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進入中國,是一大問題。西方人看中國沒有宗教,覺得很奇怪。中國人有古代的信仰。西洋人主張一神教,認為很高級,認為多神是低級宗教,這是西人的說法。其實,佛教並不低於基督教。印度尼赫魯想自己搞點花樣,非美非華,至少他有野心。中國人卻睜開眼睛跟人跑。印度氣候暖,覺天地豐富,故信仰多神;阿拉伯是海邊沙漠,覺天地很簡單,故選一神教。宗教之緣起,實由環境不同而生。中國人信多神而又分等級,最高級的是上帝,中國人奇怪的是信天,信上帝,但普通人不能與上帝溝通,隻有天子代表可祭天。袁世凱亦祭過天,隻有中央政府才有天壇。讀書人從公而祭孔子,是公的而非私。西洋人則對上帝親切。中國是等於派代表,不如西洋人之與上帝可以交頭接耳。當時如英、德作戰前向神做禱告,求神幫助。中國則不然,隻有天子做代表。兩種方式究竟何者為對,很難說。中國在上帝之下,尚有土地公、財神、海神、城隍等,分頭掌管。城隍、土地下麵尚有偶像。西洋隻有一神,故不能畫出偶像。中國講忠恕之道。西方人認為多神是低級。西方人說低級,是拿不平等的眼光來看人家,是不對的。中國是有代表拜天,造成地上有大王國。西洋人則人人可與神講話。周公也曾向上帝禱告,他說,上帝的意見不易明白,“天不可知,儘其在我”,但可向天禱告。西方人是“我知道天”。耶穌是天之子。孔子亦雲天不可知,故隻能儘人事,可見人事以外尚有天意。墨子信仰上帝,認為他知道上帝的意思。《墨子》書中有《天誌》篇,可參看。老莊反對神。莊子說不知天意,老子則推翻了上帝。西方在十六世紀時,有哲學家不信上帝。陰陽家認為上帝有多種,上有昊天上帝,下有五色上帝,青、黃、赤、白、黑合成一昊,有光而無色。又分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可說是唯物觀念。後來中國尚有神仙思想,有所謂長生。基督教講永生,人最怕死,人生不過百年,不能放心,於是創造宗教,以滿足不死。神仙是不死的,且可遊世界,再下來世界,比基督教的天國更妙,非科學的,亦非哲學的,但有人情味。神仙思想的產生,可能由長江、黃河、漢水一帶首先發生,又到了沿海一帶。最好看古代的文學,其實與希臘不同,不能與外國人講說。秦皇漢武均欲作仙人,後來人人都想做。任何曆史書上都未談及這件事。有人可以來寫一部《中國宗教史》,此與政治、文學可帶上關係。東漢以後,世界大亂,如範滂所說,人無出路,中國最大的信仰是有上帝。耶穌說:上帝的事上帝管,愷撒的事該愷撒管。宗教與政治,要清楚分開,但還要說出毛病,隻有讓暴君來統治了。中國則不然,有統一的政府,有希望,不是個人的是對上帝的。西方人不易組織大一統政府。中國人的宗教是集體的,但到東漢末年垮台,不信周公、孔子、上帝了,因此信老莊的玩世哲學,神仙的遊戲人間也出現了。五鬥米道是黃巾時發生,直到今天,龍虎山之張天師為中國後來之道家,與神仙思想有關,謂之方術稱為邪道。宗教與方術,相差不遠。民死禱告、訴罪,亦可說由方術而變來。中國尚有妖怪。東漢初王充的《論衡》反對陰陽家一切迷信。到了三國時代,方術長生之士如左慈集中在曹操門下,其子不信“〔編按:曹丕專門寫了一篇《典論·論方術》批評迷信。〕”。東晉書亦多長生、上帝,都做不到,周公、孔子亦不信,神仙做不成,隻有講老莊。現世之官被石勒壓死,此路不通,因此覺得佛經是新鮮的。於是佛教進入,領人走另一條路了。知道這些本源,也可知基督教之進入。佛教看世界與一般不同。世界是苦,康有為之《大同書》即以佛家來解釋世界,即生、老、病、死是苦,一切富貴、名利、家庭,在生老病死中均取消了。人生實在一無留戀,如何解脫?