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類女人,一類是隻有母性的,一類是近乎無性的,一類又是相當男性的。那麼,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有沒有真正具有女性特征,在男人麵前實實在在像個女人的人呢?有。但可惜,她們往往被說成是“淫婦”。《水滸傳》裡就有好幾個這樣的“淫婦”,比如大名鼎鼎的潘金蓮就是。順便說一句,在《水滸傳》中,除扈三娘既藝高貌美又忠義雙全,是個特例外,其餘多少能展現一些女性風韻的,差不多都是“淫婦”。比如宋江的外室閻婆惜,楊雄的老婆潘巧雲,盧俊義的妻子賈氏等。至於李師師原本是妓女,白秀英原本是粉頭,玉蘭原本是賣唱的,自然都不在話下。這些女人大約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美”。這些女人,大都年青貌美,風姿綽約。比如潘金蓮,便是“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嫋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其他幾位,也大體如此,不但美麗可人,而且風騷誘人。所以西門慶一見潘金蓮,便“先自酥了半邊”;來楊雄家做法事的那些和尚,一見到潘巧雲,“都七顛八倒起來”;道君皇帝甚至不顧“至尊體麵”,鑽地道來會李師師;就連那“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的宋江,見了李師師,也寫出了“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之類的“風話”,可見其魅力之大。二是“淫”。潘金蓮是“為頭的愛偷漢子”,後來果然與西門慶勾搭成奸。開始的時候,西門慶還隻是探頭探及,怕碰釘子。誰知道潘金蓮比他還要積極主動,竟笑將起來說:“官人休要羅唕!你真個人勾搭我?”當然立馬變成乾柴烈火。此外,閻婆惜與張文遠通奸,潘巧雲與裴如海通奸,賈氏與李固通奸,差不多也都是“被攝了魂魄的一般”毫無節製。至於白秀英、李師師等,原本是粉頭妓女,自然“人儘可夫”。三是“毒”。潘金蓮親手毒死了武大郎,潘巧雲誣陷石秀,閻婆惜恨不能置宋江於死地,白秀英戲弄雷橫,又當眾淩辱、謾罵、毆打雷母。賈氏到官府出首、作證、誣告盧俊義,害得盧俊義差一點屈死刑場,這些都是她們“歹毒”的證明。還有那清風寨劉知寨的渾家,原本被王矮虎擄掠上山,差一點失身,虧得宋江出麵說情,這才虎口脫險,然而下山之後,卻恩將仇報,迫害宋江,也足證其毒。美、淫、毒,可以說是上述“淫婦”的共同特征。這就似乎在有意無意地證明一個“道理”:“有美色者必有淫心,有淫心者必有歹意。”用《水滸傳》的話說,就是“淫毒皆從一套來”。這不僅是《水滸傳》的觀點,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社會一般民眾的觀點,因此這些形象便得到了讀者的廣泛認同。這實際上也是中國兩個傳統觀念的邏輯結論和形象體現。這兩個傳統觀念就是:“萬惡淫為首”和“最毒婦人心”。關於“萬惡淫為首”,我們以後再說,這裡隻說“最毒婦人心”。應該承認,中國傳統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和敵視,是令人吃驚的。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話。他說,女子和小人一樣,都不好對付。你疏遠他們,他們就心生怨恨;親近他們吧,他們又會翹尾巴。這顯然是混帳話。所以後來魯迅先生便諷刺說,孔子說的女子,不知是否包括他的母親?不過現在看來,孔子還算是客氣的,因為還有更刻毒的話:“最毒婦人心”。“淫婦”們似乎被用來證明此言不誣。潘金蓮毒。