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比較喜歡下跪。隻要儀式需要,情感需要,都可以坦然雙膝跪倒,忽的一下,矮了半截。小時候看石印的毛宗崗父子版的《三國演義》,說到劉備東吳招親,先跪吳國太,再跪新婚夫人。跪來跪去,拐了孫權的妹子逃走,讓碧眼兒賠了夫人又折兵。金聖歎評日:先跪丈母,再跪夫人,今日丈夫多此類伎倆。真實情景,劉備是娶了孫權的妹妹,但肯定不會如此不堪,但卻非要這樣演義不可,否則,男人們不喜歡看。九九藏書下跪不是男人的專利,但在過去的中國,男人卻比女人跪的機會多。出來拋頭露麵,多半是要跪的。見長輩要跪,見官要跪,有求於人要跪,碰上投機的,拜把子結義也要跪。當然,回到家,如果怕老婆,沒人處,對老婆或者小老婆也要下跪的。怕老婆的故事,是民間笑話中的永恒主題。無論外麵的世界多麼講究父權、夫權、三綱五常,鄉裡社會永遠都在欣賞男人跪女人,跪的花樣翻新。連一些民間公認的英雄也要委屈一下,比如上麵講的劉備,還比如楊家將的故事,楊老令公跪過佘太君,楊宗保跪過穆桂英。歐洲人下跪比我們稍微打了點兒折扣,官麵上,見了國王,也不過跪一條腿。但是,看他們當年的版畫,怕老婆的男人,也是給夫人雙膝跪倒。中西文化有差異。但怕老婆的光景,卻都差不多。下跪這種儀式,到底是誰發明的呢?這事還真難考證。反正無論什麼人種,差不多都跪。某些高級哺乳類動物,等級低者向等級高的表示臣服,也是把身軀低下來,匍匐在地。討好異性,也是軀體性諂媚。人是站立行走的,彎著腰,不如乾脆雙膝跪倒,於是有了下跪的儀式。我想,這樣猜測有點兒道理。所以,古代有人論證人長了雙膝,就是為了下跪的,其實也不能說一點兒根據沒有。下跪,就是臣服或者是討好異性的儀式。這個儀式,有動物的本能在裡麵。人是能創造文化的動物。很順理成章的,就把下跪變成了政治儀式。不僅要跪,而且要跪的規規矩矩,轟轟烈烈。於是,祭祀儀式要跪,見麵儀式要跪,上朝儀式更要跪。等級社會,不跪,用什麼行為來展示等級尊卑呢?時間一長,下跪又跟某些政治理念掛上了勾,比如天下觀,朝貢結構。理論上講,中國人認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中心,自己的王朝,也是天下共主。因此,隻能萬邦來朝。不朝也沒關係,但來了就得朝。接待外國使節,沒有外交部,而是禮部。無論你是誰,從哪兒來,見了中國皇帝,都得按中國的禮儀,雙膝跪倒。原本,西方人跟中國是不搭界的,來往非常稀少。但是,地理大發現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到處走。看見弱的就欺負,看見強的就跟人做交易。西方的近代不是我們的近代,要早很多,人家開始第一波手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們還在睡覺。最早來中國的西方人,如果非得跟中國的中央政府打交道,比較麻煩的事,是禮儀問題。無論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見自己的國王或者首領,都是不跪的。可是,在中國見皇帝,卻非跪不可。因此,在英國皇家使者馬噶爾尼來華之前,所有的西方人,無論是傳教士還是使臣,見中國皇帝都下跪。畢竟,利益要緊,不跪,什麼事也辦不成。反過來,按天下觀的道理,中國皇帝的使臣,是不應該跪任何一個番邦的國王的。因為這個所謂的道理中,皇帝的使臣,等於欽差,跟番邦國王平級。可是,清朝自康熙跟俄羅斯人接觸之後,雙方打了一仗,簽訂了一個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此後雙方使臣來往,俄國使臣跪中國皇帝,中國使臣也跪俄國沙皇。隻是後者有意被中國人隱瞞了。在清朝,俄羅斯跟其他外國不一樣,是放在理藩院來管的。而且,俄國悄悄地被視為同等對待的王朝,而非需要進貢的番邦。隻是在我們自己的文字記錄中,依舊把俄國使臣來華,說成是進貢來朝而已。而俄國使臣的規規矩矩的下跪,也似乎說明了這一點。殊不知,我們的人去人家哪兒,也這樣。雅克薩之戰,中國皇帝動用了幾萬大軍,才攻下哥薩克幾個小據點。仗雖然打贏了,卻也見識了俄羅斯人的凶悍和實力。因此,此後的中俄關係,隻能是平等的——一種對自己人刻意隱瞞的平等。可是,中國人卻不想把這個平等給那些從海上來的紅毛番。當家的滿人,不懂海上的事情。於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依舊得下跪,而且並沒有中國人回訪——其實中國人連他們之間的分彆,也不清楚。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事情起了變化,英國人馬戛爾尼( Maey)伯爵來了。馬戛爾尼是代表英國國王來的。此時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且是最有野心的國家,絕非此前荷蘭那些海上馬車夫所能比擬。馬嘎爾尼們要用他們的世界圖景,改造這個星球。中國天圓地方的天下,碰上這些番人,有麻煩了。馬戛爾尼要的是平等關係,卻不是中俄那種被遮掩的平等。其實,馬戛爾尼覲見乾隆的之前,雙方的交涉,英方做了讓步。即馬戛爾尼可以按中國禮儀見皇帝,但也需中國相當的大臣,對著英國國王的禦影,行同樣的禮節。可是,這不是在遙遠的俄羅斯,那裡做什麼中國沒人知道,在家門口如此這般,沒一個大臣敢於這樣做的,即使皇帝同意,也存在巨大的文化障礙。誰要是做了,連家鄉都沒法回。幾十年後,郭嵩燾作為第一任駐外使節出了洋,結果卸任回鄉,大家都罵,何況當初?絲毫沒有覺察到英國人強大的滿人統治者,用輕蔑的態度打發了狂妄的英國人,平等通商告吹了。但是,在中國從南走到北的英國人也不是一無所獲,他們仔細觀察了這個國家,隨行的畫師,像照相一樣,畫了很多中國的畫。他們看透了,以往傳教士筆下強大和諧的中央帝國,不過是隻紙糊的老虎。下次再需要建立關係,就可以帶船炮來了。下跪這點兒事,終於惹出了大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