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珠海·唐紹儀(1 / 1)

一年之癢 張鳴 1412 字 2天前

珠海是座新城,滿眼望去,樓是新的,路是新的,連街上的行人,大多也是近幾年才來的,操著南腔北調的普通話,我這個北麵來的遊客,無論打什麼交道,一點兒都不費力。這個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特區城市,說起來跟深圳一樣,屬於一個平地拔起的現代化都市,到珠海,人說有三大“玩點”——海島、溫泉、高爾夫。洋得一塌糊塗。然而,珠海其實跟深圳並不一樣,深圳僅僅是個跟香港接壤的小小漁村,最古遺跡,無非是座所城,明代等級最低的軍事建製,沒出過什麼人,在近代的曆史上,也沒有什麼事好說,但是,珠海不一樣,這裡,由於明代一個偶然的機會,葡萄牙人在澳門登了陸,而天高皇帝遠的廣東一隅,官員們也懶得將這些紅毛夷人費神費事趕出去,而中央政府也不打算認真對付,於是,西方人在古老的大陸有了塊落腳地。凡是來中國的洋人,無論商人還是傳教士,都要先到這裡來落腳,而周圍的農民,有幸成為那個時代中國人最早接觸洋人的人。於是,時間一長,跟澳門相接的今天叫珠海這塊土地,出現了很多奇跡,見證中國走入現代的最初的奇跡。早就知道,珠海是唐紹儀的老家,在珠海,他有座很有名的園子。因此,到珠海,我最想看的,是跟唐紹儀有關的東西。就這樣,我被珠海新結識的朋友李更,帶到了共樂園,一個當年唐紹儀據說花了40萬兩銀子建起來的私家園林。就這樣,我見識了珠海被擠在角落裡的“舊”。共樂園很大,裡麵有山,山不高,但起起伏伏,到處都是小徑,隨你亂走,那天是星期天,但是園子裡根本沒有人,靜得嚇人,碩大的芭蕉樹葉子,直直地橫在小徑上,居然一點兒踩過的痕跡都沒有。共樂園裡,當年的痕跡已經不多了,隻有一個汪精衛題字的門柱,還算完整,再就是一些斷石殘片。朋友告訴我,這個園子,在“文革”中遭到很大的破壞,但不知為何單單留下汪精衛的墨跡,看來多半是因為前來造反的人不知情,因為柱子上的題款早在汪精衛出事那年就被磨掉了。園子裡的建築,隻剩下一個很小的三層小樓,名叫觀星閣。小樓修得糙,格局很小,樓梯僅容一人上下,閣頂有圓台,小而窄,台不高,周圍又儘是高大的榕樹,所以沒有什麼視野,隻能看天,一線天而已,名日觀星,倒也合適。珠海核心區域,原來屬香山縣,共樂園所在,是香山縣的一個小村莊唐家灣。這個小村,大概是珠海老建築保存最多的地方之一,彎彎窄窄的小巷,兩邊不時見有斑駁的老牆和廊柱,多為晚晴和民國的建築,很有點兒中西合璧的味道。這些建築的原主人,多為當年出去混世界發跡之輩,屬於中國第一批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勇敢者。小小的唐家灣,一條不過五百米長的小巷子,居然出了中國近代史上若乾個頂級名人。右大買辦,開平礦務局的創辦人,也是中國最早的機器采礦企業的創辦人唐廷樞,有清華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當然,最有名的,當屬園子的主人唐紹儀。不用說,明朝中葉葡萄牙人來到澳門並且賴下來不走,給緊挨著澳門的香山人一個開眼的機會,和近距離接觸洋人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在中國獨一無二,那時的香港,還屬於沒開化的小漁村。香山人幾百年耳濡目染地跟洋人廝混下來,自己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這個小地方的人不惟見怪不怪,而且膽子大得出奇,在那個大家都視洋人為怪物的年代,出了一批敢跟洋人打交道的人。有些至今說起來名聲還不錯——留學生,有些說起來似乎不大好聽——買辦。