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馬拉普特拉河以東的孟加拉地區,其地域範圍也就是後世孟加拉國達卡、錫爾赫特、吉大港三大行政區所在。除了人民軍現在占據的吉大港港口和鐵路沿線一帶外,其他地區的麵積約有5萬多平方公裡。這一地區土地肥沃、水源豐沛,隻要能建設好水利工程、降低洪澇災害的影響,再投入足夠的勞力,肯定會成為一個特大糧倉。對於這一區域,要說趙振中完全不動心,那是假的!不過,想法雖好,沒有行動也是白搭。從眼下各方麵情況看,人民軍至少在今後幾年內不具備收孟加拉東部為己用的能力的。自布馬拉普特拉河以東到現在鐵路線以西的5萬多平方公裡區域,對現在的人民軍來說,就是一大塊雞肋!孟加拉東部水源豐沛,可由於地處平原,地勢低窪,豐沛的水源在雨季也就成為泛濫成災的惹禍根苗。現在那裡雜草叢生,遍地鼠患,疫情尚未消除,一旦洪水肆虐,被淹死的大批老鼠又會成為疫病滋生的新溫床。而當雨季過後,那些僥幸逃生的老鼠們憑借平原充足的食物來源和其自身驚人的繁殖能力,又能在來年雨季到來前形成新的大規模鼠患,開始一個新的輪回!要想徹底解決孟加拉東部平原地帶的這一怪圈,要麼是在兩次雨季的空擋期間,向那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徹底撲殺老鼠、消除疫情的同時,建設好防洪水利工程;要麼是先撲滅鼠患、消除疫情,然後再興建防洪水利工程。最終使當地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對民眾黨所領導的西北來說,眼下不僅沒有那個物力,更沒有那個人力來解決孟加拉東部的鼠、疫、洪三災!在河道縱橫、溝渠密布的5萬多平方公裡區域內建設起足敷應用的防洪水利工程,施工建材等物資的投入將極為驚人。即便是依河道走向劃分區域分批建設,按階段推進,也不是現在正忙於備戰和基礎工業建設的西北所能承受得起的。而消除這5萬平方公裡的鼠患和疫情,醫藥物資方麵的投入也將遠遠超出西北現在的負擔能力。何況,西北眼下最缺的就是人口。儘管通過與劉湘合作,西北自去年至今接受了川省1600多萬災民,加來自其他省份的災民,使西北總人口達到了320多萬,但這個人口數量與西北廣闊的地域相比,仍然嚴重偏低。在國內加速發展且又即將麵臨中、日間全麵戰爭的時候,在阿薩姆、吉大港一帶的人口因疫情而遭到嚴重削減、山南開發建設又亟需大量人力的時候,西北根本就沒有足夠人力投向那5萬平方公裡的絕域!而且,疫、鼠、洪三災並存的孟加拉東部區域,也成了一個將英印當局與人民軍隔離開的緩衝地帶。有這樣一個屏障地帶在,可大大降低山南人民軍兵力不足的壓力。這也是在占據阿薩姆、吉大港一帶後,人民軍仍能抽調數萬兵力進擊緬甸西、北兩部的原因所在。有這多種原因在,對於布馬拉普特拉河以東這一三災並存的區域,趙振中在今後幾年內是無意於改變其現況的。而且,他也相信,英印當局更不會付出高昂代價去占領那一片絕域,給其自身背沉重包袱。“坦率地說,孟加拉地區的種族、民族、信仰、文化等情況都比較複雜,與我們這裡和山南的阿薩姆、吉大港一帶有著截然不同。我們民眾黨和人民軍無意於改變這一事實。”趙振中斟酌著說道,“對於布馬拉普特拉河以東、我軍現控製區域之外的孟加拉東部地區,將成為我們與英印當局的隔離區存在。這一區域人跡近絕,又疫、鼠並存,再加雨季到來後極可能發生的洪災,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管是英印當局還是我們人民軍,都無力改變這一狀況。”