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氣虛體質:忌冷抑熱 從內到外滋養(1 / 1)

人出現在形體上消瘦或偏胖,體倦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怯,麵色蒼白,常自汗出,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女子白帶清稀等症狀,就說明此人氣虛。氣虛體質者應該補氣養氣,因為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肺、腎都要補。《本草綱目》中記載,大棗、鰱魚、葡萄、南瓜等具有益氣養精之功效。中年女性是較為常見的出現氣虛症狀的人群,平時可常吃大棗、南瓜,多喝一些山藥粥、魚湯等補氣的食物,注意攝入各種優質蛋白,對補氣都大有好處。氣虛往往和血虛同時出現,因此在注重補血的時候,更要注意補氣,以達到氣血平衡。下麵這款南瓜粥對補充氣血有很大的好處。【材料】大米100克,南瓜300克,水600克,花生油25克,鹽8克,蔥花10克。【做法】大米淘洗乾淨。南瓜洗淨刮皮去瓤,切成小塊。鍋置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蔥花熗鍋,炒出香味後,放入南瓜塊,煸炒1~2分鐘盛出。鍋上火,放水燒開,下大米、南瓜塊,旺火煮開,改用小火熬煮40~50分鐘,至米粒開花,南瓜酥爛,湯汁濃稠,加鹽攪勻即可。凡氣虛之人,忌吃下列食物:(1)檳榔:檳榔雖有消食之功,但氣虛者忌食,因為檳榔有破氣、耗氣之弊。《本草蒙筌》中有:“檳榔,久服則損真氣。”(2)薄荷:薄荷性涼,味甘辛,有疏散風熱之用,亦有耗作正氣之害。如《本草從新》指出:薄荷“莘香伐氣,虛香遠氣”。可見,凡體虛體弱者切勿食用。(3)胡椒:胡椒味辛辣,多吃有動火耗氣之害。元代名醫朱丹溪曾指出:“胡椒,大傷脾胃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所以,無論是脾氣虛還是肺氣虛皆不宜食。(4)山楂:山楂雖有開胃消食的作用,但同時又有耗氣破氣之害。正氣不足、氣虛下陷之人,切忌多食。正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所言:“多食耗氣,羸弱人或虛病後忌之。”氣血充足了,人看上去才會精神,身體也才會健康,相反,一個人如果總是氣虛、血虛,氣血不足,那麼就很容易生病。如何判斷自己的氣血是否充足,又該如何補足氣血呢?判斷人體氣血充足的幾個小竅門:1.看頭發頭發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乾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2.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隨著人變老,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3.看耳朵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4.看皮膚皮膚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5.看牙齦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隻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就要注意了,身體己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6.看手從手看人體氣血足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足。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症。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指甲上的縱紋:這種現象隻會發生成人手上,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征。半月形: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隻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高血壓等病。手的溫度: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7.看運動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複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鬆的人就很好。氣血充足了,它才會有力量,有動力循環往複的工作,如果你屬於氣血不足一族,那就需要注意補氣養血了。8.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下麵介紹提供一些補氣血的小方法。1.補血法食物是最好的補血良方,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具有補血功效的食物,如芝麻、蓮子、龍眼肉、荔枝、桑葚、蜂蜜、菠菜、金針菜、黑木耳、蘆筍、番茄、牛奶、烏骨雞、羊肉、豬蹄、豬血、驢肉、鵪鶉蛋、甲魚、海參、當歸、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白芍、熟地黃等,血虛的人可多攝取這類東西。