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講到“四氣調神大論”:四氣,指春夏秋冬四時的生化特點;調,調理、調攝;神,指精神情誌活動。主要告誡人們要順應四時氣候變化以調攝精神情誌,保持機體內陰陽的相對平衡,達到身體健康防病的目的。春季三月,萬物複蘇,自然界欣欣向榮。為了適應這種自然環境,人們應該晚睡早起,起床後到庭院裡散步,披散開頭發,穿著寬敞的衣物,不要使身體受到拘束,以便使精神承受春天萬物的生發而舒暢活潑,充滿生機。對待事物,也要順應此時的生長之性,不應該抑製其生發。這正是順應“春生”的養生法則。如果違背了這種規律,則會傷及肝臟,以致夏天容易發生寒性病變,而出現陽氣不足的病症。夏季三月,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陰陽相互交彙,自然界一片繁榮秀麗。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並保持愉快、舒暢的心情。這樣能夠使陽氣充分宣泄。這正是順應夏天的養生法則。如果違背了這種法則,就會損傷心臟,以致秋天易發瘧疾,減少了供養秋天的精氣,致使冬季也較易生病。秋季三月,秋高氣爽,暑濕消失,自然界豐收平定。此時人們應早睡早起,大體以與雞活動的時間一致為宜。精神情緒要保持安定平靜,以緩解秋涼對人體的傷害;內斂神氣而不外泄,可保持平定,有助於肺的清肅。這就是秋季的養生法則。如果違背,則會對肺臟有損傷,以致冬天容易發生完穀不化所致的泄瀉,從而減少了供給冬天貯藏的精氣。冬季三月,水冷成冰,地寒而裂,自然界草木凋零,萬物伏藏。這時人們要減少活動,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要早睡晚起,到太陽升起的時候再起床,才能避免寒氣侵襲。精神情緒要保持平靜,同時還應當躲避寒氣,注意保暖,不要輕易使皮膚開泄而出汗,以免陽氣散失。這就是冬季的養生方法。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就會傷害腎臟,以致春天會發生痿病和厥病,而且供給春天的生發之精氣就減少了。天之氣是晴朗光明的,天所隱藏的德行不曾停止,因而不會下顯於地。如果天之德行顯露於外,那麼就會日月不明,就像人體真陽外浮,會導致陽氣失去固守之用而使外邪侵入人體。如果違背了春季的養生原則,那麼人體內的少陽之氣就不能生發,從而使肝氣抑鬱發生病變;如果違背了夏季的養生原則,人體內的太陽之氣便不能旺盛,就會發生心氣內虛的病症;如果違背了秋季的養生原則,體內的太陰之氣便不能收斂,就會發生肺熱喘息胸悶的病症;如果違背了冬季的養生原則,體內的少陰之氣便不能閉藏,就會發生腎氣虛憊的病症。春季一般是指農曆的一二三月這段時間,春季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複蘇,朝氣蓬勃的季節,許多美好的食物,人們喜歡用“春天”來形容。春天是人體生長的季節,也是陳舊疾病最易複發的季節。這是因為時令往你的身體注入了陽氣,人的肌體有個本能,就是一旦有了動力,正氣就要驅趕邪氣。春天是肝氣最足、肝火最旺的時候,肝在五行中屬木,所以人在此時最容易生氣發火。肝膽互為表裡,肝臟的火氣借助膽經的通道往外發泄,這時人往往會莫名其妙地感到口苦、頭暈、頭疼、睡眠不好、肩背痛等等,這些症狀都是膽經循行的路線。如果是單純的口苦,口服小柴胡;中劑即可緩解,偏頭疼、乳房脹痛則服加味逍遙丸就能有所緩解。但是發現頭暈嚴重的現象時,一定要到醫院去拍一個頸椎的片子,看看是否頸椎發生了疾患。另外,雙足和腿是人體動力的重要部分,是足三陽、足三陰的起止地,一定要保養好足和腿,雙足腕和雙膝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保養好了,就會少生很多病。春天,大地回春,萬物都在生發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在啟示我們的身體和生活此時也到了生發的季節了,人的情誌需要釋放。如果想乾什麼、想說什麼?99lib.,總是壓抑著,必然在體內藏下禍端。另一方麵,春天到了,草綠了,花開了,樹吐芽了,萬物都在生發,大家要走到室外,或者踏春,或者郊遊,或者運動,讓身體充分活動開,就能減少許多疾病。從人的臟器來說,春季是養肝的大好季節,因為從五行來講,肝屬木,春亦屬木。肝開竅於目,這個時候,肝氣最旺且人體容易上火,累及雙目。肝氣旺,倘若加上心火起,體內必然成燎原之勢。春天,萬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人體也處於精力充足的狀態,“一年之計在於春”,正是學習、工作、勞動的大好時光。因此要安排好春日的生活起居,以便有更好的精神狀態。春季的白晝時間較長,天亮得越來越早,因此春天的早晨最好早起,放鬆全身,到室外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一些如散步、跑步、打拳、氣功、體操等鍛煉,充分呼吸新鮮的空氣,舒展肢體筋骨。春天是人記憶力最好也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因此要在春天製訂好學習、工作的計劃,在學習、工作時要集中精力,把握好春天的時光,不可荒廢。