當下,趙振中又向真納解說了一遍改變那5萬多平方公裡的兩種方式。真納原本曾想派人到這一區域,背倚人民軍,再聯結孟加拉的穆斯林,同英印當局對抗。但現在一聽趙振中所說的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真納很快便打消了原來的念頭。英印當局和西北方麵都無力改變的現實,剛剛蹣跚起步的穆斯林聯盟就更無法做到。,儘管心有遺憾,可聽趙振中表明人民軍無意繼續西進後,真納心裡還是放鬆了許多。在真納看來,同一個對自己祖國沒有領土野心的外部勢力合作,至少是讓人放心的一件事。至於人民軍現在占據的吉大港一帶,在曆史那裡屬於緬甸人所有,而且那裡原來的居民很雜,真納並未將其看作穆斯林應有的地盤,對人民軍的占領並無多大抵觸。現在的孟加拉省一共有24萬平方公裡左右,除了人民軍現在占據的吉大港一帶,以及那塊絕域外,孟加拉至少還有16萬平方公裡左右的區域在。這樣大的區域,再加數千萬人口,也是能有所作為的。“趙先生,貴黨能否象在英印西北那樣,幫助我們在孟加拉西部地區發展?這樣我們也好從東西兩個方向對英印當局予以打擊。”雖然因疫情的存在,民眾黨不見得會幫助自己實現這個想法,可真納還是忍不住提了出來。果然,趙振中稍一思索,便拒絕了真納的請求:“很抱歉,真納先生,我們現在防疫用醫藥非常緊缺,解決阿薩姆、吉大港和緬甸西北部的防疫問題都有很大不足,沒有能力去解決孟加拉西部眾多人口的防疫問題。”頓了下,趙振中又提醒道:“孟加拉西部雖然有不少穆斯林,可據我所知,加爾各答等地仍有許多印度教徒,加那一帶的疫情並未消除,貴黨若是急於在那裡發展,恐怕要承受許多不必要的損失。”真納仔細想想趙振中說的在理,也就先按下了心思。隨後,雙方又就一些與英印局勢有關的問題交換了看法,並在很多方麵取得了共識。馬步芳和真納在西北前後待了3天,便日下午經南疆返回了克什米爾。儘管兩人也想去山南人民軍占據的區域看看,可孟加拉灣的雨季已經拉開序幕,空中和地麵交通不便,馬步芳和真納也隻好等以後有機會再說了。通過此行,穆斯林聯盟還是獲得了不少成果的。除了趙振中答應的學校、裝備等援助,以及在一些問題達成的一致外,又有3萬多穆斯林青壯及其家眷願意跟馬步芳等人去山南闖蕩。這些前後由西北去往山南的穆斯林民眾,將成為馬步芳兄弟鞏固自身地位的可靠班底,也有利於西北對山南穆斯林施加影響。處理完扶持穆斯林聯盟、給英國人的屁股下麵添加一把暗火的事宜後,趙振中便在1日電召山南地北的諸位大將,準備在6月22日召開軍事會議,對人民軍控製區域和現行體製做進一步調整,以應對今後將要到來的中、日戰爭。實際,有關調整從4月份就已經開始,這次不過是對此前調整結果予以明確和進一步深化,以便今後各部能更好的貫徹和落實所承擔的任務罷了。接到趙振中的電召,人民軍幾大集團的主要將領在把事務交代給留守人員後,便紛紛起程,提前向蘭州趕去。山南聯合指揮部的陳致遠、於鎮山、洪飛三人,在將事務交代給程威遠、管承等人後,也準備在20日動身。但在19日下午,坐鎮緬甸密支那的十縱參謀長高忠武卻電告指揮部:印緬戰事陸軍指揮官奧金萊克派人與人民軍溝通,並希望雙方能儘快展開停火談判。“英國佬這就慫了?”於鎮山有些詫異。“不慫還能怎的?”程威遠笑道,“先是在海麵被我們一通胖揍,逼得英國海軍現在遠離孟加拉灣北部;接著又在緬甸攻城略地,從英國佬身狠狠地撕下一大塊肉來,加這些天空軍時不時的去緬甸空串門,英國佬要不慫那才怪了!”洪飛也在一旁笑著接口道:“現在孟加拉灣進入了雨季,風浪大,英國人的艦船更不敢輕易靠近北部。