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漢王朱高煦的囚禁問題,老朱不做評價。

隨便吧,都可以,愛咋咋地。

他精準提煉出自己關心的內容:"這黎利,不就是後麵把宣宗打到議和的人嗎?原來永樂16年就在搞事了?咋滴,這件事你沒有解決掉?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朱棣千言萬語,隻有一聲歎息。

誰能知道,在自己朝廷的跳梁小醜,到了後來,竟成了氣候了呢?

便如那瓦剌一般啊。

【靖難起兵的那幫功臣將軍裡,是有不少人,想讓朱高煦當皇帝,淇國公丘福甚至直接進言過。

一起扛過刀、一起挨過槍。朱高煦神勇、朱棣自己又是不正常即位,打破宗法製,呼籲非嫡長子繼承,軍人要求一個偏向武功的皇帝的想法,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丘福。

老朱在回憶這個人:"那不是朱棣你的前軍主帥嗎?"

他冷哼一聲:“飄了吧,國本之事,也是一個將軍敢於摻合的嗎?”

說話之間,老朱的目光,不禁掃向在場的四個將軍。

四個將軍連忙用最誠懇最忠厚的目光,回看老朱,齊聲說:

“國本之事,咱們這些武夫懂得什麼,自然是陛下一言決之!”

老朱滿意了,又轉出一個笑臉來,親熱熱說:"咱自然是知道,你們都是識大體的!"

將軍們唯唯笑著,心中想道:

這不是廢話嗎,不識大體的,不都被你送下去了嗎。

但他們還是有一丁點的羨慕的。

這丘福,也不知道在那永樂朝,是多麼的快活安全,竟敢就此掉全家腦袋的事情暢所欲言,真是……真是物以稀為貴啊!

【朱棣自己也猶豫,登基了也不立刻立太子。

有則廣為流傳的名言,說朱棣後來和何福對峙時,鼓勵朱高煦:“勉之,世子多疾”。

它最早出自《薑氏秘史》,朱棣摸著兒子背說:“兒當再戰,吾力疲矣,世子多疾,天下若定,以爾為太子。"於是高煦殊死戰,竟敗諸軍。】

朱棣和朱元璋聽到這裡,不禁目瞪口呆。

朱元

璋脫口而出:“怪不得丘福如此膽大妄為,原來,是你帶的好頭,你不會還當眾說了這句話吧!”

【可信度是需要打問號的,作者正德朝進士,江西人,裡麵也是偏向建文帝的記載。

其塑造的朱棣,是一個窮途未路需要賣太子之位來收買兒子的形象。而豎庸(這裡的功勞也給了他),則是吃虧在這種不擇手段下才敗的。

彆的不說,這朱高煦救朱棣又不止這一回,前麵危險的事情也多了去,何必到了靖難都快結束,南京近在眼前,勝利在望時再打這種雞血?】

朱棣鬆了一口氣,暗暗擦擦自己的冷汗。

還好,還好。

"既然是可能,那就不存在!"他理直氣壯,"兒子怎麼可能說這種話!

【較為客觀的朱棣考量是出自他本人的實錄這兩段。

1、永樂元年4月,周王上表請封太子。朱棣回答他,弟啊,之前朝臣們也提議了,我沒應。太子雖仁厚,智識未充,“行業未廣”。還得再教教,學有所成再立也不晚啦。

2、永樂元年10月,朱棣說:舜長於民間,躬親稼穡,堯都要test之。我現在命朱高熾在北平親自處理庶務,就是想讓他知道你們當臣子的有多難。

我以前在鳳陽民間事無所不知,後來又去塞外和士兵同甘共苦。不親身經曆,隻從書上吸取前人教訓,終歸隔了一層紗。

再一年,永樂2年4月,冊立皇太子。】

朱棣聽到這裡,不禁拍案:"這就是我的想法!這和我現在的想法,也完全不謀而合啊!爸爸,你看,這就是對的,你教育我們的方式,就是對的!"

老朱被這麼一說,也是臉露欣容:"自然,咱的教育方式,還有什麼可挑剔之處嗎?"

他說完之後,本是誌得意滿地掃視周圍一圈。

而後———

燒紙的朱允炆。

癱坐在椅子上的朱棢。

就等著他誇的朱樉。

老朱:“……”

【總體來看,這波屬於雞娃觀念有差。朱高熾以前是按著燕王世子的規格培養的,和未來的一國皇帝肯定不能同日而語。

且靖難期間守北平

,身旁一直有“女諸生”之稱的徐皇後看護,事事可以請教之,朱棣現在想讓他學會獨立行走。

給他一年,先在北平試試看吧!

就,以我們現代人的觀念,這做法不要太正確。古人雲,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隻有深入基層,才會貼近最廣大的群眾。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執掌一國最高權柄的人,若是連群眾心裡想什麼都不知道,就無法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是不可能治得好國家的。】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朱元璋不禁念出了這句話,“不錯,不錯!”

他說完不錯,卻覺得,這個"不錯",竟無法妥帖地形容這句話。

於是,立刻又改為:

“好哇,好哇,說出了很好的道理!”

