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訓的評說,最牽強的,是以為他的興辦義學,有“思想根源”。流行的解釋,是說他幼時羨慕書堂裡的孩子,或受過士紳的氣、明白了讀書是改變處境的出路,或“天生愛教育”雲。但古代流行的善舉,還有修橋補路,齋僧濟貧,蓋福田院,刻濟世書等,一個人為此而不為彼,實有偶然在裡麵,未必是一種刺激強於他種,使其必然。武訓從小隨母討飯,受過無數白眼。在旁人也還罷了,武訓卻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武訓的一些行為,似乎毫不自重,如洗臉水要先飲後洗,甚至先洗後漱,又如他穿極臟衣服,吃極劣飯食(即使是在有條件不這樣做之後);但人當自尊心無以維護時,有時會倒行逆施,自殘自賤。武訓行乞興學時,住在廟裡,每晚回去,先大哭一場再睡覺,他的心事,時人未必留意。當時的人不知有武訓,隻知有武七;“武訓”是後來地方上向朝廷呈請旌獎時,給他現起的名字,取義“垂訓於世”。更多的人,叫他“武二豆沫”,或簡稱豆沫。豆沫本是冀南魯北的食品,用豆麵、剩菜等物打一鍋煮,又稱“糊塗”。武豆沫早期給人的印象,便是迷糊。他打過長工,但自幼討飯,不諳稼藝,能做的不過“出糞、鋤草、拉砘子”數種。這樣一來,既受東家嗬斥,也為同輩看不起,一年也沒掙到幾文錢。像他一樣,淪落在最底層的人,前後萬千。武訓是個特殊的人,乃發憤顛覆。他之選擇辦義學,更有可能是因為當時做此事的人最少。他把頭發剃成橫向的陰陽頭,拿著一個褡褳,一個銅勺,沿街唱乞,打出興學的旗幟。一開始,人皆以為他是瘋魔,或是騙錢,稍久便成地方一景。所到之處,閒漢圍來戲弄他,讓他做各種難為之事,才給點小錢。武訓地上爬過,讓人騎過,吃過蛇蠍,吃過磚瓦甚至穢物。他唱道:“吃個蒺藜真正好,修個義學錯不了。”他自奉極儉,每天隻吃兩個錢的饅頭,時間長了,人都知道他不是騙錢。他的足跡,也出了縣境,他的名氣,傳遍一府。他行乞時常混賴或強訛,但既為興學,在人看來便是美事。用了各種辦法,包括耍把戲賣線頭,打媒拉纖,一文一文地攢錢,攢得多了,便請人幫他放貸九_九_藏_書_網收息。七八年後,買下一塊鹽荒地。又過了二十年,他已買下兩百多畝學田,連同攢下的幾千吊錢,拿去建了他的第一所義學,著名的“崇賢義塾”。地方上出了這樣一個大善人,一層層報告上去,朝廷按定例給予“樂善好施”的榮譽稱號。此時武訓還沒有全國性的影響,但在山東,已經很有名氣,和士紳、官員多有往來,再募資時,也用不著上街乞討,而可直接找官紳勸捐。死後他的榮名穩定上升,入堂邑縣的忠義祠,甚至附祀先賢,都是幾年內的事。成為全國性的名人,當是在梁啟超作《武訓先生傳》之後。維新派重教育,得武訓如得至寶,推而論之,如果大家都以武訓精神辦教育,何事不成?武訓由大善人變成大教育家,亦是時代之義。武訓是最堅忍的人。幼時備嘗艱苦,立下一種誌願的人很多,像他這樣奉行到底,不死不休的人極少。他很像一個布道士,隻是他秉持的不是教義,而是某個微小的道理。地方官紳利用他增加鄉裡的名聲,他利用他們完成自己的事業。那時的人不曾關心他的內心,時至今日,我們也很難推測他最初的動機,是否在後來有所嬗變,因為自出名後,他已經彆無選擇,就連自己那些著名的怪僻,也改變不得。何況一般來說,人們喜歡維持和談論特出人物的怪僻,則其高明自有常人所不能學,其不高明又使常人不會恍然自失。武訓做成了他想做的事,用不著知道自己死後忽而成為“世界極光明極偉大的叫花子”,忽而成為“奴顏婢膝的封建奴才”,忽而平反昭雪,隻差補發工資。成文史是戲劇化的東西,人被改編為角色,事件被解釋為情節。個人的行為,或被拉做頭上旗,或被棄為腳下泥。個人生活的意義,個人失去了所有權,帝王將相皆如此,何況一個不識字的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