我們雖然也受天氣影響,可隻要天氣晴那麼幾個小時,風小一些,我們的飛機就能光顧一下周邊緬甸和印度的港口。英國人可就沒這本事了。”“英國人現在隻提出停火談判,又有老牌帝國的底子在,真慫的可能不大,更可能是緩兵之計。”陳致遠判斷道,“英國人現在奈何不了我們的空中優勢,孟加拉灣雨季的到來又使其今後幾個月中無法向這一帶調兵遣將,加印度西北局勢不穩,緬甸境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又開始漲,英國人急於同我們達成停火的迫切心情也就不難理解。”,程威遠興奮地攥拳說道:“既然英國佬急於談判停火,那我們就坐地起價,最低限度也要迫使英國人承認我們對已占區域的實際控製!”“沒錯!戰場英國人得不到的,更彆想在談判桌拿回去!”陳致遠點頭讚同,“先將這些情況電告先生,看先生有沒有指示。另外,附我的請假電。這次就由老於和洪飛回總部,我和威遠留下。”“那怎麼成?要留也是我留下,你這個總指揮可要回去好好彙報一下作戰總結。”於鎮山反對道。“這一戰,最大的亮點就是空軍。隻要洪飛回去了,總結不成問題。”陳致遠擺了擺手,“再說,五縱和十縱出擊緬甸,也是我們共同擬定的方案,你回去彙報也是一樣。就這麼定了!”在19日晚接到陳致遠等人發來的電報後,趙振中多少有些意外。依他原本打算,是準備和英國人對峙兩年,等歐洲大戰爆發後,再威逼利誘英國人接受現實,承認人民軍對山南區域的占領。沒想到英國人這就撐不住了,現在就提出停火談判。但仔細想想英國人現在麵臨的情勢,以及主掌英國權柄的是張伯倫這個崇尚外交解決國際問題的“和平人士”,趙振中對英國人提出停火談判也就釋然。儘管趙振中也認為眼下的停火談判隻是英國人迫於各方麵情勢而采取的緩兵之計,可他還是願意在英國人接受現實的情況下實現雙方停火。畢竟,中、日間的全麵戰爭已經臨近了,在人民軍山南戰略目的基本達成的情況下,實現與英國人之間的停火是可以接受的。不過,趙振中可並不僅僅想實現停火,除了陳致遠等人在來電中所說的“實際控製區域堅決不退讓”的底線之外,趙振中又增加了兩點對英國人的要求:“解除對孟加拉灣北部一帶海域的封鎖;實現人民軍和英國方麵正常通商、通航。”並將與英國人談判的事情交給陳致遠負責,程威遠及在緬甸前方的武德清、高忠武協助。英國人用艦隊將孟加拉灣北部一帶封鎖,而人民軍則用飛機對1000公裡半徑內的海域進行封鎖。利用吉大港和科克斯巴紮爾兩個先後建成的機場,人民軍空軍封鎖的海域範圍從緬甸仰光向西一直延伸到英屬印度奧裡薩省的巴拉迪布一帶。飛機行動迅速,又有後方機場依托,在白日的封鎖效果比英國人在海整天漂泊的艦隊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人民軍空軍如此大範圍的投放水雷封鎖英屬印度、緬甸近岸海域,則更讓約翰牛們叫苦不迭。人民軍空軍白天出動幾個小時,蜻蜓點水似的四處布雷,英國艦隊就要疲於奔命地忙一兩天甚至更多時間在港口及有關航道排雷。這實在太讓人痛苦了!雖然眼下孟加拉灣一帶海域進入了雨季,人民軍空軍的活動大受影響,情況緩解不少,可英國艦隊受到的風浪影響更大,也更難以為繼。趙振中相信,解除封鎖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英國人會做出明智選擇的。而當封鎖解除,原來被封鎖海域附近的港口實現通航、通商也就是題中應有之意。緬甸盛產的稻米可有效補充山南和西北糧食所需,而阿薩姆等地出產的茶葉也能足以吸引英國人。當然,趙振中也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向英國人表明人民軍停火的誠意。