武大郎來捉奸時,西門慶嚇得鑽入床底下躲去。潘金蓮卻道:“閒常時,隻好鳥嘴賣弄好拳棒。急上場時,便沒些用,見個紙虎,也嚇一交。”這真是夠毒的。第一,是激將,用“便沒些用”來激西門慶;第二,是壯膽,告訴西門慶對方隻是“紙老虎”;第三,是教唆,用“平日賣弄好拳棒”,暗示西門慶來打武大。果然,西門慶衝出門來,一腳踢翻了武大郎。王婆毒。當西門慶因被捉奸而一籌莫展時,王婆冷笑道:“你是個把舵的,我是乘船的,我倒不慌,你倒慌了手腳。”於是親自定下毒計:“把這矮子結果了,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的。”又手把手教潘金蓮如何下毒,如何滅跡,害死了武大郎。如此之毒,連西門慶也自愧不如,說“我枉自做了男子漢”。賈氏毒。她與李固在公堂上誣告盧俊義時,竟說“丈夫,虛事難入公門,實事難以抵對。”“你便招了,也隻吃得有數的官司。”這種身份,這種語氣,不由官府不信。明裡是為盧俊義著想,暗裡卻是把他往死裡送,比那個李固陰毒多了。在以上案例中,婦人顯然都比男人更毒。她們心更狠,手更辣,膽子更大,事情做得更絕,豈非正是“最毒婦人心”?不但潘金蓮之類的小女子被說成是“淫毒婦”,便是女人中的那些頭麵人物,也有人說她們“毒”。呂後毒。漢的開國元勳韓信,便是被呂後誘殺的。儘管實際的主謀是劉邦,幫凶是蕭何,但最後賬還是算到呂後的頭上,因為她是女人。不過,她在劉邦死後,竟把戚夫人砍去手腳,扔在廁所裡,這種做法,倒也確實過於歹毒了。武後毒。常言說,虎毒不食子,武則天卻連親生兒子也不放過。章懷太子李賢是她殺的,長子李弘據說也是她殺的。駱賓王為徐敬業起草的檄文、羅列了武氏的一係列罪狀,包括踐元後、陷吾君、殺姊屠兄、弑君鴆母等等,無非要證明她心腸歹毒而已。慈禧毒。從捕殺肅順到囚禁光緒,都是她毒的證明。民間更有一種說法,說慈安太後也是她毒死的。以慈安之懦弱和善,尚不肯放過,可見其毒了。更重要的是,這幾個人,也都是既美且淫的。其中又以武則天的美和淫為最突出。駱賓王的檄文說她“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是承認其美;說她“穢亂春宮,近狎邪僻”,是指責其淫。按武氏原本是太宗的女人,後來又嫁給高宗,一女而事二夫,豈不是淫?更何況,七老八十的時候,又養了兩個麵首——張宗昌和張易之兄弟,還不是淫嗎?還有呂後,據說也和彆人私通過的。慈禧好象沒有和誰私通過,但又有人編出了安德海或李蓮英是假太監的說法。於是,從宮廷到民間,從史實到,種種事實和流言,似乎都在證明著“淫毒皆從一套來”的說法。當一個社會都在反複念誦著某一些話時,就會在人們的心理上形成一種思維定勢,甚至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以至於一看到“眉似初春柳葉”,便堅信她“常含著雨恨雲愁”;一看到“臉如三月桃花”,便斷定她“暗藏著風情月意”。接下來,便是或者去挑逗、勾引、調戲,或者斷言其“心腸最毒”,是惹不得的“禍水”。不可否認,女人中確有壞人,這和男人中也有壞人一樣,並沒有什麼稀奇。問題在於,男人中出了那麼多壞人,也沒有人大驚小怪,為什麼女人中出了三五個壞人,就要大做文章呢?更奇怪的是,為什麼一說到女人的壞或毒,就一定要扯到男女關係上去呢?而且一定要歸結於這些女人長得漂亮又有女人味呢?這當然是一個需要另案分析的問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既然漂亮的、有女人味的女人都是“淫毒婦”,那麼,誰還敢漂亮一些、有女人味一些呢?當然,有一種漂亮女人是不怕受到指責的,那就是“貞烈女”。正如前述“弱女子”與“女強人”是相對的兩極,“貞烈女”與“淫毒婦”也恰好是相反的一對。中國古代有多少貞烈女呢?似乎不少。