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學中,吐出來的痰隻是一個狹義的痰。“痰”涵蓋的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隻要你的津液積聚了,停留了,處於一個不正常的運行狀態,它都叫痰。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由於脾虛不運,可以使水濕停留,凝聚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滯逗留,損傷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陽被傷;或因熱病飲水過多,脾運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濕停留,聚集為痰。還有恣食肥甘,胃中濁氣鬱蒸,釀濕生熱也可以化為痰濁。第三,外感失治,或體弱屢患外感,肺氣被傷,不能輸津四布,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貯於肺,肺氣不利,痰湧氣道而發,必致咳嗽痰多。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一般來說,“煉液為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為痰開始都是液態的,是停滯的水液,但是淤在那裡時間長了,就成了有形的物質。比如說身上長了一個肉疙瘩,西醫叫脂肪瘤,中醫叫做痰核。實際上它就是人體脂肪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從這個角度來說,“痰”是千變萬化的。很多疾病的表現都可以歸結於痰,比如說男性的陰莖硬結症,組織裡長了一個硬東西,影響了勃起功能,手摸上去能感覺到硬結樣,這就是痰核。而女性的子宮肌瘤當然也在痰核的範疇。“痰”的治療難度很大。有人形容說:“痰核”就像油漆,粘在那裡,你要去磨去摳,一點一點把它減掉,需要反複衝、磨的過程。所以我們又把治“痰”時用的方法叫做化痰、滌痰、消痰。不少的藥物也都是本著“消”、“磨”的方法把痰去掉。下麵再給大家介紹些不同痰症的治療方法作參考: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製半夏10克,乾薑6克,細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風痰: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0克,銀花12克。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黃芩10克,杏仁10克,膽星6克。濕痰:濕邪侵入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製半夏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蒼白術各10克。燥痰: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咯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參15克,天麥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生活越來越方便,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生活的環境似乎是越來越舒適,室內有空調,冬暖夏涼,人們似乎忘記了自然環境的規律。出門坐車,就連上下樓的樓梯都有電梯取而代之,有些人甚至就住二樓也要坐電梯。這種好吃懶做的生活習慣,在不自覺中就讓人變成了痰濕體質。痰濕體質可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為了適應不可遏製的發展,人類遲早要進化出一種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的體質,於是出現了很多痰濕體質的人。