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儀態之外還有“美”是[人體]雕刻的主要課題,所以雕刻喜歡裸體,隻在衣著並不隱蔽身段時,[才]可以容許衣著。雕刻利用藝術上的褶裙不是用以隱蔽,而是用以間接地表現身段九-九-藏-書-網。這種表現手法要求悟性作出很大的努力,因為悟性隻是由於直接顯出的效果,由於衣裙的褶緒就要直觀地看到這榴緒的原因,看到身段。那麼,褶裙之於雕刻,在一定限度內,正就是縮影之於繪畫。兩者都是示意,但不是象征的,而是這樣一種示意,即在其成功時就會強製悟性把隻是示意的地方當作和盤托出的來看。這裡請容許我附帶地插入一個有關語文藝術的比喻。即是說少穿衣服或完全不穿衣服最有利於欣賞美的身段,所以一個很美的人,如果他既有審美的趣味,又可按趣味而行事的話,他最喜歡的就會是少穿衣服,最好是幾乎是全裸著身子過日子,僅僅和希臘人一樣著那麼一點兒衣服,——與此相同,每一個心靈優美而思想豐富的人,在他一有任何可能就爭取把自己的思想傳達於彆人,以便由此而減輕他在此塵世中必然要感到的寂寞時,也會經常隻用最自然的,最不兜圈子的,最簡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反過來,思想貧乏,心智混亂,怪癖成性的人就會拿些牽強附會的詞句,晦澀難解的成語來裝飾自己,以便用艱難而華麗的詞藻為[他自己]細微渺小的,庸碌通俗的思想藏拙。這就象那個並無俊美的威儀而企圖以服飾補償這一缺點的人一樣,要以極不馴雅的打扮,如金銀絲絛、羽毛、卷發、高墊的肩袖和鶴氅來遮蓋他本人的委瑣醜陋。有些作者,在人們強迫他改作他[寫得]那麼堂皇而晦澀的著作,[以符合]書中渺小的、一覽無餘的內容時,就會和一個人在要他光著身於走路時一樣的難為情。
第三篇 世界作為表象再論 §47(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