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二次和談(1 / 1)

當沈惟敬走進漢城的時候,迎接他的仍然是小西行長,兩人像久彆的朋友一樣擁抱在一起,小西行長熱淚盈眶。小西行長把他引薦給宇喜多秀家、加藤清正、石田三成等人,眾多日軍將領對沈惟敬客氣有加。沈惟敬說:“前番我已與貴國達成和平協議,可他們把我關了起來,兩軍打來打去,還是讓我來談判,看來戰爭解決不了問題啊,兩國之間還是要靠談判。我天朝已經準備了十萬大軍從遼東陸路和山東水路抵達朝鮮,諸位還是儘快撤回國內,免得玉石俱焚啊!”“我國本意是想去大明跟你們商談貿易的事情,可朝鮮阻擋在中間不讓我們過去,這才發生了誤會,現今大明派你前來和談,那麼所有的誤會都將被消除。”宇喜多秀家說。“兩國進行貿易沒有問題,但你們要首先撤出朝鮮,並且歸還兩位朝鮮王子和被俘的朝鮮官員。”沈惟敬說。宇喜多秀家笑了笑,說:“歸還朝鮮王子和官員沒有問題,隻是我軍打算留一部分人駐紮在釜山,這樣才能夠方便與大明的和談。”“這個我需要奏請提督。”沈惟敬說。“還有一事,我國太閣豐臣將軍希望貴國能夠派使臣前往我國,就兩國開放貿易並實現最終的和平進行商談。”宇喜多秀家說。“好,我回去向提督傳達,另外,你們打算什麼時候撤出王京?”沈惟敬問。宇喜多秀家看了看眾人。石田三成說道:“四月八日吧。”“如此,待我回去後,將你們的意思傳達給提督,然後就下一步商談進行布置。”沈惟敬說。沈惟敬走後,石田三成說:“太閣為了加大未來談判的砝碼,讓我們再對朝鮮狠狠打一下。”“準備打哪裡?”宇喜多秀家問。“就打離釜山不遠的晉州。”石田三成說。“上次就沒打下來,這次可以嗎?”小西行長問。“現在對晉州是勢在必得,當然能打下來。”石田三成說。沈惟敬返回了開城,將談判的結果告知宋應昌和李如鬆,宋應昌和李如鬆滿口答應,沈惟敬自然歡天喜地。漢城周圍已經缺糧數月,城內餓死百姓成堆,屍體已經開始腐爛發臭,日軍每天把成堆的屍體運到城外焚燒,城內城外哀聲遍野,日軍也是狼狽不堪,經曆一個冬天,凍死、餓死士兵不計其數,隊伍中開始出現逃兵和降兵。四月十九日,日軍撤出漢城。撤出漢城之前,日軍對漢城部分居民進行了屠殺,並焚燒了大部分房屋。四月二十日,明朝聯軍進駐漢城,柳成龍看著滿目瘡痍的城市,大部分民房被毀,十室九空,房屋內、街道上堆滿了屍體,餘下的居民麵黃肌瘦、形容枯槁,柳成龍看見一個嬰兒趴在母親的屍體上,用嘴含住母親的乳頭找奶吃,那母親的雙乳已經乾癟的不成樣子,柳成龍潸然淚下,抱起了那個嬰兒。明朝聯軍將軍糧救濟給漢城附近的老百姓,並對漢城四周餓死的人進行焚燒,一直燒了三天三夜。日軍撤出漢城後,柳成龍三番五次要求李如鬆追趕,李如鬆說:“倭寇乃外敵,隻要驅逐出境即可,此次剿倭隻要達到戰略上的目的即可,畢竟前方仍然是十幾萬倭寇,沒有必要為了消滅一些倭寇而損兵。”五月劉鋌的五千川軍入朝,劉鋌趕到漢城後發現日軍已經撤走,劉鋌大怒,不顧李如鬆的勸阻,掄起大刀就追,一直追到大邱城外,劉鋌手下川兵和家兵中的苗兵、暹羅兵、天竺兵、得愣兵、緬兵迅速擊潰駐守大邱的日軍。至此,慶尚道大部分被光複,日軍也完成了集結,以釜山為中心,東至東萊、西生浦,西至金海、熊川,十餘萬日軍築營十六座,深溝高壘,首尾相連,延綿數十裡。此外,日軍海軍仍然占據著巨濟、加德等近海諸島。駐守在朝鮮東南角的日軍拿起鋤頭,展開了屯田運動。相應地,駱尚誌、劉鋌、吳惟忠、李寧、祖承訓也在日軍陣營外圍築起封鎖線,象幾根釘子釘住釜山周圍的日軍。雙方劃溝為界等待和談的結果。漢城內,李如鬆跟宋應昌在商討去日本談判的人選。“你看派誰去合適?”宋應昌征求李如鬆的意見。“我看就找兩個你派在軍中的文官。”李如鬆說。“誰?”宋應昌問。“謝用梓、徐一貫。”李如鬆說。宋應昌思忖了一下,說:“也隻有他們了。”