動作後,得意忘形,國民黨宣傳部長彭學沛在南京叫喊:“攻占臨沂為國軍在魯南決戰的空前大勝。”參謀總長陳誠亦認為勝券在握,在吹大擂地說:“陳毅殘部已無力與國軍作戰。企圖(西渡運河)與劉(作承)、鄧(小平)部會合,國軍正在追剿中,山東大局指日可定。”因此,陳誠指示北路的李仙洲堅決、快速地向新泰、蒙陰進擊,以切斷我軍的“西退”之路。其實,陳毅在運河上架橋,隻不過是為了迷惑調動敵人,在得知敵人相信後,我華東野戰軍的主力部隊除留下三縱、二縱在南線抗敵外,其餘全部回師北上,悄悄地向北邊的李仙洲集團撲去。2月的山東,春寒料峭,迎南吹來的北風中還偶爾夾雜著雪粒,裹打著戰士們凍紅的麵頰,陳毅司令員的坐騎呼出了團團白霧。我軍不顧天寒地凍,秘密、迅速地向北急進。2月20日,我8縱、9縱首先到達何莊地區,何莊之敵竟毫無準備,很快被我殲滅,並切斷了能往博山的道路。21日晨,我1縱、4縱、7縱、8縱、9縱5 個縱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萊蕪城及其以北地區,李仙洲率領的敵73軍和46軍成了甕中之鱉,是日夜,我6縱迅速殲滅了萊蕪以北吐絲口的敵12軍36師,李仙洲企圖逃往濟南的後路也被切斷了。至此,國民黨上層方才明白我軍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急令李仙洲率部往北突圍,向濟南靠攏,國民黨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親自指揮大批飛機對我圍困李仙洲的部隊進行狂轟濫炸。妄圖為李仙洲炸開一條生路,但均未奏效。2月23日,陳毅、粟裕一聲令下,我軍從四麵發起攻擊,將敵迅速切割成數段,打亂了敵人的建製,敵軍頓時群龍無首。人馬亂竄,不能組織起有效抵抗,經達6小時激戰,全殲敵人兩個軍又一個師,並活捉了敵指揮官李仙洲,從而粉碎了國民黨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3年11月28日,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德黑蘭會晤,決定於1944年上半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即從歐洲西部登陸,直接對德國作戰,當時,在法國西北部有三處比較合適的登陸地區,即康坦丁半島、諾曼底地區和加來地區,為了選擇最佳方案,丘吉爾同艾森豪威爾將軍召集三軍參謀長進行了認真的比較,研究,從而製定了在諾曼底登陸的“霸王”行動計劃。為了減少犧牲,盟軍指揮部決定運用暗渡陳倉的辦法,製造假象,使希特勒錯誤地判斷盟軍的登陸地區是加來而不是諾曼底,以確保在諾曼底登陸成功,為此,盟軍實施了一係列疑兵之計—。第一,為了顯示盟軍將在加來登陸,盟軍在東海岸的肯特設置了一個假司令部,發出了大量的電訊,其空中無線電報務量最多於其真司令部的報務量,使希特勒判斷盟軍的總司令部就設在肯特。第二,巴頓是美國以勇猛著稱的將領,他的英勇善戰使德國上下聽到巴頓名字,便如同聽到瘟神到來一樣的可怕。因此,德軍統帥部分析,巴頓在哪裡出現,哪裡就會有大的軍事行動。而盟軍要在歐洲西部登陸,擔任主攻任務的司令官非巴頓莫屬,艾森豪威爾將軍根據敵統帥部這一心理,故意讓巴頓在肯特街頭散步、亮相,以讓德國間諜向其統帥部報告這一重要“情報”。第三,英軍參謀部用木料、篷布、油漆等等材料,製造了成千上萬門假大炮,假坦克和假登陸舟船,並把這些東西“部署”在英國東南部距法國的加來海峽最近處。第四,盟軍在肯特堆放了許多假造的滑翔機,故意派出一些卡車在森林邊緣,田野上駛來駛去,以使德國人認為在肯特郡的森林中貯備有大量軍用物資供應加來的登陸部隊。第五,盟軍經常派出一批秕轟炸機同時對國來和諾曼底兩個地區的行軍軍事目標實行戰略轟炸,而有意識地使兩地投彈比例為2:1,以讓德國人相信加來是登陸地區,而轟炸諾曼底不過是掩人耳目。第六,時攻前夕,英軍派出一大批飛機,在空中撒下不計其數的錫箔片,使行軍 從海岸雷達上看來,好像是一支大艦隊正從第厄普向東駛出,開往加來。事實證明,上述疑兵之計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戰略目的。為了弄清盟軍的登陸方向,德國統帥部既派出了大量的間諜,也多次派遣飛機飛越項吉利海峽進行空中偵察,但英國政府為了保住“霸王”行動的秘密,防止其間諜搜集並傳遞情報,明令規定“1944年4月1日以後,自沃信起至康活爾半島一帶的海域及海岸上向內陸延伸16公裡的地區為軍事禁區;暫時取消外交郵袋特權,用密語通信不予投遞;外國駐倫敦外交人員及其家屬6月底前一律不得離開英國”等,致使德國間諜一直沒有搞到有關“霸王”行動的確切情報。德國的偵察飛機在上空拍了許多照片,內見加來對麵的英國多佛爾港附近結集著無數坦克,大炮和軍用卡車。猶如百萬雄師整裝待發。上述種種,希特勒及德軍統帥部判定,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加來,並根據這一判斷在加來部署了23個師,沿海修築了一道縱深厚感情6公裡的堅固防禦地事業,希特勒及德國統帥部上當了。1944年6月5日淩晨,是盟軍預定進攻的時刻,然而此時的英吉利海峽狂風大作,惡浪滔天,氣候條件惡劣,不利於部隊進攻。“霸王”行動總指揮艾森豪威爾將軍和許多高級軍官們聚集地索斯威克公寓。艾森豪威爾默默地沉思著:是按計劃實施進攻還是延期?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炯炯有神的目光環顧了一下之後,斬釘截鐵地下達了命令:“出發!”於是,盟軍的千軍萬馬從空中,海上爭先恐後地向諾曼底挺進,並克服了惡劣的氣候,順利在諾曼底登陸。此時,設在巴黎的德軍司令部接到了盟軍在諾曼底大舉進攻的報告,而德國元帥龍德施泰特卻認為這不過是盟軍聲東擊西。為了掩護在加來的登陸而已,西線德國海軍部隊從海岸雷達上看到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向諾曼底開進,當他們將這一情況報告給總司令時,總司令的參謀長回答說:“是不是你們的技術員弄錯了,也許是一群海鷗吧?”當前線將盟軍進攻諾曼底的消息報告希特勒時,這位法西斯頭子仍然對自己的錯誤判斷深信不疑,氣哼哼地訓斥說:“盟軍進攻諾曼底,不過是牽製性的佯攻。”就這樣,盟軍順利地突破了希特勒大肆吹噓的“大西洋壁壘”,並不斷擴大對德軍的攻勢,向縱深發展,向德國的本地進軍,從而加速了第三帝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