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隔膜(1 / 1)

有時候我會訝異於電影裡那些對人類精微感受的精確描繪,例如意大利導演馬可·貝洛奇奧的電影《再見,長夜》裡的某個刹那。主人公安娜過著分裂的生活,白日裡,她是公司職員,離開公司之後,卻是恐怖組織的成員。她和他的夥伴們一起,認為自己將創造一個理想的世界。在他們組織最重要的一次成為一個離魂異客,和如她一樣的女人們都有了隔膜。隔膜有時是自我保護,是在情感、生活遭受巨大重創時,由自身分泌出來的一種情感阻斷劑,讓感受僅僅停留在表麵,讓痛苦和欣悅一起麻木,以免激起更深刻的內心動蕩。像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在他的《了解女人》中所寫的那樣,主人公約珥在妻子死去之後,就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他對這一切無動於衷,隻有一種持續不斷的模糊感覺,覺得他沒有真再見,隔膜正醒來……這一切仿佛都在睡夢中。如果他仍抱有希望,他就必須從這濃霧中走出來。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從這沉睡中醒過來,哪怕為此罹受一場災難。真希望有什麼東西能切開那像子宮似的從四麵八方包裹著他、窒息著他的柔軟肥膩的膠狀物。”印度女作家基蘭·德賽的《失落》中也曾描繪這種感受,賽伊的祖父留學劍橋,在異國他鄉,他不被容納,始終與周圍的一切有隔膜。當他在雜貨店購物,聽到老板娘說,她的丈夫也用同樣的剃須刷時,他訝異於“他們居然有著相同的人類需求,還有著私密性的聯係”、“這大膽的想法讓他一陣眩暈”。但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從這沉睡中醒過來”,就像李安的電影《色,戒》裡的那個刹那,王佳芝放跑了易先生,在黃包車上,眼前的一切突然清晰了、緩慢了,她盯著黃包車上的風車出了神,她的過去是一出倩女離魂記,而現在身魂合一了,她醒了。那一刹那,我們全都知道了李安要說什麼。難怪陶傑說:“那漾開的、看似無關的一刹,是華語電影最值得銘記的一刹。”可能很多喜歡電影的人,都和我一樣。費裡尼作品不過八部半,我看過不到一半;塔爾科夫斯基作品隻有七部半,我是借著一次影展,才全部看全;更彆提伯格曼、安東尼奧尼、基耶斯洛夫斯基,或者黑澤明,每次要看他們的作品前,都得像小時候終於決定要寫作業一樣,下一番決心,才敢按下“播放”鍵。甚至不止他們,任何一個電影,隻要聽過彆人的稱讚,知道它確實是好的,就足以讓我失去觀看的勇氣。不是因為擔心他們晦澀、艱深、緩慢,不是,而是因為我已經領教過了那些大師之作的厲害,伯格曼作品總讓人想起不愉快的童年,大衛·林奇總讓你逼視自己內心的恐懼,基耶斯洛夫斯基仿佛神諭,總要窮極命運的可那些太美的、太好的、太深刻的、太慎重的、太重大的東西,總讓人下意識地想去躲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