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軍官團的計劃(1 / 1)

鐵漢子 過河老卒 1655 字 2個月前

一群參加“高司操演”的團級主官和師、旅、團級的參謀們,在總參謀官離去十幾天時間裡,在關外軍團準備向北開拔的意圖已經半公開化之時,如果不明白參與操演完成規定科目之後的自己應該乾啥事兒的話,那就統統的不合格!返回司令部的楊格沒有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卻欣喜的收獲了“高司操演”最後一個科目的成績單,對照地圖一一研讀過“高司操演”軍官團製定的第三軍北調計劃,楊格覺得自己應該給他們三個月的“操演”成績打個高分,噢,不對,是給個優評。第三軍北調,表麵上是一次正常的軍事調動,是甲午戰爭以來軍力南流的一次回歸。事實上卻是——誰這麼想誰就是傻蛋!德國人不會這麼想,日本不會這麼想,俄國人更不會這麼想。弗林伯格能夠一針見血的提出問題;日本人不好提出問題,卻能在旁觀望,推測出許多楊格願意傳遞給他們的信息;俄國人又會有何等反應?在楊格看來,第三軍北調的目的至少有四個。外交,目的是配合恩師李鴻章在德國的逗留,但是,李鴻章身負恭賀俄皇加冕、清俄締約的使命,不可在德國等多久了。五月,俄皇加冕,四月之前,關外軍團就要做出動作向德國人證明——清國新式軍隊是有決心捍衛滿洲利益,保障北滿安全,也保證德國人在南滿的商業利益。這個保證的背後就是給德國人采納“陳樹澤建議”,積極推動清德結盟以信心。內政,四萬軍隊北調,長期屯守邊防,需要的糧秣彈藥補給甚巨,在盛京已經結納了大批移民的同時,隨著軍隊北上的腳步,移民跟進,向鬆嫩平原、三江平原挺進。完成作為移民實邊重要組成部分的開發北大荒計劃。軍隊,關外軍團,第一軍,在當今大清國百姓中,特彆是在移民群體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完全是被移民們當做靠山!什麼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不談這些,咱們隻論實在的東西,軍隊能給移民們提供何種基本生活條件,那麼。移民們在未來就能給軍隊以百倍千倍的回報!故而,第三軍也是移民實邊向吉林、黑龍江推動的前奏。關於俄國,清國強軍進駐黑龍江,充實邊防。俄國人遠東濱海地區隻有區區四、五萬軍力,雙方算是達成了軍力的平衡。那麼,俄國人在提出什麼“建議、計劃、條件”時就首先要掂量一下,以遠東駐軍能否達成“強修鐵路、強租軍港”的目的?如果俄國一意孤行,那勢必就要向遠東調動軍隊。這就是楊格給德國人的信號了!對俄國人向遠東增兵保持警惕的不僅僅是楊格,還有日本人、英國人。老毛子真要出昏招的話。後麵的戲就真的好瞧了。楊格完全不介意在英國人背後操縱下,自己和日本人攜手,各自滿洲和朝鮮利益,向老毛子開戰。關於日本,楊格很樂意看到日本政府在日清關係問題上保持了“親善”的態度,不管這種態度是真還是假,至少楊格在遼東放一個師的兵力作為朝鮮方向的警戒就足夠了。還有可能拉日本人攜手對俄開戰。彆人都以為清國人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聯俄拒日,楊格偏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聯俄拒日的策略完全是戰略眼光僅限於遠東地區,沒有考慮全世界國際關係的“閉門造車”。對日本,他恨之入骨,卻並不妨礙他在適當的時候與日軍聯手。國際間關係,利益才是最好的朋友。…,完成了戰略性的思考。再來考慮第三軍北調的戰術實現問題。道路,沒有像樣的!補給,自行攜帶!吉林、黑龍江各族人民守住寶地卻不自知,還過著漁牧生活,第三軍北調和移民跟進正是吉林、黑龍江社會生活形態改變的契機。向導,第三軍官兵們有三分之二都可以充作向導;軍用地圖。王傳義的軍事測繪隊已經抵達海拉爾。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原本是黑龍江將軍屬下的靖邊、鎮邊、敵愾諸軍已經成為第三軍的柱石,以前從黑龍江方向補給盛京戰場的糧台轉運局恢複即可,加上軍團軍需部兵站部隊的進駐和加強,檢閱關外軍團整編成果、軍級兵力集團在東北大平原的千裡機動能力,如今正是時候。隻要沿途補給體係在大軍開拔之前完成,千裡行軍就不是問題。那麼,又要考慮接下來的問題。其一,第三軍北上後的布防。國境線太長,江河縱橫、地形複雜,缺乏騎兵力量的第三軍隻能在黑龍江駐軍(騎兵為主)的協同下完成戍邊重任。