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一生做了許多了不起的事,其中三件最有標誌意義。一個是翻譯《幾何原本》,一個是寫了一篇《辨學章疏》,第三是向內地引進了紅薯。彆小看紅薯的引進,沒有它和後來的玉米,中國的人口就沒有可能從幾千萬,猛然躍升為乾隆年間的兩億多。我們今天於地大物博之外,複有人口眾多之盛,全靠清朝打下的底子,玉米、紅薯大有功焉。《幾何原本》不用多說,《辨學章疏》指出傳統倫理缺少一種可靠的內在道德動機。歸根結底,一個人為什麼要做好人?古代君子,重視自我評價,不欺暗室,唐宋以後的儒者,認為善發乎人性。——對普通人來說,這些都太難了。如果善是對自己的義務,似乎做了件壞事,得罪的隻是自己;如果善是對彆人的義務,放棄這種義務的理由又太多了。徐光啟在清代的名聲,雖然不小,但遠遠不能與他的貢獻相副。談實學的如劉獻廷等,才看重徐光啟,至於普通的讀書人,大多數沒讀過他一字一句,甚至不知道這個人。原因很多,其中一件,人多回避,那就是主導輿論的東林黨後學,對他並不感興趣。明代晚期,東林黨和北黨(其中的主力,即被東林稱為閹黨的)激烈廝殺。東林起於吳中,主要成員多是江南讀書人,徐光啟是上海人,他與東林黨人的交往,自然是很多。東林黨是政治派彆,而四十歲以後的徐光啟,心有所屬,對政治鬥爭實在是沒那份兒閒心。他曾在信中說:“黨與二字,耗儘士大夫精神財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乾涉,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當時朝中壁壘森嚴,非此即彼,徐光啟在閹黨和東林之間不作左右袒,鬮黨對他不高興,難道東林黨對他就高興了?明末西學越海而來,東林黨中的一些人士,也很有興趣,但作為政治黨人,多數東林人對西學顧不上注意。早期的東林巨子,雖然隔膜,相處之際,還是彬彬有禮。如健將鄒元標,隻是說西學諸義,我國聖人和曆代名儒,早已講說透徹,詳儘無餘,屬“古已有之”。——沒有意識到新學同道學根基的根本衝突。後來如鄒維璉等,便起而攘之了。衝突是必然而且無處不在的。最簡單的例子,是徐光啟要入天主教,但教義禁止一夫多妻。他隻有一個兒子,沒有孫子,曾想娶一妾,以求子孫無窮。但格於教義,隻好作罷,並感歎道:“十誡不難守,獨不娶妾一款為難。”有一個叫黃貞的人,頭腦銳利,曾拿這一項來質問傳教士艾儒略。黃貞舉的例子是周文王。舊史裡說周文王多後妃,生百子,而他又是中國的聖王。那麼,難道這樣一個聖人,也要下地獄嗎?艾儒略隻好支吾不言。文王之外,古如舜有娥皇、女英,今如皇帝後宮三千,誰敢讓他們下地獄?對類似的爭執,徐光啟是能避就避。他一生求精責實,隻是事情也不容易做。薩爾滸之敗後,徐光啟數次議購新式火炮,都不順利。等他得了崇禎信用,正值兵勢日迫,便主張除購炮外,招募三四百名葡萄牙炮兵,分派邊鎮,做炮兵教習,甚至做雇傭軍上陣打仗。這是前所未有之事,立刻有人上疏反對:“堂堂天朝,精通火器、能習先臣戚繼光之傳者亦自有人,何必外夷教練然後能揚威武哉?”此事便作廢了。徐光啟曾歎道:“名理之儒士,苴天下之實事。”他一生辛苦,做的許多事情,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浪費天才,如要練兵就手自教習,要移植紅薯就自己種實驗田,餘如譯書、編《農政全書》,都是極吃力的工作,大約是知道爭論無用,彆人的想法,不是他能改變的,隻好悶頭苦乾,既得心安,複望為後人鋪一點路。有道是落後就要挨打,先進就要挨罵。罵徐光啟的人居然不多,這和他為人寬和、大有長者風範有關。至於忽然得了大名,那是近代以後的事情了。又他主譯《幾何原本》,因為利瑪竇太忙,隻譯了六卷。他在世時,看這書的人沒幾個,他曾說不知到什麼時候,有什麼人,會把後半部譯出。現在我們知道了,《幾何原本》在二百多年後的鹹豐七年,由李善蘭等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