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客體 Ⅰ. 機械性(Der Mechanismus)(1 / 1)

小邏輯 黑格爾 1443 字 2個月前

§195客體(1)在它的直接性裡隻是潛在的概念,客體最初總是把概念看成是外在於它的主觀的東西,客體的一切規定性也是外在地被設定起來的東西。因此作為許多差彆事物的統一,客體是一個湊合起來的東西,是一個聚集體。它對於彆的事物的作用仍然隻是外在的關係。——這就是形式的機械性。這些客體雖然保持在這種外在關係和無獨立性裡,但仍然同樣是獨立的、彼此外在地互相抵抗著。〔說明〕壓力和衝力就是機械關係的例子。又如由死記得來的知識也可說是機械的,因為死記著的那些字眼對於我們沒有意義,而是外在於感官、表象和思維的。而且這些字眼的本身也同樣是外在的,一串沒有意義的文字之連屬在一起。行為及宗教上的虔誠也同樣是機械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宗教信仰等等純是為儀式的法規或由一個良心的顧問所規定的,如果他所做的事,他自己的精神和意誌都不貫注在他的行為裡,那末這些行為對於他便是外在的,也就是機械的。附釋:機械性,客觀性的第一個形式,又是一個在觀察客觀世界時首先呈現其自身於反思裡,並常常停留在反思裡的範疇。但機械性卻是一膚淺的、思想貧乏的觀察方式,既不能使我們透徹了解自然,更不能使我們透徹了解精神世界。在自然裡,隻有那完全抽象的純惰性的物質才受機械定律的支配。反之,凡是可以叫做狹義的物理的現象和過程(例如光、熱、磁、電等現象),便不是單純的機械的方式(即壓力、衝力、各部件的機械替換等等)所能解釋的。把機械的範疇轉用到有機的自然裡,將更顯得不充分,因為這裡的問題是要理解有機自然界的特殊性質,如植物的生長、營養或者甚至是動物的感覺。我們必須認為這是近代自然研究的一個本質的以至主要的缺陷:即本當用與單純機械性範疇不同的較高的範疇去理解之時,卻仍然固執地堅持著單純用機械的範疇去解釋,不顧這些機械範疇與樸素的直觀所提供的情況相矛盾,因而阻礙了對於自然獲得正確知識的道路。即以探討精神世界的各種形態而論,機械觀的應用也常常超出了它應有的範圍。試舉一例,譬如說,人是由靈魂和肉體所構成。在這句話裡,靈魂和肉體好似兩個各個自存之物,它們之間隻有一種外在的聯係。同樣的機械看法,將靈魂認作僅僅是一堆彼此各個獨立自存的力量和性能,彼此並列在一起的複合體。所以一方麵我們必須堅決地拒絕機械的考察方式,因為它走上來,冒充為代替了概念性認識的地位,並將機械性當作絕對範疇。但另一方麵我們又須明白承認機械性具有一種普遍邏輯範疇的權利和意義。因此也不可將機械性僅僅限製在它由之得名的自然領域之內。譬如,即使我們越出機械學〔力學〕固有的範圍,而在物理學和生理學裡著眼於機械的活動(如重力、杠杆等類的作用),亦未始不可。但我們卻不可忽視一點,即在這些範圍之內,機械定律已不複是決定性的東西,而隻是居於從屬的地位。說到這裡,還有一點須得指出,即在自然界裡,當較高級的或有機的功能的正常作用遭受任何方式的擾亂或妨礙時,則原來處於從屬地位的機械性便會立即占優勢。譬如,一個胃弱的人隻消吃少量的食物,胃裡就會感得一種壓力,而彆的消化機能健全的人即使吃一樣多的食物,卻不會感到什麼壓力。同樣,身體健康情況不佳的人,也會普遍地感到四肢沉重。即在精神世界內,機械性也有它的地位,不過僅僅具有從屬的地位罷了。人們很正確地說到機械的記憶,以及各式各樣的機械行動如機械的讀書,機械的寫字,機械的玩弄樂平等等。特彆就記憶而論,機械式的活動可以說是屬於它的本質。忽視了這一事實,對於青年人的教育常引起很不良的後果,這是由於近代教育家過分熱心於理智的自由發展,而忘卻了機械的記憶有時也有其必需。