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認為南方有媲美周瑜的水將,這點並沒有錯,隻是楚國顯然沒有,能媲美周瑜的水將都在吳國,比如:孫武和伍子胥。
可就算吳國英傑輩出,人材質量比楚國高很多,還不是被劉秀打的快要亡國了嘛。
可見君主的重要性要遠高於臣子,而吳國比之楚國也隻差在君主不是劉秀而已。
“主公,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哪怕是為了今後聯合的話語權,該借也還是要借的。”
龐統站出進言道,顯然身為鳳雛的他也看出了滅吳不難,難的是如何在中原大戰結束前滅吳。
龐統此言一出,當即得到了廖立、蒯良、蒯越、李密、桓溫等眾謀士的一致認同。
劉秀考慮再三後,最終決定派郭威柴榮父子,代表楚國,前去聯合水軍之中助戰。
劉秀心中的最佳人選其實是司馬懿,對方無論是領兵還是謀略都是當世一流,但奈何他的潛伏任務還未結束。
反正東海海戰之後,大秦水軍也同樣元氣大傷,短時間不可能再卷土重來,以郭威柴榮父子的能力,讓他們先頂頂也不算糊弄。
潘陽湖水戰,吳國五萬水軍中兩萬四戰死,其餘兩萬六千則都被楚軍俘虜。
兩萬六千名戰俘雖不算多,但要是用錢糧來買的話,僅靠明國一國顯然是買不起的,畢竟明國也在擴軍,錢糧的消耗量極大不可能都用來購買戰俘。
龐統跟姚廣孝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賣一萬五千戰俘給明國,剩下的一萬一,八千賣宋國,三千賣魏國,這才將全部戰俘賣乾淨。
得知戰俘交易的收益後,哪怕是劉秀也被嚇了一跳。
在搶了一波阮越,以及暹羅等國後,楚國雖不缺錢糧但這玩意顯然是越多越好,沒人會嫌少,哪怕用不掉可以儲存起來。
跟魏宋明三國的交易後,楚軍的後勤壓力也會大大降低,今後再也不怕缺糧了。
在了解到這其中的巨大利益後,劉秀眼中也不由閃過一抹精光,他感覺將這種戰俘買賣可以一直做下去呀。
雖說楚國所俘虜的吳國水軍都已經賣出去,但隨著滅吳進程的加速,楚軍肯定會俘虜更多的吳軍戰俘。
要知道孫策孫權兩家的兵力,可是有著足足三十萬呢,就算其中一半戰死,也能誕生十五萬戰俘啊。隨著中原大戰的進程,魏宋明三國的兵源缺口隻會越來越大,而那時楚國與魏宋明三國之間的交易,很可能就不會僅限於水軍戰俘了,連步兵俘虜也是可以
賣的。
畢竟對於三國聯盟來說,與其招募新兵,花費眾多資重新訓練,還不如直接買戰俘進行整編,畢竟吳軍戰俘肯定比新兵要強的多。
一念至此,劉秀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現在他總明白嬴昊為何要開辟海上航路了,因為發戰爭財的來錢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大秦就是靠著販賣軍械,給南洋以及天竺等國,大發戰爭財,賺取了巨額的利益,所以發展速度才會這麼快。海上軍械貿易這塊大蛋糕,楚國暫時是吃不上了,但趁著中原大戰期間,他完全可以開辟一條新賽道,利用戰俘交易來大發戰爭財,從而彎道超車來提高楚
國的綜合國力。
想到這時,劉秀就再也按耐不住了,連忙下令道:“傳令全軍,立即向建業進軍。”
與此同時,建業,吳王宮內,孫策及其一眾下屬齊聚一堂,但氣氛卻是極為的沉悶。
任誰也沒有想到,無敵的孫武大都督,這次不但敗了,而且還敗的這麼慘,五萬水軍竟然全軍覆沒了。
可就這一戰的失敗,卻不能怪到孫武身上,若不是孫權的一萬五千援軍未按時抵達,並且戰場抗命的話,這一戰再怎麼打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啊。此時孫策也是一臉的懊悔,早知會是現在的局麵,他還不如不向孫權求援,結果援軍是來了,但還不如不來呢,不但沒幫上一點忙,反而還拖了孫武的後腿
,最終造成了這場恥辱性的大敗。
隨著五萬水軍的全軍覆沒,整個吳國都將是楚國水軍的後花園,今後楚國水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當然,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沒了水軍的防護,楚國水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接進軍攻打建業了。這對於建業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畢竟身為都城的建業雖是一座堅城,但卻隻有兩萬守軍,又能堅持多久呢?而一旦建業淪陷的話,這對吳軍的打擊無疑是
致命的。孫策自然也知道這點,所以早在水戰開始前,就已經在組織百姓,進行守城準備,就是擔心水軍損失過大後,楚軍會直接攻打建業,隻是他沒想到自家水軍
這次會輸的這麼慘。
事情已經發生,再怎麼後悔也沒用了,孫策能做的隻有加強建業的守備力量,儘可能的利用建業來消耗楚軍。
可這也是治標不治本,麵對源源不斷的楚軍,建業陷落不過是早晚的事。
但孫策也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他隻能寄希望於孫武,希望孫武能夠在建業淪陷前,打一場大勝仗來振奮人心吧。
孫策站在建業城頭,眺望長江水道上的楚國水軍,沉聲道:“劉秀,我們就在建業做個了斷吧。”孫策已經提前將他的母親,以及家中的老幼婦孺,全都送去了大秦安置,並留下遺命在他死後由孫武繼位,顯然是做好了戰死在建業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