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1 / 1)

針灸的特殊醫療效果,讓針灸在世界上麵漸漸的風靡開來,很多的西方人都從心裡麵接受了針灸,到現在,中餐、針灸、功夫、中藥美譽海外,可稱之為“新四大國粹”。針灸術是繼中餐後又一傳遍西方的中國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國真正對西方科學技術有影響的一個領域。儘管中醫藥隨著中國移民很早就來到米國,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公認針灸療法是隨著尼--克---鬆---訪---華正式傳入米國的。有很多米國人都知道引發當年“針灸熱”的導火索是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報道。在米國針灸界和醫學界流傳得最廣的一則關於針灸傳入米國的傳聞是這樣的:在尼---克---鬆---訪---華---團---成員中,有一名年輕的隨團記者,在中國患了闌尾炎,住進了中國醫院。中國醫生在做闌尾切除術時,沒有用麻藥而是用了針刺鎮痛麻醉,手術十分成功。這位記者回米國後,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曆,從而引發了米國的針灸熱。這一故事均可稱為醫學界的“美麗的傳說”,那麼曆史事實究竟是如何呢?原來在紐---約---時---報---撰文的是米國著名記者詹姆斯?羅斯頓(jamesreston)先生,當時他已是紐---約---時---報駐華---盛---頓---記者站---主---任。擅長---政---治---時---事---報---道,一生業績不凡,采訪過從羅---斯---福到布-----什等數屆米國總統和周總理及赫---魯---曉---夫等各----國---領---袖人物。羅斯頓獲過多項新聞界大獎。後來還當過紐---約---時---報---的副總裁,於1995年去世。事實是在中米關係開始緩和後,尼---克---鬆---總統---訪---華之前的1971年7月,羅斯頓被派往中國采訪,在北京參觀了很多單位,包括到中醫院參觀了針灸治療。但在訪問時不幸患了急性闌尾炎,在中國醫院接受了闌尾切除手術治療。術中使用的是常規藥物麻醉,術後感到腹脹不適,接受了針灸治療。之後於1971年7月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那篇著名的紀實報道:“讓我告訴你們我在北平的闌尾切除手術”。1971年的羅斯頓已經是一位60多歲的資深記者了,由於他的不凡經曆和紐---約---時---報---在新聞界的地位,在一般米國人心目中,這樣記者寫出的文章。可信度是極高的。而當時又正值白----宮剛剛宣布尼----克---鬆---總---統將於1972年訪----華,米國公眾對他們不甚了了的東方大國———中國有一種神秘感,而羅斯頓的文章正好滿足了廣大讀者的好奇心,再加上一些政治上麵的需要,因此,羅斯頓的這片文章在米國開始大肆的流行了起來。羅斯頓在文章中寫到:為紀念失去的闌尾而發表訃告似乎有點荒唐,但正因為如此,筆者在過去的十幾天裡有機會從內部了解到中國的一個重要醫院的政治和業務發展情況。此報道就是我的經曆和見聞的記錄。簡而言之。中國的周總理請了11位在北平的醫學權威為我會診,然後由xxxxx醫院的外科醫生吳教授於7月使用了常規的腹部局部麻醉法。注射了利多卡因和笨佐卡因後,為我做了闌尾切除術。手術沒有任何並發症,也沒出現惡心和嘔吐。整個手術過程中我一直處於清醒狀態。通過中---國---外---交---部的翻譯,我在術中完全按照吳教授的要求去做,兩個半小時後就順利回到了我的房間。可是,術後第二天晚上,我的腹部有種似痛非痛的難受感覺。該院針灸科的李醫生在征得我的同意後,用一種細長的針在我的右外肘和雙膝下紮了三針,同時用手撚針來刺激我的胃腸蠕動以減少腹壓和胃脹氣。針刺使我的肢體產生陣陣疼痛,但至少分散了我的腹部不適的感覺。同時李醫生又把兩支燃燒著的像廉---價--雪---茄---煙式的草藥--艾---卷放在我的腹部上方熏烤,並不時地撚動一下我身上的針。這一切不過用了20分鐘,當時我還想用這種方法治療腹部脹氣是否有點太複雜了,但是不到一小時,我的腹脹感覺明顯減輕而且以後再也沒有複發。根據我得到的消息,如今來自中國關於針灸治愈失明、癱瘓及精神病的許多報道曾經令美國方麵推測中國人很可能在針灸和草藥方麵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但我並不知這些推測是否正確,我也沒有資格做出這種判斷。另一方麵,有人講我的意外事件,至少是針灸的經曆,隻不過是記者使的一個雕蟲小技以達到了解一下針刺麻醉的目的。這種說法雖然並不是全無道理,但實在是對我的想像力、勇氣和犧牲精神過獎了。為了搞到好新聞我的確可以做出很多犧牲,但還不至於半夜裡去開刀或主動要去當實驗用的‘荷蘭豬’……。這片報道文章不但清楚、簡潔,而且還幽默、有趣。更重要的是羅斯噸隻是如實地報道了自己的見聞和經曆,對他自己不熟悉的醫學、針灸沒有妄加評論。