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反掃蕩(1 / 1)

我的抗戰1 崔永元 3247 字 1天前

朱 韜——時為冀中軍區抗大二校七大隊老師張旭初——時為沭陽縣抗日兒童團團員趙 勇——時為冀中軍區第七軍分區二十二團二連戰士小的時候看《小兵張嘎》,一看到日軍進村抓八路,奶奶犧牲的那段我就會哭個不停,我跟著姥姥長大,很害怕也會那樣失去姥姥,幸好不會發生這種事。1942年5月1日,日軍掃蕩冀中平原。日軍把住過八路的民房燒毀,然後搶走村裡的糧食,為了困死八路軍和新四軍,還會製造無人區,不是製造“人圈”,就是直接殺光全村人。這就是三光政策。這就是掃蕩。日軍把全村的人都趕到廣場上,讓他們圍坐成一堆,然後一個個審問,隻要聽出口音不同,哪怕不是八路軍或者新四軍,都難逃一劫。在采訪過的這些老人中,很多都是那時候參加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日本人來了,他們再也活不下去,或者親人都死了,於是參軍去打鬼子,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還是孩子,有的甚至隻有十一二歲。八路軍把這些孩子送到學校學習,或者直接送去延安。而更多年紀大些的孩子留在了戰場,參與反掃蕩的戰鬥。八年抗戰下來,他們也會像當年大哥哥收留自己一樣,收留更多的孩子,送他們去讀書,或者和他們並肩戰鬥。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華北方麵軍為鞏固對占領區的統治,使之成為“大東亞戰爭兵站基地”,於1942年製訂了《治安肅正建設計劃大綱》,規定“治安肅正”的重點應放在以“剿共”為主的作戰討伐上,並依此集結大量兵力,重點對晉察冀、冀東、冀中以及晉冀魯豫、太行、太嶽等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掃蕩。朱韜當時是冀中軍區抗大(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乾部學校。1936年6月1日在陝北瓦窯堡成立,原名“紅軍大學”,後來遷到保安,1937年1月遷到延安。盧溝橋事變後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二校七大隊的老師。1942年,日軍對冀中地區進行“五一”大掃蕩。朱韜說:“軍備一團和敵人打得非常激烈,那子彈、炮彈像暴風雨一樣。”最終,朱韜所在的部隊成功突圍。突圍後,部隊立刻化整為零,分散成若乾遊擊小分隊。朱韜和兩名戰友潛入了河北深縣,等待部隊重新集結。朱韜說:“有一次我們到一個村莊,碰上敵人一個班的尖兵。我們趕緊往回撤到村子裡麵。這個村子的老大娘看到我們,指著叫我們上閣樓。我們就上到閣樓。”日軍近在咫尺,朱韜等人沒有武器,他們躲在閣樓上屏住呼吸觀察著外麵的情況。過了一會兒,老大娘說敵人走了,讓他們下來!朱韜他們下來看到,老大娘已經做好了飯叫他們吃飯。成功躲過了敵人的追查,又有一頓熱乎乎的飯可以吃,這樣的事情,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真算是最幸福的事了!70年後的今天,朱韜仍然懷著深深的感激:“我說冀中人民,那真是偉大的人民!對子弟兵的熱愛和感情,那真是永生難忘。”懷著對根據地老百姓的感激,朱韜三人匆匆離開了村子。然而,危機並沒有就此結束,他們一出村就碰到了一個偽軍隊長,此人正騎著車子,打著個小旗,宣傳“強化治安運動”,朱韜感覺到,事情麻煩了。