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寅他爹叫曹璽, 人家本來不叫曹璽,叫曹爾玉,因為康熙把爾玉兩個字連在一起寫了, 曹爾玉就成了曹璽。
曹家世居沈陽,太.祖皇帝攻占沈陽後,曹家就成了八旗包衣,順治年間正白旗收歸皇帝所有,正白旗下的包衣轉為內務府包衣, 曹家也不例外。
曹璽原本是王府護衛,也因為正白旗被皇帝收走升成了禦前侍衛。
宮裡給皇子皇女挑選乳母嬤嬤一律在上三旗包衣婦人中選, 孫嬤嬤就是那麼選上來的,之後不久, 曹璽就被調到江南任江寧織造,帶著一大家子去江南上任, 也算是簡在帝心的人物。
曹寅出生在京城, 但是卻在江南長大,這次入京也是曹璽感覺他年紀到了, 不能再待在江南玩樂, 想把家族發揚光大還得在皇帝跟前才行。
八旗子弟最好的晉升方式就是先進宮當禦前侍衛,在禦前當差就有更多機會和皇上接觸,在宮裡當幾年差, 隻要有本事被皇帝記住, 接下外放出京,輕輕鬆鬆就是個副都統,在外麵曆練幾年,幾番調動之後就是一方大員。
不過一般有這種待遇的都是滿洲勳貴,包衣中很少有人能走這個路子, 曹寅能進宮當侍衛不是因為他爹曹璽有多厲害,而是曹家有個給皇帝當乳母的孫嬤嬤。
隆禧把拽出來的幾分奏折放到最上麵,沒有計較他哥說他笨,想了一會兒又問道,“三哥,納蘭明珠家不是有個很有才的大兒子嗎?你怎麼不讓他進宮當侍衛?”
他記得他哥應該有兩個小夥伴,現在曹寅已經來了,納蘭容若應該也快了吧?
“你說成德?”康熙幽幽歎了口氣,“不是哥不讓他進宮,是人家不樂意。”
八旗子弟重武力,讓他們上馬打仗他們一點問題都沒有,讓他們坐下來耐著性子讀書比殺了他們還難。這些年情況還好些,當年在關外的時候,不識字的那是一抓一大把。
他們家瑪法皇太極重視漢學,當年強壓著讓各家把適齡的孩童送去書院學習,入關的時候才不至於全是文盲。
不然他們打到京城,到了漢人的地界兒卻認識漢字不會說漢話,那還怎麼治理天下,豈不是成了笑話?
太宗皇帝下令讓各家把孩子送去學習,有些人就鑽空子說他們年紀略大不適合進學堂,十五六歲正是該好好學習的年紀,什麼年齡略大,淨是借口。
但是逃滑的人太多,太宗皇帝也沒辦法,隻能另外給他們一個活兒,讓他們盯著那些年紀小的進學。
要頭疼的不是他們自己,還能看著那群調皮搗蛋的小孩子不讓他們偷懶,這種活兒沒有人會拒絕。
不過即便如此,能學出水平的也沒幾個。
納蘭明珠家出了個能寫詞作賦的才子時,整個滿洲都震驚了,這是文曲星投錯了地方嗎?他們滿人裡也能出這樣的才子?
大字不識幾個的滿洲勇士們自己不樂意學,但是不妨礙他們覺得能寫詩作賦很厲害。
以前不會的時候他們說那些讀書人是酸秀才,天天咬文嚼字哪有舞刀弄槍來的爽快,真到了戰場上,背一百篇文章也沒有一把大刀來的有用。
但是現在文曲星落到了他們自己頭上,那肯定怎麼牛逼怎麼吹!
打臉怎麼了?他們樂意!
