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軍說明書(1 / 1)

紅軍(1934—1936) 師永剛 4359 字 22小時前

(紅軍普通士兵的標準像:一男性紅軍士兵形象,一女性紅軍士兵形象)配圖的紅軍士兵裝備說明詞:*軍帽為綴有紅色五角星的八角式列寧帽。紅四方麵軍的軍帽比紅一方麵軍的稍大。因此在兩軍會師後,紅四方麵軍的人被叫作“大腦袋”,紅一方麵軍的人被叫作“小腦袋”。*平行四邊形的紅色領章*灰色棉上衣。秋冬衣服後來成為緊缺物品,例如途中有些部隊棉上衣不夠,戰士們隻好輪流穿。*皮帶*子彈袋*乾糧袋*利於行軍的綁腿*腰上大搪瓷杯子(裡麵塞著牙刷和毛巾)*10天的乾糧*2-3雙布草鞋*出發時紅軍戰士平均每人攜帶100發子彈,1枝步槍,1把刺刀,2-4個手榴彈1934年開始長征的紅軍經過國民黨部隊連續5次的圍剿,已經元氣大傷。新補充的農民出身的戰士占了絕大部分。這些戰士的內心或許充滿了仇恨和革命的浪漫情懷,但他們走在一起,從外形上看,卻並不像一支正規部隊。英國籍傳教士R·A·勃沙特在貴州境內曾經路遇長征中的紅軍。他這樣描繪第一眼遭遇到紅軍的場景:“這些人都戴著相同的帽子和佩戴著紅色標誌。帽子的頂很大,有點像西方賽馬騎師帽。他們穿的衣服則很雜亂,簡直一個人一個樣。他們來自鄉下的小村,衣服是隨手弄來的而又根本不注意布料顏色,其中有藍、灰、紫 、綠、黃、黑色等等。”這些紅軍是用江西方言和勃沙特交流的。此時的紅軍在之前已經經曆過了無數磨難,幾乎不成形狀。人員傷亡,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這是一支軍事史上也堪稱奇特的部隊。從出發前到最後建立新的根據地,紅軍的人數、打扮、裝備在行進途中不斷發生變化。長征出發時的紅軍戰士,大多數在17至30歲之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青少年組成,約54%的戰士都在24歲以下,而將領的平均年齡也不超過30歲,非常年輕。中央紅軍(紅一方麵軍)的士兵大部分為江西籍貫。此外福建和浙江籍貫的紅軍也占較大比例。在長征期間沿途“擴紅”(招收新兵),湖南籍、四川籍、貴州籍的紅軍不斷增多。參加紅軍的人的身份有雇農、工人、中學生、小商販等等,絕大多數是農民。參加紅軍的許多人是因為生活艱難、沒吃沒穿,不願受壓迫。當然也有一些逃婚以及討厭了在古老的農村生活的一些鄉紳,隻有極少數的人相信他們是為了尋找革命真理。那時候,馬克思、列寧隻是少數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生活的革命黨人以及精英們的聖經。遙遠的俄羅斯那時候還叫作蘇聯。是一個更遙遠而神秘的地方。紅軍主要是步兵,隻有少量的騎兵、炮兵、工兵及通信兵分隊。當時的組織體製和編製也不統一,通常是按方麵軍、軍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和“三三製”進行編組。武器裝備則主要取之於敵,使用繳獲的步槍、機槍、輕型火炮和自製的長矛、大刀等古老兵器同敵人作戰。在建軍之初,紅軍廢除了封建雇傭軍隊的管理方法,實行人民軍隊官兵平等、經濟公開的民主管理製度。據1934年春季的一次統計,紅軍第一方麵軍的階級構成是工人占30%,農民占68%,其中農民中的大多數(不少於77%)來源於蘇區當地,而國民黨的逃兵和叛兵不超過4%。創建於1927年革命處於低潮之時的最初的紅軍由前國民黨官兵、遊民、貧苦農民等組成。上世紀30年代初,紅軍的發展令人驚異,每年的數量翻倍遞增。《劍橋中華民國史》這樣記載下幾組關於紅軍的數字:“根據各種估計,1930年,紅軍總數約有5萬人,1931年增加到10萬人以上,1932年增至20萬人,1933年增至50萬人。”在1934年,紅軍的政治身份比例是這樣的:中共黨員和非黨員的比例為28%比70%。而按照毛澤東當時認為的最佳比率應該是25%比75%。參加長征的紅軍中絕大多數為男性紅軍,其中在中央紅軍隻有30名女性紅軍乾部以及少數的女護士和女勤務兵,而紅四方麵軍則另有一個婦女獨立師,兵力近3000人(長征後減員至2000左右縮編為婦女獨立團)。按照這樣的數字,長征期間的紅軍男女比例為90:1。