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九年,皇帝已經不在群臣前露麵,皇帝和群臣交流的渠道就是通過司禮監傳遞的奏折。萬曆十九年的夏天,皇帝整日憋在宮裡麵,緊閉著宮門,連房屋都很少出去,他很害怕外麵的烈日。太子之爭仍在繼續,首輔申時行已不堪爭鬥,辭職回家,大臣們今天一個奏書,明天一個奏書,萬曆處罰一批又來一批,最後,萬曆懶得看了,對大臣也懶得處罰了,所有奏章都交給司禮監處理。萬曆二十年二月,寧夏副總兵哱拜發動叛亂,挾慶王,占據寧夏鎮,攻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地,並南下固原,又得河套蒙古部族援助,勢力大增。消息傳來,明廷震動,萬曆決心平叛。三月朝廷任命魏學曾為西北總督,調李昫、麻貴率延綏、榆林、蘭靖、莊浪四鎮兵馬進剿。浙江道禦史梅國楨舉薦李成梁出兵平叛,為朝廷忌。甘肅巡撫上奏願自籌糧草征一千五百苗兵前往平叛,浙江巡撫上奏願自籌糧草選一千浙兵前往,皆為朝廷準。四月朝廷又調李如鬆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以梅國楨監軍,統率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進剿。五月,張誠拿著一份邊報來到乾清宮,對萬曆奏道:“陛下,遼東鎮撫邊報:倭酋平秀吉於四月份率大軍於朝鮮釜山登陸,正向朝鮮王京殺來。”“平秀吉是誰?”萬曆問。“奴婢也不知道,隻聽說他給朝鮮的文書中自稱平秀吉。”張誠說。“坐鎮朝鮮的曹公公曾經報過,朝鮮朝野早已盛傳倭國酋首平秀吉計劃進攻朝鮮,另外,琉球使節和大明在倭國的僑商也曾帶來了同樣的消息。”張誠接著說道。“哦。”神宗哦了一聲。張誠繼續說道:“錦衣衛曾密報:萬曆十九年,平秀吉曾命令琉球協助進攻朝鮮,被琉球國王尚寧拒絕。另外,萬曆十七年平秀吉曾致書宣宗李昖,要求‘假道伐明’,為此,朝鮮曾派使臣前往倭國調停,調停未果,李昖便拒絕了平秀吉的請求。”“這些屬國對我大明真是忠心耿耿啊!”萬曆感慨道。“這個自然,我華夏行王道,德化天下。”張誠說。“倭寇來了,朝鮮自會抵抗,先看看再說吧。”神宗說道。六月份,遼東邊報又傳來:“倭寇攻占王京,朝鮮國王李昖逃往平壤,十萬倭寇正向平壤進發,李昖率文武大臣趕往義州,朝鮮八道儘失。”萬曆看完六月份邊報,兩手一攤,邊報掉落在地上。“陛下,朝鮮使臣鄭昆壽已來月餘,日日在石星府上哭泣,懇請大明發兵。”張誠說。“這些倭寇就像蒼蠅一樣煩人。”神宗說。“國庫還有多少銀子?”萬曆問道。“刨去年初預算,還短缺三百萬兩。”張誠回答。萬曆一驚:“錢,錢都到哪裡去了,去年國庫還有八百萬兩銀子。”張誠看了看萬曆說:“蒙古那邊戰事不斷,軍費開支一直沒有消停過,近兩年,京師常地震,宮中多火患,南方多洪澇,每次賑災後,又要減免賦稅,另外這些年北方氣候寒冷,糧食減產,災民增多,而南方的商業稅卻沒有相應增加。”“可憐天不佑我大明!”萬曆說。