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保臨江(1 / 1)

陳雲和蕭勁光在長白山帶領軍民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同時,杜聿明和鄭洞國也在不停地向我發動進攻。12月17日,敵軍出動了6個師的兵力,其目標是打通通化、輯安(今集安)一線,占領我當時南滿的指揮中心臨江。1946年12月27日,鄭洞國還將他的前線指揮所移至通化。我南滿部隊按照七道江會議的精神,一改後退防守的被動作戰為主動向外線出擊。12月18日,四縱繼十二師已經插至敵後,又避開敵人的據點,在胡奇才司令員率領下,十師和十一師兵分兩路同時向西深入敵後,在新賓、本溪、撫順、桓仁、寬甸的廣大地區活動。由於這些地區沒有國民黨軍的大部隊,我四縱隻用十幾天就攻克據點20餘個,殲敵3000餘人。這就使鄭洞國不得不把準備進攻臨江的兵力調出兩個師來用於防守。而我在內線防守的三縱也不再被動防守,而是在運動中先後殲敵1700餘人。民主聯軍總部又派東滿軍區的3個師配合南滿作戰,迫使鄭洞國調了4個師北上。1947年1月19日,我三縱將敵五十二軍二師的進犯之敵擊退,全殲一個營,粉碎了敵人對我根據地的進攻,“一保臨江”戰役勝利結束。這一仗是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下打的,部隊減員中將近一半是由於凍傷,最困難時,陳雲和蕭勁光把自己的警衛班都解散了。雖然是如此艱苦,但終於取得了勝利,對大家是一個極大鼓舞。在南滿軍民“一保臨江”時,按照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關於“堅持南滿,鞏固北滿,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滿緊密配合,主動打擊敵人”的總方針,為了從全局上調動敵人、支援南滿,林彪決定抽調部分力量,趁鬆花江封凍的時機出兵江南,尋機打擊敵人。為此,他將前線指揮部移到鬆花江之南的雙城。1947年1月5日,我一縱三個師全部越過冰凍的第二鬆花江(鬆花江的主要支流),向分散在各處的新一軍守軍尋機進攻。第一仗,從新一軍手中吃掉了重要據點其塔木;第二仗,在張麻子溝伏擊前來援救其塔木的擁有8輛裝甲車的全部美式裝備的敵新一軍一一三團,全殲該團1100多人;第三仗,消滅了前來援救其塔木的敵一一二團1200多人。我軍還破襲了吉長鐵路和中長鐵路,進逼德惠、農安、四平,迫使杜聿明從南滿和西滿抽調兵力北援。這就是後來稱之為“三下江南”中的“一下江南”,共消滅新一軍將近三個團。我軍保臨江和下江南的行動,使杜聿明不敢再輕率從事。為了對付我軍在南滿的根據地,杜聿明在通化成立了由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主持的第三綏靖區。1月30日,在鄭洞國的指揮下,以4個師的兵力再次進攻臨江。我軍事前有所準備,由三縱和四縱的第十師在三天之內兩次對來犯之敵發起攻擊,共消滅了敵七十一軍的一個團,打死敵五十二軍一九五師副師長何世雄。四縱的第十一師則插向敵後,突然襲擊寬甸、輯安一線,還攻入了桓仁縣城。進攻臨江的敵人隻好退守通化,我軍取得了“二保臨江”的勝利。杜聿明不甘心失敗,在2月13日第三次發動了對臨江地區的進攻。這一次用了5個師,也是分兵三路。我三縱在敵人還在向我開進時,就抓住機會於18日從側麵進攻,全殲了敵軍一個團。22日,再殲敵一個團。由於我北滿部隊這時二下江南,杜聿明要調兵北上,本來就分散在各地的守城兵力又有減少,於是我軍一舉收回了金川、輝南、柳河、輯安四座縣城。我四縱仍然是打到敵後,攻占了堿廠、下馬塘等據點,消滅了敵青年軍二零七師一個加強營和一部分保安團。