偽軍隊長荷槍實彈,但朱韜三人卻手無寸鐵,四個人就這樣僵持住了。朱韜的戰友李政軍摸摸鼻子悄聲對他說:“3∶1,必要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把他給整掉。”就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刻,村長出現了。見此情景,村長連忙上前調解。沒想到,偽軍隊長並沒有露出凶惡的一麵,而是向村長吐起了苦水。原來,他之前也是抗日隊伍的,後來被抓了,沒辦法當了偽軍。還說他雖然是偽軍,但也為村子裡做了不少好事。他說:“我放你們走,但是這個村子離我們的據點貢家台很近,你們走,我得放兩槍,你們往西北走,那邊沒什麼情況。”就這樣,朱韜三人化險為夷。逃離險境後,他們來不及休息就趕緊向西北方向撤退,此時的華北平原已經變了一個樣。日軍在平原上建立了1700多個據點兒挖掘了4000多公裡封鎖溝,把平原分割成了2600多塊,朱韜和戰友們走在平原上,仿佛陷入了一張大網裡。幾天後,他們遇上了七兵團的政委,接到了返回部隊的命令。朱韜說:“我們手無寸鐵,準備到那個地方弄點武器,哪怕弄個手榴彈也好。”他們決定先不回去找部隊,而是準備到比較熟悉的地方弄點武器來。不料,就在這天,他們遇到了日軍的包圍,包圍圈越來越小,怎麼突圍都突圍不出去了,他們隻好躲進了村內,隱藏在老百姓家裡。天一亮,敵人把農民們都趕出來了,朱韜也被發現了,偽軍拿刺刀紮著他的脖子問:“你是八路?”此刻,朱韜已命懸一線,朱韜說他是當地的村民,可日軍聽出朱韜與其他村民的口音不同,立刻開始拷打他——將他打倒在地,然後在脖子上壓杠子,劇烈的疼痛讓朱韜一下子昏了過去,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渾身水淋淋地躺在了牢房裡。朱韜說:“昏過去後,被潑了水,我又緩過來了。”被日軍潑醒的朱韜一口咬定說自己是當地的老百姓,他沒有暴露任何秘密。後來,朱韜和戰友李政軍被當作苦力輾轉送往多個集中營、礦場,不願屈服的他們在集中營偷偷成立了自己的共產黨支部,對抗日軍的暴行。最後,朱韜和戰友們成功策劃越獄,逃了出來。“五一”大掃蕩一直持續到1942年6月上旬。經過此次殘酷掃蕩,冀中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冀中軍區部隊減員16800餘人,5個軍分區司令中,第八軍分區司令常德善、政委王音遠雙雙戰死,第十軍分區司令朱占奎被俘投敵。剩餘的2000主力被迫轉移到晉西北,群眾被殺、被捕達50000餘人。共進行大小戰鬥272次,斃傷日偽軍11000餘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麵對越掃蕩越頑強的華北軍民,日軍企圖迅速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開始對華北解放區進行愈演愈烈的掃蕩,甚至對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企圖用這種毒辣的手段徹底破壞抗日根據地軍民的生存條件。華北解放區的抗戰進入了空前困苦的階段,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僥幸逃出的老百姓依然在這最黑暗的日子裡儘力躲避著日軍的追捕。張旭初是沭陽縣抗日兒童團團員,那年他14歲。幾天前,他的家鄉沭陽縣口頭莊正遭受著日軍的掃蕩。日本人集中了300多人,北麵從濫洪港上繞過來,南麵從榮吳城繞過來,南北夾擊包圍了口頭莊。此時,口頭莊裡隻有30多名基乾民兵,民兵們分成三段進行防守,拖住敵人,好讓其他人伺機突圍。