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二晉的趙國邯鄲內。

趙王此刻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趙國的庶民也有二百多萬,同魏國一樣也是全麵遭災。

在趙康平二年的熏陶下,趙王是知曉庶民們的重要性的,也有心救災。

可尷尬的則是地處冀州的趙國本就產糧不豐,不遭災的話還行,隻要仗打得時間久了,亦或者是不慎遭災了,趙國各郡的糧倉內就周轉不開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趙王想開倉放糧,可惜倉內的糧食遠遠不夠,隻得急急忙忙將國中的重臣們召集到宮中商議對策。

平原君蹙眉提建議:

“君上,要不我們試試向齊國借糧吧?齊國富庶今夏也沒出現天災,國內必有存糧,我們給齊國的國相送信,那後勝雖然是齊王建的舅舅,卻是個見錢眼開的人,想來通過他的路子,咱們多多少少能借來些糧食?”

趙勝話音剛落,性子直爽的廉頗當即擰著斑白的眉頭,連連擺手否決道:

“平原君,你這想法老夫聽著就覺得不靠譜。”

“之前長平之戰時,國師就說了齊國對天下的態度好聽些是偏安東隅,難聽些就是裝聾作啞。咱們和秦國是死對頭,齊秦兩國卻是戰略合作夥伴,後勝縱使再愛財,他也知曉輕重,在秦趙大戰時齊國都不敢借糧食給咱們,更彆提如今咱們還遭災了,需要的糧食就是個無底洞,齊國哪肯對我們伸出援手?”

“依老夫看,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國外,不如同二年前一樣,號召國內貴族富戶捐錢納糧,全國上下一條心,一同熬過這個難熬的時候,等到以後國內糧草充足了,君上再慢慢給這些捐獻錢糧的人進行補貼,也好不讓這些人寒心,未來若有需要,人家還願意掏出錢糧來幫助國家渡過難關。”

聽到廉頗這話,馬服君、華陽君、虞卿都紛紛點了點頭,樓昌糾結了幾息也跟著微微頷了頷首,趙勝卻抿了抿唇,眸中滑過一抹不喜。

倘若時間往前推一推,國難當頭,向國中權貴富戶納糧的法子還是趙康平在長平之戰時提出來的點子。

那時多虧了國內這批捐獻上來的糧草才使得幾十萬趙軍在長平戰場上硬生生將秦軍拖到了堅持不下去,不得不主動議和的時候。

有二年前的成功經驗在,趙王室也知曉該如何重新向民間征收錢糧,一整套流程沒有生疏半點兒,然而當初趙康平離趙時的舉動可謂說是把趙王室的臉麵給生生撕下,還放在地麵上“砰砰砰”跺了幾腳,算是早就把他們叔侄仨給得罪狠了。

眼下趙康平都離趙半年了,國師的官印都交了,廉頗還是一口一個“國師”,這稱呼讓趙勝聽著分外刺耳。

他的雙唇抿成一條線、神情冷漠的撇過視線,即便從心底裡知道廉頗說出這法子更好用些,可是因為趙康平使用過,他就覺得心裡頭有些膈應了,寧願舍近求遠,也不是很想用。

趙豹聽了自己四弟和廉頗的話後,仿佛就又回到了當初長平之戰糧草短缺

時麵臨的一選一決策,平心而論,他也是不想走趙康平走過的路子的,可與四弟相比,他明白實惠遠遠要比麵子重要。

看到先前與趙康平交好的趙括、馮亭、虞卿都傾向於在國內征糧了,他也思索了一會兒,而後神情認真地跟著對跪坐在上首漆案旁的大侄子開口道:

“君上,臣認為廉老將軍所說的民間征糧的法子的確更適用些,眼下民間災情嚴重,庶民們都等著糧食救命,若這個時候我們去臨淄求救,即便最後齊王和君王後願意借給我們糧食,這一來一去也會耽誤掉寶貴的救災時間,不如您即刻在國內頒發捐糧的王令,號召邯鄲的貴族富戶們積極捐糧捐錢,而後再將這些從貴族富戶手中征收到的錢糧統一分配,送到不同的郡裡。()”

“?????葶卟??╠??膉??料羙葶???????げ?繰?葶????膉?蕑????煎偛?癑奏葶譎???遟遟﹖???()『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跪坐在上首的趙王聽著下方七嘴八舌的討論,不由有些頭疼的用手指揉了揉額頭,自從國中鬨出旱蝗災害後,他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各種繁瑣的政務紛至遝來,民間眼看著秩序要崩亂了,他就又想起了國師的好。