僅僅描述了事實,絲毫沒有嘩眾取寵,製造新聞之舉。但是。羅斯噸這篇文章對普及針灸的曆史作用,絕對是巨大的,針灸也是因此漸漸的進入到了西方世界裡麵。據說,在針灸熱剛開始時,由於中米尚未建交,在米國懂針灸的人很少,所以一時間“洛陽紙貴”。每日有大巴士從華---盛---頓拉著患者到紐---約找針灸醫生看病。針灸師生意火爆,應接不暇,以至於診室不夠用而租下旅館接待病人。針灸醫師忙得隻顧得給病人紮針。連取針的時間都沒有,隻好雇助手來拔針。有的針灸師生意之好,一個禮拜的收入就可以買下一棟房子。當然,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這種早期針灸熱的好景不長。把真實的故事同米國“民間傳說”相比。雖然在細節上麵目皆非,但故事大體上還是一致的。這種民間“口頭文學”儘管可信程度不高,不足以作為曆史證據,但民間傳說過程中對事實渲染的本身充分反映了傳播故事的人們的美好願望。中國有句老話叫“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記住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針灸術,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昌盛的同時,還應記住諸多為針灸西進而做過貢獻的中外醫生和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和患者們,同時也不要忘記米國記者羅斯頓和他30年前的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北京之行”。針灸不僅僅在治病上麵有著很大的用處。在其他的地方,針灸也有著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用處。針灸不僅可以為人服務也可以對付動物。為保證牛肉的鮮美,小日本曾創新給肉牛每日按摩;為讓寵物狗身材苗條,小日本會帶著寵物狗一起跳桑巴舞。如今,小日本再次創新:為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壽司,他們竟給金槍魚做針灸。小日本大---阪的一家公司日前在小日本國際海產品展示會上展示了給金槍魚做針灸的技術,並已申請了專利。該公司表示,該技術基於“金槍魚平靜死亡時的味道要比不安時死亡的味道更好”的原理。金槍魚在接受了短暫的針灸治療後,血液會變得純淨,魚肉會變得更鮮美,但他們拒絕透露針灸紮入金槍魚身體的具體部位。該技術僅對金槍魚進行了試驗,該公司下一步將對大馬哈魚測試。針灸的醫療作用確實是不小,甚至在某些方麵可以說的上是神奇,但是,在您進行針灸醫療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進行針灸醫療還是有著一定的風險的。針灸所用的針很是細小,因此,針灸所用的針也會很脆弱,一旦使用不當,很容易就折斷了。你想象一下,一根斷針在你的身體裡麵隨著血液或者其他什麼原因,不斷的移動著,那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什麼樣的危險,所以,針灸治療也是有著一定的風險的。像是這樣在進行針灸治療的時候,針灸所用的針斷了的情況,在針灸醫療裡麵稱為斷針或稱折針。斷針或稱折針,是指針體折斷在人體內。其原因有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損傷剝蝕,進針前失於檢查,針刺時將針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針時強力提插、撚轉,肌肉猛烈收縮,留針時患者隨意變更體位,或彎針、滯針未能進行及時正確處理等。可見,為了防止折針,操作前應認真仔細地檢查針具,對認為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針具,應剔出不用;操作中應避免過猛、過強的行針;在行針或留針時,應囑患者不要隨意更換體位,如抬頭接手機和扭曲身子與人談話等;操作者在針刺時注意不要將針身全部刺入腧穴,應留部分針身在體外,以便於針根斷折時取針;在進針、行針過程中,如發現彎針時,應立即出針,切不可強行刺入、行針;對於滯針等亦應及時正確處理,不可強行硬拔;萬一行針時或出針後發現針身折斷,操作者必須保持鎮靜,囑患者勿更動原有體位。若殘端部分針身顯露於體外時,可用手指或鑷子將針起出,若斷針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層時。應送急診處理。患者在接受針刺過程中,若突然出現胸悶、惡心、頭暈、出汗,甚至麵色蒼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暈厥,很可能是“暈針”。暈針多因精神緊張、饑餓、疲勞,或因醫生針灸手法刺激過大而導致。發生暈針時,醫生應迅速把針取出,讓暈針者平臥。並按壓相應的穴位,很快就能緩解症狀,嚴重者要給予必要的藥物搶救。