對人生是消極的、否定的。任何人生理論哲學,先要人生無意義,才可入門。大家希望的有什麼價值呢?要取消一般人的想法。人忙的是什麼?佛與道相反,道看不起世上一切,佛首先要解脫,社會是平麵的,人生即社會。基督教是兩層的,上有天國,人死是靈魂上天,中國人死有鬼,但仍在同一世界,在牌位上,故風水好,家世也好。人死仍在這社會,大人物如沙田的車公廟,台灣阿裡山的吳鳳廟,仍在當地祭他。做了仙人,也到世上來玩。中國人是執著於現世人生,基督教則講主的最後末日,人消滅了,好的回到天國,地上是旅居的,不朽的在天堂,靈魂隻與上帝有關。中國人很怕沒有後嗣,無後即變野鬼,無人祭他,陰間附於陽間,這是一般說法。古人講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看社會講性善論,人人都可好,都可做堯、舜等聖人,但要世界太平大同,很難做到。基督教看不起社會,講原始罪惡論,隻有信主才可得救,可以上天堂。佛教則無另外天堂。孔子講曆史文化中的黃金時代。釋迦牟尼不講曆史,亦不代表上帝。隻覺世界苦,求如何解脫。但苦非來自罪,亦無人審判。乃問苦自何來?佛教重要的是講輪回,講現在、過去和未來三世,講“業”。業即做的每一件事,人生做的均是業,想的做的都是業。任何人都不白過,人人要作業,人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時間做的業均對將來有影響,不可當兒戲。人變成今天的樣子,乃是從出生到現在加起來的總和。人死了,賬仍不完結,尚有輪回。人與動物均有情,都有輪回,但非靈魂投胎。孔子樂觀看世界,釋迦悲觀看世界。業是一般的行為,生命的經過積累起來,人要死,但其業仍在,這話講人生是對的。我們今日的一生是前世作的業,三世均是苦,永遠是苦。人在苦海,跑不出來,過去的事仍要負責,懂得此理者,不能胡鬨過日子,此後要自我負責,一世一世下來,永遠脫不掉。跳海即是一業,仍不能了結,人生是苦海,永不超拔。海水是鹹的,人生沒有一秒不苦,這筆賬永不會取消,但有一辦法,即不要作業。天亦有輪回,諸天聽釋迦講法,如何超出輪回,即取消作業,並非要不朽,要永生,看世界皆空,最好不要做什麼,慢慢消業,最後業完。不再輪回,擺脫社會,入空門,什麼都不做,這是小乘佛教。取消輪回,叫涅槃。看破一切皆空,無我時,叫人知沒有我。例如一棵草,長出一朵花,兩天凋謝,數月草枯,佛家看仍是可憐。草的生長,分析起來,有陽光、水、泥土……長出花,花即生種子,這就是因緣,乃是很多東西加起來。靈魂不朽,是上帝降下來的,是一件東西。因緣是一事業,信佛修行,到下一世可超脫業,成涅槃,此乃小乘講法。乘是坐的船,從此岸渡彼岸也。小法叫小乘,大法叫大乘。看法不同,無我無法,一切皆空,做的等於沒有做,涅槃是在現在。既然人生是空是苦,何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超度眾生?佛教中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照此道理講,有國家、結婚、經商……均可,並不要破世道,此是大乘的哲學理論。大小乘的說法非迷信,均是哲學理論。基督教省力,禱告、懺悔、信仰即成。佛教要到涅槃的境界則不容易。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人人無信心,因此有佛教出現,說做壞人的下一世要受報應,做好人的今世受苦,但下一世有好報,因此人生轉向積極,重新振奮了。故當時佛教的影響很大。中國宗教依自力,外國則依他力。佛教要超出輪回,靠修行,此並非低級宗教或法術。