肺、脾、腎三臟對於調節人體水液代謝非常重要,而現代生活方式就恰恰最傷肺、脾、腎三臟。肺位於胸腔,在五臟中位置最高,肺臟通過呼吸推動水液由上往下暢流全身,是水之上源。看看生活中我們是怎樣在不知不覺中讓肺臟飽受委屈的,久用電腦,含胸駝背。任何一個臟器功能的正常行使必須依賴於良好的結構和空間,長期胸廓不舒展致使肺臟不能充分呼吸,再加上長期不運動,結果氧氣吸入不夠,二氧化碳呼出不充分,呼吸淺,吸進來的空氣還是汙染的,呼吸的質量很差。氧氣少,食物如何充分代謝?二氧化碳多,體內如何不堆積垃圾?這就是為什麼不勞作、不運動也會感到很累,會覺得腰酸背痛的原因。現在一般人餐桌上的是經過深度加工的食品,膏粱厚味、肥甘油膩。中國人的脾胃天生是用來受納運化五穀雜糧等天然食品的,最怕加工得麵目全非的食品和肥甘油膩、膏粱厚味常吃就會消受不起。最後,脾胃怠工,吃喝進來的食物不少化成了半成品造成了痰濕。所以,痰濕體質從外形、指標上看似乎並不缺少能量,多形體龐大肥碩、血糖高、血脂高。問題是這些能量發揮不了作用,能量的代謝停在了中遊,半途而廢,滋生疾病。還有暴飲暴食、冰凍寒涼、經常吃減肥藥也是脾胃最為害怕的,青少年的痰濕體質多數和這個有關。小時候吃冰凍寒涼的東西太多,會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促生或加重陽虛、氣虛、痰濕、淤血體質偏頗。痰濕體質、陽虛體質間夾者,一旦發胖就是中重度肥胖,很不好治。凡是傷肝膽的習慣都不可避免地會傷脾,因為它們的關係太密切了。所謂的“見肝之病”就“知肝傳脾”。經常生氣、情誌不舒展、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等都是肝膽最不喜的,肝木克脾土,脾傷則生痰濕。經常熬夜的人,舌象是典型的痰濕壅盛舌象,即舌苔厚膩、久久不退。夜裡11點到淩晨1點,是膽經當令的時候,熬夜影響膽氣的疏泄,肝膽相照,必然影響到肝臟,進而影響肝及脾。由肝及脾,慢慢形成痰濕體質,這在中青年女性中較為常見。有的女性越是不開心就越吃,越吃就越胖,越胖就越不想動,想躺想睡,呈現出一派痰濕體質之象。雖然“脾為生痰之源”,但是切不可以忘記“肝木克脾土”,肝才是“罪魁禍首”。所以,對治痰濕體質一是要多運動,注重飲食調理,更重要的是養好肝脾。痰濕體質的人多數容易發胖,而且不喜歡喝水。小便經常渾濁、起泡沫。痰濕體質的人舌體胖大,舌苔偏厚;常見的還有經遲、經少、閉經;痰濕體質的人形體動作、情緒變化、說話速度顯得緩慢遲鈍,似乎連眨眼都比彆人慢。經常胸悶、頭昏腦漲、頭重、嗜睡,身體沉重,惰性較大。進入中年,如果經常飯後胸悶、頭昏腦漲,是脾胃功能下降,是向痰濕體質轉化的兆頭。痰濕體質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美容困擾,比如容易發胖、皮膚經常油膩粗糙、易生痤瘡等,因此女性美容一定要有六通:月經通、水道通、穀道通、皮膚通、血脈通、情緒通。痰濕體質人群多是多吃、少動的一類人群,比較容易出現在先貧後富、先苦後甜、先餓後飽成長經曆的企業家、官員、高級知識分子等人群中。痰濕體質的人易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痰濕體質養生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飲食調養:入口清淡痰濕體質不要吃太飽,吃飯不要太快;美容不要隨大流,多吃水果並不適合痰濕體質;吃一些偏溫燥的食物,如荸薺、紫菜、海蜇、枇杷、白果、大棗、扁豆、紅小豆、蠶豆,還可以多吃點薑;痰濕體質的人應該少吃酸性的、寒涼的、膩滯和生澀的食物,特彆是少吃酸的。如烏梅、山楂等。家居環境:多曬太陽痰濕體質的人起居養生要注意多曬太陽,陽光能夠散濕氣,振奮陽氣;濕氣重的人,經常泡泡熱水澡,最好是泡得全身發紅,毛孔張開最好;痰濕體質的人穿衣服要儘量寬鬆一些,這也利於濕氣的散發。藥物調養:健脾胃,祛痰濕痰濕體質者也可以用一些中藥草來調理。祛肺部、上焦的痰濕可用白芥子、陳皮;陳皮和黨參、白扁豆合在一起,是治中焦的痰濕;赤小豆主要是讓濕氣從小便而走。