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陸高聲戰友:首先通過您向上海知青們表達我的問候。你說你們在網上有一封致我的公開信,我不上網,未看到。既然你告訴了我,我會抽空看的。依我想來,《知青》隻不過是一部電視劇而已。在多樣化的前提之下,沒有這樣一部電視劇是極不自然的文化現象。現在有了,我覺得使中國之影視文化現象比較自然了。所謂拾遺補缺罷了。如此而已,僅此而已。尋常事尋常一過最好。但既然你們要研討研討,那麼請你轉呈我的幾點初衷以及前後情況,供你們參考:1.作為編劇,我的劇作已同名出版。我之完完整整的創作理念呈現在那裡。除了印在封麵的推薦詞,我對其中的每一行字都負傳播責任。書中的兩段題記體現著我在2008年開始創作時的文學理念,照抄如下:人不但無法選擇家庭出身,更無法選擇所處的時代。但無論這兩點對人多麼不利,人仍有選擇自己人性坐標的可能,哪怕選擇餘地很小很小。於是,後人會從史性文化中發現,即使在寒冬般的時代,竟也有人性的溫暖存在,而那,正是社會終究要進步的希望。人性先天具有弱點和缺點,倘無道德約束,膨脹而且變質,那麼誰都彆想在人世間活得好些。道德乃是為了使絕大多數人都活得好些的社會法則。歸根結底,人類的進步是人性的進步,人生的提升是人格的提升。“文革”既反人性也反人格,因而是人類社會的“反動運動”。2.至於電視劇《知青》,它是一個團隊的創作成果,也首先是導演依據劇本再創作的成果。原劇本59集,停機後初剪為58集、56集、52集。送審的是52集沒音樂沒主題歌的未合成版。我及各方麵審查專家預先看到的都是未合成版。也就是說,正式播出的45集版什麼狀態,我和各方麵專家們也都是從電視中才看到的。3.我認為,我們知青應有兩種身份——一是知青身份;二是“文革”見證人身份。如果我們都已到了這把年齡,卻仍僅有知青身份之意識本能,而全無“文革”見證人意識自覺,那是會令下幾代人替我們遺憾的。我創作劇本時這一意識極為明確,並且是擺在第一位來考慮的。作為當年的知青個體,我尊重隻強調個人苦難的“唯我”立場。但是作為編劇,我不能不肩起我們也是“文革”年代見證人的創作責任。4.當年的知青人數眾多,情況及後來命運千般百種,我沒有才能創作一部知青苦難大全。而在今天,即使我想要替我們大家肩起“見證人”的責任,也根本不能完全地如願以償,隻能局限性地重現我們大家和我們共和國一同度過的極“左”年代。即使如此,亦須勇氣。我所欣慰的是,《知青》整個團隊都有。5.我是不主張用《知青》這劇名的,但並非我說了就算的事。我曾建議劇名改為《知·青》——知即知道;青即青春、青澀。我個人很喜歡後一劇名,有意味。但我不是一個堅持己見的人,何況我認為片名隻不過是片名,不必非堅持己見。並且,我連“全景式”三字也認為不妥,卻也沒堅持己見。6.我是在家中看了很多集並且不斷被電話采訪乾擾之後才關注到主題歌中“無怨無悔”四字的。主題歌之歌詞是藝術總監寫的。他是憎惡極“左”年代的人。他不止一次對全劇組說:“和人民同甘共苦,批判‘文革’,這是《知青》的思想靈魂。”在這一點上,全劇組都感謝他。他寫那樣的歌詞當然不是為了“美化‘文革’”,我深知那是出於另一番考慮。但即使如此,今天我也到了該說坦率話的99csw.時候了——那歌詞不好,聽來給我以硬貼在《知青》上的感覺。中國是詞彙大國,豐富無比。倘最後還是由我來寫,無疑會大為不同。雖然他也當過多年知青,但畢竟不如我了解我們知青。7.我希望大家在討論時,超越“怨悔”或“不怨悔”之爭。我不止一次遇到過“無怨無悔”的知青。而且每一次都問:能理解你的意思是對“文革”也“無怨無悔”嗎?每個“無怨無悔”派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你怎麼會這麼理解?難道我們的思想就那麼不可救藥?難道你將我們視為帶著花崗岩腦袋去見上帝的人?我們隻不過不想使自己變得在彆人看起來很可憐……然也,“無怨無悔”對於大多數的他們,是維護自尊的盾。你們誰見過一名當年的知青,他或她堅持說“文革”好得很嗎?!如果在否定“文革”這一大前提上是一致的,何以不能相互包容?爭來爭去到底又是在爭的什麼呢?!我認為,求同存異比勢不兩立好。我相信參加研討的都是喜歡思想的知青。我希望大家的研討接觸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反思和批判“文革”仍有意義嗎?意義何在?我們既是當年的知青,還是“文革”的見證人,我們仍有必要起到見證人的存在作用嗎?8.據我所知,“小黃浦”原本另有人選,是你們上海男知青會比較中意的形象。但人家開機前來不成了,臨時抱佛腳,將現在這位用你們的話說“傻大黑粗”的硬推上去了。山東人,副導演,有過客串經驗,現學的上海話。撇開外形怎樣,我覺得他其實演得不錯。他一出現,一開口,沉悶壓抑的劇情頓時有了幾分“喜感”,而這很重要。沒他,全劇之生活樂趣頓減。但我也有不解——為什麼讓他一次次向活著的和死去的戰友送像章呢?這不是我劇本中寫到的。然而,如果結尾時周萍、謝菲等女知青葬身火海的情節仍保留著,那麼送像章的情節倒也是意味深長的。9.我承認,我對劇中某些知青的人性自覺、正義堅守、人格優點進行了特彆理想化的塑造。這倒也非是出於美化我們這一代人的目的,而是企圖為當下冷感的中國呼喚正義與善良。我認為中國需要補上“好人文化”這一課。在西方,情況是這樣的——宗教與文化藝術聯袂進行“好人教育”。宗教隻強調善。宗教不強調人的獨立思想。西方文藝從宗教那裡繼承過來善的教育使命,同時賦予理想人物以獨立的思想。於是區彆於小市民和唯教義為是的宗教徒的社會“新人”出現了——先是文藝中,後是現實生活中。自十七八世紀開始,西方社會的進步,說到底是人性原則的進步,是“新人”之主張,要求和推動之下的進步。車爾尼雪夫斯基在獄中通過《怎麼辦》為老俄國塑造了“新人”;契訶夫通過《套中人》批判了老俄國病人。“文革”是巨大之網,也是巨大之束套——我企圖通過雖在網上,在套中,但心有不甘的理想中的青年形象,表達我對善的人性、正義的人格、獨立之思想的永遠的敬意。完畢。請代我讀給大家聽,也算是我的書麵發言吧。劇已播過,一切差強人意處,也隻能差強人意了。但願後邊人做得高明些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