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菱又開車上山,這次是輕車熟路了。此刻,她的心情是既興奮又緊張。每次要見老人之前,就會有這樣的感受。一路上,若菱還在為昨晚的事情感困惑,或是說好奇吧。昨天在踏入婆婆家時,若菱決定要扮演一個好演員,她微笑地迎接小姑,探入廚房去看婆婆,並且真誠地要求幫忙,和以往客套的虛與委蛇是完全的不同。飯桌上,她突然覺得婆婆的菜還真的是好吃,由衷地讚美了幾句。若菱看到微笑的婆婆眼中散發出光芒;以往在若菱眼中刻薄的嘴角、嚴厲的眼神,昨晚竟然消融無蹤,好像奇跡一般。最後離開時,婆婆甚至交代一句:“工作彆太辛苦了!”若菱也感覺到了她的由衷關懷,竟然第一次感到有些不舍離去!“這就是以假帶真嗎?”若菱納悶,“為什麼我轉變了我的狀態,她也會有這樣大的改變?”* * * * * * * * * * * *“進來吧!”正在門口發呆的若菱,未來得及敲門,門就“呀”地一聲打開。門後,是老人慈祥的笑臉。每次來到小屋,若菱渾身都自動放鬆下來。這裡不是家,卻有家的溫暖,她的每個細胞來到這裡都會微笑。若菱輕鬆地坐下,卻很急切地開口:“我發現了一點,我們在世界上扮演的種種角色會遮蓋了我們的真我。還有,我們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會影響彆人和我們之間的互動!”老人看著若菱,此時的她,因為興奮而兩頰緋紅,眼中洋溢著青春的光彩,和那個雨夜有家歸不得的失意女子判若兩人。“很好!很好!”老人讚賞著,“彆太快,我們一步一步來!你還有很多問題沒獲得解答呢!”“是呀,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還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愛、喜悅、和平之間又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們會遠離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擋我們原來的麵目嗎?”若菱像連珠炮似的提問。老人看著自己的得意門生,很欣慰若菱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把幾個重點抓得這麼清楚。他拿起粉筆,在石灰地上畫了一個圓。這表示完美的人生,對吧?若菱尋思。或者,這是一個套子,而我們是裝在套子裡的人?思忖間,老人的手並不停住,在圓外又畫了一個大一點的圓。然後又一個,又一個,最後成了一級同心圓,若菱迷糊了。隻見老人提筆在最中間的那個圓圈裡麵寫上:真我/愛、喜悅、和平。然後他解釋道:“如果這個圖可以代表我們人的心理機製的話,真我是被團團包圍起來的,很難觸得到!”說著,老人指著周圍其他的大圈圈,“猜猜它們是什麼?”“最外麵這一個一定是角色扮演,我們要戴的麵具囉!”若菱還是不忘自己偉大的新發現。“沒錯,就是它!”老人同意,並在外圈寫上:角色扮演、身份認同。“其他的……嗯,我猜,既然是心理機製,那就應該還有思想、態度、行為習慣等層麵的障礙吧!”若菱想起來不知道在哪裡看到的:思想改變態度、態度改變行為、行為改變命運等這些說法,在此胡謅一番不知是否有用。“嗯,”老人思忖著若菱的話,半晌,說道:“我們這樣說比較具體吧。”老人繼續寫上——思想、情緒、身體。寫完,老人拍了拍手,撣去手上的粉筆屑,一邊看著被圓圈圈搞得有點頭暈的若菱說:“我們失去了與真我的聯結,但是人類還是得要有‘自我感’,於是我們向外發展,認同於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謂的‘小我’、‘自我’(ego)於焉產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質的東西,以尋求滿足。”若菱確定這是她這輩子看過最抽象、最難懂的圖。她決定不畏艱難地,先從最核心開始發問——“為什麼真我就是愛、喜悅、和平?”***“為什麼瓜熟了就會落地?”老人反問。他接著說:“因為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你去翻翻古老的智慧經典,看看古來智者的言語,他們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我們的本質就是愛、喜悅、和平。”若菱其實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沒碰過佛經或是聖經,而對於所謂“古代智慧典籍”也素來興趣缺缺,隻有學校書本上教過的一些片斷的孔子、老子的介紹等等,她不知道怎麼樣去印證老人所言為實。“任何能丟棄自己不實的身份認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緒以及身體所限製和阻礙的人,都能展現出真我的特質。”老人繼續說教,可是若菱想不起來生活中有哪一個人看起來能夠真正地活出愛、喜悅、和平的。好像什麼特蕾莎修女啦,甘地啦,這些偉人才有資格,可是他們離我們現代人是那麼地遙遠……那種境界是可望不可即的。老人看著滿臉疑竇的若菱,遺憾地搖著頭說:“好啦,我會開一些書單給你看,同時,我會介紹幾個能夠活出一些真我特質的人,讓你去拜訪他們,眼見為憑。”若菱笑逐顏開,覺得這個經曆愈來愈好玩。老人還會介紹一些朋友給她?太有趣了!看著和藹慈祥的老人,若菱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個人不就像是個充滿愛、喜悅、和平的化身嗎?“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愛、喜悅、和平對嗎?”老人又再度問。若菱點點頭。“那我這樣說,如果你從來沒吃過冰淇淋,你會對冰淇淋有渴望嗎?你會想著冰淇淋而流口水嗎?”若菱不知道為什麼老人那麼喜歡冰淇淋,不過老人說換對,沒吃過冰淇淋的滋味,怎麼可能會有想吃冰淇淋的欲望呢?所以,愛、喜悅、和平是我們曾經擁有的,所以我們才如此熱切地追求它們,“老人繼續舉證,”還有個簡單的例子,你看看所有的小baby,就知道了。”若菱的心口抽了一下,隨即低下頭來。這是她心中的痛。在路上、電視上、雜誌上看到那些可愛的baby照片,從愛憐、向往,到哀愁、怨憤,這結婚十多年之間的心路曆程走得可不容易,隻有當事人才能知道個中辛酸。老人說的話若菱能夠理解。每個人看到小baby都會打心眼裡湧出一股喜悅和愛。孩子似乎可以和天使劃上等號,當然,是他們不哭鬨、不拉屎拉尿的時候啦!“孩子的哭鬨是屬於生命能量自然的一種流動,完全無損於他們的本質。哭完、鬨完,他們可以一下子又回到內在和平的喜悅境界。是大人自己沒有辦法承受,反而去打壓他們,才造成問題的呀!”看著若菱不理解的神情,老人又補充說:“以後慢慢再告訴你。”看這個內容大概了解。不過說真的,我一向不會看這種書,或者說很瞧不起的。也許是我有點偏激。不過我的確很不喜歡這種書……(最討厭畢淑敏)這就好像學習方法,聽起來很有用,但實際上,隻有自己才明白自己。人生該走的彎路還是要走。隻有自己通過失敗明白的,才是自己的經驗。這是我從薛凱琪和房祖名的《早熟》裡所體會到的,也是我這幾年體會的最深刻的一點:何為經驗,隻有自己經曆過的才叫經驗。PS:我比較喜歡當當網買書。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顧卓越服務好一些。到之前都給你打電話發短信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