“我總感覺此次談判前景不妙啊!”宋應昌說。“怎麼講?”李如鬆問。“倭寇是要跟我們貿易,可禁止海外貿易乃我大明根本,你想皇上會答應嗎?”宋應昌說。“是啊,皇上不可能答應。”李如鬆說。“那倭寇下一步會怎麼辦?我總感覺倭寇的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雖然我們跟倭寇屢次交鋒,畢竟雙方主力並沒有在一起決戰過。”宋應昌說。“你認為我會讓雙方主力在一起決戰嗎?即使倭寇卷土重來,也不可能像上次那樣一躍千裡,如果此次去倭國談判能成功,我打算留下一部分軍隊在王京,其他軍隊撤回國內,待在這裡我們消耗不起。”李如鬆說。“大帥,李德馨來了。”軍士來報。“他來乾什麼?讓他等一下。”李如鬆說。“我回避一下。”宋應昌說。李如鬆點了點頭。李德馨走了進來,雙方見了禮。“現今倭寇據在釜山,並沒有要走的意思啊。”李德馨說。“現在正在甄選談判人選,倭寇雖然撤退到釜山,但主力仍在,如果強攻會給我軍造成不利的損失,還是等待談判結果吧。”李如鬆說。“大帥能不能跟殿下說一下,讓柳大人擔任領議政,這樣可以壓倒朝中的北人黨和西人黨。”李德馨說。李如鬆笑了笑,說:“這種事我插手不太合適吧。”“怎麼不合適?朝鮮是大明的屬國,朝鮮三都都是將軍帶人光複的,況且此次剿倭,柳大人瞻前顧後,功勞不小,隻需將軍一句話,柳大人就上去了。”李德馨說。“好吧,等殿下回到王京,我跟殿下談談。”李如鬆說。李德馨走後,宋應昌從屏風後走了出來。“你怎麼看?”李如鬆問。“柳成龍應該成為領議政,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嗎?”宋應昌說。“可我不喜歡管彆人的事情。”李如鬆說。“等殿下回到王京,你可以在殿下麵前稱讚一下柳的功勞,殿下會明白的。”宋應昌笑著說。“此次剿倭,朝鮮王廷中幾大勢力已經勢同水火,紛紛借著剿倭擴充勢力,殿下也擔心義軍勢力過大,會威脅王廷的安全,所以最終能夠穩定朝鮮局勢的仍是我大明藏書網。”宋應昌接著說道。這時候李如梅走了進來。“什麼事?”李如鬆問。“曹公公來了。”李如梅說。“哪個曹公公?”李如鬆問。“曹錕,以前是遼東鎮守太監,張鯨被罷後,他被派到了朝鮮,說是方便兩國之間的交流,實際上就是個閒差事,可這個曹錕卻總是閒不住,經常搜集些沒用的情報給朝廷,朝鮮的事情他也愛管,這次倭寇來犯,司禮監派了幾百名錦衣衛協助他,後來柳成龍將京畿道的義軍交給他,他組織了幾次戰鬥,也都談不上什麼建樹,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查大受帶人前往龍山途中被一夥日軍發現,曹錕讓手下一百名錦衣衛前去拖住這夥日軍,結果這一百名錦衣衛全部陣亡。”宋應昌說。“這事我知道,讓他進來吧。”李如鬆說。曹公公進來後,跟李如鬆一陣客套。李如鬆說:“真沒想到在倭寇的後方還隱藏著這麼一位人物。”“我所做的事情都不足稱道,提督大人才是掌握大局者。”曹公公說。“哈哈哈!”李如鬆笑了起來,接著說道:“我們來到漢城應該前去拜訪公公,沒想到公公倒先來看望我們,慚愧啊!”“提督大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謙虛?漢城既然已經收複,我也就不必躲躲藏藏了,咱家想來和提督一起謀劃全局。”曹公公說。“好啊!宋經略代表內閣,曹公公代表司禮監,還有個柳成龍不斷催我把倭寇趕儘殺絕,三方人馬都來了。”李如鬆說。宋應昌和曹公公都笑了起來。“如今打算派徐一貫、謝用梓前往倭國談判,公公可派錦衣衛保護二人之安全。”李如鬆說。“這個沒問題。”曹公公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