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大道?”許是我的目光太過熱切,讓他眉頭皺的更深。“老夫知你,是乾策二徒,多年前悟道仙門心生怯意,長居於五行山腳,瘋瘋癲癲不似他人。”我對於他的話語宛若未聞,隻是又行一禮,說:“請閣老賜道。”他靜默許久,像是在觀我,隨後扭身離去,大門閉合。我見狀並不意外,盤坐在地感悟天地之法,希望從中尋出橋梁。這般歲月流逝,我依舊沉浸其中,處於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似頓悟遨遊天地,感覺不到時間流轉,不知坐了多久。吱呀。脆響聲湧入耳中,令我驚醒回轉,抬頭望去,見是一位姑娘走了出來。“咦,師弟為何堵我門前?”我聽她喚我師弟,想必是認出了我,便解釋道:“心中有一不解,故冒昧前來,求閣老解惑。”她聞言噗呲一笑,輕聲說:“師弟未入仙門,想必求的是小事,為何不去問妙公閣老?”我盯著她觀了兩眼,並未出言解釋,而是拱手請求道:“煩請師姐賜道。”“哦?”她笑了笑,上前兩步坐在台階上伸了個懶腰,說:“先講來聽聽,我若知,必教你。”我聞言目光一亮,像是看到了喜愛之物,急忙問道:“敢問師姐,何謂凡塵道。”“什麼道?”“凡塵道!”她僵在原地,喃著嘴唇遲疑許久,卻未吐露絲毫。我見狀有些失望,隨即心神一轉,又問道:“師弟逾越,望師姐慈悲,能與在下論道幾日。”“嗯......”她遲疑著點了點頭,眼神愈加怪異,吞吞吐吐著說:“我雖不知凡塵道,但已觀書萬卷,知曉許多前輩經要,或能為你解惑。”萬卷書?我眉頭一皺,對她點了點頭:“既如此,師弟就不客氣了。”話落,我思索片刻,就開了先口。“春秋時期,先祖合道成仙,所留經要為五行大道,內有生死、歲月二冊,其生死卷悟於凡塵,重善惡之分,注五行天理,其一為地,其二為天,尋至橋梁。”“後,橋梁延伸,生死難抵歲月之威,唯五行長存,追尋林中遇仙,經多年感悟,深得大道真意。”“敢問師姐,生死有序,善惡輪回,後經歲月,長存五行,其內可有凡塵道?”師姐揣摩許久,沉吟著說:“天為五行之陽,地為五行之陰,萬物皆有生死,又經百轉輪回,似日月長存,其下必有凡塵。”我聞言皺起眉頭,凝聲問:“若凡塵居下,日月又為何道?”“陰陽道。”師姐回答的很快,並講解道:“日月星辰乃為天物,為陰陽五行之根,自成一界,號無根淨土。”我若有所思,總覺得此言不對,卻又琢磨不出。“師弟,天有陰陽五行,地有生死輪回,雖叫法不同,卻是同根同源,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陰陽始一,衍二,化道三千。” “故凡塵道,必居於其下。”我心中一動,又問她:“敢問師姐,一為何道?”“一......”她呆滯一會兒,隨即怪異的看著我,說:“師弟好生怪異,可知清濁二氣誕於陰陽?”這我自是清楚的,但清濁二氣的源頭,又為何物?師姐像是看出了我的疑惑,搖頭歎息道:“師弟,吾輩中人終歸處於末節,從古至今都未曾有人勘破陰陽,其上的道一更是處於未解之謎。”“所以道一為何,莫說是我,整個凡塵之內都無人得知,恐怕隻有居住二界的天神巫魔,或能勘破一二。”這令我很是迷茫,若按她此言來看,哪還有三千大道之說?那凡塵道,又為何?許是師姐見我不吭聲,以為此事已了,就想起身離開。我見狀頓了一頓,再次問道:“敢問師姐,我本居於凡塵,若不行斬魂之法,能否合道?”她聞言一僵,盯著看了良久,隨後搖頭失笑:“原來你此番所求,行的是左道旁門,就不怕妙公閣老知曉後,治你不規?”左道旁門?我渾身一震,宛若醒醐灌頂,心中雜念一空,疑惑得解。葬天宗所行之道皆為陰陽,走的是神魔路數,古萬法始於陰陽,難見大道三千。如此這般,凡塵道居下,為旁門左道也。原來如此。我得以解惑,得知自己從一開始,就被陰陽真意籠罩,所讀的萬卷古書,皆為歲月五行,始終不得要領。正所謂籠中之鳥,不知天地浩瀚,大道深遠。“師弟,可曾解惑?”我對她點頭,起身行了一禮,笑著說:“多謝師姐賜道。”師姐聞言一怔,眼神奇怪的看著我,應是未曾聽懂。我見狀解釋道:“宗門道法非師弟所向往,陰陽五行難窺其中,古念左道旁門。”她聞言驚愕,欲言又止的看著我,似要勸誡一番。“臨行前,煩請師姐告知名號,卻邪好謹記恩情。”“殊陰,座於玄公。”她輕聲說著。殊陰......我心中念叨兩遍,盯著她的麵容觀了一周,見其肉胎陰盛於陽,似有月華縈繞,其號應始於此。“我知道你,道號卻邪,是宗內入門最短的弟子。”“不過你的名聲不太好,很多人都說你曾蒞臨仙門,卻心生膽怯不敢入境,愚昧至極。”“但我今日看來,你卻是另有他念,不似傳言中那般不堪。”關於自身的名聲,我並未聽大師兄提起過,其實也不在意這些。這時,殊陰師姐又說:“你想走左道旁門,心中可有兩全之法?”我聽到對她一笑,輕聲回道:“古書記載,大道無形,肉眼不可望,唯神魂可觀。”“故,師弟打算以此為目,觀大道三千,尋凡塵路途。”殊陰師姐聞言,挑動雙眉,似有憂愁。
第10章 旁門左道(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