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中路最終被敵人突破了。敵人利用青紗帳很容易找突破口,突進來以後,首先就碰到了張旭初的二伯父張飛龍,張飛龍已經負傷了,但又有幾個敵人頂到他的麵前,於是張飛龍從屋裡麵跳出來跟敵人搏鬥。在搏鬥的過程中,日本人的刺刀從他的胸部捅了進去,但是,張飛龍依然誓死抵抗,敵人看到他太能抵抗了,就又放火燒他。張旭初說:“第二天,我們為他收斂遺體的時候,發現他身上被火燒得一段一段的。”中路不幸被突破,西路也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西路被突破之後,張誌生帶幾個人轉到西頭炮樓上麵進行防禦。眼看沒有其他辦法抓住他們,敵人就開始放火,他們把炮樓周圍的房子點著了,火勢越來越猛烈,滾滾濃煙直逼炮樓上的張誌生幾個人。可是,此時他們手裡的子彈早已打光了,隻能用磚頭石塊與日軍進行殊死的搏鬥。搏鬥中,張誌生負了重傷。眼看這個地方怎麼也守不住了,一個叫盛前線的戰士要背著他突出這個地方。張誌生對盛前線說:“你背我,我們兩個都走不脫,你趕快向北麵轉移,不要管我。你能堅持到什麼程度就堅持到什麼程度。”盛前線無奈地自己逃走了,敵人圍了上來。張誌生犧牲了,時年28歲。口頭莊一戰,基乾民兵一共犧牲了12人,卻得以讓其他人順利突圍。張旭初跑了出來,當他逃到石大莊村時,卻遇上了偽軍的追擊,慌亂中,他躲進一戶村內的糧倉。這時,兩個偽軍直奔他而來。偽軍把張旭初綁了起來,押往村子的廣場。張旭初說:“走到中間的時候,有個偽軍說乾脆就在這兒把他槍斃算了,因為我的兩隻手是被反綁著的,我也沒辦法同他鬥。後來有一個偽軍說暫時不要斃他,先審訊他。”偽軍把張旭初帶到村中,吊在樹上,問他是哪裡人?是乾什麼的?是不是新四軍?張旭初那個時候意識到他不能講話,因為如果說自己是石大莊村的人,石大莊老百姓都不認識他;說是口頭莊人,萬一碰上偽軍就是要抓口頭莊人,那怎麼辦?張旭初左思右想,就是不開口。情況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候,這時,善良的老百姓救了張旭初。如今回憶起來,張旭初仍然充滿著感激:“我很感謝那個村的人,老百姓說,他是我們村上的,我們村上的人都認識他。”聽到當地的老百姓眾口一詞,偽軍也沒有辦法了,隻好把他放了。就這樣,張旭初得救了,善良的老百姓們又給他拿出水和食物。張旭初望著這些鄉親們頓時哽咽起來,他永遠無法忘記這些樸實的老百姓。後來,思念家鄉的張旭初偷偷回到了口頭莊,但那裡已經變了一個樣。家裡已經沒有人了,房子是空的,被一把火燒得精光,到處都是殘垣斷壁。房子被毀了,但人還在。根據地軍民知道,總有一天,這裡還會變成美麗的家園。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企圖迅速滅亡中國,他們除了在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還使用了“囚籠政策”、“鐵壁合圍”、“淘水戰術”、“蠶食政策”等新的戰術手段。其中,“鐵壁合圍”是指使用大部隊嚴密交互包圍的戰法,企圖把我軍包圍在狹小地區而消滅。但是,這一戰術並未達到目的。於是,日軍開始在根據地中心區反複掃蕩,圍剿根據地的部隊。麵對這種情況,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始調整戰術,各部隊化整為零,將最優勢兵力集合在一起,找準日軍的薄弱處全力攻擊,從而跳出封鎖線,在外線與敵人打持久戰。趙勇是冀中軍區第七軍分區二十二團二連戰士。