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禦覽(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665 字 2個月前

最後這些折子彙總到了秘書處這邊,理論上來說,秘書處隻是對這些折子進行整理,然後送報李軒親自審閱,並沒有審批之類的權力。

但是秘書處之所以成為翰林院最為重要的機構,就是因為這個整理的權限,這個權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了什麼折子更重要,什麼折子可以讓聖天子優先看見,甚至是看不看,進而影響帝國政壇。

因為聖天子李軒每天都忙得很,是不可能每天都仔細審閱數以百計的折子。

能夠讓他仔細看並作出親自批示的折子,往往都是最為重要的那一批,比如高層人事變動,軍務等重大事務的折子,此外還有禦書房和翰林院的意見不統一的折子。

剩下的普通折子,尤其是禦書房和翰林院的審批意見一致的折子,他往往都是一目十行,直接批一個閱或者知道了。

有時候偷懶了,他甚至都是懶得看,直接在折子的後頭批示‘閱’、‘知道了’。

畢竟天天批示幾百份折子,而且每天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李軒的時間每一天都是不夠用的。

通常來說,他早上用過早膳,會在八點整抵達自己的辦公室,並接見當值的禦書房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簡單的開一個早會,如果沒有特殊事件的話,往往是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夠結束。

隨後李軒會開始批閱折子,這一批閱,就是會批閱到十一點左右。

然後是接見臣子,這些臣子大多都是各地的官員回京述職,或者是上任之前的施政報告,這個接見時間,往往會持續到十二點多,有時候甚至還會直接賜膳,一邊吃一邊繼續聊。

聊完後,李軒會睡一個午覺,下午睡醒繼續批閱折子,間隔會接見大臣,這些大臣通常都是高官,一般都是有事臨時覲見的。

李軒看時間,有時候見,有時候也是懶得見。

等到傍晚時分,李軒會召見翰林院的各科科長進行每日的例會,因為這個時候往往臨近下班,李軒都是讓他們有事說事,沒事閉嘴,這個例會大多也是在半個小時內結束。

結束翰林院的例會之後,李軒一天的日常工作基本上算是結束了,等到晚上的時候,如果李軒勤快的時候,他會加班繼續審閱折子。

不過天天批閱折子,饒是李軒這樣自詡勤奮的人也是受不了天天這麼搞,所以晚上一般不會加班,或是陪伴家人,或是欣賞舞動,哪怕是在辦公室裡發呆,他都不願意繼續審批折子了。

這是日常生活,此外,每月的初一、初十、二十都會舉行例行朝會,這個例行朝會參加的臣子人數比日常的禦書房早會人數就多了很多。

禦書房早會,參與人員隻局限於當值的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人數往往隻有七八個人左右,多也不過十幾個人。

而例行朝會,參與人員隻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各部門的負責人!

文官方麵有各部尚書,督察院都禦史、大法院法官以及其他直屬機構的負責人,武將方麵主要是樞密院和海軍統帥部的各部負責人以及近衛軍的三名參謀長。

這些人加起來大約有四十多人。

然而,這樣的朝會,依舊隻是小會而已,畢竟是十天一次的例行朝會,主要是用來討論事務的,而且討論的都是重要的,爭執不下的事務。

因此,這種例行朝會上,往往是很容易爆發出激烈的爭論,一開就是一上午很正常。

不過這種例行朝會,和正式的朝會依舊是有著極大的區彆,要不然也不會冠以‘例行’二字了。

傳統上的朝會,往往都是有著眾多人參與的正式朝會,隨隨便便都有幾百人參與,而且參與的人員也不局限於高官,還有宗室、貴族之類的。

這種數百乃至上千人參與的大朝會,其實一年也沒幾次。

這種大朝會,說是天子接見大臣議事,但是彆說在大唐朝了,就算是在其他的傳統王朝裡也是變成了一種儀式了,在數百甚至上千人參與的大朝會裡討論國家大事,這不是扯淡嘛!

大家夥大清早起來準備,而且還得站上至少一個上午,彆說坐了,連動作稍微大一些,都會被彈劾君前失禮,這種場合裡,體力稍微不好的大臣都撐不住呢。

就算是李軒自己,在這種大朝會裡也是很遭罪的!

大清早五點多就要起來,要知道,平常的時候,哪怕是小朝會他都是七點起來,一般八點才去前殿工作。

大清早不到五點就得爬起來,在一群人的伺候下進行梳洗,穿上龍袍後,簡單的吃一點早餐,然後跑去給白太後請安,然後大約在七點的時候,準時抵達大殿!

