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拔罐治療能夠在中醫裡麵占據這麼重要的地位呢?這都是因為拔罐治療的療效確實是不錯,拔罐治療在醫療上麵有著很多的積極治療作用。拔罐治療具有機械刺激作用: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皮膚表麵,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係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拔罐治療具有負壓效應: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它可通過神經係統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同時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次,負壓的強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使體內的毒素、廢物加速排出。拔罐治療具有溫熱作用: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淋巴循環加速,吞噬作用加強,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境。另外,溶血現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起到了保健功能。不過。你不要認為拔罐治療的療效很好,所以拔罐治療所需的治療設備就很是精貴或者很是難得,要是你真有這種想法。那就完全錯了,其實拔罐治療的常用設備很普通,很是常見,它的常用設備一般都是以下這幾種:(1)竹筒火罐:取堅實成熟的竹筒,一頭開口,一頭留節作底,罐口直徑分3、4、5公分三種。長短約8~10公分。口徑大的,用於麵積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徑小的,用於四肢關節部位。至於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過於乾燥,容易透進空氣。臨用前,可用溫水浸泡幾分鐘,使竹罐質地緊密不漏空氣然後再用。南方產竹。多用竹罐。(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圓肚大,再塗上黑釉或黃釉,經窯裡燒製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幾種,陶瓷罐,裡外光滑,吸拔力大,經濟實用,北方農村多喜用之。(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熱硬質玻璃燒製的。形似笆鬥,肚大口小。罐口邊緣略突向外,分1、2、3種號型,清晰透明,便於觀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起來了。(4)抽氣罐:用青、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便於抽氣時應用。現有用透明塑料製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於抽氣。從這裡麵可以看出,拔罐治療的設備是有多麼的普通了,所以說,拔罐治療是一種對普通人很是實用的治療手段。不過,你不要看拔罐治療所需的治療設備很是,但是,拔罐治療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而言,拔罐治療的方法具有以下幾種:第一種:火罐法。(1)投火法:將薄紙卷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燃著到1/3時,投入罐裡,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投火時,不論使用紙卷和紙條,都必須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燒一寸左右後,紙卷和紙條,都能斜立罐裡一邊,火焰不會燒著皮膚。初學投火法,還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層濕紙,或塗點水,讓其吸收熱力,可以保護皮膚。(2)閃火法:用7~8號粗鐵絲,一頭纏繞石棉繩或線帶,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將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燈或蠟燭燃著,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棒一頭,往罐底一閃,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此時罐內已成負壓即可吸住。閃火法的優點是:當閃動酒精棒時火焰已離開火罐,罐內無火,可避免燙傷,優於投火法。(3)滴酒法:向罐子內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將罐子轉動一周,使酒精均勻地附著於罐子的內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後用火柴將酒精燃著,將罐口朝下,迅速將罐子叩在選定的部位上。(4)貼棉法:扯取大約0.5公分見方的脫脂棉一小塊,薄蘸酒精,緊貼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著,馬上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上。(5)架火法:準備一個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厘米,放在應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將棉球燃著,馬上將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產生較強的吸力。第二種:水罐法。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使用時將罐子傾倒用鑷子夾出,甩去水液,或用折疊的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按在皮膚上,即能吸住。第三種:抽氣法。先將青、鏈黴素等廢瓶磨成的抽氣罐緊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著。這幾種拔罐治療的手段療效都很不錯,讓你在進行拔罐治療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不過,拔罐治療的療效是很好,但是,這裡麵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在做拔罐治療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禁忌。現在由於家用真空抽氣式罐由於它的簡便、易學,已經走進了越來越多的百姓家中。當人們受涼、肩背疼痛時。年紀大一些的人都會說:“拔拔罐吧。”起罐後的一身輕鬆,能緩解甚至解除許多不適。但也有人因在使用中方法不當,反造成了一些新的不適。因此這裡就用家用真空抽氣式罐作為禁忌的介紹對象,說一些拔罐治療需要注意的禁忌:1.首先,要確定拔罐者的體質。如體質過於虛弱者就不宜拔罐,因為拔罐中有瀉法,反而使虛者更虛,達不到治療的效果。2.孕---婦及年紀大且患有心臟病者拔罐應慎重。因孕--婦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極易造成流---產。在拔罐時。皮膚在負壓下收緊,對全身是一種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在這種刺激下可能會使心臟疾病發作,所以此類人群在拔罐時也要慎重。3.局部有皮膚破潰或有皮膚病的患者,不宜拔罐。4.拔罐時不易留罐時間過長(一般拔罐時間應掌握在8分鐘以內),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應儘量避免起泡所帶來的感染幾率)。5.若在拔罐後不慎起泡。一般直徑在1毫米內散發的(每個罐內少於3個),可不用處理,自行吸收。但直徑超過1毫米,每個罐內多於3個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及時到醫院處理。6.注意罐子的清潔。如1人應專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後應對罐具進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7. 兒童是否適用於拔罐,目前沒有係統性研究,因兒童皮膚嬌嫩。且發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谘詢臨床中醫師。確保安全。這些拔罐治療的禁忌一定要記住了,否則,到時候真的會出現很嚴重的後果。