經絡調養:中脘、水分、關元改善痰濕體質的主要穴位有:中脘、水分、關元等,最適合用艾條溫灸,一般灸到皮膚發紅發燙。每次腹部、背部、下肢各取1個穴位灸。如果灸後出現口苦、咽喉乾痛、舌苔發黃、大便乾結、夢多或失眠,症狀明顯的,停灸即可。中脘、水分、關元三穴《黃帝內經》中有雲:“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起居。”人在生氣、動怒時,呼吸加快,肺泡擴張,耗氧量加大,肝糖原大量損失,血流加快,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周身都會處於生理機能的失控狀態,這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本身是痰濕體質的,還會加重體內的痰,尤其是生悶氣,更容易造成體內痰濕淤積。另外,還有一種情形是有氣無處發的窩囊氣,這種人外表看起來很有修養,好像從來不發脾氣,其實心理經常處於生氣或著急的狀態,這種人很容易形成“橫逆”的氣滯,造成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嚴重的會造成胃出血。既然生氣這麼危害人體的健康,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不生氣呢?事實上,遇事不生氣的人少之又少,做到不生氣需要日常保養,需要修養身心,開闊心胸,或者尋找一種信仰。當麵對人生不如意時,能有更寬廣的心胸包容他人的過錯,把生氣的念頭消滅掉,如果生活或工作的環境經常會使自己生氣,那就換一個環境。不過,這種修煉需要日積月累,還有一個應急的措施就是按摩太衝穴。當你生氣後,立刻按摩腳背上的太衝穴,可以讓上升的肝氣往下疏泄。這時這個穴位會很痛,必須反複按摩,直到這個穴位按起來不再痛為止。或者吃一些可以疏泄肺氣的食物,如陳皮、山藥等,也很有幫助,最簡單的消氣辦法則是用熱水泡腳,水溫控製在40℃~42℃,泡的時間則因人而異,最好泡到肩、背出汗,有的人需要半小時,血氣不足的人有時需要泡兩個小時。太衝穴對於痰濕體質,如果采用刮痧療法進行調治,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用平刮法沿肋骨走,從正中向左刮拭脅肋部脾臟體表投影區。用麵刮法從上向下刮拭中府穴,上脘穴至下脘穴,石門穴至關元穴,章門穴。(2)用麵刮法刮拭下肢維胃經足三裡穴、豐隆穴至脾經陰陵泉穴、三陰穴、公孫穴。(3)用麵刮法刮拭肺腧穴、脾腧穴、三焦穴、腎腧穴,膀胱腧穴。一般來說,刮痧對痰濕體質具有以下兩點保健作用:(1)可以振奮陽氣,健脾益氣,促進代謝,利濕化痰。改善痰濕體質因水濕內停積聚而引起的水濕內盛的症狀。(2)經常刮痧,健脾強壯陽氣,預防痰濕體質好發疾病,促進痰濕體質的改善。不過值得注意的,痰濕體質不易出痧,隻要局部毛孔微張或局部有熱感即可停止刮拭。對於頭發的認識,中醫認為主要是肝血和腎經有關。腎精決定了頭發的多少,頭發的軟硬榮枯,先天腎精不足,可以導致頭發枯黃稀疏;另一方麵肝腎精血負責頭發的日常養護。這種情況下,多吃補益肝血腎精的黑色食品和一些堅果可以烏發、美發。可是痰濕體質的脫發很不同,這種脫發就不是枯黃乾脫的,因為痰濕內生,血淤血熱,熏蒸發根,頭發、頭皮就出現了油膩瘙癢,造成脫發。對於痰濕體質的脫發現象,建議大家試試“生發丸”。其方如下:【組成】側柏葉120克,當歸60克。【用法】上藥焙乾,研為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早晨以淡鹽湯送下9克,連續服用20天為一個療程。【功效】一般服藥一個療程之後即見脫發減輕,且有新發生長;有的10天即可見效,對於療效較差者,至多可連服三、四個療程。另外配合外用水洗法,效果比較理想。其方如下:【組成】川槁本9克,白芷9克,蘄艾9克,藿香9克,荊芥9克,防風9克,川芎9克。【用法】上藥用紗布包好,加水300毫升,煎熱後外洗頭部,一日2次,每劑可用3天。在日常生活中,脫發患者也要加強注意,以防止繼續脫發,促進新發再生。一般說來,注意的事項有:(1)不用尼龍梳子和頭刷,因尼龍物品容易產生靜電,給頭發和頭皮帶來不良刺激。