幸好納蘭家的那個才子是個寵辱不驚的,換個心態不好的人被周邊人那麼架在火上烤,再好的天分也得泯然眾人矣。
以納蘭明珠的官職,家裡的孩子進宮當侍衛然後再外放再正常不過,不過納蘭成德是個有主意的人,人家不想進宮當侍衛,早兩年就考去了國子監。
滿洲子弟走科舉的路子,還是和那些自幼熟讀四書五經的漢人子弟一起考,這些年來不是沒人試過,但是結果異常慘烈,那是真的考不過人家。
國子監的學生們向來看不起滿人,即便現在當家做主的是滿人,他們心裡也還是會覺得滿人不開化,都是關外的野人,就算麵上不敢表現出來,心裡也會這麼想。
所以國子監的學生向來涇渭分明,滿人隻和滿人玩,漢人隻和漢人玩,康熙知道這樣不好,但是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出來。
納蘭成德在國子監被祭酒賞識,說實話,這還是第一個被國子祭酒賞識的滿人學生。
隆禧心有戚戚,“張師傅以前還總誇我學的快來著,還好我沒去國子監,不然肯定被那些小天才給打擊到不想看書。”
“還算有自知之明。”康熙輕笑一聲,捏捏肩膀說道,“今年正好趕上秋闈,看他能考出什麼成績吧,如果真的能考中舉人,今後那些進了國子監又不好好學的家夥們就沒法再找借口推脫了。”
先考個舉人,再考個進士,然後再進宮當侍衛,那樣就不用從三等侍衛一步步往上升,直接讓他擔任一等侍衛也使得。
隆禧:???
“不是,哥,人家都考中進士了你還讓人家進宮當侍衛,這合適嗎?”隆禧小聲吐槽,“他要想當侍衛早就來了,還用繞那麼大個圈兒,他圖什麼?”
“能在朕身邊辦差是他們的榮幸,朕親自點他當一等侍衛,不比考中進士後進翰林院蹉跎歲月強?”康熙抬手給了臭弟弟一個腦瓜崩。
一等侍衛是正三品的武職,隻有出身上三旗的滿洲子弟才能擔任,上三旗每旗二十人,加起來一共才六十個名額,彆人想求還求不來,怎麼到這小子嘴裡變得那麼討嫌?
正主不在,他們倆吵翻天也吵不出結果,他們總不能把納蘭成德找過來評理。
那人再怎麼寵辱不驚,遇到這種場麵也不可能繼續淡定。
隆禧在書房待了一會兒,很快就坐不住要出去,“三哥,你回頭讓大臣們寫折子的時候注意點,有正事就說正事,拍須溜馬能不能彆那麼明顯,這樣真的很浪費時間。”
奏折也可以分類,請安折子、拍馬屁折子、正事折子分開送來,皇帝想看什麼看什麼,處理完正事兒想看彆人吹彩虹屁了就看誰吹的好,吹的好的就讓他升官發財,不比現在這樣從一堆字裡麵找正事來的省事兒?
“什麼都不懂淨在這兒胡說八道,實在閒著沒事兒乾就去國子監上課,本朝還沒有皇子去國子監的先例,正好你去給那些八旗子弟當個榜樣。”康熙又批了幾份奏折,把臭小子趕出書房,省得在這兒耽誤他乾活。
“還是彆了,小爺感覺現在這樣就挺好。”隆禧齜牙咧嘴做了個鬼臉,麻溜兒的站起來然後問道,“哥,我能去找曹侍衛說話嗎?”
“想去就去,這點小事兒還需要問?”康熙擺擺手,說完之後忽然覺得不對勁。
他們家臭小子什麼時候那麼小心了?隻是說個話而已,還需要和他彙報?
有貓膩。
皇帝陛下捏捏下巴,“梁九功,你去外麵盯著,聽聽那小子和人家說什麼。”
曹寅從江南來,臭小子以前沒去過江南,彆不是先打聽打聽江南的情況,然後再想辦法偷偷跑去江南玩吧?
他還沒去過江南呢,臭小子想都彆想。
弟弟大了就是不好管,天天不是想往這兒跑就是想往那兒跑,小小年紀沒個定性,長大了可怎麼好哦。
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傻小子小時候那麼乖,怎麼越長大越想胡鬨,總不能是他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吧?
他們兄弟幾個都是那麼長大的,二哥很正常,他很正常,老五常寧也很正常。
這麼一看,隆禧不正常肯定是他自己的問題。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他們家還是正常人居多,大概到隆禧那裡就變異了吧。
康熙看著桌上不見減少的奏折,站在門口看他們家臭小子仰著頭和曹寅說話,撇撇嘴回去繼續埋頭奏折堆奮筆疾書。
也就他這個哥哥靠譜,才能把傻弟弟養成現在這樣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