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督教有關“本體同一”和“本體相類”的爭論(1 / 1)

有關基督教信仰的神秘性,一旦進入民眾的公開論爭,就會產生危險。提到神聖的三位一體說所具有的性質,按了解的狀況,雖然這種區分並不完善,但是顯然有三種不同的學說。而且早已有人很明確地指出,要是從宗教信仰絕對和純粹的眼光看來,三種學說之中沒有一種能免去異端邪說和思想錯誤之嫌。其一,根據阿裡烏斯及其門徒最先提出的第一種假說,邏各斯是聖父按自己意願從虛無中創造出來的必須有所依附的自發性產物。至於創造出來的聖子,(無中生有所創造出來的教義,逐漸在基督徒中間傳播,“創作者”的地位自然隨著“作品”普遍受到推崇而升高。)是在一切世界出現之前誕生,最長的天文年代也隻能和他存在時間的一刹那相比。然而,他的存在時間並非無限,在極其精微的邏各斯產生前,已有過一段時間。聖父在唯一的兒子身上注入他那博大的精神,賦予他燦爛的光輝。作為絕對完美的可見形象,他在腳下無比遙遠之處,見到寶座上麵光芒萬丈的天使長;然而他隻用一束反射的光,使得聖子如同羅馬皇帝受到愷撒或奧古斯都封號的兒子一樣,(早期教會的神父使用這種俗氣而荒謬的比喻,特彆是阿西納哥拉斯(Athenagoras)呈送馬可皇帝和其子的《護教申辯書》中可以見到,布爾(Bull)提到這件事並沒有任何指責。)按照聖父和神王的意願統治著宇宙。其二,根據第二種假說,邏各斯具有一切與生俱來和不可言喻的完美,就宗教和哲學而論應歸屬於“最高神明”。三種相異和無限的心靈或物質,三種均等和永恒的存在構成神性本質。如果說其中任何一個不曾存在或停止存在,本身便是一種矛盾。那些相信共有三個神明獨立存在學說的鼓吹者,則企圖用三者在統治萬物時能夠永遠協調和一致的說法,解釋在世界的設計和秩序中第一動因顯而易見的統一性。和這種行動的統一約略相似的情況,在人類社會乃至動物社會中都經常出現。破壞相互之間的和諧,這種動因隻能來自於功能的不完美或不平等;但是由無限的智慧和美德所引導的全能全知,必定會選擇同樣的手段以達到同一目標。其三,三個神明因自身需要而存在,具有神一切最完美的屬性,彼此永遠同時存在於整個宇宙之中,具有永恒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令人驚愕的心靈有無可抗拒的力量,他們實際是同一個神明,隻是在天恩和自然的體係中,可以同時以不同的形態出現,並從不同的方麵進行思考。按照這種假說,真正實質的三位一體經過精純化和抽象化以後,存在於心靈之中,隻會想到有三位一體這個名字。邏各斯不再是一個神格而是一種屬性,隻有在比擬的意義中,應用永恒的理性才能稱呼為聖子,從開始便與上帝同在,而且是邏各斯並非聖子創造萬物。邏各斯的化身隻能成為神智的靈感,充滿耶穌這個人子的靈魂,指導著他的行動。這個神學問題繞過一圈之後,讓人感到非常驚奇,竟然發現撒伯裡烏派所做出的結論,正是伊比奧尼派論爭的起點,是以極難理解的神秘學說引起人們的崇敬,卻規避有心人士的探究。(要是撒伯裡烏派對這些論點感到驚愕,等於被推下另一處認罪的懸崖,像是“聖父生自一位童女,他因而受到十字架的懲治”這種說法,因而他們被人安上可憎的稱呼“戀父者”,這是敵手給撒伯裡烏派打上汙辱的標誌。)如果參加尼西亞大公會議(325 A.D.)的主教能憑良心公正行事,阿裡烏斯和他的同道很難誇口,說基督教世界最主要的兩種觀點雖針鋒相對,但全是他們提出的學說,很有希望得到大多數人讚同。阿裡烏斯派很快發現自己處於險境,馬上審慎裝出謙虛和友善的態度。