拔罐治療的時候,你不僅僅需要記住這些禁忌,而且你還得注意一些拔罐治療的注意事項:(1)在進行拔罐治療的時候,體位須適當,局部皮肉如有皺紋、鬆弛、疤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2)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準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3)在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造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4)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的麵積,要等於或略大於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5)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6)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漏氣脫落。(7)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8)拔罐後針孔如有出血,可用乾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為正常現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起水泡,小的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針刺破,流出泡內液體,塗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防止感染。在這些注意事項裡麵,你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自己不要被燙傷了,臨床實踐告訴我們;造成火罐燙傷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過多,滴在罐內皮膚,燙起一片血泡;火焰燒熱罐口,容易叫罐口烙傷圓圈。留罐時間過長,容易拔起白水泡。在這裡,前二種是真正燙傷,後一種不是燙傷。那麼能不能避免火罐燙傷呢?能,完全能夠。但必須采取如下措施:(1)塗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塗些水(冬季塗溫水)。塗水可使局部降溫,保護皮膚。不致燙傷(2)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萬不可燒著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3)留罐時間短:縮短留罐時間,不要過長,過長容易吸起水泡,一般3~5分鐘即可。最多不要超過10分鐘。隻要你記住了這些注意點,那你就可以安全的進行拔罐治療。中醫的醫療手段除了針灸,中藥。拔罐治療之外,還有四診,在中醫裡麵四診可以說是中醫最重要的一種治療手段。四診指的是望、聞、問、切。古稱“診法”。 四診具有直觀性和樸素性的特點,在感官所及的範圍內。直接地獲取信息。醫生即刻進行分析綜合,及時作出判斷。四診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恒動觀念的基礎上的,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的具體運用。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和普遍聯係,就是四診原理的理論基礎。四診是搜集臨床資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臨床資料則要求客觀、準確、係統、全麵、突出重點,這就必須“四診並用”、“四診並重”、“四診合參”。《難經》所提出的神、聖、工、巧之論,並非將四診的意義分成等級,而是強調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這些技巧的難易程度。早在《內經》就明確了提出了切勿強調切診的觀點。《素問?征四失論》說:“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世。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批語那種不能全麵運用診法的醫生是“所謂窺管而已”。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指出,惟以切脈為能事的醫生,不能得是通醫道的人。隻有將四衣,有機的結合起來,彼此參伍,才能全麵、係統、真實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基本方法。一、望診觀察病人形體、麵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稱為望診..形體觀其形體,可知五臟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脈要精微論》雲:“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於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征。腰為腎臟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臟功能衰憊的表現。二、聞診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麵:1、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1 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2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濕阻肺係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2、嗅氣味可分為病人身體的氣味和病室內的氣味。1 病人說話有囗臭,多屬消化不良、腐臭多屬體內有潰瘍。2 病室內有屍臭氣味,多屬腑臟敗壞。有爛蘋果氣味,多屬消渴病(糖尿病)危重患者。三、問診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四、切診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餘未備述。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借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彆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曆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係,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學者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係,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臟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隻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泄與五臟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臟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係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臟病變的道理所在。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麵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臟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臟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係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痙攣則呈結代等等。隻有將固定的心臟、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ps:注:謝謝金桂冠非禮、謝誌修兩位大大的打賞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