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五星諸宿神君大殿之前,乃是一個簡單的渡口,那童子吩咐擺船的船翁將船停靠在渡口,二人下的船去,便是那童子領著離淵向前走,隻不過離淵卻是在大殿正中停下了,朝著那五星諸宿神君的大殿望去,手中簡單的施了個道禮……總之離淵在殿前停足了很長時間,那童子見拜佛言語,也不好打擾,隻有站在一邊靜靜的等待。離淵駐足良久,便是跟著那說著話穿過這五星諸宿神君的寶殿,又穿過第三重進入到一個最為廣闊的院落中區,此處的彆院極大,初看時能夠發現環繞這院中的幾個方向,分彆供奉著四禦天帝的殿堂,離淵便是跟隨著那童子,來到後院的四禦天帝大殿前。四禦是僅次於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後土皇地祇。四禦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為道教所奉的總執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後的四禦之首。“玉皇”之名,首見於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它在所列神譜第一中位“玉清元始天尊”之下,列“玉皇道君”,位居右位第十一;又列“高上玉帝”,位居右位第十九。在詩人們筆下,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得道成仙者都須向它朝拜,群仙猶如世上皇帝之公卿,皆列班隨侍其左右。兩宋崇道,對玉帝的尊崇尤甚。次為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傳為協助玉皇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之神,三為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傳為協助玉皇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禦諸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神,同時這四禦按照星神來分位,又有另一不同解釋,稱之為“四極大帝”,北方曰北極紫微大帝總禦萬星,南方曰南極長生大帝總禦萬靈,西方曰太極天皇大帝總禦萬神,東方曰東極青華大帝總禦萬類,是以各自按照星宿神邸分居四禦天帝的大殿。在這院子中還有一道通往深處的小路,想來這最後一重便是那宗師議會的場所了,離淵跟隨著小童從那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的殿堂穿過,望著這位道教尊神“四禦”中的第三位神,勾陳大帝同北極紫徽大帝上樣,最早也是源於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上精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精,離淵看著那神像前方的黃色緯潘上的星路條紋,淡淡的細查了一番。不為其他的緣故,隻是因這世間廟宇道觀眾多,大多供奉的是仙佛菩薩、三清道尊,亦或者是庇護神邸山神土地,就類如那武當山的守護神---玉京尊神真武大帝,倒是真正意義上完全供奉星尊神邸的廟宇道觀很少,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這星神的神邸過於紛雜,很少有正統的廟宇供奉為。千葉穀如今能夠保存有如此多的這般建築,也算是難得可貴,單是七星大殿那般雄偉的廣場,便是入得了史冊了,隻不過這千葉穀乃是高氏一族千年的傳承之地,自然不會讓外人隨意進入,除此之外,很難有彆處如此詳細,供奉星神文化的沒落溢於言表,畢竟現如今據離淵所知的最大供奉星神的建築,乃是承德魁星樓。魁星樓乃是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建築之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創建於公元1828年。當時的承德知府(地方官的名稱)海忠為祈求他所管轄的地方文化昌盛,興建了這一供奉道教神仙“魁星神”的道觀。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魁星神能保佑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獲得成功,科舉興盛之時,中國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類建築。離淵曾經有幸見到過一次魁星閣,裡麵供奉著一位赤發藍麵、怒目獠牙的神。這位神立於鼇頭之上,一隻手捧鬥,另一隻手執筆,一隻腳向後翹起如大彎鉤,他就是聞名天下的魁星神,這尊魁星神像,形象十分生動。望著這位過去掌讀書人命運神的得意形象,可以想象到封建文人學士們在其腳下俯首低眉,誠惶誠恐的模樣魁星,又稱奎星。宄其源,與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關係。奎宿為星官的名稱,又叫“天豕”、“封豕”。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第即稱作“魁”,就是出於“魁”與“奎”的同音,並有“首”之意的緣故。如明朝時,科舉要實行“五經取士”。