1942年6月8日,趙勇所在的二連跟隨團長左葉在深澤縣以北的宋莊與八路軍冀南軍區警備旅一團二營的一部分戰士,以及兩個縣大隊各一部會合。由於日軍對此處有合圍之勢,團長左葉臨時決定在宋莊對日軍進行一次伏擊。得知要伏擊日軍,戰士們興奮極了,他們積極地在宋莊內修築防禦工事。趙勇說:“我們二十二團不是吃素的,在冀中平原上,我們打仗很有兩下子,打得又準,機槍裝備得又比較精良。”“我們是革命的先鋒軍,”“是一支新生的力量,”“戰鬥在最前線,”“烈火中鍛煉成長,”“雖然艱苦備嘗,”“卻是快樂無疆,”“哪怕敵人瘋狂掃蕩,”“電線密如蛛網,”“任憑漢奸喪心病狂,”“使儘陰謀伎倆,”“我們依然站穩堅定的立場,實現光明的理想。”戰士們唱著這首《三縱隊進行曲》,投入反掃蕩的戰鬥中,他們堅信總有一天會把敵人趕出去。麵對鏡頭,趙勇再次唱起了這首刻在他心底裡的歌,當時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那時候,他們開始在街中心的房子上修工事:先在房上捅個洞,再在房屋地下捅一個洞,這樣房上房下就通了。“戶戶相通,房上下相通,那就是要跟他們決戰了。”老人一邊說一邊嗬嗬地笑了起來。6月9日上午7點30分左右,在宋莊的東北方向出現了日軍騎兵,守在宋莊的戰士迅速就位,將槍口瞄準了敵人。此時,日軍雖然距離宋莊不過一公裡之遙,卻絲毫未能察覺出前方的村莊就是八路軍的伏擊陣地。領頭的日軍騎兵在繞過村外的樹林之後,徑直往宋莊東北方的入口而來。趙勇他們之前已經跟日本的騎兵交過幾次手了,早就打出癮來了。一瞬間槍聲驟起,走在前麵的日軍騎兵被守在村裡的八路軍擊中,紛紛落馬,日軍立刻明白自己中了埋伏,開始與村裡的戰士進行對攻。“他衝鋒,端著槍,挺著胸,他這樣子衝鋒,他吼叫著就衝,他衝我們就消滅他,以後他爬著衝,爬著衝還不是照樣打他。”回憶到這裡,趙勇老人越說越有精神。麵對強勁的對手,日軍開始召集援兵。上午10時,從周邊據點陸續趕來的日偽軍部隊共計1000多人,將宋莊團團包圍。在經過平射炮和擲彈筒近一個小時的轟擊之後,日軍從宋莊的東、西、南三麵同時發動了進攻。原本打算打一下就走,卻沒想到被日軍團團圍住,二十二團團長左葉下令:全體戰士務必堅持到天黑,以增加突圍概率。戰士們互相鼓勵,誓死守住陣地。趙勇他們能夠堅持得住還有一個優勢,因為宋莊是日本人的一個彈藥庫,存有很多彈藥,所以二十二團占了天時地利的優勢。為了能堅持到天黑,守在村裡的戰士們殺紅了眼。最後,敵人還是衝進了村子,趙勇和戰友們就衝過去和敵人拚刺刀。在幾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後,南宋莊還是被日軍攻下,裡麵大部分的戰士犧牲了,北宋莊的三道防線也被攻破了,戰士們可以依靠的隻剩下手榴彈,就在這時,援軍來了。說到援軍來了,一直緊張講述的趙勇也鬆了一口氣:“十七團上來了,十八團也上也來了,十七團、十八團都是我們臨近部隊的友軍。”見到援兵,宋莊的戰士們開足火力進行掩護,援兵終於衝入了宋莊內,團長左葉連忙重新分派兵力,開始做突圍前的最後動員,讓戰士們把鞋帶綁好,一切都收拾好,準備突擊。就在這時,日軍對宋莊內施放了瓦斯彈,並趁八路軍戰士暫時不能射擊之時,派遣了突擊小隊搶上村邊的屋頂。團長左葉立即組織小分隊反突擊這些立足未穩的日軍,經過激烈的白刃戰,日軍的突擊小隊被戰士趕了出去,此時夜色已開始籠罩大地。“堅持到天黑,就是我們的天下,當時大家就做準備,就突擊。”村外的日軍此時認定:守在宋莊內的一定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在天黑後,他們點起篝火,準備困住八路軍,等待第二天的援軍到來,而宋莊內的八路軍則開始做最後的突擊準備,安置傷員。