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褎然舉首(一)(1 / 1)

大明望族 雁九 1592 字 1個月前

整個大興縣衙隨著縣試的開場在考試日封閉,這些夾肉燒餅自然也是前一就備好的。

不過因陪著縣令大人的監考的吏員也用這燒餅,或許是照顧自己人,上來時倒不是涼的,而是熱過的。不過因熱的馬虎,並沒有熱透,外頭軟了,裡麵還略有些硬。

就著茶水用,有些噎得慌,入口勉強。

沈瑞是淩晨用的早飯,肚子裡真餓了,一口氣吃了三枚燒餅,才用茶水漱漱口,吞咽完畢。

他用眼風掃了掃其他人,除了第一、第二兩人麵上帶了幾分虔誠吃著夾肉燒餅之外,其他考生都拿了考籃中自備的吃食。即便有一、二人對縣衙這準備的吃食略有興趣的,試吃了一口也撂下。

並非都是因嬌生慣養,吃不慣外頭吃食,有的人則是帶了謹慎,怕吃了葷食腸胃不調,影響接下來的考試,寧願吃自己帶的饅首或素燒餅。

等到未初(下午一點),離場大半個時辰的縣令大人才踱步回來。

他的視線在每個考上桌上的碟子上打了個轉,看到沈瑞右手邊時,眼神就有些冷。

那是春山書院的小學生,咬了一口夾肉燒餅又吐了出來,吐出的半口燒餅牙就擱在碟子裡。

第一的考生用了兩枚、第二的考生用了一枚燒餅,到沈瑞這裡用了三枚。

知縣的視線在沈瑞的桌子上頓了頓,眉毛動了動、

沈瑞已經開始動筆,抄寫第二篇時文。

等到撂下筆,他一抬頭,正與知縣的視線對了個正著。

知縣對沈瑞點了點頭,沈瑞連忙頷首回禮。

雖告訴自己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沈瑞還是忍不住想的多了些。

他正猶豫著要不要先交卷,右手座位的小同窗已經起身,隨即身後也有動靜。

看來被南城書院的學生搶了先,春山書院這邊的學生都不甘,今日要強先交卷。

沈瑞見狀,便也收了筆墨紙硯,跟在兩個小同窗身後,成了第三個交卷的考生。

依舊由吏員引著,同窗三人去了昨日等著開門的廂房中。

一個小同窗道:“不知明日排名是否有變動?”

另一人接道:“縣尊應該會掄才排名才是,否則要是一場定勝負,何必還要考五場?”

前邊那人聞言,帶了期盼道:“希望能此”說到這裡,帶了不忿道:“不過是仗著比我等年長幾歲罷了,我們要是也熬到十六、七才下場,哪裡還能輪得著他們占頭裡?”

他話未說完,旁邊那人已經開始咳上,瞄了眼沈瑞,不停給這少年使眼色

這小少年卻沒明白同窗的用意,繼續說道:“師兄們這個年紀都準備秋闈了”

沈瑞隻做沒聽見,這小少年後知後覺自己失言。

他說的是第一、第二兩考生的年歲,卻將比同學年長兩歲的沈瑞也說進去。他向來傲氣,對於沈瑞這個第三的排名也未必就心服,便扭了過頭去的,隻當不知自己失禮。

“首場”排在前十的,都是已經遴選出來的出色考生。

沒一會兒,就又有兩個考生出來,就是那排在第一、第二的兩個考生。

五人分屬兩個書院,道不同不相為謀,彼此都無話。

不過幸而後邊的幾個考生答題時間都不慢,等了兩刻鐘,剩下的五個考生也都出來。

今日“出頭牌”,就是昨日首場的前十名。

算算時間,現在才未正,比昨日“出頭牌”早了半個時辰。

依舊是披紅的衙役吹吹打打,鼓樂齊鳴地將十個考生歡送出考場。

沈瑞上了自家馬車之後,便琢磨起這大興縣縣令來。

大興縣因是京縣的緣故,是正六品衙門。大興縣父母官雖稱縣令,卻不是正七品,而是正六品。

既然是正六品官,就不可能是考了進士後直接栓選,多半是外放知縣任滿考評卓異部推上來的。

能對推為京縣知縣,定是之前真有政績的,不過肯定是沒有靠山,才被安排在這容易背黑鍋的位置上。

同樣是父母官,京尹是熱缺,京縣則是避之不及的冷缺。

就算京中權貴拉關係、賣人情,走的也是順天府衙門,而不是兩個京縣衙門。

沈瑞有心想要叫人打聽打聽這大興知縣的行事做派,不過想到京城人多眼雜,自己如今又正是考生身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熄了念頭。

且看下一場,沈瑞心中暗暗對自己道。

回到家中,三老爺雖也過問兩句,卻沒有同昨日似的讓沈瑞默文章。沈瑞即“頭場”進了前十,這次縣試應無礙。

倒是徐氏那裡,早聽管事回報,曉得沈瑞是“首場”前十,笑著道:“看來要準備紅包了,明兒兒會有人上門賀喜呢……”