具體實施辦法為,第三軍以利於整體動員反應和補給支持的重兵集團態勢,在璦琿、阿勒楚格(今哈爾濱附近)、琿春、海拉爾駐防,協助移民開墾荒地,加強軍事訓練和換裝後的適應性訓練。黑龍江將軍壽山屬下騎兵部隊一分為二,一半用於邊境線巡邏,一半駐紮扼要處,為快速反應部隊和協助步兵軍作戰的突擊兵力集群。其二,第三軍北上的千裡大機動,機會難得,不能不作為重要的訓練科目來完成。中間加入適當的科目訓練也就理所應當了。“高司操演”軍官團的計劃工作沒有涉及戰略性的思考,卻在大軍調動、駐防、科目訓練和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麵作了相當多的工作,表現可稱卓越。突發事件中占據第一位的是民族矛盾。傳統的漁牧生活被打亂,放牧地或者捕撈地被移民占領改為農耕,對少數民族來說不太容易接受。對此,軍官團的計劃是提前派出在第三軍中的蒙古族科爾沁、鄂倫春族、赫哲族、朝鮮族戰士分赴各族聚居區,宣講盛京在移民實邊後發生的改變以及本地人和移民們各自得到的實惠,甚至可以接引各佐領、各部落頭領到盛京來看一看。當然,黑龍江將軍衙門勢必要為此做出大量的工作。第二位是春季行軍可能遭遇的洪澇災害應對,這一點,作為軍隊隻要有思想和物資準備,不難克服。第三位是馬匪、山匪可能的趁大軍開過造成的擾動而為非作歹,甚至混淆視聽,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時候添油加醋,抹黑大軍。那麼,在千裡大機動的科目之下,適當的增加剿匪拔點作戰、打草驚蛇作戰、圍獵作戰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第四位是疾病防範,四萬軍隊和跟在軍隊後幾十萬移民,長途行軍遷徙,春季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鬆嫩、三江平原很多水草地潛在的疾病傳染源,都有可能造成災難。草創的軍團軍醫局和從第一軍抽調野戰醫院配合行動,也在軍官團的計劃之中。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何況是經曆過實戰,又經曆過整軍和特彆培養的軍官團!看過計劃的楊格、甚覺滿意的能不給人家四十三名軍官以優評嗎?給,要給,不過,得首先給自己一個優評再說。…,楊格自得時,李皓推開門報告:“參總,老帥來了。”依克唐阿走得很快,李皓剛閃開,他就出現在門口臉色陰沉的說:“電報,劉撫帥銘傳昨日在合肥家中病故,朝廷、北洋和劉參謀官具皆拍發電報來此。”恩師李鴻章在德國,北洋掌門就是楊格,淮軍老帥劉銘傳去世,朝廷和北洋都要問問楊格的意思而斟酌後行。說起來,除了楊格手下第一號大將劉鬆節和老帥之侄外,第一軍的淵源完全可以追溯到銘軍時代,甚至關外軍團的第二軍也有不少將領與銘軍有瓜葛。從政治立場來看,老帥是積極在台灣推行新政的,與楊格在關外推行新政有前後呼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把新政推動為大潮,老帥的精神和事跡就應該被楊格力所能及的大力宣揚,成為全國輿論的主導。老帥是鬱悶過世的,一力推行洋務的他在台灣的新政被邵友濂破壞殆儘,個人宦途也在李鴻章和朝廷屢次爭鬥和妥協中被犧牲,可以說,劉銘傳是個悲劇的英雄人物,理應在過世之後得到應有的、高度的評價,以慰後人!以勵後人!楊格從依克唐阿手裡接過電報,徑直翻出劉鬆節發來的看了看,劉鬆節要請假回合肥去,他是劉家在軍界的唯一代表人物,可以在某種程度說是劉銘傳老帥的繼承人。“依帥......”依克唐阿擺手道:“北洋的事兒你做主,回電時加一句,依克唐阿.拉紮裡在奉天齋戒三日,敬送傳帥魂歸極樂!”楊格默然點頭,依克唐阿轉身離去。依克唐阿與淮軍的關聯完全是因為楊格,在此之前,依帥與湘軍的關係反而因為吳大澄屢次到黑龍江辦理對俄交涉,反倒親密許多。北洋的事兒太複雜,依克唐阿身為旗人不好插手,更不好在楊格擔綱北洋幕後掌門時言語過多,能向劉銘傳表達敬意就足夠了。辦喪事,旌表什麼的,楊格實在不熟悉,給在鞍山的曹文翰打了一個電話,不多時,曹文翰就快馬趕來,兩人商議了一陣子,回電京師,表達希望隆重辦理劉銘傳後事的意圖作罷。光緒二十二年,壬申年二月壬申日,劉銘傳,卒。三日後,朝廷議決追封太子太保銜,超晉一等子爵並世襲罔替,諡壯肅,準在台灣和合肥建專祠,清明、卒日、生辰、年節,由專祠所在省份派專人主持祭奠,國史館立傳。丁亥日,關外軍團全體將領在鞍山軍議之前、第一軍全體將領在蘆台司令部設靈堂遙祭,並改榆關中前所之前第一師司令部為英烈祠,設石碑,勒劉帥銘傳之名於首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