傷員們一聲不吭。或許在這一刻,大家心裡都已明白,這將是最後的訣彆。夜深之後,一部分日軍已經睡去,這時八路軍戰士開始突圍。而敵人則開始到處點火,“它就是表示好像照亮看到你,你跑不脫。我看了那個火在燃燒,當時我們就衝過去了。”趙勇和戰友們用手榴彈開路,沿著村邊的溝道朝正南急進,一口氣跑出6裡地,擺脫了日軍。此時的日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剛剛突圍出去的八路軍就是與自己激戰了一天的全部對手。這些日軍仍然包圍著宋莊,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迎接他們的隻有一座布滿殘垣的空蕩村落。突圍後,趙勇所在的部隊與其他部九-九-藏-書-網隊集合,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天明時分他們再次遭到了另一股日軍的追擊。萬般無奈之下,趙勇轉到附近的固羅村,跟老鄉們坐在一起。敵人到了村裡就開始盤查,找八路軍。知道自己不是本地口音,趙勇騙日軍說,自己是本村請來幫忙乾活的。本以為自己這個說辭可以騙過日軍,但誰都沒想到,這時候,一個婦女突然拆穿了他,她說:“他不是我們村的!”那一年他隻有14歲。現在,花甲之年的趙勇這樣平靜地講述著當時的情形,沒有絲毫埋怨,他說:“老鄉們也可以原諒,她膽小,把我揭露了,結果漢奸、日本鬼子就打我。”就在趙勇遭到敵人嚴刑拷打的時候,一個從牆外邊跑來的青年救了趙勇的命。這個青年剛往村子裡跑,一看到這裡麵都是日本兵,他拔腿就使勁往回跑,鬼子們見狀就跑去追他,結果就把趙勇留下了。直到今天,趙勇也不知道那個幫助自己脫離險境的年輕人到底是誰,他也不知道,那個年輕人最後是不是被鬼子抓住了。懷著感激之情,14歲的趙勇跑出了村子,到東北方向的幾個村子去尋找大部隊。然而,那些村子裡原有的聯絡點都已經變成維持會(抗日戰爭初期日軍在中國淪陷區內利用漢奸建立的一種臨時性的地方傀儡政權。其任務是為日軍實現“以華治華”、“分而治之”服務。擔負著給日偽統治者籌集錢、糧,替日偽軍隊提供糧秣、民夫,向日偽軍彙報中國抗日軍隊活動情報等任務,成為其侵略和奴役中國人民的工具和幫凶。)了。當時,由於大部隊到外線作戰,原有的遊擊區變成了敵占區,原有的根據地被日軍變成了無人區,沒有找到組織的趙勇無奈之下,躲回了老家。在那裡,他日夜盼著能夠早日歸隊,那首經常唱起的《三縱隊進行曲》,也隻能在心中默默地唱起。1943年的時候,八路軍又開始活躍起來了,消息不斷地在抗日積極分子中間流傳,趙勇終於又聽到了部隊的消息,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去。日軍進村抓捕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情景,讓親曆過的老人至今不能忘記,多年以後,這些殘酷的經曆被親曆者拍成了電影,人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那些在掃蕩中不屈服、不投降的根據地軍民。1951年,北影廠拍攝了一部名叫《新兒女英雄傳》的電影,裡麵有一段情節:日軍對根據地進行掃蕩,一進村就把老百姓圍在一片空場上,讓村民指認誰是八路軍。日軍:誰是八路軍、共產黨、民兵?都站出來!日軍:老頭,你不說馬上命就沒了。日軍:快說!老家夥!老百姓:這裡頭淨好老百姓,沒有一個共產黨、八路軍和民兵。……電影裡的群眾演員都是冀中平原的老百姓,大多經曆過日軍的掃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