然後坐上高大的黃金龍椅,身上穿著金絲繡著龍紋,寬大但是想要傳上去得好幾個幫忙的龍袍,腦袋上頂著奢華無比,但是卻是沉重無比的皇冠,然後跟個神像似的,一動不動坐在龍椅上接受大臣的跪拜大禮!

早些年的時候,李軒還挺享受這種被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同時口呼萬歲的感覺,但是這十幾年下來,他就是失去了這種感覺,有時候反而是覺得坐在龍椅上的自己跟個木偶似的,有點傻逼。

不過這種大朝會,是中原王朝數千年來的傳統了,大唐王朝自詡是正統的中原王朝,而且還講究什麼仁孝治國,複周禮,所以很多這種傳統的禮儀但是不會輕易放棄變動的。

好在這種大朝會,往往一年下來也就那麼一兩次,影響也不大。

日常處理政務的朝會,還是小規模的例行朝會,至於日常工作,還是以每天的早會,例會,批閱折子為主。

由此可見,批閱折子是多麼重要的事,而掌握了整理折子權限的秘書處,實際權力其實也是非常龐大的,但是實權雖然大,但是李軒給予的限製也是非常大。

首先秘書處裡不是所有官員都有這個權力的,真正參與折子整理工作的隻有一等秘書,掌院學士處長,副處長,隨行秘書這些人是沒有這個權限的,而下麵的二等,三等秘書也是沒有這個權限的,有這個權限的隻有十多個一等秘書。

但凡是秘書處的一等秘書,也就是那些有權利參與折子整理權限的一等秘書們,基本上都是李軒親自挑選的,而且必須是孤臣,但凡是和外頭的大臣有所聯係的,基本都是不太可能成為一等秘書的,而且被翰統嚴格監視,一旦有任何的不軌舉動,基本都完蛋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其實也很難徹底的保證不發生問題。

畢竟任何製度,都是有漏洞的,李軒所能夠做的也隻能是儘可能的完善製度,並嚴格控製而已。

要不然的話,他就隻能是親自批閱數以百計的折子了,而這是不可能的事,他就算一天什麼都不乾,都不可能批閱這麼多折子。

把部分權利下風是必須的,但是要有控製的下風,讓臣子們相互牽製。

這一套製度,自從李軒建立後,倒也是沒有出過什麼大問題,至於以後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有可能,但是李軒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了。

不管是前明時代的內閣製度以及司禮監製度,又或者是滿清的軍機處製度,其實都有著諸多的缺陷。

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真正完善,一點漏洞都沒有的製度。

今天,李軒和往常一樣審閱折子,先是處理了軍務方麵以及部分人事變動的折子後,就是看到了陳立夫的這份折子。

陳立夫的這份折子,雖然說的隻是普通的政務,但是陳立夫是李軒這邊掛著名號的人,基本上秘書處裡的秘書們,都是知道,此人是簡在帝心,他送上來的折子一般都會讓李軒親自審閱的。

除了陳立夫的個人因素外,也和這份折子的內容有關係,這說的是上海縣的合並問題,而上海乃是目前帝國的第一大工商業城市,份量非常重,這種事自然也是需要李軒親自處理的。

此外,禦書房的審閱意見和翰林院工商科的審閱意見不一致,這也是秘書處的一等秘書們,把這份折子優先送給李軒審閱的緣故。

三個方麵綜合起來,就是讓這份折子,在今天的數百份折子裡,其優先序列列入了前十。

李軒拿起來,先是看了一遍折子上的詳細內容,實際上折子的內容很簡單,重點無非就是說把上海以及華亭和嘉定三縣進行合並而已。

而禦書房的當值大臣,明確表示了反對。

但是翰林院工商科,卻是認為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而李軒自己嘛,簡單看了後,第一感覺就是,這個陳立夫似乎要搞一個大上海!

這結合後世上海的發展,也是情理之中,上海的發展之路,也是一個擴張的過程,從之前的單獨一個縣,再到大上海,然後再到幾乎把整個鬆江府都包含其中。

然而內閣方麵說的卻也是有道理,後世的上海其實和現在的鬆江府並沒有什麼區彆。

後世的上海雖然隻是一個市,但是下頭也有各區啊,如今的鬆江府下屬也有各縣,縣和區的區彆並不大。

鬆江府或者說上海的發展問題,其關鍵不在於行政上的合並不合並,而是各區域的聯係問題,或者更簡單的說是利益分配問題。

而這一點,如果合並之後,那麼就是合並之後的上海縣衙門處理,而在合並之前,那麼就是現在的鬆江府知府衙門處理了。

其中本質並不會變動太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