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采夫時間過去了。那場地震過去了幾個月,悲愴的哀樂早變成明亮的快板,我的內心世界開始麻木不仁。其間央視放過一部電視劇,人藝演了一出話劇,還有一些更爛的文學作品,逼迫我對那段時間進行了選擇性遺忘。《收獲》刊登了李西閩的紀實散文,名字叫《幸存者》。作家李西閩在汶川地震中,被壓在廢墟之下七十多個小時,最終依靠堅強的意誌生存下來。一個性格暴躁的中年人,一個退役老兵,一個恐怖作家,用殘留著傷痕的手寫下了自己的“生命筆記”。開始,我的體驗與往常一樣,漠然,最多有一點好奇,被太多的事跡和記錄磨鈍了神經。讀到“我左側太陽穴被鐵質的東西頂住,鋒麵插進我左臉的皮肉,左側腰部感覺有一片鋒利的東西插了進去,一條鋼筋勒進了皮肉……”才開始有點肅然,老李被插成了刺蝟,串了三天三夜,這次是真的。接下來,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他一一數落過的人,李多鈺、鄭平、王小山、慕容雪村……才知道,這個我冷漠地注視著以為與我無關的受難者,與我是有關係的——他一起爛醉的兄弟我也一起醉過,他欠一頓飯的人我也同樣欠著,他竟與我離得這樣近,近得能聽到他文字的呼吸。這些名字將我解凍,並將我拉到文章裡麵。我把李西閩還原成了一個人,一個受難者,而非逃脫成功者。如此,這篇紀實文學,由於有我的“存在”,開始讓我感動起來。另外,作者講述的親人的死,也因為我的親人的離開,而讓一個讀者掉下了眼淚。《幸存者》值得一讀,在用身體寫作泛濫的時候,李西閩用生命寫了一本書,誰能比他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