僅《明史》中留名的,便達一萬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有三百多人,而《古今圖書集成》收入的明代烈女節婦,就多達三萬六千人。這麼多的烈女節婦,總不會都是醜八怪吧?事實上,其中美人還不少。比如明代的烈女單三姐、節婦孫柴氏,都是年輕貌美的女人。正因為年輕貌美,這才會有盜匪、惡少來企圖強奸她們,她們也才會抗暴而死,成為烈女節婦。所以她們雖漂亮,卻不會遭到指責。但同時也證明,女人太漂亮了總歸不是好事。比方說,這二位如果醜得令人生厭,豈不是就沒人來打主意了?顯然,長得太漂亮、太性感、太有魅力,或者太有女人味,對於那些“貞烈女”,或預備做“貞烈女”的人來說,就是一個麻煩。所以,那些立誌守節的寡婦們,便隻有兩條路:要麼及早自殺,一了百了;要麼儘量把自己弄得平庸醜陋一些,最好忘掉自己是女人。因為對於一個寡婦,尤其是一個年輕的寡婦來說,最難抵禦的誘惑就是性的誘惑,最為嚴峻的考驗也是性的考驗,而性愛又總是與姿色、容貌、體態、儀表等相關聯。男人見了漂亮女人,很少有不動心的。如果得知對方是寡婦,便更會想入非非,甚至惹是生非。寡婦沒有男人保護,好欺負;寡婦有過性的經驗,好勾引。所以,“寡婦門前是非多”,年輕漂亮的寡婦門前是非就更多。寡婦們沒有辦法使自己變得不是寡婦,唯一的對策當然也就隻有讓自己顯得既不年輕,也不漂亮。當然,這種做法,也許隻有對那些守寡不久的年輕漂亮女人才有必要。對於那些守寡已久、年齡較大,早已心如死灰的“資深寡婦”而言,其實已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生活的重負,心情的鬱悶,天性的壓抑,情感的孤獨,都會提前並加速她們的衰老,也許三四十歲時,便已皺紋滿麵、白發斑斑,甚至目光呆滯、言語木訥,毫無魅力可言了。寡婦是“貞烈女”中的大多數。由此我們可以推測,所謂“貞烈女”,也基本上是“無性化”的,與前述“弱女子”相類。不過,弱女子們的無性,主要是彆人不把她們當人;貞烈女們的無性,則至少有一半是自己不把自己當人。更何況,貞烈女們雖然有“烈”的一麵,但在本質上,卻也仍然不過隻是“弱女子”。漂亮性感有魅力的女人是“淫毒婦”,剛烈正派守身如玉的“貞烈婦”又沒有或不敢有女人味,難道中國古代就沒有既年輕又漂亮、充滿魅力,又剛烈勇敢、聰明能乾、心地善良的女人嗎?有,但為數很少。關漢卿雜劇《救風塵》中的趙盼兒是一個。趙盼兒是一個妓女,作為一個年輕貌美、熱愛生活的女性,她曾經盼望過能與一個理想的男性結合,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多年的風塵生涯,使她深知這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多半兌不了現的:“待嫁一個老實的,又怕儘世兒難成對;待嫁一個聰俊的,又怕半路裡輕拋棄。”因此,她對“從良嫁人”一事,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並在結拜妹妹宋引章(另一個妓女)要嫁給花花公子周舍時,極力勸阻。果然,宋引障一進周舍家門,便先吃了五十殺威棒,以後又受種種虐待。趙盼兒為了救出宋引章,便利用周舍酷好女色又喜新厭舊的特點,假意答應嫁給周舍,讓周舍寫下一紙修書給宋引章,自己再宣布與周舍“拜拜”。當周舍責問她“曾說過誓”要嫁自己自己時,趙盼兒回答說,你不是老逛妓院的嗎?咱們這些妓女,誰不是逢場作戲,對著明香寶燭,指著皇天後土,賭著鬼戳神誅!“若信這咒盟言,早死得絕門戶。”終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自己對周舍的欺騙,回敬了周舍對宋引章的欺騙,不但大快人心,而且充分展示了她的機智和勇敢。關漢卿另一雜劇《望江亭》中的譚記兒也是一個。譚記兒是一個寡婦,後來改嫁青年官員白士中,過上了夫妻恩愛的幸福生活。然而權貴楊衙內為了霸占她,竟向皇帝誣告白士中,騙得勢劍金牌,要來行凶作惡。