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種尊重,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激發情感的方式與過程,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深處、動人心脾的教育過程。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一個“愛”字就是教育的真諦。如果一種教育未曾觸動過人的靈魂,不能讓人們產生共鳴,不能讓人們的情感得到震撼,那就不能稱之為成功的教育。父母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父母僅僅付出自認為是“愛的情感”,這不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日常的行為細節中,父母也要體現出愛的存在。比如,給孩子以目光、愛撫、關心、安慰等。先以愛的目光來舉例,父母充滿愛的目光在鼓舞孩子的成長方麵起到巨大作用,可以說是為孩子提供了成長的營養源。日本九十三歲高齡的兒科醫生內藤壽七郎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孩子一見到內藤博士,即便當時正在哭鬨也會立刻停下來。一天,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兩歲男孩來到內藤先生這裡給孩子看病。媽媽說,這孩子一口氣就能喝光一升裝的牛奶。孩子因為飲用過量的牛奶而得了奶癬,他的皮膚非常癢,無法睡覺,整天煩躁不安。內藤先生不緊不慢地脫下白大褂,然後跪在那個男孩麵前,盯著他的眼睛溫柔地問:“你喜歡喝牛奶嗎?”男孩點了點頭。內藤先生仍然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說:“你能忍得住不喝你特彆喜歡的牛奶嗎?”男孩的神色表現出很煩躁和不滿的樣子,並且把臉扭開朝向一邊。內藤先生並沒有氣餒。他緊跟著又麵對著孩子的正麵蹲下說:“你是可以不喝牛奶的,是不是?”不管男孩如何的不耐煩,如何拒絕回答他的問題,內藤先生一直用充滿信賴的目光看著孩子,並堅持用十分誠懇的口氣和孩子交流。最後,男孩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他同意不再喝牛奶。這樣奇跡就發生了,回家後,男孩不再喝牛奶了,濕疹症狀很快就消失了。一年半以後,母親認為孩子已經痊愈可以少喝點牛奶了,可孩子說:“醫生說能喝時我才可以喝。”沒辦法,母親隻能來向內藤先生求助。這回,內藤先生仍然是直視男孩的眼睛,微笑著說:“你現在可以放心地喝牛奶了。”從此,男孩又真的開始喝他喜歡的牛奶了。內藤先生從這件事情上得出結論:即使年齡才兩歲的孩子,隻要讓他明白了道理,他就能很好地控製自己。於是,他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足夠的愛的目光”。他的口號直至今日已經提出有半個多世紀了,但現在聽起來依然十分親切。因為,現在的孩子也一樣渴望得到愛的目光。因此,父母不能單純地把自己對孩子付出的愛看成是一種情感,更不能把這種情感當成一種借口,抱著“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這樣做是因為我愛我的孩子”等想法。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將孩子的尊嚴撕得粉碎,更是刺痛著孩子的心。嚴父嚴母是孩子需要的,但更慈祥、寬容和尊重他們的父母是他們更需要的,父母的愛是“好心”,但更要考慮是否有一個好結果。父母的任何語言和行為,即使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也要對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水平加以考慮,更要將孩子們的想法和感受納入考慮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