春風暖暖催人醉,春天睡覺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難怪唐代詩人孟浩然在春天也會“春眠不覺曉”。但是睡得過多,就會感覺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其實這不是病,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著自然氣候變化而發生的一種正常現象。因為冬天,皮膚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減少,大腦和內臟的血流量增加;進入春天,隨著溫度的升高,皮膚毛孔舒展,血液供應增多,而供應大腦的氧氣相應減少,於是出現了懶洋洋、軟綿綿、無精打采、昏沉欲睡,表現為中樞神經係統抑製的“春困”現象。解決春困問題其實不難,要有決心和意誌力克服睡懶覺的壞習慣。不要“開夜車”,早睡早起,成年人睡眠時間要控製不要超過9個小時。同時還要注意室內的通風,冬天氣溫低,往往門窗緊閉為保暖。春天到了要及時開窗通風換氣,不僅對春天易發的疾病有防治作用。而且還可以防止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加重“春困”。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2月4日,“立”為開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表明嚴冬已經過去,萬物複蘇的春季來臨。立春過後,氣溫開始回升,白天漸長,降水也趨於增多。在立春時節的養生,要著眼於“生”字,春季是一個萬物複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其實人的身體與大自然是相通的,春季也是人體陽氣生發的季節,此時的養生重點就是養好人體的陽氣,讓它生發起來,使新陳代謝從冬天恢複過來,儘快適應春天的氣候,得以正常運行。另外,按自然界的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在誌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因此,在春季養生方麵就要注意養肝,戒暴怒,忌憂鬱,做到開朗樂觀,心境平和,使肝氣得以生發,達到養肝護肝之目的。在生活習慣方麵,立春是春季剛剛開始,寒冬已過,但氣溫回升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春捂”非常重要,不要急於脫掉厚重的冬衣,以免疾病侵襲。《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雲:“春凍半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在飲食方麵,應考慮這一節氣陽氣初生的特點,多吃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因為,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可以多選擇葉草類,豆類,蔥、香菜等發散性的食品。立春養生中的另一重要方麵就是防病保健,初春時節,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細菌、病毒也隨之生長繁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在此時發生。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首先要消滅傳染源;其次是要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還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雨水是一年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後,雨水以後,冰雪開始融化,雨量開始增多,空氣濕潤,氣溫也逐漸回暖。雨水時節,在養生方麵最需要強調的是“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對於人體健康長壽來說至關重要。為什麼說雨水節氣時要注意調養脾胃呢?這還是要從中醫的五行學說講起。在五行學說裡麵,肝屬木,木性可曲可直,條順暢達,有生發的特性,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泄的功能。而脾(胃)屬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穀,運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為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在病理上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按照五行的生克理論:木克土,即肝木過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說,如果肝木疏泄太過,脾胃就會氣虛;若肝氣鬱結太甚,脾胃則因之氣滯。