參加長征的紅軍中,戰鬥部隊(不包括隨軍人員)和收容縱隊(包括警衛部隊和內勤部隊)的非戰鬥人員的比例,大約是3:1(據李德的回憶)。表格一 參加長征的紅軍前後數量變化紅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領導武裝起義時,武裝部隊沿用了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這一番號。“八七”會議後秋收起義的部隊始稱為工農革命軍。而同年11月在湖北黃麻的起義,部隊則稱為農民自衛軍。12月,廣州起義的部隊出現了工農紅軍的旗幟。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民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工農武裝,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而紅軍的正式名字,則在一個月後由中國共產黨中央發出的《軍事工作大綱》明確做了“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命名為紅軍”的規定。毛澤東、朱德正式將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最早的一支正式命名為紅軍的隊伍。“工農”兩字具體顯示了中國紅軍戰士的主要政治成分。接著,全國各地的工農革命軍先後奉命改稱為紅軍。多數觀點認為“紅軍”的稱呼乃是從蘇聯紅軍沿襲而來。亦有人考證出“紅軍”最早的說法是來自一幅對聯:“痛恨綠林,假稱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複黃安,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這幅對聯是1927年11月毛澤東領導的農民自衛軍攻克黃安縣城,建立了工農民主政權黃安縣農民政府時,由當地著名書法家吳蘭階所創作的,首次用“紅軍”兩字來形容這支部隊。這個說法一定程度上混亂了中國紅軍與蘇聯紅軍稱呼上的延續關係。中國紅軍與蘇聯紅軍具有密切的聯係。1918年1月列寧和托洛茨基締造了蘇聯工農紅軍,當時的組成是工人 、農民和沙俄舊軍隊中覺醒的革命士兵。10年後,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武裝力量也稱為工農紅軍,當時的組成也是工人、農民和國民革命軍的士兵。在井岡山的中國紅軍高級將領不少是從蘇聯學習回來的,如蘇聯紅軍大學就專門開設有中國班,而紅軍也同樣學習托洛茨基在蘇聯紅軍設置的從連一級到總司令的各級政治工作製度 ,政治委員主要由中國共產黨黨員骨乾擔任。紅軍創建時期,並無統一軍裝。當時的紅軍士兵具有代表性的服裝是灰色粗布的中式便衣褲,上衣不另接袖,有兩大兩小無袋蓋的口袋,也有的是對襟兩個或3個口袋,5個扣子,用布結或用布包銅錢、麻團做扣子。褲子是沒有插手口袋的直筒長褲(紅四方麵軍曾穿短褲綁腿)。也有的戰士穿列寧式和中山式服裝。紅軍的帽子也不儘相同,有的部隊戴八角帽,有的戴六角帽,還有的戴學生帽(紅四方麵軍的帽沿比較大),但都是綴紅布做的五角星(象征著工、農、兵、學、商團結一心向革命),衣領配兩塊紅布領章(象征紅旗普照全國)。這是當時從衣服上識彆紅軍的唯一標誌。當時紅軍軍服的用布,主要是窄幅粗布、細棉布,顏色有灰色、青色和蘭色。紅軍到1931年底才有自己的統一軍裝。是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專門培養紅軍指揮員的第一所正規高等軍事院校也建立起來,但當時紅軍的著裝很不統一,有穿工農裝的;有穿從戰利品中獲得的白軍服裝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來的各色服裝;受“十月革命”的影響,還有一部分人頭戴列寧帽、身穿灰布紅軍服裝。時任中央紅軍學校任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接受劉伯承的命令開始設計新軍裝,劉當時從蘇聯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回國,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新服裝設計出來後,首先是紅軍學校裡的學員每人一套,並逐漸擴散到全軍。