另外,鱔魚、黑米也是很好的補氣血食物。鱔魚性溫,入肝、脾、腎三經,此外,鱔魚非常綿軟,利於消化。黑米性溫,能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補肝腎。食用時,可以將煮好的黑米稀飯打成稀糊狀,然後再加入2個雞蛋攪拌均勻後上火燒開。當然,血虛的人也可以給自己熬一鍋當歸生薑羊肉湯:將羊肉切成塊,洗淨濾乾。再加入油、黃酒、生薑,燜燒5分鐘後,盛入砂鍋內,加水,再加入當歸和其他作料,煮開,慢燉,直至羊肉酥爛。食時棄當歸,吃肉喝湯。中醫認為“久視傷血”,血虛的人常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因此,養血還要做到勞逸結合,怡養情誌,不可勞心過度。2.補氣法《黃帝內經》裡說“百病生於氣”,人生病和“氣”的變化有關,而影響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喜怒驚恐悲等幾種情緒。怒則氣上,人發怒的時候,氣是往上走的,怒氣上衝,腦血管就會破裂,中醫有個應對的方法叫“十宣放血”,就是用針把十個手指尖挑破放血,這樣能減輕頭部的壓力;喜則氣緩,人如果過度歡喜就會出現心神渙散,氣就會散掉,老年人逢年過節時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氣往外散,再加上過節吃點好東西脾胃之氣不足,心臟病就很容易發作;恐則氣下,生活中,我們常說有人嚇得尿褲子了,就是“恐則氣下”的一個典型表現。人受到驚嚇或過於恐懼時,氣就會往下走,人體一下子固攝不住就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的現象;驚則氣亂,人突然受到驚嚇時心會無所依,神無所附,慮無所定,慌亂失措,氣機紊亂;思則氣結,思慮過度的話,人體之氣就會凝滯不通,影響消化,久而久之,脾胃就會出現問題;悲則氣消,中醫認為,一哭就神魂散亂,氣就會短,哭的時候,越哭氣越短。綜上所述,情緒可以影響人體之氣,所以養氣首先就要節製情緒,不可過喜、過憂、過愁、過悲等。把呼吸放慢也是一種有效的養氣方法,當然這裡的慢不是指一大口氣一大口氣的呼吸,開始可以有意地呼吸和吸氣,漸漸地不用太在意呼吸本身,要把注意力放在下腹部,關注腹部的升降起落就可以了。升起的時候腹部隆起到頂點,收縮時也要收縮到極點。慢呼吸就要做到:一呼一吸要到頭;時間要拉長,要放慢,勻稱,要細微,不要粗猛。簡單一點說就是四個字:深、長、勻、細。養氣還可以從飲食上下手,小米、粳米、糯米、蓧麥、扁豆、菜花、胡蘿卜、香菇、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鯊魚、黃魚、比目魚、人參、黃芪、茯苓、白術、山藥、大棗等等,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健脾益氣作用,氣虛的人可以經常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氣是生命之本源,元氣充盛,才能防病健身,延年長生。而一個人一旦氣不足了,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我們經常聽到中醫說:“你需要補氣血。”這個氣血是合在一起說的,沒有分開,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氣血很容易“兩虛”。氣血同補需要食用補血、補氣的食物、藥物慢慢調養,切不可操之過急。《本草綱目》裡記載的補氣血的食物有豬肉、豬肚、牛肉、雞肉等,常與之相配伍的中藥有黨參、黃芪、當歸、熟地等。藥物調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本草綱目》中介紹了一款補養方——四君子湯。所謂“四君子”就是指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四種,《本草綱目》裡記載,人參甘溫,益氣補中為君;白術健脾燥濕,合人參以益氣健脾為臣;茯苓滲濕健脾為佐;炙甘草甘緩和中為使。四味皆為平和之品,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湯。【材料】人參9克,白術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做法】將上述材料用水煎服,不拘時候。【功效】益氣健脾。麵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的人可以用本方。氣血雙虛的人可以嘗試四君子湯,還要注重精神調攝。因為氣虛的人精神常處於低落狀態。精神調攝就是要讓精神振奮起來,變得樂觀、豁達、愉快。我們都知道運動健身,但是氣虛的人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可多做內養功、強壯功。對於氣虛體質的人來說,多一些健脾的食物便可以補氣,除此之外,在飲食過程中還應當注意把食物弄得細碎些,這樣食物的補氣功效就更大了。這裡的道理是什麼呢?我們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通過消化係統各個器官的協調合作完成的。