所以,春季養生既要注意養護肝木的生發之機,又要注意不要生發太過而傷及脾胃。調養脾胃最重要的就是要從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春季氣候轉暖,又多風乾燥,應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比較適合春天的食物包括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等。在起居方麵,應該順應自然,早睡早起,勞逸結合,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以達到調養脾胃、延年益壽的目的。夏天是人體生化的季節,也是醫治冬病的最好季節,上醫治未病就是這個道理。夏天暑熱驕陽,體內心火正旺,這也是積寒躲在人體後背膀胱經及各關節最易排出來的季節,但是,如果自體陽氣不足,體內沒有足夠的推動力,就會錯過了排寒的大好時機,所以說,夏天養陽不要貪涼,儘可能少用空調,隻要飲足夠的水是不會中暑的。夏天也是治療人體慢性病的最佳季節,如腦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性腎炎等,患以上疾病者,切莫錯過良機,一定要把陽養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夏天,對人體來說,夏季皮膚的毛孔幾乎都是張開的,如果到了出汗的季節,使勁吹風扇、空調,不讓體內該出的汗出來,必然於體內埋下隱患。所以,夏季不要太貪圖涼風。另一方麵,從五行的角度講,夏季屬火。而對應五臟來說,心屬火。所以,嗬護和調理好心臟,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任務。夏季氣候炎熱萬物繁盛。在這一季節裡,天地之氣已經完全交彙,萬物開始開花結果。人們應“夜臥早起”,做到情緒平和、心情舒暢,切忌怒發衝冠;不要厭倦炎熱,不要心煩意亂,俗話說:“心定自然涼”。順應夏季主氣,讓體內的陽氣得到自然宣散,確保身體氣機宣暢、機能旺盛。不要圖一時快活而貪吃冷飲、汽水、甜飲料,以免損傷脾胃,引發胃脘痛等病;不要吃不潔食物或變質食物,以防夏季腸道疾病。夏季雖酷暑難熬,但不可過分貪涼,辦公室、居室空調溫度不宜太低,大汗後電風扇不能裸體直吹,以防風吹汗閉,發生發熱、感冒。飲食上宜食益氣生津、清暑解熱的綠豆湯或綠豆粳米粥,多吃苦味清火的苦瓜和新鮮蔬菜。經常喝一些綠茶、菊花茶。夏季熱浪滾滾,暑氣逼人,應避之有時。宜選擇陰涼通風處納涼避暑,減少室外作業時間,乾活必須躲避烈日炎炎的中午。同時需多飲水,及時補充水分,儘量減少出汗,如感不適及時休息,慎防中暑。夏日炎炎,稍微動一動就會出汗,更不要提運動了。於是,不少人一到夏天就懶得動,甚至連體育鍛煉也放棄了。其實,健身完全可以按照四季變化合理調節。夏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活躍的季節,隻要注意勞逸結合,運動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同時,體質的增強,也能幫助我們安然度夏。“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管天氣多冷或多熱,都應堅持體育鍛煉,這樣才能使身體更好地獲得“順四時、適寒暑”的能力。其實,在炎熱的夏季,不愛體育鍛煉的人,越是怕熱越覺得熱,越不活動,肌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熱環境下鍛煉,能使皮下毛細血管擴張,體腺開放加速,散熱能力得以提高,使肌體有更強的調節體溫能力,所以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科學合理的運動能改善人體各個係統的功能,從而起到祛病延年、健康長壽的作用。夏季高溫悶熱,人體消耗特彆大,各器官的衰老比其他季節更為明顯。如果能夠在這一時間堅持鍛煉,其抗衰健體效果將更加顯著。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消耗較多,此時采用靜坐練習法,則是比較理想和有效的夏令養生保健之法。靜坐法簡便易行,主要可分為調身、調心、調息三個方麵,能起到調心安神、養氣生息的作用。調身即端正身體姿勢。端坐式坐在木凳上,高低適度,雙膝保持90°,兩手分彆置於大腿上,掌背朝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盤膝式適宜於體質較好的人,盤膝坐時兩手置於小腹前,按在小腿上,一手四指置於另一手掌心中,大拇指壓住另一手大拇指;或兩掌平放,掌心向上。靜坐功要求身體平穩,自然鬆直,肩背鬆弛,胸部不挺出不彎曲,雙目微閉,雙唇輕合,舌抵上齶,全身放鬆。調心即排除一切雜念。