誠意也要靠實力來保障。憑借英國人現有的或今後能獲得的空軍裝備,在兩年內絕無超過人民軍現有裝備的任何可能。僅此一點,趙振中就不擔心歐戰前英國人能在山南翻天。萬一約翰牛真瘋了,那重新痛打瘋牛就是!雖然靠商業利益維係的紐帶不怎麼牢靠,可那畢竟也是一個紐帶不是?而且從仰光到巴拉迪布一帶海域解除封鎖後,也更有利於人民軍獲得海外資源的補充。這可比趙振中原來預想的兩年後吉大港才能得到通航強太多了。而且,通過此番接觸,人民軍同英國人在兩三年後也能有進一步溝通的可能,為將來趁機以政治方式和平解決中緬領土爭端奠定基礎。,事實,英國人現在麵臨的形勢比趙振中料想的還要艱難。除了要麵對因戰敗而在印度、緬甸所引發的一係列問題外,英國政府還在地中海和紅海麵臨來自意大利的威脅,以及歐洲大陸日漸增強的德國威脅。作為一老牌帝國的首相,張伯倫並不傻,他也清楚眼下英國所麵臨的形勢。而在丘吉爾那令人厭煩的灌輸下,張伯倫也知道在未取得空中優勢之前不能再和人民軍發生大的戰事。特混艦隊當初可是從幾個地方抽調艦船組成的,為了維護大西洋、紅海、地中海等地航線的安全,特混艦隊是不能一直呆在英屬印度和緬甸海域的。而英屬印度西北部日漸高漲的穆斯林武裝獨立以及緬甸內部重新興起的民族主義浪潮,都讓張伯倫政府極為頭疼。因此,在短期內無法解決人民軍問題的情況下,英國人考慮的就是通過談判穩住人民軍,先解決其他問題再回頭對付人民軍。甚至張伯倫還想促使人民軍與蘇聯發生戰爭,等雙方陷入僵局的時候,英國人再解決山南的人民軍,收複英屬印度和緬甸。畢竟,蘇聯與人民軍現在也處於敵對狀態,人民軍又一直聲稱要收複失地,而蘇聯所占據的原屬中國的領土可比英國人占的多太多了!至於英國同蘇聯合作對付人民軍?開玩笑!不管是在國際還是英國國內形勢,特彆是張伯倫所賴以執政的保守黨及其選民,根本就不容許張伯倫有如此選擇的可能性。況且,張伯倫本人也是堅定的反蘇分子,也根本不會去謀求與蘇聯的聯合。在原本曆史,張伯倫雖然因對德國、意大利奉行一味縱容的綏靖政策而臭名昭著,但其本來目的卻是“禍水東引”,想通過滿足德國**的方式鼓勵、縱容其進攻蘇聯。隻不過,張伯倫對其外交活動能力自我評價過高,又一再輕信希特勒和墨索裡尼的承諾,忘記了外交是要靠國家實力去說話的事實。而當時的英國已無法約束實力急速膨脹的德國,這才是其失敗的關鍵。而現在,張伯倫又把主意打到了人民軍頭,並寄希望於奧金萊克與人民軍之間的談判。隻不過,張伯倫此番設想注定要落空罷了。月23日,人民軍與英國印緬軍之間的停火談判在納巴舉行。納巴是曼德勒到密支那鐵路線的一個小鎮,距離密支那約有200公裡左右的路程。人民軍這方麵是高忠武、武德清、管承三人在具體談判,程威遠在密支那靠前指揮,而陳致遠則在吉大港坐鎮。而英國方麵,出麵負責具體談判的是薩默維爾、奧金萊克的兩名副官,以及印度總督、緬甸總督的兩名代表,一共4人。奧金萊克和薩默維爾分彆在曼得勒、仰光坐鎮。雖然談判雙方對人民軍控製區域的領土歸屬各執一詞,可眼下進行的是停火談判,與權屬問題無涉。因而,儘管期間有過一些爭執,但在人民軍寸步不讓、英國人急於緩和局勢的無奈下,以“實際控製區域為界”的原則卻確立下來。終,以阿薩姆地區與緬甸原有交界線為基礎,南部由人民軍占領的阿恰布港向北沿加拉丹河為界;中部以欽敦江為界,從葛禮瓦到霍馬林,江水以西地區為人民軍控製;北部則以霍馬林—孟康—當東隆山—茂盧—瑞古—太平江為界線。除了在西南部從英緬當局身給劃了一刀,小有斬獲外,人民軍更是占據了欽敦江南北走向的西部所有地區,並且還將緬甸北部向中國方向的突出部分給一刀橫切了下來。