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在金陵放眼長遠的謀劃將來,皇帝趙啟在長安十分窩火。慮及與突厥的戰事正值關鍵時刻,隨州戰敗的消息不宜宣揚,趙啟強忍火氣,隻將自己在禦書房關了一個時辰,便泰然自若的照常視事。一直以來,楊致在揣摩皇帝心思的同時,皇帝也從來沒忘了琢磨楊致。自楊致力助先帝挫敗前任太子趙恒的逆謀、領兵迎駕回京之後,原本與趙啟親厚的關係便漸行漸遠,一日比一日對他冷淡。從那時候起,趙啟心中便有了一個鬱結:莫非楊致早就看穿了父皇對我的苦心栽培?父皇一再密囑這廝有威脅大夏江山的能力,難不成是真的?這廝是不是從來都沒把我當成一回事?是不是從來都看不起我?既是如此,朕就偏不信這個邪,偏要做給你看!放在前世,這就是個典型的心高氣傲而又胸有城府的富二代。不對,應該說是“帝二代”。楊致早在與趙啟相識之初就曾經感歎:沒辦法。誰讓人家命好得沒了邊,有個做皇帝的爹呢?現如今輪到這貨做皇帝了。楊耀呈送長安的戰報中,除了簡略彙報戰敗的過程,便是請罪了,並未提及張博虎,是以趙啟至今不知張博虎為何許人也。事分輕重緩急,敗就敗了吧!大夏壓著南楚打了那麼多年,就不許人家偶爾反咬你一口?想想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趙啟禦筆親批給楊耀的回複,直白而理智,貌似看起來也很讓人提氣:一是總結教訓。安撫軍心士氣。二是依據夏軍成例,撫恤戰死的將士。三是並無一字訓斥楊耀。而是告訴他,楊家老爺子是怎麼教孫子楊猛的。打輸了怎麼了?再去打過就是了!皇帝批複的奏章。照例是先轉至內閣分管大學士爾後下發。先帝威權極重,雖對朝臣寬嚴相濟,但留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剛嚴可畏,尤其是容不得征伐遭逢敗績,通常是嚴旨訓斥,令人遍體生寒。是以諸位宰輔重臣看到這份批複,頓有耳目一新之感。唯有徐文瀚是一副事不關己的神情,臉色淡然的不置一言。耿進原本隻是遊離在關乎軍國重務的朝政邊緣,名義上是“佐理”軍政。實則手頭並未負責什麼具體事務。但自戰端一開,便每日風雨無阻的前來上朝了。磨磨蹭蹭的捱到散朝,徑直來到徐文瀚的公事房,搭訕道:“徐相,這都散朝了,怎地還在埋頭公務啊?”徐文瀚分管的還是署理錢糧的老本行,北方戰事未畢,南方戰事又起,這些時日自然比平時更為忙碌。耿進顯然是明知故問。隨口應道:“是耿帥啊!你不是也還沒走麼?無論散朝與否,總歸是今日事、今日畢,儘我本分之責而已。”徐文瀚不僅是與耿氏父子,與朝中眾臣都是淡淡相交。少有往來,平日與耿氏父子就更沒有什麼交集了。徐文瀚就此住口不言,耿進見此時公事房裡再無他人。稍一猶豫,直言問道:“皇上對於楊耀戰報的批複。不知徐相如何看待?”徐文瀚何等精明?早已料定耿進是為此而來。惜字如金的答道:“甚佳。”耿進半生征戰,戰功赫赫。官爵已至武臣極品,多少還是顧及幾分威儀與臉麵。噓聲歎道:“老夫父子二人每戰爭先,未逢一敗。不想今上較之先帝,胸襟膽魄更顯寬仁博大!”耿氏父子同朝統軍,為兩代皇帝所忌。新皇不動聲色的意欲掌控兵權、充盈羽翼、升拔培植絕對忠於自己的新一代軍方勢力,必然會毫不留情的掃清這條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然而正如先帝所言,為人君者,有的事隻能做,不能說。何況並無實證,縱然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冒皇帝之大不韙進言勸諫,都不知該如何開口。這一節耿進與徐文瀚都心知肚明,所以耿進隻是委婉的表露出心中的怨氣。認真說來,耿氏父子都是大夏的忠純之臣,錯就錯在當年大不該在爭儲一事上過早的選邊站隊!耿進神色淒然,眼神頗顯無奈。不管對誰來說,老年喪子總歸都事人生慘事。徐文瀚一時不忍,淡淡一笑道:“寬仁博大麼?恕我直言,如若楊耀再敗,則必死無疑。”耿進愣道:“世上豈有敢保百戰百勝之人?若是戰敗則死,試問大夏日後何人敢戰?老夫愚鈍,懇請徐相賜教!——哦,徐相儘可放心明言,老夫願以闔家上下百十來口性命擔保,絕計不會多嘴,隻會爛在肚裡。”徐文瀚低聲道:“耿帥無須這般鄭重!我也隻是揣測聖意罷了,左右都不會認賬的。一敗能容,再敗被撤,本是常理,也顯得皇上仁至義儘,昭示了恩德。但耿帥可曾想過,楊耀實在敗得不是時候!若不撤他,軍中怎有那許多空餘實職供皇上擢升安插人手?若是撤他,回京之後如何安置?耿帥好歹因功高而至大夏首位武英殿大學士,可楊耀的戰功較之耿帥遠有不及也!耿帥統兵多年,交誼深厚的部屬軍將想來不在少數,須知楊耀亦然!這些人明麵上無話可說,私底下又會作何感想?而楊耀一死,皇上還需顧慮那麼多麻煩麼?”“我與楊致有八拜之交,於他父子的性情與府中情形儘皆熟知。楊家老爺子教孫子打輸了再去打過,確有其事,但這隻是上半句。耿帥可知下半句是什麼?再打不過,就不必回來了!自家孫兒,此話自然不能當真。可楊耀是大夏鎮守一方的統兵大將,不是皇上的孫子!”“能被委以統轄數十萬大軍重任的將帥,絕非愚鈍之輩。楊耀再戰若勝,皇上隻能徐徐圖之。再戰若敗,耿帥認為他還有活路麼?”耿進用心傾聽,細細咀嚼,不禁駭然心驚。江山代有才人出,楊致集團的核心人物無一不是當世頂尖一級的人傑,無怪乎能得自樹一幟,成為包括皇權在內都不敢小覷的一方強大勢力。略一思索,咬牙跪倒,連連叩首道:“徐相大才,老夫猶如醍醐灌頂!我兒耿超身處絕境,萬望徐相援手救他性命!大恩大德,我耿氏一門定當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