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總是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英國兒童健康協會曾在倫敦動物園舉辦“孩童世界”展覽,這一展覽為人們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此次展覽模仿了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體驗。當成年人戴上厚厚的眼鏡時,他們眼前的模糊世界就仿佛是孩子感受到的世界;當他們戴上手套係鞋帶時,體會到的是學步九*九*藏*書*網階段嬰兒的動作協調能力。心理專家認為,這個展覽重現了人的成長經驗,讓成年人重新獲得了對兒童的全新認識。我認為,作為父母,如果沒有經曆過這種降級的感覺,永遠無法真正了解孩子。在聖誕節期間的展覽會上,成人會為琳琅滿目的禮品而高興,而在孩童的眼裡,這是一個雜亂的場麵,充滿著人的大腿、屁股、鞋子以及其他龐大的物體。所以,成人們可以把自己的心態落到與孩子一樣的水平線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現實世界,這樣大人對孩子的很多想法和行為,就很容易理解了。來看一則實例:一家人到戶外去活動,弟弟和哥哥發生了一點小矛盾,扭打在一起,結果弟弟的鼻子被擦破了一點皮。父母當時既生氣又緊張,把哥倆都教訓了一頓,並責問他們,為什居高臨下的姿態審視孩子,滔滔不絕地訓斥孩子,而應該蹲下身和孩子在同一水平線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那麼,父母如何才能做到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呢?首先,學會傾聽,成為孩子的忠實聽眾。孩子是一本無字的書,書的每一頁,浸透著父母的心血和關愛。很多父母把孩子當作“小太陽”,眾多行星圍著“太陽”轉,孩子卻不願當“太陽”,而要做“星星”,因為“太陽”太孤獨,“星星”有很多朋友。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害怕孤獨,渴望傾聽,渴望父母當他們的“孩子王”,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因此,聰明的父母是做一個高明的傾聽者,而不是做一個高明的說者。孩子的問題有時候似乎就是“雞蛋裡挑骨頭”,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滿腦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不管孩子的問題在父母看來是多麼簡單、多麼幼稚,父母都應該保持微笑,熱情地看著說話的孩子,並常常表現出驚訝的樣子,讚歎道:“真是這樣嗎?”“我跟你想的一樣哦!”“你的想法太好了,請繼續說!”“你真棒!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樣可以表示出對孩子的重視,對孩子所說的話有興趣並感到愉悅。即使父母再忙也不能表現出漫不經心,不能眼睛左顧右盼,手裡不時地翻動書報,嘴裡不停地說著“我早就知道”。對孩子提出的問題進行熱情地點撥,並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這樣孩子們便會認為父母“夠朋友”“了不起”,自然樂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其次,父母要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要能尊重孩子,向孩子請教,父母還應知道孩子有自己獨立完整的人格,也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擴大自己的知識麵,他們開始獨立觀察、思考問題,也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成人如果一味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思考和行動,那麼就會壓抑孩子健康的個性和心理發展,不利於孩子完整人格的培養。因此,父母應該學會和孩子平等相處,遇事多和孩子商量:“這樣做行嗎?”“你喜歡不喜歡?”“這件事這樣處理好不好?”“這樣講你聽得懂嗎?”這樣,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與關心,自覺努力向上,不斷達到父母的期望。最後,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還要對孩子的過錯能以一顆平常心去理解和寬容。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彆人的孩子相比,應該將心比心,給孩子充分的理解,對孩子寬容。總之,教育好孩子,父母就必須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的評價合情合理,與孩子產生共鳴。如何做到這些呢?前提就是要你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