微微用意,想著臍下小腹丹田,進入虛靜無思境界,清靜放鬆,專心致誌。使人從各種紛繁、複雜的瑣事中解脫出來,達到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思,使氣不散,心自舒,血壓正常,神經鬆弛,情緒安謐。靜坐時間以清晨和臨睡前較好,但不論何時,一次須靜坐30分鐘。練習地點務求空氣清新、環境寧靜,這樣便能達到心平氣和,精神愉快,情緒樂觀。調息即調整呼吸。保持呼吸自然流暢、均勻細緩,這是靜坐法的最重要一招。呼吸時要用鼻吸口呼,即徐徐吸入新鮮空氣,讓肺部舒展,膈肌下降;呼出時用口慢慢呼出,令下腹收縮,膈肌上升。呼吸要細緩均勻,使氣息逐步加長,深達丹田,從而使全身氣血調和、舒暢。練習日久,便水到渠成,能感覺到小腹周圍有溫熱之感。靜坐完畢,可稍微隨意活動,或按摩或邁步。調身、調心、調息三者各有所重,但又互為作用、連貫,構成完整的靜坐法。炎熱夏季若能堅持練習,可調和氣血、氣息下沉,養心安神、消除疲勞。此外,還能增強人體對高溫的適應能力,有消暑強身之功效。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在中醫五行學說中屬金,在體內屬肺,秋天是肺氣最強的季節。我們可以借天氣養我們的肺。肺在中醫理論中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宣發,二是肅降。宣發主要是通過發汗、咳嗽、流涕來表現;肅降主要是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推動胃腸,排泄糟粕。肺的宣發、肅降的力量主要來自中氣,中氣足的人則不易生病。中氣虛,寒氣入侵,肺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其次是來自內部的肝火,中醫叫“木火刑金”。肝火旺時,必傷肺金。所以說及時消解肝火就是在養肺。由此,人一定要少發脾氣,這樣不僅是養肝,更可養肺。此外,有的人先天肺氣不足,從出生就開始得支氣管炎,成年後轉發哮喘,這也是先天腎氣不足的表現,中醫叫腎不納氣。那麼該如何鍛煉肺臟功能呢?“取噴法”即是絕妙之法,上通鼻竅毛孔,下通前後二陰,通天徹地肺之宣發肅降之功一舉完成:五味子、女貞子、金纓子、枸杞子、菟絲子、芡實、沙苑子、補骨脂,各等份研細末,用黃酒送服,每服五克,一日兩次,服秋三月,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秋天,首先指自然現象,大地之上的生物能結果實的此時都長出了沉甸甸的碩果。而對於我們人體,經過春生、夏長,體內的能量得到了補充、儲藏。所以,秋收很大程度上是指人體的收斂活動。另外,從五行來說,秋季屬金,在五臟中,肺屬金,所以調理肺臟便是秋季養生的重要任務,另外,肺屬金,火又克金。就是說,秋季裡,肺經當值,一定不要讓火來傷害它。所以,秋季要調整好心態,淡泊寧靜,以免心誌憂傷,禍及肺臟。秋季天氣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盛。早秋時節溫度較高,濕氣較重,有“秋老虎”之說,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點。此時尤宜顧護脾胃,飲食宜清淡,多食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蓮子、扁豆、薏苡仁、山楂、牛奶、豆製品等,忌食辛辣油膩厚味之品,忌過饑過飽,以免傷及腸胃。忠有慢性胃病者,特彆要注意胃脘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脘痛或加重舊病。秋季天氣清肅、草木凋零,肅殺之氣影響人體。肺主肅降,這個時候要特彆保養肺臟。首先要控製好情緒,保持神誌安寧,舒張收斂有序,生活上保持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笑”是一種最“便宜”且有效的養肺方法,“笑”可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保持肺的肅降功能正常。否則就會損傷肺氣,引發咳嗽、哮喘等病症。深秋季節,雨水漸少,天氣乾燥,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多吃酸甘化陰生津、滋陰潤肺的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話梅、山楂及酸味食品;多飲水、多吃水果與綠葉蔬菜,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食品,以免耗傷陰津,出現皮膚乾燥、口唇乾裂、口舌生瘡、咳嗽、毛發脫落等“秋燥”現象。一每到秋天,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毛發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口唇乾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乾結。這種種表現都是由秋季氣候變化帶來的。