他說完這句話,便立刻看向楊士奇與蹇義。

希望這兩個文人,能用些文采斐然的詩句文章,來讚美讚美這句如同聖人言語般動聽的句子。

然而兩位文人,卻一副極其嚴肅的樣子。

楊士奇沒有注意到老朱的視線便罷,他到底剛剛從德安過來,還沒有在朝堂上學會"伴君如伴虎”。但一向沉穩謹慎的蹇義,竟也沒有收到老朱的信號。

他們都在研究那句:

“無法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他們聽得恍惚,也說得恍惚。

“為何皇帝,竟要代表最廣大人群眾的利益?”

“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另一種說法嗎?”

“不,不是,這兩句怎可混為一談?”

“皇帝、人民、人民、皇帝…”

老朱發現了,這兩個文臣,是指望不上了!

他的注意力,也勉強從調查發言那句挪開,轉而來到下一句。

如果說,調查發言那句話,是讓朱元璋一聽,便感覺"大道至簡"的話,那麼這下一句,也是讓朱元璋一聽,便感覺五臟六腑,齊齊一震。

身為封建皇帝,他比誰都敏感。

敏感到一聽這句,便回憶起了,他們曾在這後輩的視頻裡,從蛛絲馬跡之中,解讀出來的一些訊息……

未來,君權沒落。

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嗎?

【BTW,朱棣等統治階級不具備這樣的政治覺悟,他隻是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淺層的領會到,成功是他行萬裡路勝過讀萬卷書。

嗯,他也不喜歡朱高熾胖。這個心態,每個老爸老媽都是相似的,你胖你媽也要嘴你。】

“統治階級。”朱棣也呢喃。

剛才的那一段話,何止對老朱產生了衝擊啊!

“前麵說過,”朱元璋不愧是朱元璋,就算是麵對這樣顛覆性的語句,他也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從震撼中走出來,轉而冷靜分析,"人無法背叛自己的階級。如果我們被歸位統治階級,那百姓就是被統治階級,那麼我們這個統治階級,怎麼可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父親。”朱棣說,“那兔朝的名字…”

隻用這麼說半句話,就夠了。

老朱、朱棣、乃至當時在場的一些皇子,都想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

老朱的舌頭,都打起了顫來: "難、難道,那所謂的共和,甚至不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與百姓……共治天下?”

“世界人民大團結,”朱棣口舌乾燥,“天下大同,是這麼個大同法嗎?”

“哐當”一聲響。

是楊士奇與蹇義,正踉蹌退步,撞到了那靈堂供桌,叫上麵供著的瓜果,齊齊一跳。

這分析。這言語。

便是最激進的文人,也無法接受啊!

“可是百姓,”楊士奇,“百姓又知道些什麼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蹇義也激動地重複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時兩個文人的眼珠,竟有些轉不動了,一根根血絲,呼吸之間,便自眼上浮現出來。

【並不是所有人能理解這份考量的。

國本,一國之本,不立太子就容易黨爭,二兒子就有機會上位,大家就會想要政治投機。

誰讓你也是篡位得來的?上行下效,機會更大了。

朱高煦本人就是這麼想的。

朱棣冊立太子後,給朱

高煦規劃的是就封雲南。

雲南很妙啊,新平定不久,雖有沐國公常年鎮守,但沐英沐春挺厲害,沐晟實在有點拉。

旁邊麓川王朝虎視眈眈,它還沒被王驥打怕,沒被指著金沙江上的石表威脅“石爛江枯,你才能渡過來”。

分配一個武力強悍的親王去,有利於明朝西南邊疆的穩定。】

一直沒有戲份的朱樉寂寞了。

他說到底,懶得管什麼人民,什麼皇帝,反正不是說了嗎?人是不能背叛自己階級的,老爹和老四又不是瘋了,還能讓他不當親王咋滴?

嗯,老四是有可能的!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他在那之前就被人毒死了。

他覺得,大家還是關心關心眼下的事情吧,那霸氣豪言的王驥,雖然挺威風,但關他什麼事呢:“爹,後輩說沐晟有點拉,這沐晟,你不是挺喜歡的嗎?”

沐晟是沐英的次子。

正沉浸在“人民”中的老朱一個激靈:“這小子,怎麼,竟敢不上進?”

朱棣大半心神也飄忽著,勉強解釋了句:"他畢竟隻是次子,也不知道自己大哥沐春,會那麼早死啊,還需要他來扛起雲南。"

【奈何父親的苦心,朱高煦不想懂。

為國守疆辛勞多年,就算功高又如何?他父親燕王功勞不高嗎?老爸一死,人走茶涼,都TM是虛的。

隻有父愛才是真的。

我不去就藩,老爸你愛我,你舍不得我的,我要呆在你身邊,你眼前,刷親子互動愛心值。

愛溢出了,我就上位了。計劃通√】

老朱和朱棣,一時之間,都感到十分尷尬。

最後,老朱評價:“他果然類你。”

朱棣慌忙解釋:“此子不類我啊!我的愛,是通過我幫爹您守邊疆,靠武功換來的啊!真正對父母的愛,是為父母分憂,才不是天天跟在爹你身前討好賣乖啊!”

朱允炆友善建議:“那四叔,您再去邊疆守守?”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