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裡(1 / 1)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台 1026 字 2個月前

港大的“族群隔離”MM:我來了香港,你卻又去了台灣。我猜你一定很好奇我的港大生涯。幾乎一天之內就認識了一缸子人,不過全是歐美學生。你隻要認識一個,就會骨牌效應般認識一大串。第一天,見到一個高個子,藍眼睛金頭發,是奧地利來的約翰。他直直走過來,問我要不要去淺水灣遊泳。到了淺水灣,海灘上已經有十幾個人橫七豎八躺著,在曬香港的太陽。一發現我會講德語,馬上就有幾個德語國家的同學圍來。他們是奧地利或德國或瑞士人,可是都在外國讀大學——荷蘭、英國或美國等等,然後來香港大學做一學期的交換學生。好啦,我知道你要囉嗦(我太了解你了):喂,安德烈,你要去結交香港本地生,你要去認識中國學生!對啊,可是很難。國際學生自成小圈圈,並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觸亞洲,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摸索。就拿有名的香港小巴來說吧。沒有站牌,也沒有站,你要自己搞清楚在哪裡下,最恐怖的是,下車前還要用廣東話大叫,用吼的,告訴司機你要在哪裡下車。國際學生就這樣每天在互相交換“香港生存情報”。我比他們稍好一點,小時候每年跟你去台灣,對亞洲好像比他們懂一點,但是懂一點跟“泡”在那個文化裡是很不一樣的。因為沒有真正在這裡生活過,我也隻能是一個旁觀者,從歐洲的角度。國際學生跟本地生沒有來往,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語言障礙。港大的所有課程都是英語教學,所以你會以為學生的英語一定是不錯的。告訴你,事實完全不是如此。我發現,很多學生確實能讀能寫,但是,他們講得非常吃力。大部分的學生不會用英語聊天。最吃驚的發現是,香港學生可能可以用文法正確的九*九*藏*書*網英語句型跟你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什麼東西,但是,你要他講清楚昨天在酒吧裡聽來的一個好玩的笑話,他就完了,他不會。但是你也不要以為國際學生就是一個團體,才不是。裡麵還分出很多不同圈圈。譬如說,美國和加拿大來的就會湊在一起;歐洲來的就另成一個小社會。你可能要問,是以語言區分嗎?不是,因為我們——德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意大利人——在一起聊天,也是講英語。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比語言更深層的文化背景造成這種劃分 ——你很自然地和那些跟你成長背景接近的人交朋友。美加來的和歐洲來的,差彆大不大?我覺得蠻大的,雖然那個區分很微妙,很難描述。文化氣質相近的,就走到一起去了。表麵上,這裡的生活和我在德國的生活很像:學科跟時間安排或許不同,但是課外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功課雖然還蠻重的——我必須花很多時間,但是晚上和周末,大夥還是常到咖啡館喝咖啡,聊天,也可能到酒吧跳跳舞,有時就留在家裡一起看電視、吃披薩,聊天到半夜。有語言,沒有交流你問我願不願意乾脆在香港讀完大學?我真的不知道,因為,兩個月下來,發現這裡的生活質量跟歐洲有一個最根本的差彆,那就是——我覺得,香港缺少文化。我說“文化”,不是指戲劇、舞蹈、音樂演出、藝術展覽等等。我指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情趣。用歐洲做例子來說吧。我最享受的事情,譬如說,在徒步區的街頭咖啡座跟好朋友坐下來,喝一杯意大利咖啡,暖暖的秋天午後,感覺風輕輕吹過房子與房子之間的窄巷。美好的並非隻是那個地點,而是籠罩著那個地點的整個情調和氛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的沉澱。酒吧跟咖啡館,在歐洲,其實就是小區文化。朋友跟街坊鄰居習慣去那裡聊天,跟老板及侍者也像老友。它是你的“家鄉”跟“文化”概念裡很重要的一環。香港卻顯得很“淺”——不知道這個詞用得對不對。這裡沒有咖啡館,隻有蹩腳的連鎖店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要不然就是貴得要死其實根本不值得的大飯店。至於酒吧?酒吧在香港,多半隻是給觀光客喝個斃掉的地方。還沒斃倒在地上的,就歪在那裡瞪著過路的亞洲女人看。一個典型的蘭桂坊或灣仔酒吧裡,人與人之間怎麼對話?我寫給你看:酒客甲:樂隊不爛。酒客乙:我喜歡女人。酒客甲:我也是。酒客乙:要點吃的嗎?酒客甲:對啊,我也醉了。酒客乙:樂隊不爛。酒客甲:我喜歡女人……吧啦吧啦吧啦,這樣的對話可以持續整個晚上。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永遠在趕時間我還發現,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如果他們在餐廳、咖啡館或者酒吧裡會麵,也隻是為了在行事日曆上麵打個勾,表示事情做完了。這個約會還在進行,心裡已經在盤算下一個約會的地點跟交通路線。如果我偷看一個香港人的日曆本的話,搞不好會看到——09∶15-09∶45跟老婆上床,10∶30置地廣場,談事情。每一個約會,都是“趕”的,因為永遠有下一個約會在排隊。好像很少看見三兩個朋友,坐在咖啡館裡,無所事事,隻是為了友情而來相聚,隻是為了聊天而來聊天,不是為了談事情。我有時很想問走在路上趕趕趕的香港人:你最近一次跟朋友坐下來喝一杯很慢、很長的咖啡,而且後麵沒有行程,是什麼時候?搞不好很多人會說:唉呀,不記得了。人跟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是生活裡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香港沒有這樣的生活藝術。國際學生跟本地學生之間沒有來往,會不會也跟這種生活態度有關呢?安德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