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你是哪國人?(1 / 1)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台 1521 字 2個月前

背影安:我也聽過一個尼加拉瓜人這樣講阿根廷人:在酒館裡,一個尼加拉瓜人問另一個尼加拉瓜人:“Ego是什麼?”被問的人答道:“就是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的一個小阿根廷人。”旁邊一個阿根廷人聽到了,站起來粗聲質問:“你說‘小’阿根廷人,什麼意思?”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麵,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隻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座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地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你才會回過頭來深深地注視。你畢業了。好幾個鏡頭重疊在我眼前:你從幼兒園畢業,因為不了解“畢業”的意思,第二天無論如何仍舊要去幼兒園。到了那裡一看,全是新麵孔朋友全不見了。你呆呆地站在門口,不敢進去,又不願離去,就站在那門口,小小的臉,困惑、失落。“他們,”你說,“他們,都到哪裡去了?”然後是上小學第一天。老師牽起你的手,混在一堆花花綠綠、嘰嘰喳喳的小學生裡,你走進教室。我看著你的背影消失在門後;你的背著書包的背影。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裡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這樣的鏡頭不斷重複:你上中學,看著你衝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留學,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畢業,就是離開。是的,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當然,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土地你有一個“家”,而這個“家”是克倫堡小鎮,安德烈,這不是偶然的。這要從你的母親開始說起。如果你用英文google一下你母親的履曆,你會發現這麼一行描述:“生為難民的女兒,她於1952年出生在台灣。”難民,在英文是“庇護民”(refugee),在德文是“逃民”(Flüg)。所謂“逃難”,中文強調那個“難”字,德文強調那個“逃”字。為了逃離一種立即的“難”,“逃民”其實進入一種長期的、緩慢的“難”摒棄了鄉土、分散了家族、失去了財產、脫離了身份和地位的安全托付、被剝奪了語言和文化的自信自尊。“逃”,在“難”與“難”之間。你的母親,就是20世紀的Diaspora的女兒。所以她終其一生,是沒有一個小鎮可以稱為“家”的。她從一個小鎮到另一個小鎮,每到一個小鎮,她都得接受人們奇異的眼光;好不容易交到了朋友,熟悉了小鎮的氣味,卻又是該離開的時候了。她是永遠的“插班生”,永遠的new kid on the block。陌生人,很快可以變成朋友,問題是,朋友,更快地變成陌生人,因為你不斷地離開。“逃民”被時代的一把劍切斷了她和土地、和傳統、和宗族友群的連結韌帶,她漂浮,她懸在半空中。因此,她也許對這個世界看得特彆透徹,因為她不在友群裡,視線不被擋住,但是她處在一種靈魂的孤獨中。她給你一個家,深深地紮在土地上,穩穩地包在一個小鎮裡,是因為她希望你在泥土上長大;希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希望你,在將來浪跡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著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她不要你和她一樣,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成為比較深刻的藝術家。我感覺到你信裡所流露的惆悵和不舍。難道,你已經知道,“畢業”藏著極深的隱喻?難道,你已經知道,你不僅隻在離開你的小鎮,你的朋友,你同時在離開人生裡幾乎是惟一的一段純潔無憂的生活,離開一個懵懂少年的自己,而且是永遠地離開?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安德烈,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麵,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了。我又想起你站在幼兒園門口徘徊的那一幕。你從哪裡來?是的,我記得克倫堡的街坊國際人多、混血兒多。所以我很高興你一點也不特殊。也因為小鎮種族和文化多元,所以我這“外籍媽媽”在任何場合堅持和你們說中文,一點兒也不引人側目,而且德國人羨慕你們在雙語或甚至於三語的環境裡成長。也因此,你知道嗎,安德烈,在台灣,每8個初生的嬰兒裡有一個是“外籍媽媽”生的,但是很多台灣人並不尊重這些“外籍媽媽”的文化和語言越南語、馬來語、菲律賓語……在許多人心目中,這些都是次等的文化和語言,以強勢文化的姿態要求這些“外籍媽媽”們“融入”台灣,變成台灣人。我想,如果德國人以強勢文化的高姿態要求我不要和我的孩子說中文,要求我“融入”,變成德國人你覺得我會怎麼反應呢?學會尊重異文化真的需要很長時間。你剛好成長在德國一個比較好的時期,1950年前的德國人,我相信,不是現在這樣寬容的。納粹時期不說,1950年代對土耳其人的態度也是很糟的。可是國際化真的可以學習,或許對於台灣人,也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而已。但是,那時間很長,而現在在那兒養兒育女的“外籍媽媽”日子可不好過,他們的孩子也被剝奪了一個多元的、為母語驕傲的環境教育。我最近也碰到一些“奇怪”的人,“奇怪”在於,身份複雜到你無法介紹他。我們還是習慣地說,他是日本人,他是法國人,他是印度人等等,但是對伊裡亞你怎麼辦。我們都是柏林國際文學獎的評審,10個評審分彆來自10個語文區,我負責華文區域。伊裡亞坐在我旁邊,我問他:“你來自哪裡?”標準的見麵的問候吧,但是他沉吟了半天,然後說:“我拿的是德國護照。”“喔。”我知道,麻煩了。他自己也不知該怎麼回答“你來自哪裡”這個古老而原始的問題。伊裡亞出生在保加利亞,說斯拉夫語係的保加利亞語。6歲時,父母帶著他逃亡到德國,為他取得了德國護照,作為保護。然後他們遷居非洲肯尼亞,他在肯尼亞上英文學校,所以他會英語和流利的非洲Swahili。高中畢業之後他回慕尼黑上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於是德文變成他寫作的語言。之後他到孟買去住了6年,又到阿拉伯去生活了幾年,信仰了回教……“你來自哪裡?”這個問題,在大流動的21世紀,真的愈來愈不好回答呢。然後我在香港遇到了“柔和”。“柔和”是一個印度名字,長得也像個印度人,有著很柔和的眼睛。他若是走在某一個城市的某一條街上,人們可能直覺地以為他來自印度或巴基斯坦。但是,不,他是香港“原住民”,已經有好幾代的家族出生在香港,比滿街的香港中國人要香港得多。他講英語,拿英國護照,但他是香港人,可是由於血統,他又不被承認是“中國”人;看起來像印度人,但是他和印度關係不深……“你來自哪裡?”你要他怎麼回答呢?所以我在想,全球化的趨勢這樣急遽地走下去,我們是不是逐漸地要摒棄“每一個人一定屬於一個國家”的老觀念?愈來愈多的人,可能隻有文化和語言,沒有國家;很可能他所持護照的國家,不是他心靈所屬的家園,而他所願意效忠的國家,卻拒絕給他國籍;或者,愈來愈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了所謂“效忠”的概念?可是不管國家這種單位發生了什麼根本的變化,有了或沒了,興盛了或滅亡了,變大了或變小了,安德烈,小鎮不會變。泥土和記憶不會變。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MM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