最理想的是選用黃楊木梳和豬鬃頭刷,既能去除頭屑,增加頭發光澤,又能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2)不用脫脂性強或堿性洗發劑,這類洗發劑的脫脂性和脫水性均很強,易使頭發乾燥頭皮細胞壞死。應選用對頭皮和頭發無刺激性的無酸性天然洗發劑,或根據自己的發質選用。(3)精神狀態不穩定,每天焦慮不安會導致脫發,壓抑的程度越深,脫發的速度也越快,所以脫發患者務必消除精神壓抑感。經常進行深呼吸,散步,做鬆弛體操等,可消除當天的精神疲勞。(4)燙發吹風要慎重,吹風機吹出的熱風溫度達100度,會破壞毛發組織,損傷頭皮,因此要避免頻繁吹風。燙發次數也不宜過多,燙發液對頭發的影響也較大,使用次數多了會使頭發發絲元氣大傷。(5)空調要適宜。空調的暖濕風和冷風都可成為脫發和白發的原因,空氣過於乾燥或濕度過大對保護頭發都不利。(6)避免暴曬。日光中的紫外線會對頭發造成損害,使頭發乾枯變黃,因此夏季要避免日光暴曬,在室外遊泳、日光浴時要注意防護。(7)避免不帶遊泳帽在公共泳池長時間遊泳。公共泳池中會使用大量漂白粉用於殺菌消毒,這會使頭皮頭發乾澀,使脂溢性脫發患者的頭發更容易脫落。(8)脫發患者還要注意營養成分的均衡攝取,頭發95%的成分是由動物蛋白質組成,這些物質大量存在於雞蛋、豬肉、沙丁魚、海帶、黃瓜、黑芝麻、海藻等食物中,特彆是海帶和魚類。長期均衡地攝取這些食物,可改善發質,使頭發變得不易脫落。痰濕體質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肚大腰圓、麵部及腦門油光閃亮。有的到立夏,感覺頭暈、心慌,晨起有痰。典型的痰濕體質者早晨起床總有痰堵在喉嚨處,這是因為中氣不足,脾虛不運,造成水濕停留,凝聚為痰。體形肥胖,喜歡吃甜膩食物,麵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胸悶,容易困乏,大便正常或較軟散,小便不多或微渾;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滑。性格則溫和、穩重,能忍常人難忍之事。痰濕體質易患糖尿病、中風、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痰濕體質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每餐宜吃七八分飽,酒類不宜多飲,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那些具有健脾利濕、宣肺祛痰的食物,如蘿卜、紫菜、薏苡仁、冬瓜、赤小豆、扁豆等,少吃甜、黏、油膩的食物。痰濕體質還不宜長時間待在陰冷潮濕的環境;要保持心情舒暢,多動腦,如看報、聽廣播等,避免痰濕停聚造成大腦功能衰退;還要注意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尤其是遊泳,遊泳對痰濕體質者有很好的調解作用。關於痰濕體質的藥物調養,重在調補肺、脾、腎三臟,可在醫生指導下,對症施治,選服二陳湯或香砂六君子湯或金匱腎氣丸。什麼是痰濕內擾?中醫認為,心煩,口苦,並且頭暈目眩,時常感到胸悶,惡心,痰多舌質偏紅而舌苔黃膩的症狀,均屬於痰熱內擾,這種情況下人比較容易失眠。治療方法則是化痰清熱,養心安神。這裡給大家推薦清火滌痰湯。清火滌痰湯的用藥方法如下:膽南星6克,黃連6克,生薑3片,茯神15克,貝母10克,竹瀝10克,麥冬10克,柏子仁10克,丹參10克,僵蠶10克,菊花10克,橘紅10克,杏仁10克,梔子10克。這個方中用膽星、貝母、竹瀝、生薑化痰泄濁;柏子仁、茯神、麥冬、丹參養心安神;僵蠶、菊花熄風定驚;杏仁、橘紅豁痰利氣。共達化痰清熱、養心安神之功效。一般症狀比較輕的人,可以用溫膽湯。半夏(湯洗去滑)、麥門冬(去心)各45克,茯苓60克,酸棗仁90克(炒),炙甘草、桂心、遠誌(去心,薑汁炒)黃芩、萆薢、人參各30克;若痰熱擾心,氣血不足證者,可在溫膽湯基礎上加遠誌、人參、熟地、棗仁,名為十味溫膽湯;若痰涎窩心,淤阻血脈者,則可在十味溫膽湯基礎上加菖蒲、遠誌、鬱金、杏仁、丹參以痰淤並治,清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