日常所吃的食物中,除了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都是複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都必須先在消化道內經過,被分解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後,才能通過消化道內的黏膜進入血液,送到身體各處供組織細胞利用,使各個臟器發揮正常的功能,保證身體的生長。食物在消化道內的這種分解過程稱為“消化”。消化道對食物的消化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消化道肌肉的收縮活動,將食物磨碎,並使其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不斷地向消化道的下方推進,這種方式稱為“機械化消化”;另一種是通過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中的各種酶,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充分化學分解,使之成為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這種消化方式稱為“化學性消化”。在正常情況下,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是同時進行,互相配合的。兩種消化的目的都是將食物磨碎,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順利通過消化道的黏膜進入血液,而大分子的物質隻能通過糞便排出。由此看來,消化、吸收的關鍵與食物的形態有很大關係,液體的、糊狀的食物因結構小,可以較快通過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循環來滋養人體。所以說,隻有胃、腸功能正常,吃進去的食物才能轉變成血液,源源不斷地供給全身的每一個器官,而當胃、腸的功能開始減弱,我們就應該往胃、腸輸送液體或糊狀的營養物質,這樣才能很快地消化、吸收,使這些營養物質很快生成血,反過來又滋養胃腸,幫助虛弱的胃、腸起死回生。所以,護理氣虛體質的人,為了能加快氣血的生成以及身體的康複,如嬰兒或者大病初愈、久病體弱的成年人或老年人需要補養腸胃時,都應該多吃細碎的食物。氣虛體質者在除了注意日常飲食,還要注重避風邪。由於氣虛的人免疫力低下,體內已經沒有或者很少有能力來抵禦風邪,一遇到大風,或者人體出汗後受風,就會使風邪在人體內長驅直入,造成疾病。氣虛體質者應該多吃雞肉,雞肉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且容易消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腿肉含有較多的鐵,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雞翅膀中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具有強化血管、肌肉、肌腱的功能。所以氣虛體質者應該多吃些雞肉。下麵就給大家介紹一道雞肉佳肴。三杯雞【材料】雞800克,薑、蔥、香菇、冬筍各適量。醬油、酒、油各1杯,糖少許。【做法】雞去雜洗淨,並將其斬成塊。香菇、冬筍先煮熟,薑、蔥煸香。炒鍋開火,放一杯油燒熱,然後將雞塊放入油鍋中爆炒,隨後加入一杯酒和一杯醬油炒,再放入香菇、冬筍、薑蔥,並加適量水燒,約一刻鐘便離火,再燜一會兒即可。【功效】補血益氣、滋補身體。另外,身體氣血消耗太大,胃氣也虛損,就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等一係列的毛病。在狀況下單純止瀉是沒有用的,必須要先補氣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雞肉雖然是一種營養佳品,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雞肉進補。因為它豐富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因此有腎病的人應儘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應該禁食。我們都知道紅棗是補血的,氣血兩和,睡眠自然好。紅棗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及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參與組織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充足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氣血生成,減輕疲勞,促進睡眠。我國民間一直有“一日食三棗,終身不顯老”,“要使皮膚好,粥裡加紅棗”的說法,這是對棗的營養價值和美容功效的肯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對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及養肝防癌效果尤為突出。