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帝內經》中,岐伯提出了中醫養生方法的總原則,即“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所謂“法於陰陽”,就是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四季的變化而適當增減衣被等。所謂“和於術數”,就是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煉,如心理平衡、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不過度勞累等。數千年前所提出的這些原則,講起來通俗易懂,方法也簡單易行,但要真正做到卻並不容易。因為,人們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時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時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貴。近年來,老年疾病的年輕化,中青年猝死人數的增加,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學會“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不要等到失去健康再後悔不已。上麵提到一個陰陽的概念,而且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那麼到底什麼是陰陽呢?陰陽其實是我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是事物相互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麵,它是自然界的規律,世界萬物的綱領,事物變化的根源,事物產生、消滅的根本。它認為陰陽是處處存在的,凡是明亮的、興奮的、強壯的、熱的、運動的、上麵的、外麵的事物,都是“陽”;而凡是屬於陰暗的、沮喪的、衰弱的、冷的、靜的、下麵的、裡麵的事物則都是“陰”。陰陽學說被廣泛應用於中醫學。中醫學上認為“陰”代表儲存的能源,具體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彆中的雌性等;而“陽”則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過人體表麵看到的生命活力,無形的氣、衛、火,性彆中的雄性等都屬於陽。“陽”的生命活力靠的是內在因素的推動,即“陰”的存儲。養生保健,要視人體質之陰陽強弱,分彆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所收益。人之體質陰陽強弱與患病情況有很大關係。“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臟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臟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物盛從化,理固然也”這段話是說人的形體有胖瘦、體質有強弱、腑臟有偏寒偏熱的不同。所受的病邪,也都根據每人的體質、臟腑之寒熱而各不相同。或成為虛症,或成為實證,或成為寒證,或成為熱症。就好比水與火,水多了火就會滅,火盛了則水就會乾枯,事物總是根據充盛一方的轉化而變化。也就是說,不同的體質偏愛不同的疾病。陰虛陽盛體質:多形體偏瘦,膚色顯得蒼勁。底氣較足,雙目有神采,雖進食不多,卻能勝任勞作。患病多為熱性,常易有火,治療是需用滋陰清火藥物。但也不可完全拘泥,也有陽旺陰弱之人,而損傷陽氣者,宜先撫陽,而後滋陰。陰陽俱盛體質:除上麵陽旺表現外,還應兼身體豐滿,肌肉厚實,皮膚略粗,進食偏多。平時很少生病,若患病常常較重,由於病邪積累已經深久,治療需用重藥。而且寒熱之藥俱能接受。陰盛陽虛體質:形體豐滿,膚色較白,皮膚嬌嫩,肌肉鬆弛,進食雖多,易變化為痰涎。如果目有神采,尚且無妨;如目無神采,就要注意了,有的未到中年,即得中風之病。患病雖熱象,用藥則不可過寒,以防更傷其陽。陰陽俱弱體質:由上述陽虛症狀,還兼有形體偏瘦,飲食不多。倘目有神采,耳郭肉厚端正,為先天稟賦較強,頭腦聰明;若目無神采,腦筋混沌,身體糟糕。凡陰陽俱弱體質,雖病患多,卻不太重,服藥也不能耐受大補、大瀉、大寒、大熱之藥,隻適宜和平之藥,緩慢調養。以上說的隻是大概情況,人們常說“瘦人多火”,“肥人多痰”,“陽盛體質的人,感邪後易熱化;陰盛體質的人,感邪後易寒化”。即是指得陰虛陽旺及陰盛陽虛兩種體質。中國是一個講究中庸之道的國家,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既不突出也不落後,既不說好也不說壞,有點像和事老的角色,因而對其大肆批判。九*九*藏*書*網其實,中國的中庸之道是一種平衡,是一種美。自然界講究生態平衡,為人處世方麵講究平衡,我們的人體內部也講求一個平衡,這樣才能和諧,才能長久。《黃帝內經》中講到“中央生濕,濕生土……其蟲倮。”“倮蟲”,就是人,即沒有毛的動物。人為倮蟲,五行屬土,而土生於中央,這個中央既非南北,也不是東西,雖然東西南北都有土,但是隻有中央的土才是集合了東西南北土的特點,又把土散向東西南北,處於中間又無處不在,這就是土的本性。《黃帝內經》又講:“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這裡的中央黃色就是土的顏色,黃色居於七彩色帶的中央。在中醫的五行論中,肝屬木,肺屬金,心屬火,腎屬水,分主春、秋、夏、冬。而五行屬土的脾臟沒有季節可主,但脾又是哪個季節都主十八天,毫無偏向,也是“中庸之道”的體現。也有一種說法講脾主長夏。長夏就是夏季和秋季之間濕熱最重的那一段時間,正好處在一年的中間。這同樣反映了土既在中間又在四方,不偏不倚的特點。