“陛下,這是老天看中我大明,就要讓大明經受磨難,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陛下不要以為這是壞事,這說明老天爺眷顧我大明呢!”張誠說道。“內承運庫還有多少?”萬曆問。“刨去寧夏平叛預算,還餘二百萬吧。”張誠答。“這點錢你看緊囉,通知工部,今年要修的幾座殿宇不修了,沒蓋好的宮殿都拆了吧,把木料拿去賣了吧。”萬曆說。“皇上,你這是何苦呢?你這樣做,那幫大臣真不知道你的苦心,他們隻知道咬文嚼字。”“他們並不僅僅知道咬文嚼字,錢還要靠他們去收,事情還要靠他們去做,仗還要靠他們去組織。軍費不能削減,我大明軍士裝備一定要跟上,這個事你回頭跟石星商量一下。”“倭寇侵犯朝鮮一事,大臣們怎麼看?”萬曆又問。“紛紛請戰。”張誠答。“讓內閣以及各部官員就倭寇進犯朝鮮一事現場具折。”神宗說。傍晚時分,張誠拿著內閣的奏折向乾清宮走去,隻見宮門緊閉,沒有動靜,附近也沒有一個太監,張誠湊到門縫邊看了一下,殿內黑黑的,一個人也沒有,他推了一下,“吱!”的一聲,門開了,張誠走了進去,探頭探腦的張望。前方黑暗處有一人說:“來了。”聽起來是皇上的聲音,但又看不清人,正在此時,大殿一側的一扇窗戶被一個小太監拉開了,一縷陽光射了進來,張誠看見萬曆坐在椅子上,背對著他。“陛下!”張誠喊道。“大臣的奏章都來了?”萬曆問。“都在這了。”張誠答。“揀主要大臣的念。”萬曆說。“首輔趙誌皋說,昔日倭寇擾我東南沿海,給東南造成巨大的破壞,如今必須禦倭於國門,臣力主出兵;次輔張位說,倭寇不尊禮法,破壞力巨大,必須徹底鏟除;戶部尚書楊俊民說,倭國乃夷蠻之地,此等小民竟敢侵犯朝鮮,實乃無視天朝,我等萬不能坐視友邦被滅,如此我天朝則會在屬國心中聲譽掃地,雖然國庫緊促,但臣仍力主發兵會剿;兵部尚書石星說,此次,倭寇氣焰囂張,平秀吉居然要求我屬國朝鮮、琉球向其朝貢,我天朝威嚴豈容受損,臣力主一戰。”張誠念道。“還有沒有?”萬曆問。“這裡還有一份兵部侍郎宋應昌的。”張誠答。“念。”萬曆說。“臣兵部侍郎宋應昌上奏:倭寇侵犯朝鮮,實為侵我華夏,救朝鮮實為保大明,滅敵於外甚於滅敵於內,友邦有難,我等援助,此乃華夏之傳統,若是丟掉此傳統,那我們連人也不用做了。臣以為應派大軍入朝剿滅倭寇,必要時可派大軍直接登陸倭國。”“他們所奏,你覺得誰說得最有理啊?”萬曆站起來問道。“奴才覺得兵部侍郎宋應昌所奏乃至理。”張誠說。“寧夏那邊情況怎麼樣?”萬曆又問道。“各路進剿大軍已將寧夏鎮團團圍住,但寧夏鎮城池高大堅固,城內屯糧甚多,估計還須些時日。”張誠說。“梅國楨呢?他來奏折了嗎?”神宗問。“五日一折,梅國楨說,魏學曾對賊態度搖擺,時而剿,時而撫,各路平叛兵馬不聽指揮,推諉忌功,諸將觀望。”張誠說道。“擬旨,免去魏學曾西北總督職務,戴罪軍中,由葉夢熊接任,各路兵馬歸葉夢熊統一調度,有畏死避戰者,可先斬後奏,葉夢熊限期攻下寧夏鎮。另:遼東自派兵力進駐義州,一則保護朝鮮王廷,二則將倭寇主力拒之江東,內廷發銀兩萬解赴朝鮮犒軍,賜朝鮮國王大紅佇絲二表裡,另從全國抽調兵力拱衛遼東、山東、直隸和天津衛,嚴防倭寇從水路來犯。後續旨意待發。”神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