然後又快速向東,順帶攻下桓仁縣城。於是,我軍取得了“三保臨江”的勝利。“三保臨江”的同時,我北滿部隊的12個師於2月20日二下江南。六縱主攻城子街,一縱負責打援。這次南下的還有我東北民主聯軍新組建的炮兵部隊的兩個團。23日,在炮兵的支持下,我六縱攻克了城子街,消滅了新一軍的一個團。28日,又向德惠發起進攻(當時孫立人的新一軍軍部就在德惠城裡)。杜聿明為了增援德惠,急調在南滿進攻臨江的七十一軍九十一師北上四平,同時調七十一軍在四平的兩個師北上救援德惠。3月2日,我軍從德惠外圍撤出,退回江北。這就是我軍的“二下江南”。很明顯,二下江南對南滿的三保臨江是很重要的支援。在我北滿部隊渡江南下的戰鬥中,暴露了敵軍一個十分明顯的弱點,就是為了四處防守而造成兵力分散,當我軍對敵軍守點發動進攻時,他們不得不幾次從南滿調集兵力。所以當“二下江南”結束不久,林彪就抓住時機,發動了“三下江南”的戰役。這次渡江南下的是3月6日過江的二縱和第二天過江的一縱。3月12日開始,一縱陸續在薑家屯、郭家屯殲敵,二縱則在靠山屯殲敵,三次共殲敵約6000多人。我軍接著又包圍了農安的敵八十七師。杜聿明為了解除農安之圍,除了調兵,還打算在第二鬆花江的鬆花湖(即豐滿水庫)開閘放水來斷我後路。為了減少損失,我軍未攻下農安就返回了江北,結束了“三下江南”戰役。值得一提的是,3月8日夜,我軍前往包圍農安的部隊在德惠城外發現一支車隊,由於要前去攻打農安,就隻用少數力量進行包圍。在攻擊中,小汽車跑掉了,其餘車輛被我軍俘虜。後來才知道,那輛小車中坐的就是杜聿明,他差點也成了我軍的俘虜。為了配合“三下江南”,我南滿四縱主動出擊,進攻通化。戰鬥在3月20日打響。當敵軍兩個師的援軍趕來時,我軍撤出了戰鬥。通化雖未攻下,但是從南邊支援了北邊的“三下江南”戰鬥。前幾次是“南打北拉”,這一次是“北打南拉”。當北邊的“三下江南”結束後,鬆花江已開始解凍,我軍已不能隨意過江,北滿的敵人鬆了一口氣,鄭洞國(三下江南之後,杜聿明臥床不起,在醫院中治療)就把進攻的重點又放到了南滿。從3月27日開始,以新六軍為主力,加上五十二軍、六十軍、九十三軍,還從熱河方麵調來十三軍,再次向我臨江地區發動了三路進攻。這一次使用的兵力總共有20個團,比以往幾次都多,給我南滿部隊的壓力也最大。這時,我軍主力三縱和四縱在臨江地區一共隻有4個師,總兵力隻有2.5萬人左右。為了擊退敵人的進攻,我軍決定以少數兵力牽製其兩翼,集中力量殲滅初到長白山突出在中路最前麵的十三軍八十九師。八十九師是蔣介石的嫡係,平時一貫驕狂。我軍在4月1日與向通化前進的敵軍接火,四縱將敵人誘進柳條溝一帶的伏擊圈,三縱也飛速趕到。4月3日,我軍向被包圍的敵人發起攻擊,同時阻擊前來援救的敵人5個團的兵力。經過一天的激戰,全殲敵八十九師和五十四師的一個團共1萬餘人,隻有敵師長帶少數人逃脫,副師長以下7500多人當了我軍的俘虜。這一仗打得堅決,打得痛快。鄭洞國未料到會如此迅速地損失1萬多人,對以後的戰事失去了信心,下令撤軍。我軍的“四保臨江”勝利結束。“四保臨江”戰役在北滿“三下江南”的支援下,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戰果。三個多月時間內不僅粉碎了敵人的四次進攻,保衛了南滿根據地,還消滅了敵人4萬多人,收複了11座城鎮,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更重要的是大大鼓舞了鬥誌,提高了信心,扭轉了我軍自四平保衛戰之後的十分被動局麵,逐步轉為主動。而從敵軍方麵來看,杜聿明的“南攻北守”方針完全失敗,為了處處守點,不得不從進攻轉為防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