人就是五行屬土的一種動物,所以人身上同樣有這種特點,這就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隻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正因為人體內部有著深刻的“中庸之道”,相互約束,相互製衡,人類才得以千百年地生存下來,沒有像任何一種動物或植物一樣湮滅絕跡。現在有很多人不理解中醫,認為中醫不科學,因為中醫不可能像西醫那樣提供各種精確的數據,或者拍一長串片子讓你看到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中醫隻是通過望、聞、問、切就能斷定一個人的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不是太玄了嗎?其實,這正是中醫的高明之處,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五行相克,一物降一物,有因必有果,這就是中庸之道的魅力。因此,中醫靠的是悟性,不可能一個人看了幾本書、學了一些理論就能掌握中醫的精髓。按照《周易》的陰陽原理,動則生陽,靜則生陰。比較而言,練動功的,動則生陽,可以增強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練靜功的,靜則生陰,可以降低人體的消耗,人的壽命也相對較長。隻靜不動是錯誤的,隻運動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對。正確的養生方法應該是動靜相兼,剛柔相濟。這是因為,神屬陽,在生命活動中易於動而耗散,難於清靜內守,務須養之以靜;形屬陰,易靜而難動,故養形以運動為貴。所以,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動靜兼修,形神共養,才能使體內氣血流暢,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動養,包括:跑、跳、走、爬、打球、遊泳、騎車等。靜養,包括:靜坐、睡眠、閉目養神、打太極拳等。偏於動養還是偏於靜養,應因人而異。陽虛者應以動養為主,但不可過於劇烈;陰虛者應以靜養為主,但也必須配合動養。總的來說,腹圍不大、血脂不高、膽固醇不高,沒有這方麵遺傳因素的人,可以靜養為主、動養為輔;反之,腹圍大、血脂高、膽固醇高,有這方麵遺傳因素的人,就應以動養為主、靜養為輔。對老年人而言,靜比動更重要,讓自己真正安靜下來,比讓自己真正動起來要難。很多老年人晨練時以為隻要拚命跑跳,運動劇烈就是最好的鍛煉。這樣顯然錯了。老年人運動,不可驟起,不可驟停。翩翩起舞,緩緩結束。以渾身微汗、快意為鍛煉適度的標準,過汗易傷陽氣。老年人陰、陽之氣都須慎重保護,過靜,也許適合極個彆老人,但從整體而言,老人一定要靜動結合,靜多動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天地萬物都是可以分陰陽的,並且隻有陰陽處於平衡狀況,世間萬物才能正常運行。所謂陰陽平衡,就是陰陽雙方的消長轉化保持協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呈現著一種協調的狀態。對於人體來說,陰陽平衡的含義就是臟腑平衡、寒熱平衡及氣血平衡。其總原則是陰陽協調,實質是陽氣與陰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體各種功能與物質的協調。陰陽平衡的機體特點是:氣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臟安康、容顏發光。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身體內部陰陽調和,各個部位正常運轉,我們就是健康的、美麗的;而如果陰陽失調,任何一個方麵缺乏或者太過,我們就會出現亞健康、疾病、早衰等各種症狀。所以,要想容顏美麗,保持陰陽平衡是最基礎的條件。那麼,應該如何保持陰陽平衡呢?首先,在生活中如果總是感覺疲憊,而且經過休息仍不能緩解,就要警惕疾病的潛在可能,並立即到醫院檢查身體。睡眠也是保持陰陽平衡的良方,特彆是要睡好子午覺。子時是夜裡11點到1點這段時間,這時人體中的陰氣最盛,陽氣初生,力量很弱小,最應該睡覺,這樣有助於體內陽氣生發,調和陰陽。如果你不睡覺,而是繼續學習或者工作,陽氣就生發不起來,從而導致陰陽失調;午時是中午11點到1點這段時間,與子時正相反,午時陽氣最盛,陰氣初生,陰陽交合,也應該休息。所以,子時和午時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兩個時間段,這兩個時段休息好了,對保持身體的陰陽和合是很有益處的。在心態方麵,應該防止焦急、緊張、憂慮、惱怒、抑鬱等情緒的蔓延,放慢生活節奏,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享受隨心、自然、愜意的快樂。不要偏食,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肉類都要適當攝取,任何一種食物都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隻有不排斥任何食物身體才能保持營養均衡,這也是調和陰陽的重要方麵。總之,保持陰陽平衡的關鍵就在於恰到好處,不要太過也不要不足,過猶不及,都不是最佳狀態,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感覺舒服,身體時刻感覺如沐春風,這樣我們的心情也會感覺輕鬆舒適,工作中也會更加有創造性,更能體會到生活得美好,這樣的人一般都會氣血充足、精力充沛,嘴角不自覺就會微微向上,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與幸福就像強大的氣場,甚至會影響到身邊的人,這樣陰陽平衡的人體質才不會偏頗,身體才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