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燕國的故人(1 / 1)

對於齊國的招賢令,諸使節自然也有議論。魏國使者魏溪是這樣說的:“可見齊侯所圖不小。”其餘諸質子使節也都帶著點憂色地表示了差不多的意思——沒有一個他國之臣願意看到齊國因此令,變得更加強大。

齊國一直是山東大國,國土廣大,又有漁鹽之利,經過從前桓公名臣管仲的革新,其國力之盛,諸國少有可匹敵者,幾百年來,對山東諸國都是威脅。哪怕是從前的晉,如今的魏,南邊國土同樣廣大的楚,對齊都很頭疼,更遑論其餘諸國。

但招賢納士不是攻伐他國,其餘諸國便是再忌憚,也說不出什麼,隻能對齊這一舉措小心觀望著。

在燕質子府,俞嬴和公孫啟師徒之間也進行過相關的討論。公孫啟與魏溪等一樣,對齊國招賢令頗為憂心:“要是齊國強到三晉都抗衡不了了,到時候肯定會拿咱們和魯國、宋國開刀。”

俞嬴看著啟小小的人兒板著臉,皺著眉頭,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不由得一笑,到底是以後要做國君的人。自己在他這個年紀還跟各種禮儀詩書糾纏,滿心想的都是怎麼偷懶、怎麼出去野,對阿翁說的俞國複國、對自己日後的前途,一點都不上心。跟啟比,那時候的自己就是糞土之牆。

俞嬴對公孫啟道:“國與國之間,便像人與人之間一樣。君子之人求的是‘我好,你也好’,放在國與國之間,便是諸國親睦,無爭無戰。這樣的大同之世,三皇五帝的時候尚且不能,我們便不說它了。

“與‘我好,你也好’相對的是‘我不好,也不能讓你好。’這若是人,定是小人,為人不齒。然如今大爭之世,諸國卻多奉行此策。比如三晉救燕伐齊便是如此。三晉每次救燕,財力兵力損耗不可謂不大,但為了不讓齊吞並燕國,一家獨大,卻每每相救。然此策一時一事奉行或可,若隻把眼光定在他國,對內不修國政,對外征伐不斷,國力一定空虛,這樣的國家豈可久存?

“除此外,老實人往往奉行的是‘我好即可,不管你好不好’,而梟雄則奉行‘我好,但不讓你好’。但在蟄伏時,往往很難分清老實人和梟雄。”

公孫啟點頭:“老師以為,當今天下,誰是蟄伏的梟雄?”

“比如在河西被三晉狠揍了一頓的西秦……其實列國又哪有真正的老實人?我們燕國也可以是梟雄。”

公孫啟點頭,輕聲道:“其實父親也跟祖父提了招賢納士的意思,但……”公孫啟抿抿嘴,沒再接著說。

燕侯年老,沒有銳意進取之意。當初俞嬴與太子友說到“學”“招”二策時,便知道那恐怕一時很難在燕國真正實行起來,但繼任之君有心,燕國就還是有希望的。

不好對其孫言其祖父的過失,俞嬴笑道:“不說君上,隻說我們。就招賢納士這件事,我們能不能‘我好,但不讓你好’?

“招賢納士這事,若是在史書上,不過二三十字,史官說某某賢士從魏來,某某賢士從楚來,然後便說某國大治。其實哪有那麼簡單?我們在臨淄,恰好可

以細看齊招賢之得失,日後在燕國推行時,學其長,避其短。這是大處。

“還有小處。臨淄有賢者來,公孫不該去拜訪嗎?聽賢者之言,會有所得吧?公孫為燕國太子之嫡長子,代表燕國,公孫謙遜好學,在賢士中留下美名,日後燕國若出招賢令,賢士奔走去燕是不是更沒有疑慮?若是做得好,興許我們離開齊國時,便會有賢者跟我們一同走——挖牆角兒這種事,我們不必跟齊國客氣。”

公孫啟笑起來,那邊拿著冊書簡看的令翊也翹起唇角兒。

“剛才說的是‘我好’,下麵再說‘不讓你好’。說實話,此時我還沒有什麼破壞齊國招賢之策的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即便我們與他國使節不在其中做手腳,齊國的招賢之策想見成效也不容易。世上從來不缺賢士,便如世上從來不缺千裡馬,但善相馬的伯樂、能讓千裡馬奔騰的草場卻很少。”

公孫啟看一眼那邊的令翊,笑問:“老師看,齊相是那個伯樂嗎?”

俞嬴瞪一眼公孫啟,公孫啟抿嘴笑著低下頭。

俞嬴正色道:“田向這個人,眼光見識是有的。若我沒猜錯,這個招賢令便是他弄出來的。但齊侯當真是納諫之君嗎,他能做得了齊侯的主嗎?如今齊國朝堂被田氏宗室把持,宗室之人會願意朝堂插入旁的人嗎?

“如變法一樣,這種會動許多人盤子的事,往往要獻祭主理之人。田向是權衡利弊的高手,他願意為了齊國、為了這件事獻祭多少,很難說。這種事,其實更適合那等隻循心中之道、旁的全不顧忌的孤直之人來做。”

俞嬴說田向的話,很是平實直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