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把對某一事物有選擇地集中的現象稱為“注意”,而這種對某一事物有選擇地集中的能力則稱為“注意力”。這種“注意力”如同一把鑰匙,使孩子們能夠打開認識周圍世界的鎖。孩子們有了注意力,可以將精力一直投在自己喜歡的東西上,從而學到許多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但是,如果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思維比較混亂,那麼許多對他有用的知識就無法被他大腦吸收了。根據史料記載,儘管那些天才們各自具有自己擅長的方麵,各具特點。但他們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都有超常的注意力。以鼎鼎有名的科學家牛頓為例。一天,牛頓的朋友來拜訪他,和他一起吃飯。當飯菜已經擺放在餐桌上時,牛頓還沒有從書房中出來,因為這位朋友很了解牛頓,就自己先吃起飯來。他吃光了烤雞,將骨頭又放回盤子中,想和牛頓開個玩笑,就蓋好蓋子離開了。過了幾個小時,牛頓感到餓了,便從書房走出來找吃的。掀開盤子一看,裡麵都是骨頭,牛頓自言自語地說:“還以為自己沒吃飯呢,原來吃過了,又搞錯了。”於是,他轉身又回書房工作去了。從牛頓的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於工作上,而忽視了其他的事情。再舉物理學家伏特的一個例子。一次,伏特的妻子生病了,高燒不退。在那時有一種治療高燒的方法很流行,就是用帶皮的青蛙煮湯給病人喝。伏特於是捉來青蛙將其掛在窗外,他發現這隻掛在窗外的死青蛙的腮還在不停地收縮著。伏特於是進行推論,認為一定有什麼外力作用於青蛙身上。伏特超常的注意力使他能夠發現死了的肌肉仍然在收縮。伏特為了解決疑問,在尋找這種外力到底是什麼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實驗,終於從磁場中得到了電。我們知道無論老師具有多麼高超的教學能力,都很難培養孩子們具有天才人物本身具有的這種超常的注意力。有關人士認為孩子本身就有一種天生的力量聚積在內心世界,這種力量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注意力。假如這種想法是正確的話,我們就要思考,究竟用什麼方法才能把孩子內心的這種力量喚醒去打開注意力的大門呢?邏輯上來看,隻有父母為孩子提供能夠適應其心理需求的環境和物質基礎,並且要給予孩子自由發展的天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才能喚醒這種力量。一段時間以來,有一種說法得到了教育學家的認可:三四歲的孩子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這是共有的特征。意思是說,在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均會出現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比較好動,看看這看看那,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到一處的特點。教育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我們大人都發現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變化得很快,我們給他們上第一節課時就已經能夠發現這一點,他們將課堂弄得亂七八糟。孩子注意力的易變性以及其注意力處於被動狀態,都將導致孩子很難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件物品上來,這就導致老師和家長教育孩子很困難。在進行轉變的過程中,我們將孩子由很難集中注意力轉變成開始集中注意力在一件物體上時,孩子的判斷力、性格和意誌就會隨之形成,因此,這個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和老師都要積極地為孩子的轉變過程創造良好的條件。”根據上述觀點來看,父母如果不去管教孩子的毛病是不對的,如果不能控製孩子注意力的不斷變化,那麼孩子以後也無法做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經過試驗表明,父母或老師不能人為地讓孩子始終注意力集中,因為隻有當出現某個固定的、能夠引起注意的、讓他產生興趣的事物時,孩子才會集中注意力。在給孩子喂奶時,我們發現孩子這時注意力十分集中,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事情,嬰兒都會集中精力吮吸奶頭直到吃飽為止。雖然孩子在吃奶過程中,並沒有樹立明確的目標,但是吃奶這件事情本身就對嬰兒有吸引力,吃奶產生的刺激能夠將嬰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經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我們發現,一個才三歲的孩子可以在一天內不受外界乾擾地不斷重複一個動作。即使身邊有人在跳舞,有人在畫畫,有人在聊天……這些都不能夠影響到他,他仍然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做的事情上。在對孩子注意力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乾涉孩子的行為,讓他們自由發揮是能夠讓孩子一直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最主要條件。在實際生活中,許多教育者就已經這樣做了。但需要強調的是,在讓孩子自由活動的前提下,也要提供一些能夠吸引他們的東西。首先從他們最感興趣或者最需要的事情入手來培養孩子注意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當孩子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並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來完成這件事時,他就會得到快樂的體驗。相反,如果孩子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注意力就很難集中,孩子隻會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孩子的眼、耳等器官會因此受到傷害。但有一些教育者反對上述觀點,他們認為無論孩子喜不喜歡,孩子們都必須具有注意力這種品質,必須適應生活的需要,必須全部接受。這種觀點讓我想起了一個學生來。有一個小男孩因為不喜歡媽媽做的菜,所以吃午飯時他就沒有吃。父親就強迫孩子吃這道菜,孩子還是不吃,這樣孩子被懲罰一天不能吃飯。菜也涼了,孩子已經十分饑餓了,沒辦法,孩子隻能向父親認輸。這時,父親洋洋得意地說:“看,我的兒子什麼都可以吃的,是個好孩子!”我們想象一下,在教育家和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如何培養出麵對未來生活的能力呢?在這種環境下,兒童的許多願望被拒絕而造成內心壓抑,他將自己的需求的滿足看成是自己最為快樂和幸福的事情,因此,長大後就會出現毫無節製的行為。另外,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孩子的身體,在此過程中,也要將孩子的身體養好。當孩子身體做好準備時,當他受到外界刺激,孩子就通過其內部程序開始啟動大腦神經中樞。這就如同開啟一扇大門時既需要敲門這一外部的力量,也需要開門的內部力量。如果沒有內部力量,外部的刺激如何巨大都是不起作用的。這也如同當一個人專心致誌做一件事情時,無論外麵樂隊的演奏多麼吵鬨,他也能夠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