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複發或加重,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因此,如何安度秋季,自我保健防秋燥就顯得十分重要。立秋之後,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及時增減衣服。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但喝流質的飲食,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飲料時,飲用方法頗多講究,以少量頻飲為最佳。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另外,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韭菜、大蒜、蔥、薑、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因此,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多事之秋。秋天的氣候變化太大,早秋以熱、濕為主;中秋前後較長一段時間又以燥為主;而到了深秋、晚秋,卻又以涼、寒為主。因此,人們在穿衣方麵,要提高警惕,注意隨氣候增減。夏去秋來,涼風習習,雖涼還不至於寒,人們還能耐受,此時不妨進行一點耐涼鍛煉,這和讓小孩常常“三分饑與寒”是一個道理。如果觀“一葉落而知秋”,早著裘棉,穿上去就脫不下,隨著寒冷的加劇,就會越穿越多,禦寒的能力越來越差。那些冬天下水遊泳的人,為什麼那麼禁得起凍呢?他們不就是從秋天開始,天天鍛煉挨凍,逐漸增強體質,適應氣候變化的嗎?所以,秋凍乃是有積極意義的,是古今都十分強調的秋天養生方法。這樣,就避免了因多穿衣服而產生的身熱汗出、陰津傷耗的情況,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養生需要。當然秋凍還要因人、因天氣變化而異。那些平和體質的老人,身體固然還很棒,但是由於其生理功能變化,抵抗力弱,在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氣溫驟然下降,出現雨雪,就不要再秋凍了,一定要多加衣服。當然秋凍的含義不僅僅在穿衣保健方麵,而應從廣義上把它引申為秋天的一個養生原則,即在秋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注意一個“凍”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證陰精的內斂,不使陽氣外耗。古語說“秋時慎脫著,冷暖隨時換”,指的就是要隨時注意根據氣候加減衣服。秋季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有“一天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情況,要保持體溫恒定,就應多預備幾件秋裝,做到“秋凍有節”,與氣候變化相和諧。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這就是說,因為冬天脾胃消化能力相對較強,吸收較好,所以,身體較虛弱的人冬天應加緊進補,做好來年的營養儲備,來年才會精力好、力氣壯,而且不會生病。但很多人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會問:我平時很注意飲食保養,冬天吃了不少補品,但流感、支氣管炎等老毛病還是趕著趟地來。原來,這種情況在中醫看來,就是“不受補”的表現。“受補”還是“不受補”,關鍵在脾胃。脾為後天之本,隻有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能力才好,進補才能有效。而素來脾胃不好、脾虛消化不良的人,進補後承受不了,就會發生腹脹、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現象。胃寒的人也不能補,進補後消化不了,會發生腹痛。此外,肝鬱、心情不好的人也不受補,進補後會腹脹。還有,胃中有火的人,進補後會感覺胃中吞酸嘈雜,惡心欲嘔。上述這四種情況是冬不受補的最常見情況。對冬不受補的人,應在進補前先調理脾胃。一般來說,脾氣虛的情況最多見。素體脾虛的人經常食少腹脹、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肢體倦怠、麵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這樣的人應在進補前先吃一些健脾的藥,比如參苓白術散、人參健脾丸之類。也可多用山藥、扁豆、薏苡仁、白術等燉肉吃,等脾功能有所恢複、脾不虛時再進補,才能正常消化吸收。還有一些人,平素好食辛辣肥甘,日久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部灼熱、嘈雜、喜呃善饑,進補後,呃逆腹脹,不能消化,這屬於脾胃有火的表現,進補前就應先清火,可用竹葉、麥冬泡水喝,或喝苦丁茶,或吃一點黃連片,或吃菜時多吃苦瓜、黃瓜、青菜,待胃火退後再進補。