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聲音顫抖:“什麼?什麼叫做在宦官的攛掇下禦駕親征?這禦駕親征,還能在彆人的攛掇下進行嗎?這,這宦官,是不是有什麼第二個含義……就不是咱理解的那個意思……"
老朱頭一次這麼無助地看著大家。
他甚至無助的看著了在場的太監們,就盼望著其中有個人跳起來,對他議論一番。
但是,與此同時,他那並沒有衰退太多的大腦,已經開始逐一點名那古往今來、篡權奪位的宦官了!
“皇爺啊,咱們對大明是忠心的啊——”太監們在老朱的視線之下,一個個哭得比死了爹媽還難受。
他們還真有點難受。
不得不說,他們中間,總有太多那跳得太高的人,想要代表整個太監階級了。
可是,大部分的太監,難道不是做牛做馬身體不全沒有後代的苦命人嗎?
他們痛苦的又回憶起了三保太監。
明明他們也有這麼好的代表人物,可是大家,還是隻想起了那些糟糕的代表人物……
做太監,真難啊!
【現在,我們來聊一下很透明的張輗(ni)、張軏(yue)二人。】
“彆說這兩家夥了!”朱棣怒吼一聲,“我要聽土木堡!”
他吼出了大家內心的想法。
那被太監攛掇的堡宗還沒有說完,誰有耐心,聽那兩個名字都是車輪的家夥?!
【明史記載,仁宗即位,向張輔示好,問:“你有什麼兄弟我可以加恩的嗎?”
張輔答,“我倆兄弟都太奢侈了,唯有我從兄(堂兄弟)張信是個有用的,老板你看看他呢?”
於是乎本是兵部左侍郎的張信,被改為錦衣衛指揮同知(此時武職尊貴),且世襲。】
然而啊,光幕繼續按著自己的節奏往下說。
這種四平八穩的節奏,對此刻的靈堂眾人而言,彆提多百爪撓心了。
【張輗,1390年出生,是張玉47歲時生的次子。
永樂3年1月,朱棣依照香火情,把15歲的張輗指為金吾前衛指揮使,純的好老爹顯靈庇佑官。
且,永樂後期,他可能被魯掉了官職。
因為仁宗拉攏張
宏
因為IC示位或家再授予他自聯時,前稱僅一個“皇親”,一段買賣與XX開言,都會把以前的言職都記錄上,沒記錄,估計是沒了。
不知道是受張輔-朱高煦事件牽連,還是純粹的朱棣看不上他。】
“張輔都看不上他,我也看不上他!”朱棣急不可耐,“好了,略過他吧,我現在知道了,金吾前衛指揮都不會給他的!”
將軍們默默:……對一個兩歲的小孩,倒也不必。
【堡宗5年3月,張輔上奏控訴,他這個神策衛指揮使的弟弟張輗帶著兩個兒子張瑄、張斌,居然在老爹墳頭罵自己!
方式也很離奇,是痛毆無辜守墳者,拽著工具人的頭發,罵這是張輔的頭發,吐口水到工具人的臉上,罵這是張輔的臉蛋。
……啊這啊這,兄弟閱填關守墳人什麼事啊!這什麼真人版本的紮小人嗎?太精神勝利法了吧!有本事直接打張輔啊!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是真人互毆打不過才這麼搞吧(x
堡宗連忙讓錦衣衛抓了張輗父子下獄問個明白。
咋回事,小老弟,你在你爹墳頭鬥舞不合適吧—————】
剛剛覺得倒也不必的將軍們:……
朱棣:……
朱元璋:……
朱樉突然出聲:“大侄兒,你在孝陵裡這樣做過嗎?”
朱允炆愣住:“……做過什麼?”
“就,這樣做?”朱樉比劃了下,“抓住孝陵衛,或者裡頭隨便哪個太監,撕頭發啊吐唾沫啊,把他當成老四來辱罵。"
朱允炆不寒而栗:"這豈是君子所為!我不為也!"
兩位文臣以讚許的目光看向朱允炆。
朱柏此時冷笑一聲,從皇子中出列,來到朱允炆麵前:"大侄兒,你把剛才那句話對著被你逼得自焚的十二叔我再重複一遍。”
猝不及防又吃了滿口瓜的兩位文臣:……
朱允炆訕訕。
朱樉歎氣:“唉,大侄兒啊,你錯過了一個發泄的好機會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朱元璋罵道:“老二,我看你是想早點氣死我,好在我的墳頭鬥舞去,對吧!”
朱樉訕訕
:“那……我哪兒敢呢。”
【由於是一樁離譜的家庭搞笑倫理劇,最後放了。
總之,這麼個連墓誌銘都寫不出花樣,隻能強調他很討老媽開心的廢物點心張輗,堡宗13年,58 歲的他熬到了錦衣衛都督金事。
可到了景泰改元,就不一樣了。
張輔死時74歲,他和他爸一樣,晚育,66歲才生了底長子張懋,嫡子比張懋還小又生了病無法襲爵。
以至於,景泰帝上位後,無法拉攏一個才8歲的小屁孩。張家又很重要,他隻好把目光投向了張輗。
他剛一登基,就封張輗前軍都督府都督金事+護駕將軍,景泰3年,封太子太保,景泰6年,太子太保+右都督(軍區二把手)。
嗯,對一個廢物而言,這種工資待遇和體麵已經很可以了,他又為什麼會背叛好老板景泰帝,參加奪門之變呢?
看看他弟弟張軏吧!】
剛剛才從“土木堡”事件中有點抽離的大家,又被一隻命運的巨手給拖了回去。
朱棣: "等,等等,我怎麼記得,堡宗的兒子叫成化?這個景泰又是誰?"
朱元璋也是目瞪口呆:"咱記得,這堡宗登記的時候才8歲,那這堡宗14年,堡宗才22歲啊,22 歲,隻怕沒有長成的孩子,那這景泰是————"
朱棣:“景泰是他的兄弟?!”
朱棣張了張嘴,亂成一團的思緒在他大腦中激蕩,伴著這樣的激蕩,他的思路越來越明確……
終於,他說出關鍵一句話:
“怪不得於謙要死啊!”
【張軏,1393年出生,永樂13年1月,22歲的他被朱棣封為散騎舍人,令帶刀宿衛。
永樂14年7月,他被提拔為旗手衛指揮使。
依據李賢為他寫的墓誌銘,永樂朝,他最後當到了錦衣衛指揮金事。
仁宗幫他升到都督同知。
漢王叛亂事件,張軏跟隨朱瞻基出征,因“扈從有功”給賞,特準世襲誥命。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