譚記兒為了保衛自己的丈夫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便挺身而出,於中秋之夜,喬裝成漁婦,來到望江亭,利用楊衙內貪杯好色的特點,以切膾獻新為名,巧語周旋,煮魚勸酒,賺取了勢劍金牌,挫敗了楊的陰謀詭計,讓那奸賊“滿船空載月明歸”。趙盼兒和譚記兒,是這類女子中的佼佼者。她們一個是風塵女子,一個是再嫁寡婦,社會地位都不高,但她們的人格卻並不因此而卑下,她們的見識也並不因此而短淺。她們的膽量、智慧、鎮靜自如和處變不驚,甚至讓男人也自愧不如。在得知了楊衙內的陰謀後,白士中隻是愁眉苦臉、長籲短歎,而譚記兒卻一改往日的嬌羞溫柔,果敢地說:“你道他是花花太歲,要強迫我步步相隨。我嗬怕甚麼天翻地覆,就順著他雨約雲期。這樁事你隻睜眼兒覷看,看怎生的發付他賴骨頑皮。”這真是何等氣魄,何等膽略!在中國古代婦女形象中,我最欣賞的便是這一類既有英雄氣又有兒女情、既有男兒膽又有女人味的人物,儘管她們人數不多,而且社會地位也往往很卑賤。她們多半是妓女,或婢女,或再嫁寡婦,或被擄良人,有的失身,有的失節,有的失去自由,但我以為,隻有她們,才是真正的“貞烈女”。什麼是“貞”?貞就是正,包括忠誠、正直、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等等。這恰恰是這類女子的可貴品德。她們的共同特點,是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能守住自己心裡的一方淨土。當她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賣色相時,力求“賣藝不賣身”(如《賣油郎獨占花魁》中的莘瑤琴)。求之不得,則求“賣身不賣心”(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杜十娘),一片真情隻付於真情人。所以當杜十娘得知李甲變心時,便痛徹心脾地感到了被欺騙和被玷汙。作為“妓女”,她無法保住自己的身子;作為“貞女”,她卻必須保衛自己的心靈。所以,她不惜一死,怒而沉江。因為在她們看來,心靈的自由是比身體的自由更寶貴,心靈的純潔是比身體的潔淨更重要的事情。“哀莫大於心死。”心既已死,則此身何惜?顯然,這就不僅是“貞”而且是“烈”了。烈也者,為義而死之謂也。杜十娘為之獻身的義,不是統治階級宣揚的“貞婦不事二夫”、“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類偽善的“禮義”,而是她自己心中至真至誠的“情義”,因此才感天動地。杜十娘投江後,圍觀群眾咬牙切齒,義憤填膺,爭欲拳毆李甲和孫富,李甲後來也鬱成狂疾,終身不痊,遭到老天報應,真可謂天怒人怨了。此外,如趙盼兒的“拔刀相九-九-藏-書-網助”,譚記兒的“挺身抗敵”,羅梅英的“振我妻綱”,均可謂之“烈”。羅梅英的故事始見於劉向的《烈女傳》,後成為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又被石君寶改編為雜劇《秋胡戲妻》。羅梅英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為了婚後夫妻恩愛,她不願揀取個財主,卻寧可嫁給貧窮的秋胡。婚後三天,秋胡便被抓了壯丁。羅梅英拒絕了自己父母和婆婆要她改嫁的要求,賢貞自守,甘苦備嘗。十年後,秋胡得官回家,夫妻相見於桑園,竟不相識,而秋胡亦竟把她當做他人之妻調戲。當羅梅英得知這個流氓就是自己盼望多年的丈夫時,憤怒至極,堅決要求離異。顯然,羅梅英要捍衛的,也不是封建禮義,而是她自己極為看重的夫妻情義和人格尊嚴。應該說,這類形象,才是最值得肯定的中國古代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