這橫切一刀所獲得的幾乎相當於後世緬甸克欽邦的全部,以及占了實皆省三分之一還多的北部地區。而克欽邦留給英國人的隻是在太平江與瑞麗江之間寬40公裡左右,長60公裡左右的一小塊地方。有國內政府的授意,讓英國人最難以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後,剩下的解除封鎖、通商、通航等事情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就好說多了。,至於英國人在談判中有意提到的蘇聯所占據的中國領土問題,武德清的回答是:“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定會收複,但時機要由我們自己掌握,不勞貴方憂心。若貴方真有誠意,不妨先把占據我國的領土歸還給我們!”直接將英國人的話給堵住。對於南進集團挺進山南以來所俘虜的英國人,以及此前在新疆喀什噶爾被扣押的外交人員和僑民,人民軍方麵同意將其全部遣返。其中,在山南被俘虜的英國人將分彆在吉大港和茂盧釋放,而新疆被扣押人員,則將在中國國內神池釋放。終,停火協議由雙方談判代表以及程威遠、陳致遠、奧金萊克、薩默維爾先後簽字,並在6月2日雙方換文之後,正式生效。當然,為了維護英國人的麵子,在協議生效後,經趙振中同意,陳致遠等人以人民軍山南聯合指揮部名義,與英軍印緬戰區司令部共同發表聲明,稱“為了維護印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為將來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彼此間的爭端,人民軍與英印、英緬方麵達成停火協議。自即日起停火協議生效,孟加拉灣北部一帶海域恢複正常……”能逼得老牌帝國在自己麵前低頭,消息傳開後,人民軍下一片歡呼!國內各界民眾,在聽說人民軍竟打得英國人簽字求和後,也是揚眉吐氣,與有榮焉。而身處西北的民眾,更是一片歡騰!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百年裡就一直是向洋人簽字求和。一次次的屈辱後,除了一些熱血兒女仍在為這片古老的華夏土地和這古老的中華民族而奔波、呐喊,甚至拋頭顱、灑熱血之外,大多普通民眾已經深深的麻木了,又何曾想過洋人竟也有向中國人求和的那天?“這是西北的勝利,但這也是中國的勝利,是華夏民族的勝利!”“但有西北在,列強能奈何!”……國內一些報刊紛紛發表文章,謳歌西北的的勝利。老蔣雖然也認為這是民族和國家的勝利,但麵對國內人心漸向西北的形勢,卻感到深深地失落:“勝利是西北的,不是我們的。”對於陳致遠等人所取得的這一結果,趙振中也極為興奮。他公開說道:“這雖然隻是個停火協定,但卻是中國近百年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標誌**件!它不但標誌著人民軍和我們民眾黨領導力量的進步巨大,已能夠與老牌帝國抗衡並能取得勝利,更標誌著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近百年來的屈辱史從今後,要徹底改寫了!”此前,人民軍曾在新疆抗擊蘇軍並取得勝利,也曾收複蒙古西部,但前者是在自己國土抗擊外敵入侵,後者則是打擊地方民族分裂勢力。若說此前的行動是維護國家領土完整,那麼現在人民軍在山南的行動就已經是開疆拓土了!