基督教耶穌的故事近於法術,佛教亦有。法術進一步即是宗教。佛教說:“依法不依人。”佛有諸佛千佛、無量壽佛、三世佛,人人可成佛,但與每人可上天堂不同,因基督教是他力,而佛教是自力。佛教是理論而非信仰,宗教是告訴一番事情,任何宗教都是出世,但佛教應說是救世。佛家說,世界是三世,有因果報應輪回。佛教第二理論是因緣。因緣起合無自性,即無個性,無我性。如粉筆、手指、黑板,如三者不配合,即不能寫字,乃是要三者配合才能寫字,這就是因緣。佛教最偉大是無我,故講業,講苦,而不講輪回。印度現在仍是信奉婆羅門教,分四個等級。佛教已沒有了。釋迦出皇宮苦修,餓得不能支持,後進食而悟出佛教來。佛教並非釋迦一人講,乃是依法不依人,乃是諸佛。佛法愈講愈精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救苦救難的精神。不必出家,亦可學佛,故有居士,日本佛教徒亦可結婚。今日之佛教,中國有一宗,發展最大,今日已衰。西藏有一宗大乘佛教,有理論有法術。今日日本、緬甸、暹羅泰國、錫蘭斯裡蘭卡等地均有佛教。佛教在學術方麵的研究是另一回事,學者所研究的往往是過去的。佛教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特盛。它們能接收消化,並能超越他人,且與中國文化能融合。外國來華的名僧首先是佛圖澄法術派和鳩摩羅什理論派。竺道生“〔編按:一闡提指永遠不得成佛的根機。係梵語itika的音譯。〕”所譯《涅槃經》傳來中國是個節本,他說:“一闡提”“〔葉按:錢賓四先生愛講竺道生,所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竺道生,本姓魏,從竺法汰出家,改姓竺。譯音說反對佛法的人亦得成佛。但涅槃說,一闡提不得成佛。因此佛寺將竺道生驅逐出寺門,後來全部譯出《涅槃經》,才知反佛法亦可成佛,即一闡提亦得成佛,因人皆有佛性也。因人人可成佛,故後來有當身成佛,立地成佛,乃佛之最高境界,但佛教因之而衰。此是中國化的佛教。當時魏晉、隋唐時期有第一流人物做僧。中國和尚自己“求法”,去印度,出甘肅、新疆到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西遊記》中亦有此種講法。中國到印度去求法的高僧,所經曆的艱難辛苦,遠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更險更難。因前者是求法而非求金。佛教徒所求結果是無我救世。古時出國求法與今日出國鍍金不同,乃是受苦。求法回來,翻譯佛經典籍。今日印度隻有小乘的佛經,而西藏卻有梵文的,中國所保存的佛經比印度為多。唐三藏譯了八萬多卷“〔編按:一說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經,世界上任何宗教的經典都沒有佛教經典多。自南北朝到隋唐,有《高僧傳》“〔編按:以“高僧傳”命名的佛家典籍,主要有四種版本:梁慧皎《梁高僧傳》,唐道宣《續高僧傳》,宋讚寧《宋高僧傳》,明如惺《明高僧傳》。〕”,我人對佛學可不信亦可不懂,但我認為我們應該讀一讀《心經》和《金剛經》。那是需要的。我們也應該知道一些最有名的高僧故事,所以也應該有空讀一讀《高僧傳》,即使選擇來讀也未嘗不可。還有,我們也可以找梁任公“〔編按:梁任公,即梁啟超,號任公。〕”寫的求佛法及翻譯佛經的故事及其統計表,這是人人可以知道的一些有關佛教的普通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