如果一個人純粹依據機械定律去解釋記憶的性質,並徑直應用機械定律去研究靈魂,那麼,他將會是一個笨拙的心理學家。記憶的機械之處僅在於用純全外在的聯係以認識某些記號、聲調等等,而且即在這聯係裡重現所記憶的東西,而無須注意到所記著的這些東西的意義和內在聯係。要想認識這種機械記憶的情形,並不需要進一步去研究力學,況且力學的研究對於心理學本身也不能有什麼推進。§196客體之所以有忍受外力支配的那種“非獨立性”,(依上節所說)隻是由於它有了獨立性。客體既然被設定為潛在的概念,則它的諸規定中的一個規定(如獨立性)決不能揚棄其自身於它的對方(非獨立性)裡,反之,客體由於否定它自身(即由於它的非獨立性),就會與它自身相結合,所以它才是獨立的。同九_九_藏_書_網時客體區彆於它的外在性,並在它的獨立性裡否定了這種外在性,所以客體就是這種和它自身的否定的統一性,中心性,主觀性。這樣一來,客體自身便指向著並聯係著外在事物了。但這種外在事物也同樣是一自身中心,同樣隻與彆的中心相聯係,它的中心也同樣在彆的事物之中。這就是(2)有差彆的(Dieeerenter)機械性(可用引力、意欲、社交本能等等為例)。§197上麵所說這種關係的充分發展便形成一種“推論”(Schluss)。在這種推論裡,內在的否定性,作為一個客體(抽象的中心)的中心個體性,通過一個中項與一些作為另一極端的非獨立的客體相聯係,而這中項結合起這些客體的中心性和非獨立性於自身內,而成為一相對的中心。這就是(3)絕對的機械性。§198剛才所提到的推論(個體——特殊——普遍)是三重推論的結合。那些非獨立的客體的不真實的個體性,亦即在形式的機械性階段所特有的客體,由於它的非獨立性,也同樣是普遍性,不過隻是外在的普遍性罷了。因此這些客體也是絕對中心和相對中心之間的中項(其推論的形式為:普遍——個體——特殊);因為由於沒有獨立性,這兩者才彼此分離並形成兩極端,而同時又彼此互相聯係。同樣,絕對中心性作為實體性的普遍物(例如長久保持同一性的重力),並且作為純粹的否定性,同樣包括有個體性在內,就是相對的中心和無獨立性的客體間的中介,其推論形式為:特殊——普遍——個體。就它的內在的個體性來說,它同樣主要地是一個分離的力量,正如就它的普遍性來說,它又是同一東西的結合體和寧靜的自在存在。有如太陽係那樣,又如在實踐的範圍內的國家也是具有三個推論的體係:(1)個彆的人(個人)通過他的特殊性(如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等等的進一步發展,就產生公民社會)與普遍體(社會、法律、權利、政府)相結合。(2)意誌或個人的行動是起中介作用的東西,它使得在社會、法律等方麵種種需要得到滿足,並使得社會和法律等等得到滿足和實現。(3)但普遍體(國家、政府、法律)乃是一個實體性的中項,在這個中項內,個人和他的需要的滿足享有並獲得充分的實現、中介和維持。三一式中的每一規定,由於中介作用而和彆的兩極端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就自己和自己結合起來,並產生自己,而這種自我產生即是自我保存。——隻有明了這種結合的本性,明了同樣的三項的三一式的推論,一個全體在它的有機結構中才可得到真正的理解。§199客體在絕對機械性裡所具有的實際存在的直接性也就自在地被否定了。這是由於它們的獨立性通過它們彼此的關係,也就是通過它們的無獨立性的中介過程而被否定了。所以我們必須設定客體在它的實際存在裡與它的對方是有差彆的,或者說〔有親和力的,有傾向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