老年人消化力比較弱,胃常有積滯宿食,而出現不思食或厭食,進食後胃部飽脹,口臭便臭,苔膩脈滑實,宜先消食和胃後再進補。方法是飯前先服陳皮、山楂、神曲等開胃藥,飯後可服香砂養胃丸,身體較好的可適當服用平胃散或保和丸。平常可用炒穀、麥芽泡水喝。特彆需要提醒的是。有感冒的人要先治感冒。冬天感冒的人很多,而且常常犯胃。外邪犯胃多表現為發熱怕冷、惡心欲吐、不思飲食,可吃一點藿香正氣散或生薑。曆代養生家通過實踐證明,寒風刺骨、大雪封地的冬季,確是保養腎氣的最佳時節。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醫養生原則中有一個“四季五補”的說法,就是說按照季節滋補相對應的臟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四季五補的要求,人們應該春季養肝,夏季補心健脾,秋季潤肺,在冬季裡最適合的就是補腎。為什麼要在冬季補腎呢?一方麵,冬季本就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中醫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容易通過調補來補偏、救弊,強身健體的季節,所以中醫有“夏病冬治”一說,民間也有“冬令進補,春天打虎”的說法。另一方麵,腎與冬季關係密切。在古人天人合一的養生觀看來,腎主水,主收藏,冬季在五行中也屬水,而且天氣寒冷,正是萬物封藏之時,與腎之間存在著某種對應的關係,所以冬季裡補腎最為適宜。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氣候寒冷,人體為抵禦嚴寒,需要儲存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因此營養物質在體內也最易吸收和儲存。所以在冬季裡,補腎效果是最好的,無論是飲食還是用藥,都應該以補腎為主。冬季補腎如何食補?按照現代營養學的觀點,冬季補腎應該選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以及有較強滋養作用的食物,狗肉、羊肉、韭菜、蝦仁、栗子、胡桃仁、海參、芝麻、黑豆等都在可選之列。由於各人的體質不同、年齡有彆,在食補中也有宜有忌。如腎陽虧虛者,在飲食中以溫補腎陽為宜,可選食羊肉、狗肉等,因為羊、狗肉性溫熱,具有溫補腎陽的效用;腎陰虧虛者,則當以補腎陰為主,可以選用鴨肉、鵝肉,因為按照中醫觀點,鴨肉、鵝肉“依水而生”,能夠滋陰補腎。冬季補腎如何藥補?藥物的滋補作用較食物更強,錯選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也會比較大,所以腎虛患者應在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藥補,不可自行服藥。一般來說,偏腎陰虛者,酌加吳茱萸、熟地黃、枸杞子等滋陰佳品;偏腎陽虛者,當進肉桂、附子、巴戟天、肉蓯蓉等壯陽之品。其實,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其根本都是腎精虧虛,如果腎虛患者能選擇山藥、鹿角膠等滋腎生精之品,陰陽並補,就可以避免偏補腎陰或偏補腎陽的弊端了。藥補和食補結合效果更佳食補、藥補都是為了養生防病、抗衰延年、提高生活質量。食補的優勢是營養物質豐富,但補益力緩,藥補的藥力相對比較明顯,如果藥食結合滋補腎臟,可以相得益彰、互增功效。“引補”是藥食結合的一個主要方式,所謂“引補”就是先進行一段時間的食補,然後再服用補藥補品,這樣做可以為身體打好滋補的基礎,增加補腎的效力。藥食結合的另一種方式在廣東較為常見,就是藥物與食物一起煲湯,粵菜中的西洋參配合烏雞、魚翅等一起煲湯,這裡烏雞、魚翅可以補腎益精,西洋參補腎養陰,藥物與食物在湯中水乳交融,共同發揮補腎效果。每年的11月8日前後是立冬,這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在民間,立冬是進補的好時節,認為隻有這樣才足夠抵禦嚴冬的寒冷。中醫學認為,立冬到來時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類雖然不冬眠,但到了冬季人體陽氣潛藏,在養生方麵也應注意補腎藏精,中醫就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之說,意思是冬天如果不好好養精蓄銳,來年春天就會疾病纏身。進入冬天以後,在起居方麵應該做到“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進入冬季以後,每天要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以後才起床,這樣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前,應養成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然後用力揉搓足心,這樣不僅能禦寒保暖,還有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作用。