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險的趙雲心知此刻返回呂府或軍營都會令人生疑,索性翻到一處在長安城較為偏僻的所在,用衣物暫時給自己止血,然後忍著疼痛堅持到了接近清早時分再避開所有巡街兵士返回呂府。
見到趙雲帶傷,韓愈和呂布急忙詢問,得知此事後急忙打算派人送趙雲出城,否則此傷在身隻要董思帶人一查探便暴露。
“且慢,既然董思當時沒有打算追擊就說明董思的打算就是引出子龍兄背後之人。他從始至終目標都是我們。此時恐怕城門的護衛全都收到指令要嚴查出城之人是否有傷,根本無法硬闖。”
“本將軍在城南有一處彆院,較為隱蔽,要不就把趙雲送到此處去療養。”
“沒用的,董思今日肯定啥事不做全心全意隻要抓捕子龍兄。無論躲到何處隻要不出城,必定逃不出追捕。”
“韓兄、將軍,既然橫豎都是一死,索性讓雲去暗伏刺殺董思。成與不成隻要雲死了,這事線索便斷了。”
“萬萬不可。還未到絕路,必定有辦法。”
韓愈苦思,如果此時李儒或賈詡在,又能有什麼主意呢?要是等到請二位過來,恐怕董思已帶人來到呂府了。
掩蓋傷口,此劍傷貫穿左肩,根本無法掩蓋,隻要一查便知曉。
見到韓愈麵露難色,趙雲心下也下定主意,朝著二人深深作揖便轉身準備離開。
“子龍兄且慢,我有一計。”
“韓兄不必安慰,雲並不畏死。”
“真有計,且附耳聽來。”
清晨已至,尋常人家剛起身的時間董思就已經分兵多路將司徒府、呂府和張遼所在兵營全數包圍了起來。
由於上一次董思直接闖入呂府,導致呂布清洗了一波護衛。這一次董思的兵士被擋在門外對峙,雙方都在等主子發令更進一步。
等了一段時間,呂布才令人打開府門,門前兩隊兵士嚴陣以待,隨時將爆發衝突。
“董公子好大的官威,一大早帶這麼多兵士包圍本將軍府,意欲何為?”
“是小侄無禮了。昨日有刺客潛入董府,小侄刺傷了刺客,想必刺客逃不了多遠,小侄便一早挨家挨戶搜查,並非刻意針對將軍。還望將軍見諒。”
“既是公事,那本將軍自當配合。”
呂布揮手示意,護衛們讓出通路讓董思的士卒進入搜尋。
董思與呂布站在一塊,隻見董思的兵卒將院內的侍衛、護衛以及韓愈一同帶到院落,一一要求他們露出左肩檢查。
一番檢查下來倒是都沒有傷勢在身。但這一番作為倒是令呂布十分難堪。
“既然把我府上人都要求了一遍,小侄怎麼不順帶讓本將軍也解衣寬帶以供查驗?”
“將軍說笑了。那刺客並沒有將軍高大,自是不用檢查。”
“既如此,好走不送。”
董思離開後,呂布見到韓愈一臉放心,也好奇地上來詢問。
“你所說的辦法真能避險?”
“隻要董思不打算完全翻臉,那麼此計定可化險為夷。具體還得看張將軍那邊如何應對了。”
司徒府上也無收獲,董思便帶著一隊兵馬直接將張遼所在包圍了起來。
長期作戰的士兵見到這個勢頭,紛紛來氣,提著武器就罵罵咧咧地準備乾架。
張遼急忙出麵穩住場麵,看清楚來人是董思,十分不解。
“董公子這是何意?”
“昨日有刺客來董府行刺,小侄用劍刺穿刺客左肩,料想刺客並沒有逃出太遠,便來營中查探。望張將軍莫見怪。”
“即使如此,董公子帶親衛來便可。為何大軍將我等包圍?”
“張將軍不知,刺客身手敏捷,若不包圍恐怕他暴露後便逃出生天。”
“不知董公子要如何查驗。”
“請張將軍配合便是。”
“隻怕我手下不願配合。”
“不配合那便斬。”
一語落下,雙方頓時劍拔弩張。張遼訓練的部隊個個都是精英,即便麵對數倍於自己的兵力包圍仍然波瀾不驚,軍陣瞬間排開,整齊非常。
“常聽聞張將軍軍紀嚴明,素有練兵之法。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全都放下武器。”
董思部隊聽令將武器放下,張遼軍則無動於衷。見董思不再強逼,張遼也示意手下不需戒備。
“小侄在刺客左肩留下重傷,請營中將士脫衣給小侄查驗即可。”
“若是查驗後刺客不在本營中,又當如何?”
“小侄自會向張將軍以及各位同僚賠罪。”
“兒郎們,配合董公子,脫衣。”
一聲令下,連帶張遼一同將衣服脫下。董思帶人親自查看。
“這……”
本以為張遼隻是疑兵之計,沒想到這一查倒令董思也迷惑了。
“報,一共查驗出左肩受傷者三十二人,傷勢相似。右肩受傷者四十六人,傷勢相似。”
“一共七十八人。董公子昨日董府這事被大規模刺殺了。也難為董公子一口氣刺傷七十八名賊人。本將軍將七十八名賊人一同交給董公子可好?”
“張將軍莫拿小侄打趣了,刺客有且隻有一人。如今倒是不好分辨了,怕不是將軍行包庇之舉?”
“小侄這話可不能亂說。昨日軍中兵器對擊,各位皆有傷勢。怎知你董府遇刺?興許是刺客知曉我營此事,所以才故意被董公子刺傷。話說回來,董公子既能刺傷刺客,為何沒能擒下。莫不是要以此為借口來給張某定罪?”
“小侄斷無此意。倒是小侄做事思慮不周了。小侄向張將軍以及各位同僚致歉。我等再去他處找尋,改日小侄定當犒賞張將軍及各位,以表歉意。告辭。”
待董思走後,張遼也長籲了一口氣。傷勢掩蓋不了不錯,但並非偽造不了。
古有楚莊王絕纓之宴,令諸位臣子都摘下頭纓,來掩蓋唐狡的罪過。
今有韓愈巧妙化用,用多位相似的傷口來乾擾唯一的證據,令董思無處發力。
此舉雖妙,但也是兵行險招。董思明知道行刺之人便在軍中,若是真的不顧一切全數殺除,恐怕今日張遼便要領軍死戰。
“雲謝過諸位同僚相助。”
營中一派和樂,早在韓愈過來說明一切之時,便有許多人為了保趙雲一命自告奮勇挨那重傷。
這一份軍營之情,即便是到後續對敵之時,仍然繼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