紅軍的軍裝一開始是仿照前蘇聯紅軍軍服樣式設計的,上衣是緊口套頭的,前蘇聯大部分地區與我國南方氣候有差彆,這個設計很不適合南方的氣候,於是改為開襟敞口的,並綴上紅領章;軍帽仍用大八角式列寧帽 ,後來發現帽角太大,不適合中國人的臉型,就又把軍帽改為“小八角”,帽中央綴一顆紅五角星。考慮到紅軍經常要在山地行軍作戰,選用了不容易暴露目標的灰布衣服。如英國籍傳教士R·A·勃沙特所描繪的,長征期間的紅軍並不是一支衣裝統一的隊伍。受條件所限,以及沿途不斷吸收各地的新兵,紅軍實際上依然是一隻衣裝雜亂的隊伍。紅軍第一次統一發的軍裝。紅四方麵軍的軍帽,帽簷比較大。周恩來所戴的標準紅軍帽和耿飆所帶的紅軍帽,兩張頭像並列比較。蘇聯紅軍的標準製服像。圖為紅軍長征期間的旗幟式樣。紅軍的旗幟從秋收起義打出第一麵紅旗後曆經變化,直到1934年1月,第二次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作出《關於國徽、國旗、軍旗的決定》,才正式規定軍旗的樣式為:“軍旗為紅色底子 ,橫為五尺、直為三尺六寸,中為黃色的交叉鐮刀錘子,右角上為黃色的五角星,旗柄為白色。”這是一麵深受前蘇聯國旗影響的軍旗。如果要為長征的紅軍戰士畫一幅標準像的話,江西省興國人或許可以作為形象代表。在紅軍蘇區時期,興國全縣23萬人,參軍參戰的就達8萬多人,占青壯年的80%,為國捐軀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23179名,居中國各縣烈士之首,占中國烈士總數的六十分之一,其中僅犧牲在長征路上的興國烈士就達12038名,幾乎每一公裡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在會師時也是因為聽到對方有人哼起興國山歌才發現原來是紅軍並接上頭的。興國也是中央紅軍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澤東曾在興國做過《興國調查》、《 長岡鄉調查》,辦過“土地革命乾部訓練班”;陳毅曾兼任過中共興國中心縣委書記;興國先後創辦了中央兵工廠、中央造幣廠、中央紅軍總醫院等。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長征,參加長征的12個主力師有7個師是從興國出發的,其中“少共國際師”、“工人師”、“模範師”三個師均是興國子弟。興國從蘇區時期的“模範縣”到建國後中國的第二大“將軍縣”,這裡共有長征老乾部500餘人,省軍級以上乾部106人,開國將軍54名。江西省的另一個縣瑞金,當時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全縣有49000人參加紅軍,其中參加長征的有31000餘人,犧牲在長征路上的有12000餘人,其餘大部離隊失散。(井岡)山上的情況,因來了這樣多的軍隊,變得十分惡劣了,軍隊沒有冬季製服,食糧也極度稀少。有幾個月,我們簡直靠南瓜過日子,士兵們喊出一個他們自己的口號:“打倒資本主義,吃儘南瓜!”——因為在士兵看來,資本主義就是地主和地主的南瓜。在一般的發展蘇維埃區域,紅軍是偏於一種“波浪式”的發展的,而非常不平衡地前進,即以“跳躍”獲得的前進,並不鞏固所占領的土地。這種政策是切乎實際的,是從多年的、集體的、軍事政治的經驗而來的。紅軍的威信在農民中天天增高了,而且竟達到我的家鄉湘潭。因為我聽說,當地農民都相信我不久就要回轉家鄉,並有一天,一架飛機飛過時,他們斷定這就是我。他們警告耕種我的土地的人,說我已經回來視察我的舊田莊,看看有沒有樹木被砍倒。假若砍倒的話,他們說,我要向蔣介石索償。紅軍初期自己繪製的連環畫,內容是“發揚階級友愛,為鞏固部隊而鬥爭”。1934年3月紅軍總政治部出版的《紅星畫報》封麵是“蘇聯紅軍中之圖書室”。這些細節表明,政治學習、 宣傳對於紅軍的部隊建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繪畫作品:紅星照耀中國(局部)按照中國的一句古話“成王敗寇”,那些勝利地完成了長征的勇士們早就已經被視為國家的英雄。