紅棗是一種營養佳品,具有很強的防癌和防高血壓的作用,紅棗常入藥,其具體功用可分為以下幾種: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7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進食欲、止瀉的效果;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平時多吃紅棗、黃芪、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可用服甘草小麥大棗湯,能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4.減少老年斑紅棗中所含的維生素C是一種活性很強的還原性抗氧化物質,參與體內的生理氧氣還原過程,防止黑色素在體內慢性沉著,可有效減少老年斑的產生。如此說來,大棗的好處真是太多了,但是在吃棗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幾個問題:(1)腐爛變質的棗忌食用。(2)不宜與維生素同時食用。(3)不宜和黃瓜或蘿卜一起食用。(4)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5)服用退熱藥時忌食用。(6)服苦味健胃藥及祛風健胃藥時不應食用。(7)齲齒疼痛、下腹部脹滿、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忌與蔥、魚同食。紅棗的吃法很多種,可以直接生著吃,也可以當做配料,下麵給大家推薦幾款最能夠補氣的紅棗的吃法:1.紅棗魚肚湯【材料】水發魚肚200克,鮮黃魚肉200克,紅棗10枚,桂圓肉20克,核桃仁3個,米酒10克,油25克,鹽、味精、蔥、薑末適量。【做法】魚肚、魚肉切成塊。桂圓肉、紅棗、核桃仁加水燉至半熟,取出待用。油鍋入蔥、薑末爆香,入魚片、魚肚炒幾下,加入米酒去腥。再加入紅棗、桂圓肉、核桃仁及調料,燒熟即成。【功效】此方具有調經、活血、補血、止咳等功效。特彆適用於女性產前產後、術後、久咳不愈、體虛、貧血。2.紅棗炒木耳【材料】紅棗15枚,白木耳15克,黑木耳15克,鹽、香油,蔥、薑適量,清水100毫升。【做法】將黑、白木耳洗淨浸泡後,切成條狀備用。大棗洗淨(剖開)備用。薑入油鍋爆香後,放入準備好的黑、白木耳翻炒幾下後,再加入洗淨好的大棗,加水蓋上鍋蓋稍燜5分鐘後再快速翻炒,收湯後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功效】紅棗富含各類維生素,可說是維生素的寶庫。而木耳性味甘平,有清肺熱、養胃肝陰、滋腎燥之功效。木耳中含有一種膠質成分及豐富的鈣元素,可增加人體的免疫力。紅棗能優化睡眠,消除身體疲勞,調節腦神經、內分泌、體內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氣虛體質在飲食上應吃益氣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糯米、粳米、蓧麥、馬鈴薯、紅薯、山藥、豆腐、香菇、胡蘿卜、雞肉、雞蛋、兔肉、牛肉、黃魚、鰱魚等。多食小米山藥可增加氣力。但要注意飲食不宜過於滋膩,應該選擇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品。下麵再給大家推薦兩款適合氣虛體質者的藥膳:1.小米山藥粥【材料】小米100克,山藥50克,冰糖。【做法】小米淘洗乾淨,下鍋煮,視小米粥的量,粥燒開後中火再煮10分鐘。將山藥冼淨切片或切丁,在小米粥煮好的前5分鐘放入。煮好後,加入適量冰糖即可。【功效】補益心腎,健脾和胃。最適宜脾腎兩虛,出現食少乏力,麵色薑黃,時有汗出,產後乳少等症。2.冬筍三黃雞【材料】鮮冬筍,三黃雞,豌豆夾,精鹽,雞精,薑片,蔥節,水澱粉,精煉油,雞湯,雞油。【做法】冬筍洗淨切片,焯水至熟漂冷,三黃雞切成片。鍋上灶,放入少許油燒熱,加入薑、蔥略炒,然後下雞湯、雞片、冬筍片,依次調入精鹽、雞精、豌豆尖,待熟後勾少許水澱粉收汁即成。氣虛體質者懶言,語聲低怯,精神不振,肢體容易疲乏無力,時有汗出,頭暈健忘,麵色薑黃或者蒼白,目光少神,唇色少華,口淡、舌淡紅,胖嫩,脈象虛緩。氣虛體質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平常應早睡早起。氣虛體質的人身體免疫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明顯低於身體健康的人,往往少氣懶言、語聲低微、乏力疲倦、常出虛汗,動則更甚,可見舌淡苔白、脈虛弱等。對於氣虛體質者,可以通過飲食的方法進行調養。下麵推薦幾款補氣血的粥膳。1.金沙玉米粥【材料】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紅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做法】將玉米粒、糯米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至軟熟,加入糖再煮5分鐘即可。【功效】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劑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此粥對氣虛體弱者強身健體有好處。2.山藥桂圓粥【材料】山藥10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3個,五味子3克,白糖適量。【做法】把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將山藥片、桂圓、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後加入白糖即成。