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被人討厭,還必須做符合人本性的事。很小的時候,我就和鬥嘴抬杠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喜歡和哥哥在任何事上都不停地打嘴仗。喜歡爭論似乎成為了我的天性。後來,我在大學裡又選修辯論學和邏輯學,並且經常參加辯論比賽。再後來,我到了紐約,在那裡教授演講和辯論,我甚至曾準備寫一本關於辯論的書。但有一件事,卻使我改變了這種爭論的毛病,它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所以,我們絕不可能用口頭的爭鬥改變任何人的思想。二戰結束後,我正在倫敦擔任洛斯·史密斯爵士的經紀人。二戰期間,史密斯爵士是澳大利亞空軍飛行員。歐洲戰役勝利不久,他在一個月內99lib?飛行了半個世界,轟動了全世界。為此他獲得了英國女王授予的爵士爵位,也得到了澳大利亞政府的獎勵。一時間,他成為了英國的著名人物。一天次,我去參加一個宴會。宴會上,一位紳士講了一個笑話,笑話中引用了一個句子,可他說那句話引自《聖經》。恰好我當時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於是就滿懷優越感地告訴他。可他立即堅持說,不可能出自莎翁的作品,肯定出自《聖經》。於是我們爭論起來。我的老朋友弗蘭克·凱姆正好坐在我旁邊,他非常熟悉莎士比亞的作品。於是我和那人向凱姆請教。凱姆聽後,在桌子底下用腳碰了碰我,然後說我錯了,那句話出自《聖經》,那個人是正確的。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凱姆怎麼回事,因為他明明知道我是對的,可他說:“你的確是對的,那句話就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場。但是,我們都是作為客人去參加宴會的,為什麼當著眾人的麵非要證明是他的錯誤呢?為什麼不保留一下他的顏麵呢?他並不需要你的意見,為什麼和他頂嘴呢?記住,永遠不要和彆人正麵衝突。”如今,雖然凱姆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我永遠記住了他說的這句話:要永遠避免和他人麵對麵地對著乾。富蘭克林曾說過:假如你總是爭論、辯駁,或許偶爾你能贏!可這種勝利是空的,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內心的好感,所以你要好好想一想,你是要那種語言上的勝利,還是要彆人對你發自內心的好感?美國前總統威爾遜當政時,威廉·麥肯錫是他的財政部長。威廉根據多年的從政經驗,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依靠辯論無法讓無知的人服氣。“無知的人”,也許威廉說得太保守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不管對方的知識和智商情況如何,你都無法靠辯論改變他的想法——這是人天生的性格。斐森是個所得稅顧問,他在上課時說:“有一次,為了一筆關鍵的五千美元,我和一名政府的稅務稽查員爭論了兩個小時。這五千美元實際是應收賬款中的死賬,沒法收回來,所以不該征所得稅。可那位稽查員卻執意要收。那位稽查員傲慢、冷酷、而且固執。越和他爭執,他就越頑固。麵對這種情形,斐森對他說:“這件事比起其他你要處理的重要而困難的事情,真是不值一提。我對稅務問題的研究大多是來自書本上的死知識,而你工作經驗豐富,你的知識全是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我真羨慕你的工作,那會學到很多知識。”於是稽查員在椅子上坐直了,長時間地談論他的工作,並說起了他的孩子。當時的緊張氣氛一下子就緩和了。到臨走時,稽查員說他要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幾天以後再答複。三天後,稽查員給斐森打來了電話,那些所得稅他決定不征了。人性的希望被肯定的特點在這位稽查員身上,被表現得淋漓儘致。他要的是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斐森越和他爭論,他就越頑固地用職務的職能來顯示自己的權威,當斐森認同了他的權力時,也就沒有什麼可爭的了。斐森最終使他的權威欲得到了滿足,於是他就表現出了寬容和理解的一麵。帕安互助保險公司有一條鐵的紀律,那就是“不要爭論”。真正的商業精神不是爭論。因為爭論並不能讓人改變想法。歐·亨利是我的一個學員,他受的教育不多,卻總喜歡爭論。他曾經當過司機,做過汽車推銷員,但都做不好,於是就來求教於我。經過簡短的交談,我知道他總是習慣於和顧客爭論,如果對方說他的汽車哪裡不好,他立即會急躁地和顧客吵起來。他在這樣的爭論中取得了多次勝利,但他的汽車卻沒賣出去幾輛。因此,他很苦惱。於是我告訴他,要學會忍耐和克製,不和彆人吵架。現在,亨利已成為懷特汽車公司的推銷明星。那麼,他是如何成功的呢?亨利說現在他去向客戶推銷汽車,如果客戶說懷特的汽車不好,他要去買荷西的汽車。亨利會說荷西的東西確實好,買他們的貨是不會錯的,荷西的車都是著名廠家生產的,而且業務員也棒。他都要先認同客戶的想法,然後再說懷特的好處,結果收到了極好的效果。避免爭論可以節約你的大量時間與精力,使你投入到完善你的觀點和實踐你觀點的工作中去。完全沒有必要浪費太多的精力去乾那件沒有結果也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去。少去了麵紅耳赤的爭論,隻會使雙方更尊重對方,從而增進友誼,有利於思想的交流,意見的轉換。有一篇文章告訴我們這樣避免爭論:首先傾聽:給對方一個表達的機會。不要打斷他,讓他把他的意思完整地表達出來。用心地傾聽,增加溝通和了解。尋找共同點:在你聽完了對方的話後,首先去尋找你和他意見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答應認真考慮不同的意見:要真心地承認,他的不同意見可能是對的。因此答應考慮他的意見是比較聰明的做法。感謝持不同意見者的關心:因為關心同一件事情,所以才產生不同的意見。把他看作能給你帶來幫助的人,也許他會成為你的朋友。不急於行動,給雙方時間:適當地停下來,更仔細地考慮一下現存的問題,然後,再舉行會談。問一問自己:如果我保持沉默,分歧就會不存在嗎?這個難題是我的一次機會嗎?幾乎所有的爭論,都會使參加爭論的雙方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管在表麵上是否占了上風,本質上他們都輸了。這就像戰爭的雙方都會有損失一樣,在爭論中也永遠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