其實在當時,兩者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當時的買辦,其實是中國第一代現代企業家,他們不僅自己辦廠,而且對早期的洋務企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徐潤、鄭觀應、唐廷樞這樣的洋務大老,最早的民族資本家陳啟源,華僑商人娶了夏威夷公主的陳芳,都是香山人。唐紹儀就是留學生,由他的香山同鄉容閎發起的留美幼童計劃,由於長江和黃河流域基本上沒有人參與,最後大部分便宜了香山人,據說這還是幫助計劃實施的香山籍買辦徐潤動員的結果,其中後來著名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跟徐潤一起的一個買辦,以把女兒嫁給詹家而且不要嫁妝的代價,才說動了詹天佑的父親。其實,發起計劃的容閎,也是早年家境貧寒,到澳門謀生,得以被傳教士看上,被帶到美國受教育,拿到了耶魯大學的學位,如果他不生在香山,一切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至少,這個留美幼童計劃,也許就不會出台。留美幼童最後半途而廢,因為朝廷裡腦袋冬烘之輩太多,太挑剔,又太警惕,擔心幼童們的精神被和平演變掉,於是踩了急刹車。此時曾國藩已死,接任的洋務派大老李鴻章太油滑,不肯擔責任,結果這個比日本人留洋計劃還早的工程,半途而廢。唐紹儀雖然考入名校哥倫比亞大學,但沒有學完就回了國。儘管按道理講,對於當時中國而言,留學生本該金貴得像鑽石才對,但當時回國的留美幼童,卻隻能從基層做起,還處處招白眼,很多人都直接派到軍艦上做水手,唐紹儀奮鬥了若乾年後,才混到駐朝鮮的商務機構,做臨時負責人。在這裡,唐紹儀碰到了袁世凱。唐紹儀給袁世凱最深的印象,不是他的嫻熟的英語,而是他的責任心和膽量。在朝鮮壬午事變中,辦事處的人跑得精光,唐紹儀一個人持槍立於門首,硬是把亂兵鎮得不敢進門。從他留下若乾文質彬彬的照片上,還真看不出他居然還有這樣生猛過。從此而後,唐紹儀成了袁世凱夾袋中的英才,隨著袁世凱的步步高升,他也步步高升(當然,是憑著自己的真本事)。辛亥革命爆發,主持南北會談,將清王朝談得歸了天,接下來唐紹儀成了南北都能接受的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可惜,那個年月,大家都不知道共和國的官該怎麼做,唐紹儀三個月就跟做總統的袁世凱鬨翻,不告而彆,玩起了失蹤。這都是留學的玩意兒惹的禍。民國的總理老想著製度和規則,但大總統卻對民主製度一腦袋漿糊,隻想著權術和彼此的交情。唐紹儀在近代史上,屬於熱度比較高的人,公認屬於善於把兩邊對立的人焊接在一起。他做的最大的事,是主持過兩次南北談判,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期間,他代表清政府(實際是袁世凱)跟南方孫中山的臨時政府談,談的結果,中國變成了民國。第二次是在他撂挑子之後,再次半受擁戴、半自家熱心地出山。從1918年到1919年,擔任南北和談南方的總代表,這次是代表孫中山和西南軍閥,跟袁世凱的舊部打交道。總代表的四方大印,現在還保留在珠海博物館裡,看來當年沒少用印,到今天,印的顏色還很紅。隻是,艱難的談判,沒有阻止軍閥們南北廝殺,甚至連南方代表團的經費都是唐紹儀自己墊付的,一年下來,花掉不少銀子,可是到最後,南方軍政府也沒有給熱心過度的唐老先生報銷這筆爛賬。 再後來,唐紹儀做了家鄉的縣長。在百裡的小縣,繼續發光發熱,乾得相當起勁兒。可是,名聲太大,動靜太大,惹得南天王陳濟棠不高興,策動縣裡的大兵,借鬨餉為由,把他轟走。唐紹儀的晚景,沒有在共東園度過,這是他的大不幸,他到了上海,一直待到抗戰時期上海淪陷。最後,在孤島上,他被戴笠的特務,誤為有投敵嫌疑殺掉了。唐紹儀建共樂園,雖是私家園林,卻對社會開放,誰來都行,不收一文,共樂嘛,自撰一聯雲:“開門任便來賓客,看竹何須問主人。”可是,當我們進園子的時候,卻發現這園子還是收費的,每人10元,雖然這聯,還掛在園子的門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