此粥可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壯筋強骨、生長肌肉。【功效】山藥中含有澱粉酶等營養成分,對氣虛體質者頗有益處。3.茯苓粥【材料】粳米100克,茯苓末30克。【做法】粳米和茯苓末煮粥。【功效】茯苓粥有健脾安神之功效,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4.人參大棗粥【材料】人參6克,大棗5枚,大米60克。【做法】大棗應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時誤吞而發生意外)與人參同煮,三者加水熬成粥。【功效】經常食用此粥可補中益氣,尤其適合脾胃虛諸症,是很好的藥膳。5.什錦麥胚餅【材料】葡萄乾20克,龍眼肉10克,花生仁10克,大棗10枚,麥胚粉100克,白糖(或紅糖)20克。【做法】葡萄乾洗淨,與龍眼肉一起切碎,花生仁炒熟,大棗洗淨去核,上述兩種食物同樣切碎,將麥胚粉用開水稍燙,加入上述原料後,揉和均勻,製成薄餅,烙熟。【功效】有益氣、養血、安神、提神的功效,經常適量食用,對氣虛體質者有益處。在食療過程中,患者還可進行一些健身活動以配合治療,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保健操等,適量用之,可以起到固腎氣、壯筋骨的效果。《本草綱目》中的很多本草都有補中益氣的功效,拿來做粥,效果就更為明顯。這裡挑出一些最能益氣升陽的藥粥給大家參考,粥方裡的本草藥材,在一般的中藥店都可以買到。1.黃芪粥【材料】黃芪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許。【做法】將黃芪擇淨,切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時,水煎取汁,共煎兩次。二液合並,分為兩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脫毒生肌之功。黃芪是除了人參以外,最著名的補氣佳品。《本草綱目》說“耆者,長也,黃芪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之”。這款粥對肺脾氣虛、汗出異常及平素常感冒的人都有補養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瘡瘍,則不宜選用。2.白術粥【材料】白術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許。【做法】將白術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白術性味甘、溫,入脾、胃經,是中醫常用的健脾藥。能健脾益氣、固表止汗。同大米煮粥服食,更增其補益健脾之力。如果你經常食欲不佳、倦怠乏力,又大小便異常,本品可以養胃補脾。3.蓮米粉粥【材料】蓮米100克,白糖少許。【做法】將蓮米擇淨,研為細末,用冷水適量調勻。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下蓮米粉煮為粥糊,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蓮米性味甘、澀、平,入脾、腎、心經,有補脾止瀉、補腎澀精、養心安神之功。《本草綱目》言其“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止脾虛久瀉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證”。這款蓮子粉粥可以“健脾胃,止瀉痢”,經常拉肚子的人,應該多喝這種粥。健康飲食一直強調“少食肥膩”,肉吃得太多容易“引起肥胖”、“增高血脂”、“對心腦血管不利”,等等。其實,任何東西吃多了都不好,就算水果也不例外。我們的身體需要肉類食物的滋養,每天吃100克肉左右是很合適的標準。不過,肉類食物的確比較難消化,而若煮成肉粥,很適合那些脾胃虛弱的人。1.豬脊肉粥【材料】豬裡脊肉,大米,香油、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豬裡脊肉洗淨,切細,用香油烹炒一下,而後與大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豬肉性味甘、鹹、平,入脾、胃、腎經,有滋陰潤燥、健脾益氣之功,適用於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本草綱目》言其“補腎氣虛竭”。煮粥服食,再加上適當的調味品,味道鮮美,而且補益人體,對各種虛損性疾病等均有治療作用。2.豬肚粥【材料】熟豬肚,大米,蔥花、薑末、食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豬肚切絲,大米淘淨,與豬肚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到粥熟後調入蔥花、薑末、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豬肚性味甘、微溫,入脾、胃經,有補虛損、健脾胃、消食積之功。中醫臟器食療學認為,動物臟器可“以臟補臟,以形治形”。同大米煮粥服食,可增強豬肚補益之力,對脾胃虧虛、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等療效甚佳。平素脾胃虛弱者,經常喝點豬肚粥,很有益處。3.