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個有前途秦漢時期的文化第一個特點是統一與多樣化有機結合。luoqiu秦朝建立統一國家,漢朝獨尊儒術建立統一思想文化,同時秦漢又是多民族國家,所以統一與多樣化相結合。第二是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第三,水平居於世界先進行列,屬於第一世界的發達國家。第四,氣勢恢弘。中國文明,博大精深,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是令人感到可喜的,特彆是這種氣勢。你看韓國、英國和德國也有長城,但是他們的長城叫做longdistwall(很長的牆),隻有中國的長城才能叫做greatwall。英國的長城叫哈德良長牆,哈德良皇帝防止北方蠻族修的,德國是羅馬人防日耳曼人,韓國是防契丹人修的長城,那才幾百公裡,上千公裡了不起了,中國的萬裡長城,氣勢恢弘,鬨著玩呢!韓國人說韓國文化不追求宏大,追求的是精巧,你倒想追求宏大,彆說你橫著修,豎著修也修不來啊,朝鮮號稱三千裡江山是豎著量的,隻能修十分之三,要不然就往海裡修。秦漢時期雖然沒有什麼哈勃望遠鏡,但科學技術也很發達了。首先是天文:漢武帝時頒布太初曆,正月為歲首。從前夏朝以正月為歲首,每年1月1日過新年,到了商朝改到了12月1日,周朝改成11月1日,秦朝改為10月1日。所以秦朝9月末是除夕,春節是10月1日,應該過國慶,它過元旦。陳勝吳廣起義9月爆發,來年的11月失敗,其實就倆月!因為9月是最後一個月,11月是來年的第二個月。要不懂秦朝的曆法,農民叔叔陳勝吳廣真了不起,堅持了十好幾個月,扯,那會兒農民起義哪有那麼長時間?兩個月就完蛋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又改回去了,還是以正月1日為歲首,一元複始,大家比較習慣。以後朝代不管怎麼更迭,這個1月1日過新年,沒人再琢磨改它去了,再說改它也不合適了。西漢有世界公認的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然後東漢張衡又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那不是天狗吃月亮。張衡還發明了地動儀,遙測地震方向。今天這玩意兒沒用了,地震一發生,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兩個鐘頭之後溫總理就去了。但它是遙測地震方向的,不是預報地震的,這儀器美國也沒有。東漢的華佗發明麻沸散,這是一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麻藥。中醫好像不太主張給人開刀。但是比如說闌尾炎腸穿孔了,紮針沒有用,采草藥更沒用,那就得開刀。歐洲那時候開刀是灌酒,灌一升,酒量小的一口氣就灌死了,酒量大灌到肚子要爆還沒醉,還很清醒,乾脆四肢固定,給一棒子,於是盲腸被割下來了,生命也被上帝召喚走了。那時候開刀中國人死亡率比較低,非常可惜的是麻沸散後來失傳了。另有一個撰寫《傷寒雜病論》的醫聖張仲景,不過他好像沒有華佗名氣大,好多藥品商標是華佗牌,張仲景牌的少。張仲景像是醫藥大學的教授,華佗像是臨床的主刀,側重點不太一樣。我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已經有紙了。紙發明以前,祖先把文字寫在龜甲、獸骨上,叫甲骨文,後來寫在竹木簡和帛上。比如說書分上下冊,這個“冊”字證明我們祖先曾經把字寫在竹木簡上,一本書多少卷,說明祖先曾經把文字寫在帛上。如今這種裝訂方式的書是從宋朝開始的,唐朝的時候,紙本書也是一卷,拉起來十幾米長,所以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小案子,就像一個卷書器,一點點弄出來看。孔子五十讀《易經》,《韋編三絕》,竹簡書形式是拿皮條給它編起來的,孔子讀書把串書的皮條翻斷了三回,它太沉了,也不環保,要不怎麼中國的森林太少了呢。大文豪東方朔給武帝上了一道奏章,洋洋灑灑170斤,兩個人抬進宮去的。這老哥寫了多少字不知道,隻知道170斤。當時帛很貴重,一般舍不得拿它寫字,於是西漢就造紙了,雖然不太好使。到了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蔡倫是個宦官,宦官一般沒什麼好人,隻有兩個不錯的,青史留名,蔡倫和鄭和。蔡倫造紙有功,封龍亭侯,侯爵的最低一級。造紙術在四世紀傳到了朝鮮、越南、日本,八世紀傳到中亞、阿拉伯、非洲、歐洲。中國的造紙術傳入以前,印度人是把文字寫在樹葉上,佛經寫在樹葉上,叫貝葉經,誰要有那玩意兒珍貴極了,唐三藏從印度取回來的經就是這種經,這個地兒潮就爛了,這個地兒乾就碎了,不便於保存。所以印度人對自己300年前的事不了解,並不是不注重修寫曆史,而是葉子都沒了,曆史最終由傳說構成。歐洲人當時是寫在羊皮紙上,其實就是羊皮,您寫一本書,舉國吃十年羊,全國沒羊了。所以中國的造紙術的傳播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是相當大的。儒家進化論西漢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兩漢時期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點。董仲舒認為天和人息息相關,要用儒家思想統治天下。儒學的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儒墨道法四家,最開始得寵的是法家,結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最起碼不能全用法家。墨家是肯定不能用,這個選舉天子製度,哪朝也讚成。那就剩道家和儒家,所以漢初70餘年實行黃老之術,推崇道家思想,清靜無為,任其自然發展。結果國家強大,經濟恢複,老百姓安居樂業,諸侯王勢力坐大,匈奴威脅。朝廷什麼都不乾,地方豪強什麼都乾,這麼看來道家也不行。
6、史上最牛的知識分子集團(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