這種卑躬屈節的模樣,過去無論在民事糾紛和宗教爭執中很少人采用,那是力量弱小的一方不得已而為,彆人看到也不會賞識和欽佩。他們建議教友遵從福音書仁愛和寬容的訓示,強調兩種論點的特質是內容深奧難以理解,反對使用在《聖經》上無法找到的詞句和解釋,自願做出重大讓步,滿足爭論對手的要求,同時又不損害自己堅持的原則所具有的完整性。獲勝的一方帶著傲慢的懷疑態度接受他們提出的提議,同時又急於尋找相互之間無法調和的差異,隻要阿裡烏斯派加以拒絕,便會背上異端邪說的罪名。在一封公開宣讀以後感到慚愧又馬上撕毀的書信中,他們的支持者尼科米底亞的歐西比烏斯坦承,柏拉圖學派很熟悉“本體同一”或同體論的說法,這種論點與神學理論體係的原則相違背。控製宗教會議的進行並提出各種決議的主教,見到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依照安布羅斯生動的敘述,拿起由異端邪說身上拔出的寶劍,斬斷那個可恨怪物的頭顱。聖父聖子同體的學說在尼西亞大公會議上得到確認,後來的希臘教會、拉丁教會、東方教會以及新教都一致同意它是基督教的根本信條。但是,如果這個“名詞”不能用來指責異端教派,使得正統基督教會團結起來,那就無法達成多數派的目標,他們基於這種原因才把它納入正統基督教教義之中。實際上多數派又分為懷有對立情緒的兩派,分彆支持三神論和撒伯裡烏派的觀點。但是極端的對立將要推翻自然宗教或天啟宗教的根本,雙方都同意限製各派對原則的嚴格要求,避免在對手的催促下產生公正但招人怨恨的後果。宗教事業共同的利害關係讓他們願意聯合在一起,暫時放下不同的觀點,仇恨心理由於寬容的和解協商而軟化。采用神秘的“本體同一”這個名詞,使雙方的爭論暫時擱置起來,對這個非常特彆的字眼,大家可以用本派的教義靈活加以解釋。撒伯裡烏派的解釋,曾在五十年前迫使安條克會議不得不禁止使用這個著名的專用名詞,但暗中抱有偏愛的神學家們對名義上的三位一體說產生好感,支持“本體同一”。然而,在阿裡烏斯時代聲譽最高的聖徒,如無所畏懼的阿塔納修斯、博學的格列高利·納齊安讚,以及其他一些教會的實力派人士的強力支持下,尼西亞教義獲得了最後的成功。他們認為“本體”一詞實際上就是“本性”的同義詞。他們因而非常肯定地表示,根據他們對這個名詞的理解,如果三個神格完全屬於相同類型,那麼彼此就是“本體同一”或同體。這種單純的平等關係會受到乾擾,一方麵由於內在聯係和精神滲透牢牢結合了神格,另一方麵由於聖父的崇高地位,這一點在聖子不失去獨立性的前提下是公認的。(布爾的《尼西亞信仰的辯護》第三部分尊崇至高無上的聖父,他的敵手認為毫無意義,其中有些根本就是異端邪說。)隻是在這個限度內,那幾乎不可見而極為恐懼的正教球體,才被允許安全地顫動。不論哪一邊,隻要超出這塊聖地,都會有暗中埋伏的異端分子和魔鬼,襲擊不幸在外的遊蕩者並把他們吃掉。但神學的憎恨程度取決於好戰的精神而非論爭的實質,異端分子貶低聖子神格時所受到的待遇,比否定聖子神格時更為嚴苛。阿裡烏斯派瀆神的瘋狂行為,使得阿塔納修斯將一生的時光奉獻在無法講和的鬥爭中。(阿塔納修斯和他的追隨者通常用“阿萊奧曼奈特”這個稱呼,向阿裡烏斯派信徒表示敬意。)但是他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為安錫拉(Ancyra)的馬塞盧斯(Marcellus)所宣揚的撒伯裡烏教義辯護。等到他被迫從會眾中退出以後,在提起這位可敬友人的微小過錯時,總帶著一絲曖昧的微笑。藏書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