所謂“五經”,就是《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家崇奉的五部經書。每經所考取的頭一名稱之為“經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在鄉試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須分彆是其中一經的“經魁”,故又稱“五經魁”或“五經魁首”。此外,科舉考試中,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也稱作“魁甲”;鄉試中,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也稱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義。由於魁星掌主文運,所以與文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過去,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因“魁”又有“鬼”搶“鬥”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唐宋時,皇宮正殿的台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鼇(大龜)的圖像。如吊考中進士,就要進入皇宮,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規定,考中頭一名進士的(狀元)才有資格站在鼇頭之上,故有“魁星點鬥,獨占鼇頭”之譽。宋代人同秘在《癸辛雜識》中就有當時考中狀元,朝廷“送鍍金魁星杯柈(盤)一副”的記載。明朝人陸深在《儼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們在座右貼魁星圖和考場出售魁星像的熱鬨場麵。這些皆表明士生們都希望“魁星點鬥,金榜題名”。當一種供奉信仰,變的無比功利之時,這種信仰便是不要也罷。再往後一重,乃是千葉穀“道藏講經堂”,是千葉穀人士日常傳法辨經之所,地方挺大,站一百來人沒人問題,這重院落同時也是,千葉穀接待來客最後的位置了,再往後則是高氏一族核心人物的往日宿居之地,風水也正是最安逸的場所。道藏的內容十分龐雜。其中有大批道教經典、論集、科戒、符圖、法術、齋儀、讚頌、宮觀山誌、神仙譜錄和道教人物傳記等。此外還收入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經失傳的古籍。還有不少有關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如有關醫藥養生之書,內外丹著作,天文曆法方麵的著作等等嗎,是以此處往日來,儀客匆匆乃是眾人座而輪道的極佳場所。此時那道藏講經堂的大門也正開著,門前也有兩位紅衣紫帽的侍者模樣正在等候,一見到離淵與那童子二人進來,招呼道:“離道友到了嗎?快請,幾位長老正在裡麵等著。”講經堂裡沒有凳子,而是放了一地的蒲團,屋子裡有幾十個人的樣子,都站著,一見我進來,目光都迎了過來,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十道目光一齊看過來,離淵立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差點沒退後一步退出門去,這裡果然都是風水修行界的高人!在人群中,離淵自是不容易分辨熟人,不過這間隙便是看見了兩個熟人,原因無他,而是這兩個的裝束太特殊了,隻見人群中兩位光頭僧人在其身旁晃動著,正是元智普法兩位禪師,那年輕的元智禪師對著離淵笑道:“小道友,贏得了這靈術大比的頭籌,是不是心中輕鬆許多。”這時候,諸人見到這兩位在風水江湖上德高望重的老僧,和和氣氣的跟離淵打招呼,皆是以為心中驚異,離淵曉得這元智禪師是在為自己打氣,不由得笑道:“佛爺,承你的吉言了,如今心結已結,的確是輕鬆不少,還是佛爺你看的清楚。”風水江湖的高人,離淵見過最厲害的高手,莫過於這元智普法二人以及先前見過的三宗宗首,這元智普法兩人身姿挺拔,看上去寶相莊嚴,連腦門也是鋥亮的,不覺得好笑,不提離淵心中如何感想,那元智普法二人已經引著離淵來到了講經堂中,二人先盤腿在一張蒲團上坐下,然後元智普法產生指著對麵的蒲團向離淵招手:“小道友,你坐在這裡,跟大和尚我做個伴。”既然那元智禪師叫離淵坐下,離淵沒有多想,便是也按著平時打坐的姿勢,在元智禪師麵前端端正正的坐下了。屁股剛一沾蒲團,就覺得有幾道冷颼颼的眼光刺了過來,耳中還隱約聽到了幾聲冷哼。離淵當時不知道,修行界規矩多著呢,尤其注重輩份長幼。這元智禪師的蒲團位置代表著自然不一樣,然而離淵考慮的有點少了,要離淵坐離淵就坐了,也沒管周圍還有那麼多高人都還站著。離淵坐下之後,倒是另外的諸多人,原本身為東道主的高千秋,又一擺手請其它的人也入坐。這些人坐下了一片,但還有人站著沒有坐下。這些站著的人也有規律,大多規規矩矩的站在某個坐著的人身後,估計是那人的門下弟子或者晚輩。離淵坐在元智禪師的右手邊,左手邊坐的是普法產生,離淵的右手邊坐著個留長發的中年人,見他所留的長發,可能是一位便裝出行的道士。結果聽他一介紹,果然是道士,而且來頭還不小,居然是青城一脈的掌教大尊師,無門無派,卻是又受到青城一脈諸門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