總之。對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的人,在針灸前要向病人解釋清楚,使其消除緊張情緒。患者接受針灸治療前須安神定誌,先吃點東西。選取臥位或舒適的體位。醫生也應采用適度的刺激手法。以避免暈針的發生。另外,有些穴位如風池、肩井、合穀、足三裡、委中、承山、三陰交、湧泉等,對針灸反應較敏感,容易引起暈針,醫生在紮這些穴位時,應加倍小心。從上麵這些可以很是清楚的看出,針灸的神奇和它強大的醫療作用,因此。針灸絕對算得上是我們中國中醫的瑰寶,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為著有這樣的醫療瑰寶自豪,都應該積極的繼承,並且發揚它!針灸蘊含的利益很大,進入21世紀,隨著針灸醫療的副作用小、消費少等優勢被世界各國人民漸漸認知,立法確認及提高臨床水平、向疑難病症挑戰就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立法上,由於各國的承認和聯合國的推廣,許多國家都已經確立並完善了法律管理,而且對針灸從業人員的考試和資格認證進一步規範;在研究上,用針灸治療或輔助疑難病症也漸顯苗頭,如小劑量藥物穴位注射治療萎縮性胃炎、火針治療慢性骨髓炎、舌針治療腦性癱瘓,帕金森氏症等。由此可見,針灸這一偉大的醫學學科還有更大的潛力值得我們發掘!中醫的醫療手段除了中藥,針灸之外,其實還有拔火罐和四診這兩種。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建國以後,由於不斷改進方法,使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範圍,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療法。火罐療法,是中國醫學遺產之一,在中國民間使用很久。晉代醫學家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裡,就有角法的記載。所謂角法,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燾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紹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如文內說:“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子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良久,以刀彈破所角處,又煮筒子重角之,當出黃白赤水,次有膿出,亦有蟲出者,數數如此角之,令惡物出儘,乃即除,當目明身輕也。”從以上介紹的角法和青竹筒製火罐的情況看來,中國晉、唐時代早已流行火罐了。東晉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後備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療脫腫;所用的角為牛角。鑒於當時此法盛行,應用不當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彆告誡要慎重地選擇適應症候,書中強調:“癰疽、瘤、石癰、結筋、瘰鬁、皆不可就針角。針角者,少有不及禍者也”(《肘後備急方?卷中》)。這顯然是有道理,即使以今天的目光來看,所列的多數病症,也確實不是拔罐的適應症。到了隋唐時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進,開始用經過削製加工的竹罐來代替獸角。竹罐取材廣泛,價廉易得,大大有助於這一療法的變及和推廣;同時竹罐質地輕巧,吸拔力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在隋唐的醫籍中,記載這方麵內容較多的是王燾的《外台秘要》。如《外台秘要?卷四十》中就有關於用竹罐吸拔的詳細描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節長三、四寸,孔經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細竹作之。才冷搭得螯處。指用大角角之,氣漏不嗍,故角不厭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鐺內熟煮,取之角螫處,冷即換。”指出應據不同的部位。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而當時所用的吸拔方法,即為當今還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稱煮拔筒法。值得指出的是。