長征比起黃埔軍校,是中國培養高級將領的最好的流動的軍事學校。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首次授銜儀式,245個中將以上軍銜的將軍中有222人曾經參加過長征。而如果以長征開始時計算他們的平均年齡,則更讓人驚歎:9位元帥為36.5歲,8位大將為31.7歲,48位上將為25.9歲,157位中將為23.8歲。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胡耀邦在長征時隻有18歲,同樣是18歲的還有肖華,其他著名的將領如楊得誌24歲,李先念25歲,王震26歲,楊尚昆27歲,羅瑞卿28歲,許世友29歲,陳雲29歲。這樣年輕的將領行列,在世界戰爭史上都令人震驚,找不到可類比的曆史以及曾經發生過的史事。這些當初還隻是血氣方剛、衣裳不整的少年軍官,後來都漸漸成為了國家領導人,如此的年輕資本使得他們那一代人即使在革命勝利50多年後,仍然能夠領導著中國政治的航船。而當年的他們,則是滿懷憂患意識的左翼青年,他們或許並沒有想到,才僅僅十年多的時間,他們就親手建立了新中國的紅色政權。胡耀邦/肖克/楊德誌/李先念/王震/楊尚昆/羅瑞/許世友/陳雲/鄧小平等年青時的英俊表情,頭像拚圖。圖/授軍銜時合影圖片部分紅軍將領長征時的職位及年齡一、中央紅軍(紅一方麵軍)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委員、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27歲;中央政治局委員:張聞天34歲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41歲;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總司令:朱德48歲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總政委:周恩來36歲中央政治局委員:陳雲29歲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歲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劉少奇36歲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鄧發28歲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凱豐28歲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42歲1、軍委縱隊司令員:葉劍英37歲;政委:陳雲29歲第一梯隊司令員兼政委:彭雪楓27歲第二梯隊司令員兼政委:何長工34歲第三梯隊司令員兼政委:武亭29歲(後為李維漢38歲)第四梯隊司令員:陳賡31歲;政委:宋任窮25歲2、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28歲;政委:聶榮臻35歲;政治部主任:羅榮桓32歲;參謀長:左權29歲;保衛局局長:羅瑞卿28歲第1師師長:李聚奎30歲;政治部主任:譚政27歲第1團團長:楊得誌24歲;第2團政委:鄧發24歲第二師政委:劉亞樓23歲第4團團長:耿飆24歲,政委:楊成武20歲;第5團政委:賴傳珠24歲第15師(原少共國際師)師長:彭紹輝28歲;政委肖華18歲3、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36歲;政委:楊尚昆27歲,李富春34歲;參謀長:鄧萍26歲第4師師長:張宗遜26歲;政委:黃克誠32歲第5師師長:李天佑20歲;政委:鐘赤兵20歲第10團政委:楊勇22歲;第11團政委:張愛萍24歲,政治處主任:王平27歲;第12團政委:蘇振華22歲4、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39歲;政委:李卓然35歲;參謀長:陳伯鈞24歲第13師政委:朱良才34歲5、紅八軍團中央代表:劉少奇36歲;軍團長:周昆32歲;政委:黃蘇26歲;參謀長:張雲逸42歲6、