傳統中醫養生還有“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勞作汗出,發泄陽氣”之說,意思是冬天天氣閉藏,人體的氣血也潛藏起來了,這時候人不可以過分勞作大汗淋漓,發泄陽氣。立冬以後,天氣還不是太冷,在衣著方麵也要注意,不能穿得過少過薄,這樣會容易感冒損耗陽氣,當然也不能穿得過多過厚,否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也易於侵入。經常曬太陽對人體也有很多益處,特彆是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人體內部也不例外,所以在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強體壯陽、溫通經脈的作用。在飲食方麵,冬季也是進補的最好季節。冬季食補應注意營養的全麵搭配和平衡吸收。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意思是說,少食生冷,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例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冬季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為食有穀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彆,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進補方案,萬不可盲目進補。香菇又名香蕈,是冬令的滋補食品。香菇性味甘平,中醫書中多有記載。《本草求真》中說:“香蕈味甘性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日用本草》中說:“益氣,不饑,治風破血。”香菇具有益氣補虛,健脾胃、去痘疹的功效,適用於久病體虛、食欲不振、小便頻數、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腫瘤、動脈硬化等病症。香菇每100克乾品中含有蛋白質20克,膳食纖維31.6克,糖類30.9克,胡蘿卜素20微克和亞油酸、海藻糖、腺嘌呤、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近年證實香菇中含有乾擾素誘生物,可以誘導體內產生乾擾素,具有預防感冒的作用。香菇中含有的麥角固醇,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D,預防小兒佝僂病。香菇中的多糖物質具有抗癌作用。在癌症手術後可用槐蕈10克,水煎服,每日1次,為輔助治療方法。此外,香菇中還含有一種核酸類物質,能抑製血清及肝臟中的膽固醇升高,阻止血管硬化及降低血壓,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冬季是疾病多發的季節,香菇中含有提高免疫力的真菌多糖,多吃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可防冬季病的發生。“雙筍燴香菇”的菜肴特彆適宜冬季食用。原料為蘆筍、香菇、玉米筍、薑,調料是鹽、味精、胡椒粉、澱粉、色拉油。先將蘆筍切段,和其他原料一起用沸水焯一下,鍋內放油,下入薑片炒香,放入全部原料,調味後翻炒,勾芡,即成。蘆筍中豐富的纖維素可有效促進腸道廢物排出。玉米筍當中含有豐富的木聚糖和阿拉伯聚糖,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包裹結合食物中的汙染物質,從腸道排出。這道菜堪稱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纖維、不溶性膳食纖維、活性多糖類的大聚會,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抗汙染和抗病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香菇不要反複洗泡,洗淨後用少量水發開即可,以免損失其中寶貴的真菌多糖。香菇與野生毒菇易混淆。毒菇有80多種,含有毒蕈堿、毒蕈溶血素等,食後會中毒,甚至死亡,應嚴格區分。下麵教大家幾個簡單鑒彆香菇的方法:第一,看香菇的外表形狀和顏色。優質的香菇,肉厚,菇蓋邊緣向內卷成“銅鑼形”,菇的蓋麵無皺褶,有明顯裂紋或花斑,菌褶呈米黃色或艉白色,菌柄不超過菌蓋直徑的一半。第二,聞香菇的氣味。一般情況下,香菇應有其獨特的清香,無腐爛、發黴味道。第三,用手指按壓。手指甲壓菌蓋上部及菌柄,如果堅硬、稍留有指甲痕,則說明水分基本符合要求。第四,檢查香菇中是否有蟲蛀、發黴、烤焦以及非食用菌等雜物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