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與旅行的緣分,從來就是難解難分。在中國,古人作詩為文,除了要求讀萬卷書,還講求行萬裡路,不少文人在少年時代就開始壯遊,所以有李白的“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的豪興,有陸遊“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的體悟,有詩界“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的格言。在西方,作家同時也是旅行家(writer as traveler)也是廣得認同的說法。毛姆一生酷愛旅行,足跡所至遍及印度、緬甸、馬來西亞、中國及南太平洋中的一些島嶼,他還去過俄國和美洲。他的很多都和他的旅行經曆相關,典型的,如《顫葉集》(The Trembling of the Leaf,1921)中的8個短篇都是根據他在太平洋和遠東地區的漫遊和見聞而寫成的。D·H·勞倫斯一生中大多數時間是在旅行中度過,在英國、德國、意大利、錫蘭(今斯裡蘭卡)、澳大利亞、美國、墨西哥、法國等等國家都能找到他漫遊的足跡,他的《迷途的姑娘》、《亞倫的藜杖》、《袋鼠》、《羽蛇》等就是他在國外遊曆的產物。其他的許多作家,如康拉德、吉卜林、奧威爾等等,在創作中都帶有強烈的個人遊曆色彩。遊曆對作家的寫作,誠有劉勰所謂的“江山之助”也。文人與旅行的緣分,更多地體現在文人創作的遊記作品。舉凡稍有影響的作家,鮮有不寫遊記的。在中國,不僅有眾多千姿百態的山水詩賦,也有繽紛粲然的山水遊記。現代文人的遊記,如沈從文的《湘行散記》、巴金的《海行雜記》、朱自清的《倫敦雜記》、王統照的《歐遊散記》、鄭振鐸的《山中雜記》、《歐行日記》等等,無一不是旅行時留下的心跡。閒扯了這麼多,現在該歸入正題了。阿蘭·德波頓(Aiton),這本《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的作者,無疑是文人,而且是當今英國文壇上正迅速上升的年輕新秀。生於1969年,已有三部、三本哲理性散文集行世。這本《旅行的藝術》創作於2002年,毫無疑問,它記錄的也正是作為現代文人的德波頓的旅行,他在旅行中的沉思默想,以及這種沉思默想中升華出的關於旅行的智慧與機智。《旅行的藝術》自問世以來,已經引起了讀者和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在歐洲、美國和澳洲,它一直擺在暢銷書櫃,在大約半年的時間裡就賣出了四十多萬冊。在《時代周刊》(The Times)、《文學評論》(The Literary Review)等歐美報刊上可以讀到二十多篇關於此書的評論。現今社會,各種旅行指南、各種關於旅行的感想充斥於書肆報攤,而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一書卻能博得讀者此般青睞,原因何在呢?首先,我們得承認,德波頓是一個知識淵厚且富有邏輯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經是大學的哲學講師,有著深厚的哲學素養,從蘇格拉底、洪堡,到愛默生、尼采,他都有過係統的。此外,對西方文學和藝術作品,他也有廣泛的涉獵。因此,在論及“旅行”這一近乎陳詞濫調的題材時,他不僅時時表現出理性的悟覺,而且還能結合福樓拜、波德萊爾等文學家的創作,參照凡·高、愛德華·霍珀等畫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觀照“旅行”、剖析“旅行”。我們不難發現,德波頓的旅程,以及他所探討的旅程,更多的是一種哲性的思緒之旅,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他關注的主要是旅行者內心的世界,而不是外在的行程。正如他在書中指出:“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的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讓人傾聽到內心的聲音。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裡可能產生的想法之間幾乎存在著某種奇妙的關聯:宏闊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壯闊的景觀,而新的觀點往往也產生於陌生的所在。”德波頓傾聽的是旅程中旅行者內心的聲音,關注的是陌生場域裡可能生發的奇思異想,或者是日常場景中的獨到而用心的感悟。正因為如此,他認為,如果我們在加油站,還有汽車旅館等地方發現了生活的詩意,如果我們為機場和火車車廂所吸引,其原因也許是我們明確地感覺到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儘管它們在設計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適,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燈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但它們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實實在在的場景,使我們能暫時擺脫因循僵滯的日常生活中難以改易的種種自私的安逸、種種陋習和拘囿。他對飛機場的感悟、對霍珀的《自動販賣店》中女主人公的孤獨和哀婉的體認,還有他在馬德裡街頭深得三昧的躑躅,等等,都能看出他飛揚的哲思、淵博的學識,也能看出他運筆時的匠心和敏悟。總之,旅行,從出發時的期待和回返時的結果來看,情形可能非常吊詭,但真正的旅行,就德波頓而言,必須是哲理和文化層麵上旅者的心靈與旅行地之間的共通和默契。其次,德波頓也是一個非常感性的旅人。談及《旅行的藝術》一書的創作意圖,德波頓曾明確表示,此書並非是一本旅行指南,他也無意涉及旅行的各個方麵或者著意於探討旅行之深義。他說,他隻是想記下他對不同地方的不同感受,因此,對讀者質疑《旅行的藝術》一書沒有包括出發之前的“整裝待發”的環節非常惱火,因為,他的真實意圖並不在於為讀者設計一個完整的行程,而是在於營造一種情緒,藉其流動或跳躍,鋪展開來,為全書提供整體感。情緒的飄忽和綿續才是德波頓追求的極致。在這一點上,德波頓是非常成功的。他的敏感不僅體現在對文學和藝術作品與旅行地之間的奇妙關聯的感悟上,如凡·高的畫作與普羅旺斯,福樓拜的創作與東方情調等,而且他從不漠視旅行中許許多多司空見慣的細小環節。如他對旅程中飛行的感性表述:“飛機的起飛為我們的心靈帶來愉悅,因為飛機迅疾的上升是實現人生轉機的極佳象征。飛機展呈的力量能激勵我們聯想到人生中類似的、決定性的轉機;它讓我們想象自己終有一天能奮力攀升,擺脫現實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雲朵帶來的是一種寧靜。在我們的下麵,是我們恐懼和悲傷之所,那裡有我們的敵人和同仁,而現在,他們都在地麵上,微不足道,也無足輕重。也許我們早已參透了這樣的真諦,但現在,我們倚著飛機冰涼的舷窗,這種感覺變得從未有過的真切——我們乘坐的飛機是一位淵博的哲學老師,是聽從波德萊爾的召喚的信使:“列車,讓我和你同行!輪船,帶我離開這裡!”“帶我走,到遠方。此地,土俱是淚!”富有哲思,同時又非常感性,並輔之以洗煉的語言,沉蘊卻不失機智的筆調,這就是《旅行的藝術》的最突出的特點。旅行是什麼,德波頓並不想急於提供答案;旅行為什麼,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是,釋卷之後,我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旅程。我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智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