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記憶中,當年首先是雲南知青吹響要求返城之“號角”的。就這一點而言,凡後來返城之知青,應對當年的雲南知青心懷感激和敬意。並且我認為,雲南知青一代中,該有人當仁不讓地創作出反映本省知青的電視劇來。自己們的經曆,由自己們呈現最真實。果能如此,我將全力支持,並有以下建議:1.要堅持主題歌及題記文學由自己們寫。我完全放棄且不重視其對全劇的影響,可說創作責任感差矣。2.一人恐怕很難獨立完成,以集體創作為好。四五人多;二人少,有了分歧難以進行下去;三人為好,可調和創作思想矛盾。3.有一個問題當重視,也難以回避,回避了同樣是回避曆史真相,即——“上山下鄉”與“文革”重疊,知青與紅衛兵撕扯不開。紅衛兵在“文革”中臭名昭著,劣跡斑斑,罪行很多。我至今認為,百分之八九十替百分之一二十一直背著黑鍋,最無辜的是後來知青中的小弟小妹,他們幾乎沒傷害任何人,卻同樣背著知青前身的曆史黑鍋。我在《知青》中對此隻作了蜻蜓點水的呈現,但當年大批受紅衛兵傷害的人還沒開口呢,他們一旦開口,全體知青將又一次蒙恥,無地自容。大返城時,曾有報曰:“狼孩回來了!”“垮掉的一代返城了!”我當年創作《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是要為我們知青一代洗汙點耳。那汙點非一句“被利用”了可以撇清的,何況當年的紅衛兵中懺悔者極少。我又在《返城年代》中塑造了一個懺悔者形象,力圖代做過惡事的實現自我救贖。三十餘年來,我筆下寫了一批批又善良又正義的知青,不遺餘力地為知青一代“洗刷”汙點,在《知青》劇中,更是如此——因為百分之八九十確實是背了黑鍋。但那少數,即使下鄉後,往往也惡性不改,繼續傷害同類,傷害他人。以上一點,回避之同樣不是直麵曆史的態度。相信你們中的創作者具有更高之水平,能做到既不回避,也不致損及大多數形象。4.你們中的創作者,開始之前,我覺得應先熟悉包括央視在內的各電視台的通過尺度。要有更大的突破勇氣,但恐怕也須麵對現實。要麼根本不寫。要麼在局限性中多少有些突破地寫出來。你們也隻能在二者間進行選擇。此時還不進行,那麼幾年後就老得寫不動啦。5.不要用提綱征求意見,那將永遠停止在提綱階段,因為很難有什麼一致意見。少數有主見者認可了提綱,便應自信地依之創作。6.但劇本最好在網上征求意見,從七言八語評頭論足中采納好點子;這比拍成劇了再聽到意見強,但勿陷於“垃圾意見”而不知所措。7.劇本至少要有包括央視在內的三家電視台表示認同。電視台會有他們的修改意見,此時將麵臨妥協或堅持不改的選擇。堅持不改等於廢紙一堆,連起碼能呈現的內容也沒人見到。那時何去何從,我無建議了。你們自己定奪。8.我能相助的是——一個有三家電視台表示認同的,有網上最廣大意見參與者高舉雙手支持的劇本,此時要將它變為電視劇隻需資金了;那麼,我保證,替你們拉到投資,以實現你們呈現雲南知青真實曆史經曆的夙願。此時不做,更待何時?二以上一件事,是我支持於你們的;而以下一件事,是我求助於你們的:絕大多數知青返城後的人生仍很艱難,其中一部分的人生更是一路滑坡,不少人陷於貧病交加之境。我了解到這樣的情況——當年有的知青被招工於小縣城,由是退休於小縣城。現在落葉歸根,回到下鄉前的城市意欲安度晚年,但這就造成了拿小城低退休金,在消費水平高的大城市度晚年,於是晚景蒼涼。雲南是否也有這種情況呢?我打算就此寫份解決提案,但需實際數字支持。另外,當年的傷、病、殘知青,是否都得到了較好安排?如果相反,也應改變。這也是我想了解的,並願為此做點什麼。我也老了,寫不動了。為知青一代樹立較正麵社會形象,一向是我當成己任之事,有時甚至太過一相情願,但從來“無怨無悔”。現在,我該甩下這十字架轉而為同樣是當年的知青,目前卻生活維艱的人們儘些實際的代言責任了。故不論雲南的,還是其他一切省份的知青,凡有合理要求者,皆可向我的這個博客進行簡明扼要之陳述。我無網上溝通習慣,不承諾一一回複。但我承諾,一定加以整理,一俟形成具可操作性提案,當竭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