《外台秘要》對這一方法在多處加以具體的介紹,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罐的部位上,“以墨點上記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進,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明代拔罐法已經成為中醫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當時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幾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於吸拔膿血,治療癰腫。在吸拔方法上,較之前代。又有所改進。用得較多的是將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藥煎熬後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稱之為藥筒。明代外科大家陳實功,對此曾作過詳儘的記載:煮拔筒方:“羌活、獨活、紫蘇、艾葉、鮮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錢,連須蔥二兩。預用徑一寸二、三分新鮮嫩竹一段,長七寸,一頭留節,用力劃去外青,留內白一半,約厚一分許,靠節鑽一小孔,以柵木條塞緊。將前藥放入筒內,筒口用蔥塞之。將筒橫放鍋內以物壓,勿得浮起。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數滾,約內藥濃熟為度候用。再用披針於瘡頂上一寸內品字放開三孔,深入淺寸,約筒圈內,將藥筒連湯用大磁缽盛貯患者榻前,將筒藥倒出,急用筒口乘熱對瘡合上,以手捺緊其筒,自然吸住。約待片時,藥筒已溫,拔去塞孔木條,其筒自脫。”(《外科正宗?癰疽門》)。這種煮拔藥筒的方法,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醫宗金鑒》,都有詳略不等的載述,表明此法當時十分流行。除了煮拔筒法,也應用一些更為簡便的拔罐法,如明?申鬥垣的《外科啟玄》就載有竹筒拔膿法:“瘡膿已潰已破,因膿塞阻之不通……如此當用竹筒吸法,自吸其膿,乃泄其毒也”。至清代,拔罐法獲得了更大的發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儘管價廉易得,但吸力較差,且久置乾燥後,易產生燥裂漏氣。為補此不足,清代出現了陶土燒製成的陶罐,並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詞。對此,清?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敘述頗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係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表明陶罐已作為商品買賣,廣為流行了。其次拔罐方法,有較大進步,“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於患處。如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或顛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舍於內,即卒不可脫,須得其自落,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氣水出。”此類拔罐法即目前仍頗為常用的投火法。同時,一改以往以病灶區作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來提高治療效果。另外,清?《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中還提到一種治療瘋狗咬傷的特殊拔罐之法,即在咬傷處,“急用大嘴砂酒壺一個,內盛於熱酒,燙極熱,去酒以酒壺嘴向咬處,如拔火罐樣,吸儘惡血為度,擊破自落”。綜上所述,拔罐療法在中國已有二千餘年的曆史,並形成一種獨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但是,應該指出的是,其發展過程是十分緩慢,它長期以來,主要是用以治療癰種瘡毒,清代雖有所拓展,而從總的情況,仍宥於瘡瘍外科的外治法之中。因此,本來屬於刺灸法之一的拔罐法,在中國古代大量針灸著作中卻十分鮮見,尤其是清末之後,隨著針灸醫學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於民間,其發展更趨於停滯。也是因此,拔火罐療法被慢慢的成為中醫的治療手段了。(。。)ps:注:謝謝金桂冠非禮、謝誌修兩位大大的打賞支持,謝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