羊肝粥【材料】羊肝,大米,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羊肝洗淨,切細,與大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羊肝性味甘、苦、涼,入肝經,有補肝明目、養血益精之功,適用於身體消瘦、血虛萎黃、肝虛目暗、眼目昏花等。《本草綱目》言其“補肝,治肝風虛熱,目赤暗痛,熱病後失”。不過本品不宜久服,過量食用容易導致煩躁不安、皮膚乾燥發癢,毛發脫落等。4.雞肝粥【材料】雞肝,大米,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雞肝洗淨,切細,與大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雞肝性味甘、微溫,入肝、腎經,有補肝明目、養血補血之功,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目暗、夜盲、小兒疳積、胎漏、產後及病後貧血等。《本草綱目》言其“療風虛目暗”。5.豬肝粥【材料】豬肝、大米,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做法】將豬肝洗淨,切細,與大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本草綱目》解讀:豬肝性味甘、苦、溫,入肝經,有補肝明目、養血安神之功,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視力下降、眼目乾澀及各種貧血等。《本草綱目》言其“補肝明目,療肝虛浮”。大米能健脾益氣,與豬肝一起煮粥服食,對氣血虧虛所致的各種疾病都有治療作用。在這裡,我們把那些上夜班和夜校的人統稱為“夜貓族”,這類人是氣虛體質的高發群,這些人經常會出現食欲下降、頭昏、乏力等症狀,他們除了在上夜班時有輕重不同的不適反應外,白天在家亦難以安睡。為此,有不少人對上夜班顧慮頗多。其實這些擔心是多餘的,隻要合理安排營養飲食和自我調節,頭昏體乏、精神不振等不適表現就會緩解。在飲食上要注意調劑花樣,並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和配些酸味及其他調味品,以促進食欲。進食時間要有規律,不可吃飽一頓沉睡一天,更不能一點不吃倒頭就睡。上夜班者,中途要加餐一次,以補充所消耗的能量。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上夜班後應以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和碳水化合物為主,如豆漿、菜湯、糖點之類。這樣,既可滿足白天睡眠時的熱能和體液代謝之需,又不會因進食脂肪、蛋白過多,出現飽脹現象而影響睡眠。李時珍認為,海參能補元氣,滋益五臟六腑。同鴨肉烹食,可治愈勞怯虛損等疾。而紅棗能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長期服食能輕身延年。而山藥是一味性味平和的滋補肝、肺、腎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是“夜貓族”的最佳伴侶。這裡再給大家推薦一款行氣補氣的粥膳:海參粥【材料】海參30克,粳米100克。【做法】將初加工好的海參切碎,加水煮爛。粳米淘洗乾淨,與海參一並放在砂鍋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以米熟爛為度。【用法】早晨空腹食用。老人脾胃虛弱是常事,注意日常保養很重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藕為“靈根”,民間早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對於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如果想讓藕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作用,必須把它加工熟了,尤其是把藕加工製成藕粉,更是老年人不可多得的食補佳品,既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平時脾胃不好的老年朋友,不妨趁著新鮮秋藕上市的時候多吃一些,可自己在家做藕粉。製作方法非常簡單:把藕連皮切成薄片,為了加快乾燥速度,可以先蒸上5分鐘;然後,把藕片平鋪在乾淨的紗布上曬乾;等曬乾、曬透後,放入研缽中搗成粉末即可。早餐時,用開水衝上一小碗晶瑩剔透的藕粉,淡淡的藕香特彆有助於老人開胃。老年人常有喝粥的習慣,不妨偶爾換換口味,來點藕粉,喜歡吃甜的,還可以適當加點蜂蜜、紅糖或是桂花。用藕粉做下午的加餐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藕粉之外,還可以考慮一下食療方來補脾胃:1.豉汁鯽魚【材料】鯽魚250克,豉汁,胡椒、蒔蘿、薑、橘皮各適量。【做法】將鯽魚入豉汁中煮熟,加胡椒、蒔蘿、薑、橘皮,空腹食用。【功效】適用於治胃虛疼痛。2.蒸豬肚【材料】豬肚1個,參末15克,橘皮末15克,豬脾2枚(細切),蔥白少許,飯半盤,椒薑等調料適量。【做法】在豬肚內放入參末、橘皮、豬脾、蔥白、飯、椒薑,縫合口,蒸爛食之。【功效】可治老年人脾虛氣弱。3.雞肉餛飩【材料】黃雌雞肉150克,白麵210克,蔥白少許。【做法】上述材料做成餛飩,加椒薑五味調和,煮熟空腹食之。【功效】益補臟腑和悅澤顏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