其間差彆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國內因西北的勝利而民族情緒高漲,而英國國內除了一些有識之士為日不落帝國的前途憂心忡忡外,絕大多數民眾卻並不在意遙遠的、與自己根本就不沾邊的印度、緬甸形勢。造成這一結果的卻要歸咎於英國國內長期以來盛行的和平主義。一個比較出名的事例是33年牛津大學俱樂部的學生,竟通過了一項“本院絕不為國王和祖國而戰的決議”。而這一行動不但沒有受到英國主流輿論的譴責,反而得到了英國媒體和民眾的一片叫好聲。在這樣的形勢下,也就難怪洞察英國未來局勢險惡、一再呼籲加強戰備的丘吉爾被視為“戰爭販子”,更在議院裡坐了十年冷板凳了。儘管已經預料到了停火協議的結果,可當這一結果真的傳到英國本土後,丘吉爾仍然被國民的無動於衷而深深刺痛。他看得很清楚,雖然這次停火協議中並未涉及到人民軍所占據區域的權屬問題,可承認人民軍對其控製區域的實際占領就已經是最大的問題!就好象暴風雨大作的夜晚,房門被狂風吹開一條縫隙後,在暴風雨的作用下,縫隙會很快擴大,最終整個房門甚至整所房屋都可能被狂風卷天空,然後重重的摔個粉碎!,但英國自一戰後,國內和平主義盛行,還有長期以來的軍備廢弛,都讓英國無法在眼下擴大同人民軍的戰事。停火隻是無奈之下不得已的選擇。道理雖然明白,可丘吉爾仍然感到悲哀,也為大英帝國的前途充滿擔憂。事實,人民軍和英軍之間就印緬問題達成的停火協議,也是雙方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導致的判斷嚴重偏差的結果。趙振中原本準備控製住所占領的區域後,承受被英國人封鎖兩年的結果,等歐戰爆發再謀求吉大港等地的通商、通航。畢竟,國內中、日間的戰事很可能會象曆史那樣如期爆發。屆時,人民軍空軍力量收縮之下,是難以長期封鎖孟加拉灣的。而英國人卻因印度、緬甸內部興起的反英潮流,以及戰敗後引發的意大利、德國對英國在中東、非洲和大西洋利益的挑戰,急於抽調特混艦隊的艦船到其他區域,也急於抽調奧金萊克所指揮的近10萬地麵部隊平息印度、緬甸內部紛爭。在前方將領判斷出人民軍無意進一步擴張的前提下,英國政府急於緩和印緬局勢也就不難理解。“就這樣停火了?”談判結果達成後,作為曆史事件的參與人,程威遠高興之餘卻也感到些許遺憾,“要是再過一兩年,等我們在緬甸那邊修好道路,完全可以把英國人占據雲南南部地區都收複回來。現在有了這一紙文,到時候可多少就有些嘴皮官司打了。”“你就知足!”陳致遠先是瞪了他一眼,隨即又樂道,“彆靜想美事了,也不看看我們這次占了多大便宜。就我們現在占領的區域,已足以抵得過英國人曆次占領的我國雲南南部領土了。哪怕是連本帶利算,我們也不吃虧。更何況,我們還占了阿薩姆和吉大港呢!”“道理我也明白。就是怕在這邊一待幾年,沒仗打。”歎了口氣,程威遠又道,“通過這一仗,我算看出來了,在山南這邊,空軍要挑大梁,將來海軍的作用也少不了。而停火協議一簽訂,我們連鑽山溝、密林的機會也幾乎沒有了。”“空軍和海軍自有其優勢,可我們地麵部隊也有自身優勢,不要妄自菲薄。”陳致遠思量著說道,“以前先生就說過,在西方世界,協定隻是雙方在力量相差不大,或互有顧忌,相互牽製之下暫時達成的一種平衡狀態。協定一經簽定就麵臨著將被撕毀或被突破的命運。力量相差懸殊者之間,是不存在什麼協定的。英國人雖然和我們簽訂了一紙文,可隻要他們自認獲得了超越我們的優勢後,就一定會重新挑起戰火!所以,我們決不能懈怠,一定要把部隊訓練成先生所說的熱帶密林作戰的精銳!應對今後這一帶所可能發生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