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31歲;政委:蔡樹藩29歲;參謀長:郭天民29歲二、紅二方麵軍總指揮:賀龍38歲,副總指揮:肖克26歲;總政委:任弼時30歲,副總政委:關向應32歲;參謀長:李達29歲7、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甘泗淇31歲第5師師長:賀炳炎21歲第6師政委:廖漢生23歲第18團政委:餘秋裡20歲8、紅六軍團軍團長:肖克26歲;政委:王震26歲;參謀長:譚家述25歲三、紅四方麵軍軍政委員會主席:張國燾37歲;總指揮:徐向前33歲,副總指揮:王樹聲29歲;政委:陳昌浩28歲;政治部副主任:傅鐘34歲9、紅4軍軍長:王宏坤25歲,副軍長:許世友29歲;政委:周純全29歲第11師師長:陳再道25歲第12師師長:張才千23歲10、紅30軍軍長:程世才22歲;政委:李先念25歲;政治部主任:李天煥22歲11、紅31軍軍長:王樹聲(兼)29歲12、紅9軍政委:詹才芳27歲;政治部主任:王新亭26歲13、紅33軍軍長:王維舟47歲四、紅25軍軍長:程子華29歲,副軍長:徐海東34歲;政委:吳煥先27歲注:紅軍時期,這裡專指1933年6月全軍整編後的各部隊裡,將領中有幾個職務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包括軍事正職、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供給部部長和衛生部部長。參謀長一職相對略有偏弱,但也很重要。軍事副職和副政治委員也有,但不是很多,倒是一般兼、代軍政正職的情況較為普遍。這是根據當時的戰爭條件和紅軍的具體實際情況而定的。1930年1月以前,紅軍沒有統一編製的計劃。那時的最高領導機構認為:“目前中國,隻有朱毛及彭德懷的部隊可以稱為紅軍,其餘如賀龍等都不能叫做紅軍”,隻能算作遊擊隊(《中共六屆二中全會政治問題報告記錄》1929年6月25日)。因此,各地紅軍的編製及番號也就各行其是。1930年1月,中央軍事部決定統一全國紅軍的番號和編製,將幾部較大的紅軍編為一至八軍。這是紅軍史上的第一次統一規劃。4月15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全國紅軍按地城組成軍團,這是紅軍首次由軍組成軍團的計劃,後來調整組成了4個軍團。1930年8月23日,紅軍一、三軍團在瀏陽永和市會師,隨即組成了紅軍第一方麵軍, 當時中央並沒有指示其組成紅一方麵軍;而以鄂豫境地區的紅軍為基礎組成的紅四方麵軍也是自行成立的。與紅一方麵軍成立時的情況一樣,紅四方麵軍的成立也是因為軍事指揮的需要,當時紅四軍和新成立的紅二十五軍合攻黃安縣城,為便於統一指揮而成立了紅四方麵軍。1936年7月,紅二、六軍團遵照中央指示合編為紅二方麵軍,而第三方麵軍隻好缺編。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麵軍經長征後全部會師陝北,1937年8月,這三支主力紅軍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至此紅三方麵軍也就沒有必要再編了。1935年9月,中央紅軍長征期間,開辟了湘鄂川黔根據地的紅二、六軍團的5個領導人在湖南澧縣合影,他們分彆是賀龍、李達、關向應、任弼時(從左到右),坐在地上的是王震。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穿著軍裝,看上去都像讀書人或者生意人。兩個月後,他們奉命率隊從桑植縣開始長征,是出發時間最後的一支紅軍隊伍。1935年11月27日,長征開始第8天,紅六軍團攻克了湖南新化城,前排左起第三人是王震,第四人夏曦,第五人蕭克。肖克和王震都是年僅26歲的年輕將領,由於兩人密切合作和果斷指揮,突圍戰鬥打得機動靈活,所向披靡,大家心裡都很高興,於是利用在縣城“老屋陳家”難得的休整空隙,師團以上22個指揮員和一名警衛員,聚集在空坪裡,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據記載,三大主力紅軍在長征途中留下紅軍高級將領集體照片,這是僅有的一次。集體留影後,團政治部主任夏曦等人就英勇犧牲了。