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幸存者》閻欣寧與死神擦肩而過,李西閩為自己,也為每個鮮活的生命,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記憶。不同於其他文本的,或驚悚,或刺激,或懸念叢生,或氣吞山河,對於故事結局你必須坦然接受。讀李西閩劫後餘生親曆記《幸存者》,仿佛陪同整個中華民族,重新經曆了一回揪心撕肺的“5.12”汶川大地震!又仿佛陪同李西閩一道,穿過精靈般蝴蝶翩翩的舞動,感受了一回生命的抗爭與頑強。傑克·倫敦的短篇《熱愛生命》受到了包括列寧在內的諸多作者的喜愛,在於它揭示了人的生命與人類尊嚴的質樸道理。人類生存的尊嚴至高無上,可人類的生命又那樣脆弱,這就是生命的靈旗在風雨中飄拂的意義。因此,我寧肯將《幸存者》視為中國版的《熱愛生命》。2008年那個黑色的5月,當李西閩在大地震中被掩埋於廢墟之下後,消息不脛而走。我們在網絡及朋友的博客中得知這一不幸時,一個人和整個民族的災難便像鏈條似的牽扯到一起。整整76個小時啊!那三天三夜屬於生還者,屬於一個生命的奇跡!那76個小時中,廢墟之下的李西閩究竟怎樣熬過來的?現在我們知道了。他全身如同凝固在地獄中,唯有右手能動,且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當體內水分一點點耗乾,嘴唇起了一層泡時,他有了尿意,卻無法將自己最珍貴的尿水喝到嘴裡……慶幸的是,生命尚屬於軍人出身的李西閩,堅韌的意誌和壯實的體格讓他堅持了下來。更為慶幸的是,沒有任何落體能夠凝固李西閩的思想,血糊住了左眼,他用一隻勉強睜開的右眼,在76個小時的地獄門口,一腳門裡,一腳門外,卻把廢墟外麵的世界和人生重新打量了一遍。孤獨的生命幾乎沒有意義,生命隻有和生命相遇相撞,才產生質類的意義。廢墟之下的李西閩那種孤獨以及對孤獨的恐懼(作家這一職業的心靈孤獨早已眾所周知),憑想象便已足矣,何況他大量的筆墨渲染於此。鑫海山莊的老板娘和一個男人幾次走近廢墟,與李西閩的對話;戰友易延端和誌願者小席為了救他,幾次在廢墟前心急如焚的對話……包括空軍救援隊趙教導員、範排長和兩名冒著生命危險鑽進廢墟的士兵,他們和李西閩的對話,構成了作品中最為翔實、令人怦然心動的部分。當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李西閩,於炎炎夏天中再次躲進佘山森林賓館,在電腦中一字一字敲出那段生死記憶時,他心中的憤懣、怨懟、激動和感恩恐怕還恍如昨日。不過,在我讀來最令人怦然心動甚至熱淚盈眶的段落,不是廢墟之下包括獲救後乘坐小車駛過變幻莫測的霓虹燈閃爍的上海街頭,也不是他與妻兒、家人劫後相見之時,更不是李西閩對人生及生命的思考片斷,而是他在廢墟之下76個小時中對族人、家人和戰友們的回憶。他的祖父、祖母、父親、母親……那是李西閩的生命源頭,也是我們民族高高張揚起的生命靈旗。那些電光石火般的記憶,如同沉落於河床的石頭,一旦水落石出,棱角也好,圓滑也罷,都是一種原生態式的真實。這一部分的章節絕不是生還者李西閩的文學補記,肯定是他76小時地獄之旅中的真實寫照,至少我這樣堅信。不管大難不死的李西閩因職業而擁有何種頭銜,作為個體的生命,他和你我一樣卑微。看看他在童年閩西山村的苦難經曆,包括他走南闖北後定居上海後的小日子,都能感受到生命實在是生存的基礎這一真諦。李西閩的一生總在扮演“逃亡者”的角色,他的參軍和轉業都是曆史性的“逃亡”,他一次次成功了。值得慶幸的是,在最重要的這次“逃亡”中,他又獲得了成功!苦難是生存的一種形式。試想,如果不是貧困的閩西山區賦予了李西閩特殊的生命質量,很難想象他能在廢墟下挺過那76小時……作家們喜歡說“感謝苦難”、“感謝生活”,也許就是這個道理。被埋在廢墟下的李西閩,為了不使自己睡著,不時用尚能動彈的右手故意劃動鐵釘,或者將頭向下壓,以使插入左臉頰的鐵片帶來更深的痛感……《幸存者》就像那見血見肉的鐵釘、鐵片,劃開了我們或許本已結痂的心靈傷口,給我們重新帶來心靈的痛楚,用以提醒我們還活著,提醒我們生命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