彆的不說,國師在趙國就是趙人的精神信仰,康平食肆總店和康平醫館矗立在大北城的東市和西市,就讓趙人們心安。

然而這兩個意義非凡的鋪子都已經關門好幾個月了,國內的好時候似乎也像是絢爛過頭的夏花,隨著國師的離去變得一去不複返了,隻剩下逐漸凋零的命運了。

興許這就是遠香近臭吧。

趙王閉了閉眼掩飾住眸底的苦澀,而後勉強打起精神坐直身子,放下揉額頭的手,用帶著紅血絲的雙眼看著自己的兩位叔父道:

“那麼此次征收錢糧的事情就由平陽君、平原君負責,樓卿從旁協助吧。”

趙豹、趙勝聞言忙俯身喊:“喏。”

坐在對麵的樓昌也跟著俯身行了禮,但他心中卻覺得這次征糧的事情八成不會順利。

很快,現實情況也如樓昌估計的一模一樣。

當趙王的王令傳到宮外後,住在小北城的權貴和住在大北城臨水豪宅區的富戶們大多都不願意買賬。

當初麵臨秦軍們的進攻,權貴富戶們也擔憂若是趙軍在長平兵敗,秦軍一口氣越過太行山攻入邯鄲,到時國破家亡,他們的富貴和性命也難保,身處求生漩渦中的權貴富戶們自然而然願意積極地獻糧捐錢,而此刻國內遭災,有性命之憂的是缺吃少穿的底層庶民們,即便全國都出現了災情,這又不妨礙權貴富戶們每日仍舊吃香喝辣的?

沒有性命威脅的權貴富戶們除非腦袋進水了,神誌不清了,才會願意將家中的錢糧捐出來填到庶民們那饑餓的肚子裡的。

國內那些等著發國難財的糧商們沒有坐地起價,就是因為華夏商會出手控製國中的各種物價了,可惜商賈們都是奸猾的,既然在這種天災內沒法提高米價,賺不到大錢,索性直接在鋪子中放一點點糧食。

不到半個

() 時辰賣光了就直接打烊了,你華夏商會能限製我不讓我賣高價米、高價麥,難道還能強迫我開門營業嗎?

權貴們不將庶民們的性命放在眼裡,商賈們眼中隻能看到嘩嘩嘩相互碰撞的刀幣,沒有後顧之憂的這撮人就裝死,實在裝不了死了,就獻出一點點打發叫花子的錢糧出去,以求清淨。

一旬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當初在長平戰場上前後兩次加起來有六十多萬士卒等著糧草救命,為了這些士卒們有命和秦軍對抗,國內短短幾日就征收到了幾十萬的糧草。

而眼下等著糧食救命的人口變成了二百多萬,向同一撥人征收錢糧,十天內,餓得前胸貼後背、盼望救濟糧的人口足足翻了足足五倍,然而國內征收的錢糧卻連長平之戰時的五分之一都沒收到。

作為主要負責人的趙豹、趙勝兄弟倆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可是他們除了敢給那些住在大北城的富戶們施壓外,是萬萬不敢向同住在小北城的權貴階級們施壓的。

從旁協助的樓昌瞧著這兩位大王的親叔叔急得直跺腳的樣子,麵上不顯,心中卻鄙夷極了。

這兩位嬴姓趙氏的兄弟倆既是擁有肥沃食邑的封君,還是公室內的頂級權貴,天災當頭,竟然每個人隻拿出來了兩萬石的錢糧。

人家趙括這個年輕封君和馮亭這個韓人封君都是把家人們所需的糧食給扣除掉後,其餘封地上產出的糧食都捐獻出來了,甚至在北境抵禦匈奴的李牧家族聽到消息後也都讓老家的家人們往國都內捐獻了錢糧。

這兄弟倆嘴上說的好聽,要多多征收錢糧救災,歸根結底還是在心底裡隻把庶民當成籃子裡的雞蛋看,在它們眼中看來庶民們隻是一個數字罷了,這些身份低賤的庶民即使熬死一批,用不了多少年這個下降的人口數字又會繁榮起來了。

麵上裝得愛民如子、大義淩然,其實心中還是對這些卑微如螞蟻的庶民們是鄙夷的。

儘想著讓他人打開錢袋子做慷慨之事了,自己動動嘴皮子衝在前麵就想要擔個好名聲,哪有那等淨占便宜的好事?

多年前,他們樓氏一族的長輩樓緩年輕時也是有名的縱橫家,侍奉趙武靈王,後來奉命出使秦國,侍奉秦王稷。

樓緩族叔擔任秦相時,致力於秦趙兩國修好,沒想到在風光煊赫之時,秦人沒對他下黑手,反而被年幼的趙惠文王底下的臣子在背後給狠狠捅了一刀。

那一刀可捅得慘啊,樓緩族叔的秦相的位置被秦王稷的舅舅穰侯給接手了,自己在鹹陽也差點兒連性命都沒有了,被信任的母國人給背刺了,這能忍?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