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每一個字都是生命的震顫(1 / 1)

幸存者 法醫秦明 691 字 1天前

——讀李西閩《幸存者》老貓李西閩為人豪爽、熱情,擅長寫作和喝酒,脾氣比較暴躁,也有著男人的缺點。以前在我眼裡,他就是一個可交的朋友,沒什麼遮掩的。但這一次的毫不遮掩讓人震顫。儘管我已經清楚他在地震中是怎麼被壓住的,又是怎麼被救出來的,但讀《幸存者》時,眼淚還是流了出來。我平時不是一個容易流淚的人。這本書和李西閩所有的書都不同,也和所有描述地震的文字不同。這是一個寫字的人在黑暗與絕望中的思考,是一個人在瀕死的邊緣,對人生、友情、親情的思考……最可貴的一點,它是親身的經曆。每一個字都是真的,每一個字都是用生命的震顫。所以它也讓讀者震顫。李西閩被救出來之後,我曾經很好奇,在那漫長的76個小時裡,他沒有睡覺,那麼他都在想著什麼?我曾經試著問過他,但當時他的身體狀況還不太好,精神也沒恢複,所以沒有多說。現在我終於看到了,他用那段壓抑、窒息的時間,回憶了生命中的灰暗和生命中的亮點,回憶了曾經帶給自己快樂的人,也回憶了自己曾經的仇恨。當他被朋友和戰士救出的時候,他寬容了苦難,更加珍惜幸福。這是從身邊走過的死神讓他悟出的。我想他的那種心情,是彆的人很難理解的,有些話,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說不出來的。但放到當時那個環境裡,把那個情景再現,一切又是順其自然、發自肺腑。人都是有恐懼的,李西閩以前在他的和博客中,曾經多次描述過恐懼。恐懼是什麼?恐懼其實並不是對突然降臨的死亡的擔心,也不是對血腥場麵的抵觸。真正的恐懼來自絕望,來自頭腦仍然清醒卻明白自己已經身陷絕境,來自求生求死皆不可能而必須忍受折磨。在《幸存者》裡,西閩真實地講述了這種恐懼,他有幾次知道試圖救他的人最後無奈而去,他有幾次被疼痛、饑餓折磨得幾乎放棄。這個過程,想必是人生中最艱難的。所幸的是,他在難受的時候,在將要放棄的時候,多次想到他的妻子、女兒,多次想到他的朋友們。他曾經說過,是妻子和女兒支持他活下來。曾經,我把這樣的話當成一個被救者的感恩之語。任何從死亡線上掙紮回來的人都會說這樣的話。但看了《幸存者》之後,我不這麼認為了,這真是支撐一個人不放棄的信念,就像一個人說,水、空氣和食物是人活下來所必需的一樣。他沒有像媒體那樣,把自己描述成一個九死一生後歸來的傳奇英雄。他和普通人一樣,無奈、痛苦、恐懼、絕望甚至羞愧。即使在他歸來以後,他還經常被噩夢驚醒,夢見自己仍埋在廢墟之下。身處繁華的都市,卻經常有孤獨無助之感。我想,就是這種最基本的情緒,形成了這本書的震撼。李西閩在書的最後說,拒絕噩夢的辦法是讓心靈寧靜,但讓心靈寧靜下來,卻又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的確如此。我看完後想說的是,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的相聚,珍惜生命中哪怕是細微的快樂。珍惜和心愛的人說話、相守,珍惜和父母的團聚,珍惜與朋友的友誼,既不要為難自己,也不要為難他們。我們要及時說出自己的愛。不需要掩飾,不要怕唐突。人生如白駒過隙,說不定什麼時候會有災難降臨,我們要把自己內心的感情及時告訴彆人。我們要寬容,寬容是最好的記憶,是對受難的歲月以及死難的人群最好的懷想。經曆了死生之痛,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不能寬容的?“你是一個幸運的生命,你還活著,還可以吃飯,還可以喝水,還可以看到高遠的天空和人間景象,還可以向彆人伸出手和彆人相握,感覺到人體的溫暖和無聲的愛……”這句話是李西閩寫下的。其實,我們都是幸運者,每過一天,我們都應該感激這種幸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