這張照片的幸存者,建國後蕭克、王震被授予上將軍銜,周仁傑等8人被授予中將、少將等軍銜。照片的攝影師是當時新化一名有進步思想的年輕人胡永康。他從一位牧師那裡學會了照相,五四運動後回家鄉開了一家照相館。建國後這張照片的發現幫助攝影師洗脫了落後的罪名,並成為新化縣被國家認定為革命老區的重要物證。反“圍剿”中全副武裝的紅軍戰士。三個戰士嚴肅地站在樹葉搭蓋的掩體邊,把象征工農革命的紅旗放在顯眼的地方,此時他們還不知道反“圍剿”的戰爭最後將要失敗,而自己也將踏上萬裡征程。這幅圖片中所顯示的戰士們的氣質以及尋個年代的風尚,在今天看來,恍似某種儀式重現。支援反“圍剿”的蘇區少年先鋒隊。這些戰士多數是出身鄉村農民家庭的青少年,意氣風發,他們接受了中國式的馬列主義的啟蒙,革命對於他們類似於正在發生青春中很有意義的一部分。作為精神上的某種象征,他們顯然有著與他們同代的少年不同的氣質。這些人當中的大部分後來都走上了長征之路。並完成了他們成為革命者的想象力。在反“圍剿”中行軍的工農紅軍,他們戴著各種樣式的草帽、紳士帽,有的甚至把毛巾蓋在頭上,他們的衣服和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但鬥誌卻依然高昂。在經曆了四次圍剿與反圍剿戰爭之後,國共雙方的精神狀態都進入比較亢奮的狀態,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第四次圍剿總體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清除了中國共產黨3個主要根據地中的兩個(鄂豫皖根據地和湘鄂西根據地),擊潰了3支主要紅軍中的兩支,並且總結出必須改變軍事戰略對付紅軍。但在共產黨的角度來看,第四次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勝利讓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似乎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隻要堅持按照老路走下去,就可以繼續取得堅持下去。第四次反“圍剿”後,朱德在紅軍機槍訓練班畢業典禮上講話。此時的朱德已經完全沒有一個曾經旅法留學的舊派軍官的形象,他剃著光頭,腿上綁著繃帶。朱德在許多西方人的書寫裡,是一個很有味道的男人與指揮家。他的溫和其實很令人難以想像他在三十年代的中國,有著留洋以及舊軍官的經曆,然後成為紅軍的傑出領導者以及締造者之一。他似乎永遠都沉默著,四川式的方言、方正的臉、毛澤東的戰友……這些詞如此集中的被安放在中國的某部分曆史裡。1933年12月15日,被國民黨部隊俘虜的紅軍士兵,其中相當部份是農民的孩子。三十年代的國民黨,更多的對這支“叛軍”,並且自立政府的軍隊,采取了嚴曆的打擊。委員長蔣介石相信德國人的戰術,圍殺著這些裝備極差,領導力處於不斷的變換以及仍在尋找真正的革命方向的軍隊。委員長的收獲非常多,從紅軍不斷的壯大以及最後流失的數字中,可以看出國民政府的軍隊的勝利究竟有多大,而對於一支流浪與被追殺的軍隊來說,是多麼的恥辱以及難以忘記。這些被俘虜的戰友們,他們在前進的路上失散了。中國紅軍是產生於第一次大革命失敗之後,從遊擊隊開始。不但處在中國的反動時期,而且處在世界上反動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經濟上比較穩定的時期。我們的政權是分散而又孤立的山地或僻地的政權,沒有任何的外間援助。革命根據地的經濟條件和文化條件同國民黨區域比較是落後的。革命根據地隻有鄉村和小城市。其區域開始是非常之小,後來也並不很大。而且根據地是流動不定的;紅軍沒有真正鞏固的根據地。紅軍的數量是少的,紅軍的武器是差的,紅軍的糧食被服等物質供給是非常困難的。這個特點和前一個特點是尖銳的對比。紅軍的戰略戰術,是在這種尖銳的對比上發生的。紅軍雖小卻有強大的戰鬥力,因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人員是從土地革命中產生,為著自己的利益而戰鬥的,而且指揮員和戰鬥員之間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