沈瑞對於此風俗先前也有耳聞,每場前十名的考生,縣衙會安排人手去考生住處“賀喜”。

沈瑞道:“一碗熱水五十文茶水費,二百多的考生一一收到,算下來就是十多貫錢,這還不算考場中叫賣的點心吃食…不知今日還是不是如此?又有這‘賀喜,紅包,縣衙考試一回,倒是收益不少……”

徐氏道:“習俗如此,縣試年年有,每次一旬功夫,要是沒有丁點兒油水,縣衙的人也不樂意……真要有赤貧子弟,他們也多睜一眼閉一眼,不敢太勒索……”

沈瑞想著那屠家少年沒帶銀錢,差點被逼著欠債,就曉得徐氏是高估了那些人的操守。

那少年是個實誠的,一心惦記還他那四十文錢。

沈瑞雖對那少年沒有輕視之心,可也會真的有功夫在考場外等那少年還錢

次日一早,大老爺才上衙門不久,縣衙“賀喜”的隊伍就到了。

就是前兩次送沈瑞等人“出頭牌”的那些人,看著穿著打扮,正職應是縣衙衙役,客串鼓樂手。

他們一路吹吹打打的進了仁壽坊,後邊就跟了不少看熱鬨的幫閒與頑童。

等到了沈宅這條胡同,鼓樂聲響得越發厲害,街坊鄰居都驚動了。

三老爺帶了沈瑞出麵,謝了大家的“賀喜”,又送上“茶錢”。

即便來的是尚書府,眾衙役屏氣凝聲的,可在收“茶錢”的時候卻沒有手軟,收了一次後又鼓樂齊鳴了一番,直到三老爺又送了一回“茶錢”,領頭的才滿嘴吉祥話,帶了眾衙役去往下一家。

被這隊衙役鬨騰的,仁壽坊中家家都曉得沈尚書家公子今年應縣試且中了紅榜。

大老爺為人寬和,徐氏行事素來周道,這兩口子當家,街坊鄰裡之間就沒有紅臉的。

之前不知道還罷,如今既曉得沈瑞應試,各家女眷便紛紛上門道賀。

如今縣試都還沒完,徐氏哪裡好大喇喇地受大家的祝賀?一家一家的勸回去,隻道如今孩子才應考,還瞧不出什麼,不好饒了鄰裡,等過幾個月若是順當,再請大家來吃酒。

大家聞言,心中有數,這說的是院試了,便也都知趣,隻說等徐氏帖子。

當年沈珞在時,縣試也是“紅榜”上,沈家也是在院試後擺的酒。

如今沈家後繼有人,不免有人想起已經夭折的沈珞,對比起兄弟兩個。當年沈珞英氣勃發,是個不錯的孩子,可到底是侄子不是兒子,行事並不與沈尚書與徐氏相似。

如今這位嗣公子,行事倒是隨了沈尚書,人前雖寡言少語,可看著彬彬有禮,倒像是隨了沈尚書的寬和性子。

就是徐氏,也因縣衙報喜的隊伍想起沈珞當年,情緒有些低沉。

等到晚上,大老爺落衙回來見老妻神色有異,歎了口氣,道:“可是想起珞哥了?”

沈珞是弘治十年參加的童子試,縣試時第二,府試、院試都是“案首”。

即便不喜二老爺與二太太行事為人,可沈珞卻不愧為沈家子孫。

徐氏沉默了一會兒道:“今天二月十七,要是珞哥還在,也考完會試了……都是命數,如今潁姐也南下了,隻盼著孩子們都好……”

夫妻兩人雖為沈瑞的好學自強欣慰,可想想如今這才是科舉仕途第一步,也隱隱地有些心急。

旁人不曉得,隻有夫妻兩個心中有數,大老爺去年高升尚書,對沈家雖是喜事。可掌印尚書不比之前的侍郎,公務也繁重。偏生刑部雖在六部之中排在倒數第二,可所有的案卷案宗都涉及律法人命,不得輕忽,大老爺又是個極重責之人。

就算是尋常人,到了知天命之年體力都會不支,更不要說大老爺身子骨本就比尋常人弱些。

這半年下來,大老爺委實累的夠嗆,去年入冬後就病了兩回。

“瑞哥是個要強的孩子,逼自己逼的緊,用不了幾年就就能撐門戶……”大老爺安慰妻子道。

徐氏雖心疼丈夫,可也曉得如今的沈家二老爺外放出京,子侄尚幼,全憑大老爺支撐著,叫大老爺致仕休養是妄想,便也不再囉嗦。隻是心中酸澀得不行,可在丈夫麵前又不願露出來,便轉過頭去,低聲道:“幸而選的是瑞哥…

雖說她心疼沈瑞,可時不我待,卻不能不逼著沈瑞快點成長了。

否則的話,怕是來不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